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广场     
正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成立为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科学发展.全匡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近日在北京成立。委员会由来自行业部门、企业单位、地方院校、监测机构等单位的48名委员、7名观察员和3名联络员组成,"两弹一星"元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任主任委员。委员会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建设、运行、应用、服务等技术领域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化工作,负责制、修订北斗系统相关的基础、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应用等国家和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2.
刘基余 《测绘文摘》2013,(1):101-107
自2012年12月27日我国正式宣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之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国际同行们的研讨热点,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标准化,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为此,笔者提出下列建议:规范系统之名,需要用"中央文件式"的方法促使国内同行采用之;确切表述系统基本参数,需要普及卫星导航技术多学科的基本概念;发挥因特网的准快作用,及时公告北斗卫星星座的基本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2014年8月15日,"北斗丝绸之路"追随历史的脚步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本次活动由交通运输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等部门主办,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方测绘等单位承办。活动以"北斗导航产业发展及交通运输应用"主题,并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结合点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对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特别是北斗导航产业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北斗导航产业应用及技术发展专家讲座环节中,南方测绘携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来。相关  相似文献   

4.
《全球定位系统》2010,(5):82-8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北斗导航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我国将发射新一代的、性能更好的北斗导航卫星,预计2020年左右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6.
《全球定位系统》2014,(1):90-90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高工王如龙在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报告中介绍:在系统建设方面,对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信号的监测评估数据表明,已建成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服务性能满足10 m的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性能略优于10m 。如在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区,定位精度可达7m左右;在东盟国家等低纬度地区,定位精度可达到5 m左右。根据系统建设计划,北斗系统将于2014年下半年发射新一代的北斗导航卫星,开始北斗系统“第三步”组网建设工作。目前,北斗全球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工程化阶段,后续将发射30多颗导航卫星。2020年左右,北斗系统实现全球覆盖后,系统性能也将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贡献与挑战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卫星导航发展已进入百花齐放、群星争艳的时代。主要评述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应用、贡献及面临的挑战。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原则和建设步骤;介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兼容与互操作框架下在频率、坐标系统、时间系统方面的兼容与互操作实现概况;描述北斗导航系统在冗余度概念下的主要贡献;简要说明北斗导航验证系统的重要应用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8.
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实施、独立运营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的应用开展得如火如荼。本文正是以此为契机,通过分析现行生产车辆管理现状,尝试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在生产车辆管理中的应用,满足本单位对生产车辆的管理要求,也为其他政府、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  相似文献   

10.
《全球定位系统》2021,(4):I0001-I0004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单位会员、个人会员、专业(工作)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有关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定于2021年9月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以下简称“北斗应用大会暨年会”),期间举办北斗融合应用成果博览会,充分展示以北斗为核心的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应用成果和应用方案,“十三五”优秀科技成果,以及北斗科普成果等。为做好博览会招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第一期导航标准培训班在京举办为适应和规范我国卫星导航市场,实现服务于汽车导航系统的数字道路地图信息的规范化,由国家测绘局立项主持制定的《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国家标准已于2004年通过审查后报国家标委会审批。为了做好《标淮》颁布后的贯标工作,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5年5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一期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有关企业单位的总工、技术总监等24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四天紧张的学习,并顺利获得结业证。学员们普遍反映,如此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充实的集中培训对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北斗导航开启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事业,拓展了卫星导航的深度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其导航、定位、授时及短文通信于一体,成为国际上别具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成为中国测绘与导航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张杰  曹相  钱峥 《现代测绘》2013,36(3):24-25,3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n)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本文对北斗导航系统和GPS导航性能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比较,结合北斗/GPS兼容机试验数据,得出一些实验性的结论以供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投入运营,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正式运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以北斗系统当前所覆盖的亚太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亚太地区选取五个城市乌鲁木齐、东京、昆明、马尼拉、悉尼,计算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组合、全球定位系统及北斗系统组合在上述五个城市的可见卫星、几何精度衰减因子值和导航精度,以及整个亚太地区平均几何精度衰减因子值和平均导航精度,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来研究我国的北斗系统给当前亚太地区导航用户带来的性能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全球定位系统》2011,(1):17-17
为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推动世界卫星导航领域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我国在频率协调、兼容与互操作、卫星导航标准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鉴于GPS系统已经成熟,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尚不完善,本文考虑建设北斗卫星对GPS卫星的增强系统。一方面,采用GPS/Compass-Ⅱ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可大大增加某一时刻的可见卫星数,增强导航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北斗现已发射第九颗导航卫星,其中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本文重点探讨利用这5颗GEO(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对GPS系统进行外部增强,即北斗GEO卫星同时播发卫星导航电文和增强信息,提高用户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电磁波信号在大气中传播会受到电离层延迟的影响,为满足导航用户需求,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均采用Klobuchar 8参数模型进行电离层延迟改正。但是全球定位系统Klobuchar模型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Klobuchar模型的电离层参数并不相同,分析不同导航系统发布的电离层参数精度对这两种双模导航定位中电离层参数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分别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电离层模型进行伪距单点定位,通过比较最终的定位精度从而对这两种不同模型在全球范围内的改正精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区域内,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较全球定位系统模型有较大提高;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电离层参数更利于中国区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北斗导航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我国将发射新一代的、性能更好的北斗导航卫星,预计2020年左右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9.
北斗系统与GPS应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已投入试运行服务。从国内用户应用方面具体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比美国GPS的优势,包括定位精度、信号的载噪比、定位速度和应用模式等,给出了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在试运行阶段的一些应用测试数据。同时指出了对北斗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是信息技术领域又一个重要发展,它使传统网络从人与人的联系扩展到物与物、物与人的联系,已经成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组网日趋完善以及物联网应用领域不断深入,使得城市运行管理更加智慧化成为了可能。从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出发,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建立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和置信度,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管理,这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顺利投入我国全方位、多维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