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角度阐述了研究区的金矿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及在不同成矿地质环境中产出的主要金矿床类型,代表性金矿床地质特征。从金成矿的地质背景、构造环境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结合地质事件和成矿作用的时间演化,总结了金矿成矿地层控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岩浆岩控矿规律和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板块构造理论全面分析和恢复了川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通过阐明大地构造对金矿成矿的专属性及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的概念,划分了本区的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大地构造控制及主要的成矿地质作用了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区内金矿床的实际产出情形和相应区带对金矿矿床类型的专属性,确定了区内不同环境中金矿成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板块构造理论全面分析和恢复了川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通过阐明大地构造对金矿成矿的专属性及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的概念,划分了本区的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大地构造控制及主要的成矿地质作用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区内金矿床的实际产出情形和相应区带对金矿矿床类型的专属性,确定了区内不同环境中金矿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宏观上对中国的金矿床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找矿方向。立足于中国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以矿床基本地质特征为依据,对中国的金矿床进行了类型划分,阐述了8类独立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基于构造单元和地质演化历史对金矿床区域分布的制约,将中国金矿划分为5大成矿域、37个成矿集中产出区带,并总结了各区带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相对应的金矿床类型。将矿床作为地质演化的历史指针来研究,把中国金矿床矿化时期划分为7个集中时期,并阐述了各成时期金矿化强度、主要金矿床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综合不同方法定量预测成果,认为中国未查明金矿资源潜力巨大,东部深部和西部还有很大找矿空间。简要评述了各个成矿区带找矿潜力,指出了下一步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集中区构造对金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全伟  梁斌 《矿物岩石》2004,24(4):49-52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集中区,金成矿带及金矿床明显受构造的控制。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因素来看,大地构造环境制约着“矿源层”及赋矿地层的形成,区域断裂构造控制着金成矿带及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川西北地区金矿矿田构造规律的研究表明,金矿化局部富集主要发生在断裂产状变化部位、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以及碎裂岩与构造透镜的接合部位。  相似文献   

6.
造山型金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非洲东南部地区发育有大规模的该类型矿床,因此对该地区造山型金矿床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非洲东南部地区大地构造格架及演化、造山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成矿环境及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整理,并结合对该地区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的剖析,认为该地区造山型金矿的形成与克拉通及克拉通之间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各克拉通内的绿岩带及克拉通之间造山带内,时间上主要集中于3.20~3.00、2.70~2.55和2.10~1.80 Ga 3个时期。在此基础上,对非洲东南部地区划分出基巴拉、乌本迪、泛非、林波波4个主要的造山型金矿成矿潜力区。  相似文献   

7.
周鑫 《地质与勘探》2024,60(2):425-432
柬埔寨王国磅通省三丹县地区的整体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对该地区已有金矿床(点)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对于该区域金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三丹县金矿床(化)的成矿地质要素,并与IRGS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陆缘弧和弧后克拉通盆地接触部位的大地构造背景和钙碱性区域岩浆岩条件,为区内金矿化提供了有利的区域地质条件,这与典型IRGS型金矿床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调查区内的金矿体(矿化)常发育在侵入岩及其边缘地带,在空间分布上金矿化与侵入岩关系密切,且围岩常具石英-碳酸盐-绢云母化围岩蚀变组合,金矿石以网脉状和角砾状类型为主,这符合IRGS型金矿的矿化特征。初步认为区域内金矿化与侵入岩关系密切,属于IRGS型金矿。  相似文献   

8.
《地学前缘》2017,(6):119-132
在系统分析研究中国1 572座小型及以上规模金矿床资料的基础上,以找矿预测为目的,根据成矿地质作用类型划分了沉积型、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和剪切带型金矿4种类型。提出了中国金矿床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和成矿时代爆发性特点:陆块区分布的金矿床占全国总金矿数的60%,中生代金矿占全国总金矿数的71.5%。研究发现侵入岩和次火山岩是金矿床最主要的成矿地质体,并总结了识别隐伏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通过对450座代表性金矿床地质事实的统计研究,提出中国金矿主要为两类:一类金矿床Au和Ag共伴生,成矿温度约250℃,Au的成色一般低于900,As和Sb含量极低,成矿早阶段形成强度不等的钾长石化、钠长石化;另一类金矿床Au和As、Sb共伴生,成矿温度低于250℃,Au的成色一般高于900,Ag含量低,成矿早阶段蚀变主要为硅化,有的为次生石英岩。以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作为切入点,探讨了金从流体组分转变为成矿结构面中的固体矿物组分这一短暂过程的迁移沉淀机制,为金矿的找矿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天井湖铅金矿是中型铅金共生矿床,处于近EW向蚌埠隆起和NNE向郯庐断裂带交叉复合部位,区内构造及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为了分析天井湖铅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并建立成矿模式,在调研近期勘查成果并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天井湖铅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了天井湖铅金矿区及五河地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天井湖铅金矿床主要控矿因素是NNE—NE向、SN向断裂;西堌堆岩组沉积-变质岩系是该矿床的赋矿地层;中酸性脉岩和规模较大的岩体对含矿热液的形成、成矿物质的活化和运移具有重要意义;西堌堆岩组及五河岩群为断裂活动提供了空间,并为金矿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该成果完善了五河地区金矿成矿模式,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牛翠祎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66-1273
中国金矿床的时空分布不均一,金矿主要产于稳定陆块边缘或稳定陆块内的活动带,形成了金的矿集区,成矿时代主要以中生代为主,其次为晚古生代及新生代,而早古生代和前寒武纪金矿床则处于相对次要地.从地质构造演化的角度探讨金矿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认为金矿的形成及分布受控于壳幔相互作用及岩石圈不连续。  相似文献   

