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通报》2005,24(12)
“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1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办公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相似文献   

2.
《地质论评》1986,32(6):608-608
1986年5月7日至15日,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地质学会、福建省地震学会在福建泉州共同召开了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实地考察学术讨论会、来自地质、地震、石油、煤炭、冶金、建材、海洋、核工业和教育系统的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  相似文献   

3.
吕古贤 《地球学报》2000,21(3):334-335
<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2月26日在中国地质科学地质力学研究所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学组发起组织.  相似文献   

4.
1999年10月25日至29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地质系、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五六二综合大队、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与第四纪冰川专业委员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北京地质学会以及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在地质力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大陆构造与大陆变形暨第六届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24人,分别来自国土资源部、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以及地矿、石油、冶金、核工业、有色金属不同产业部门的32个单位;有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的专家,也有长期从事野外地质调查与找矿勘探工作的学者.地质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孙殿卿院士、陈庆宣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张彦英院长、董树文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艾永德副秘书长、浦庆余处长、陈丛喜处长、郝梓国处长及第六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广东省地矿局原总工程师覃慕陶先生出席了本次学术讨论会.会议得到主办单位和全体代表的全力支持与合作,开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委托,由中国水电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7单位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于2004年10月21日至2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兰州大学地质系、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五单位联合组织的“工程地质学科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于今年4月14、15日  相似文献   

7.
值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之际,“大陆构造与资源环境”暨第七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7—29日在北京金泰海博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承办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赞助单位为北京城际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加会议的有来…  相似文献   

8.
吕古贤 《地质论评》2000,46(6):637,659
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2月26日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学组发起组织。会议由吕古贤研究员主持。 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发展司的支持。董  相似文献   

9.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6):733-733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地质学会,广东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14—17日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际发展地质科学家协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学会等联合发起的“地质工程问题学术讨论会”,定于1990年8月28日~31日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有: 1、工程场址选择的工程地质系统评价; 2、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力学模型的建立; 3、地质力学参数的评定; 4、岩体工程可靠度分析和优化设计; 5、地质工程检测系统和反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地质》2010,(12):1891-1892
2010年10月15—17日,"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在古都西安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长安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十几个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12.
李锦较 《地质论评》2005,51(1):76,85-76,85
2004年3月30日和2004年5月8日分别是黄汲清院士和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日。为了缅怀两位前辈对中国地质事业的贡献,弘扬他们的优秀品德和严谨学风,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为中国地质事业和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于2004年11月26日至11月2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纪念纪念黄汲清院士、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13.
王方国  孙志明 《地质通报》2003,22(5):374-374
1会议概况2003年4月11—14日,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发起,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主办,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承办。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170余名代表中,有刘宝臖、任纪舜、陈毓川、金庆焕、郑绵平、张国伟、多吉等7位院士,有来自全国各省、区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  相似文献   

14.
软弱岩层及软弱夹层专题学术讨论会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托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办。第三季度在湖北宜昌召开。 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第四季度在上海市召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根根常委工作会议的精神,1987年将组织两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1.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区域地质及区域成矿规律专业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质学会共同发起的,计划于1987年7月在长春市召开。  相似文献   

16.
邓乃恭 《地质论评》1980,26(5):435-435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80年4月在福建省漳州市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内容是:(1)建立健全组织,(2)讨论全国地质力学规划;(3)开展学术活动和今后工作安排。会议推选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学术秘书,  相似文献   

17.
“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于2010年10月15-19日在西安长安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长安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翟裕生、赵文津、张国伟、汤中立、李佩成院士等参加了大会,陈毓川、赵鹏大和孙传尧院士和张洪涛总工程师等发来贺信。来自全国各地的350多名地质矿产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学会第34届理事会第5次常务委员会理事扩大会议认为:在下属的专业委员会、研究会和工作委员会中应发挥中青年专家的作用。为此,中国地质学会在1990年8号通知中要求,下属各学术工作机构应增聘40岁以下的青年委员。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决定增聘吴澄字、刘国平为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并报请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审批。中国地质学会(1990)017号通知下达我专业委员会,同意报请的增聘人员。二人简历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朱光  柏林 《安徽地质》2005,15(2):113-113
由安徽省地质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主办、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16-17日在合肥召开。  相似文献   

20.
简讯     
通知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暨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水文地质史料组”拟于本年第四季度联合召开一次有关我国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史发展方面的学术讨论会。凡有关地质及水文地质史料方面的论著,回顾与前瞻,以及近年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