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运用S WOT方法系统分析南通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从陆海统筹、改善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创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动海洋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南通海洋经济强市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南通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从陆海统筹、改善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创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动海洋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南通海洋经济强市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南陵水县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势独特。文章在分析海南陵水建设海洋强县的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了建设海洋强县存在的问题,最后为加快实现海洋大县向海洋强县的跨越,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建设海洋强县的对策措施:陆海统筹,科学开发利用蓝色国土空间;发展壮大海洋渔业,构建现代渔业格局;充分利用独特的海洋资源环境,发展滨海旅游业;加强新村港整治,充分发挥国家级中心渔港的综合效益;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管理,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加强海洋文化建设,提高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4.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和促进海洋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在具体分析当前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明确指出应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着重阐述了沿海产业结构优化的海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技术、污染物入海排污口设置和入海排放管控技术、重要海洋生态区域选划与保护技术、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评估技术研究,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5.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10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出台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又是一个经济大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又应如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赵利民局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十一五"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江苏省沿海大开发上升为国家层面以及南通市实施"江海联动"战略入手,阐明加强海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南通目前的海洋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又好又快发展理论的宏观指导下,实施海洋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相关对策措施,切实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于2004年底。近年来,在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心本着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海洋管理服务,为防灾减灾服务的理念,切实加强能力建设,高效能、全方位地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1月,中心被国家海洋局授予沿海地级市海洋环境监测示范站称号。示范平台的创立为提高南通海洋综合管理水平、促进生态海洋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沿海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我国海洋环境的特征,着重分析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和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根据我国海洋的生态现状和特点,提出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区建设、海洋生态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和建设等列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为加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态文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在海洋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发展海洋强国的基础性要求。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严峻威胁,海洋生态文明素养培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海洋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全民海洋意识教育顶层设计与监督管理,进一步发挥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示范带头作用及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辐射作用,结合学校及地方公共图书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海洋阅读推广服务活动,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方位渗透的海洋科普教育平台,从而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海洋生态文明素养培育体系等对策建议,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部门、教育部门和海洋科技教育人员进一步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态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上的关于文化的生态学理论。与其他文化生态相比,海洋文化生态具有开放性、多样性、丰富性、主体性等特征,强调人类整体利益、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经济平衡发展。山东海洋文化资源丰富,海洋文化产业开发应秉持生态化原则,建设海洋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海洋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发滨海文化旅游、海岛休闲旅游、海洋艺术等产业项目,促进“双碳”和“海洋强省”目标的达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