11.
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滇黔桂交接地带已发现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点)和矿化异常100余处,并己找到若干大型矿床,证明这一带为我国进一步寻找这类金矿的有望远景区.本文据已知矿床和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对该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控矿的地质、构造、物理及化学条件进行了论证,确定矿床为低温渗滤热液型金矿,初步建立了成矿地质概念模式,提出了四大成矿带和十三个成矿远景区,为本区扩大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天水花石山金矿床是甘肃东南部地区具代表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本文通过该地区地质找矿成果,综合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特征、控矿因素等,认为金矿体主要分布于NW向构造带中。矿区近EW向、NW向区域深大断裂旁侧的次级NW向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也是控制矿体的分布及规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矿床成因类型,提出了该类金矿床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The geotectonic setting refers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related events based on which a metallogenic system is formed and an ore-forming process takes pla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aleocontinent and related geotectonic settings in which large or superlarge deposits are formed. Emphasis is put on the geodynamic conditions of the Jinchuan nickel-copper deposit, the Baiyin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 and the Hanshan gold deposit. It is significant that the three deposits occur together as a "trinity" on the same paleocontinental margin. The Jinchuan nickel-copper deposit was formed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rifting of the paleocontinental margin; the Baiyin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 was formed during the splitting stage of a continental-margin arc. The continental-margin arc spitting resulted in an "island arc rift" in the early stage of evolution. The Hanshan gold deposit was formed within the Altun sinistral strike-slip fault  相似文献   

14.
何融华 《福建地质》2014,(3):177-184
贞丰水银洞金矿床是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卡林型金矿床。是滇黔桂“金三角”金矿勘查区层控卡林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在概括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典型金矿点构造蚀变体作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阶段2个方面对矿床成矿规律进行探讨,初步认为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部的隐伏岩体;矿床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和构造-热液期2个成矿期。  相似文献   

15.
巽他群岛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结合的部位,板块间长期的相互作用引发多期次构造-岩浆事件,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根据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矿产种类、矿床类型、矿床规模、矿床组合等,将巽他群岛划分为苏门达腊-爪哇成矿带、苏拉威西成矿带、东加里曼丹成矿带、南西加里曼丹成矿带、古晋成矿带、帝汶岛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的矿产概况、地质背景及某些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在六大成矿带中,苏门达腊-爪哇成矿带和苏拉威西成矿带研究程度最高、发现矿床最多、最具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浪全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是桂西北近年来发现的新类型金矿床。本文主要介绍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各类异常场(晕)特征及与金矿化的关系;初步建立了浪全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7.
桂北地区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细脉薄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不同级别剪切带构造控制着矿化集中区、矿床、矿体的分布,以及与矿脉形态、产状和矿化类型有着空间上的密切联系.具有上部石英脉型、中部石英细脉薄脉型、下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矿化分带模式.桂北地区成矿条件好,与国内外许多大型超大型剪切带型金矿有类似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认为,在桂北地区找矿应转变找矿思路,在老矿山深部及周边地区,具有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汤中立  李文渊 《甘肃地质》1996,(1):52-60,62,66
中国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Cu-Ni(Pt)矿床,主要形成于以前寒武系为基底的大陆裂谷,部分形成于增生褶皱带中显生宙地层为基底的裂陷槽环境。根据形成时代、当时所在的构造环境单元及成矿岩浆系列,划分为9个矿床成矿系列和8个矿床成矿亚系列。成矿时代以元古代、晚古生代为主。现今,矿床主要分布于地台边缘,造山带中也有产出,但不代表其当时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为上地幔,原始岩浆以上地幔部分熔融的高MgO拉斑玄武岩(拉斑橄榄玄武岩)岩浆系列为特征,也有钙碱性岩浆(喀拉通克)和科马提岩岩浆系列(桂北)。地壳物质混染比较普遍。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岩浆熔离型,且以硅酸盐岩浆上侵前的深部熔离作用为主。还有热液成因类型(煎茶岭)。矿床成矿系列的时空分布与中国大陆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李红  张爱云  申爱丽 《地球化学》2000,29(1):50-55,T002
为探讨微生物在桂西北卡林型金矿氧化矿体形成期间的作用,应用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和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分离、鉴定了桂西北明山卡林型金矿表生带氧化矿石、半氧化矿石、原生矿石样品中的微生物。结果表明,明山金矿表生带不同氧化程度矿石中主要微生物的分布特征不同,本区卡林型金矿表生带的成矿环境中微生物的活动十分活跃,且不同表生亚带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类群特征;蜡状芽孢杆菌为好氧及兼性厌氧化能异养型细菌中的优势菌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大地构造单元涉及华北陆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陆块。前中侏罗世华北陆块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在省内外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而有关秦岭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划分存在较大分歧,许多岩石地层单位具有跨代性。根据大地构造演化特征和新发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将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10个构造演化阶段,各阶段均形成了优势大地构造相和相应的矿产资源。在一定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一定的大地构造相分布一定的矿产或矿床组合,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各个构造阶段的相系清晰反映了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成矿作用等特征,将河南省众多矿床厘定出27个矿床成矿系列。文章基于大地构造演化进行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是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