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酸洗井法在石油部门使用得比较广泛,而在水文井钻探工作中,考虑到水质及其他方面的地质要求,应用尚少。然而,在含水层主要为碳酸盐地层、含水层孔隙被碳酸盐类物质堵塞影响水井出水量的情况下,用盐酸洗井配合CO_2洗井或其他洗井法,其效果比较明显,很有展发前景。下面就我队在水文水井中所进行的盐酸洗井工作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李呈义 《地下水》1990,12(2):88-90
弱酸洗井是继强酸洗井、磷酸盐洗井之后的一项新的化学洗井技术,本文即对弱酸洗井的机理及工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鲁序珍  李小峰 《吉林地质》2009,28(3):59-60,70
本文通过一个实例,总结了在粉砂地层中,怎样正确合理地使用活塞法进行洗井,对用活塞法进行洗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队以往采用压风机震荡和活塞洗井两种方法,洗井时间长且成本高.利用六偏磷酸钠(NaPO_3)_6洗井,不仅缩短了洗井时间,并对增大单井出水量及降低成本都显示了极大优越性,如表1所例举的各孔,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提高水井出水量,根据野外施工的特点,在原机械洗井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组合式洗井器. 工作原理该洗井器主要由高压喷射器3、活塞2和弹子接头1组成,如下图.  相似文献   

6.
在供水井及水文地质钻孔施工中,应用六偏磷酸钠进行洗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与传统的空气洗井方法相比较,六偏磷酸钠洗井具有省时、省力和节约成本的特点,而且水源不会因此而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7.
洗井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影响洗井的诸多因素探讨,以达到合理使用各种材料,提高洗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射流洗井是利用高压清水过聚能体上喷嘴产生高速射流,冲刺含水层(段)部位,水流便发生强烈涡流撞击作用,水力冲切泥皮,松动孔(裂)隙中颗粒,而且其中细小颗粒随流落入井内。其洗井机理如下: (1)喷嘴出口高速射流沿轴向冲击井壁产生切割,粉碎和水化作用附壁的颗粒剥落;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1975,(5):54-54
在水文地质钻探的成井工艺中,洗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它关系着一眼井的出水量大小,和抽水试验的成果。洗井工具的好坏又决定洗井工作的效果。我队广大职工遵循毛主席关于“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教导,试制并推广使用了一种新的洗孔工具——冲水头,提高了洗孔效率和洗井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液态二氧化碳洗井的实践,提出在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下,施用不同的洗井方法。在使用液态二氧化碳洗井的同时,注入0.6~0.8%浓度的焦磷酸钠以后,能达到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液态 CO_2洗井,是清洗深井的一项洗井新技术。本文介绍液态 CO_2洗井原理、方法、工艺与注意事项,并以实例论述清洗深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曹攀  郭东兴  黄光寿 《地下水》2011,(6):100-101
煤炭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探孔一般洗井方法有活塞洗井、压缩空气洗井、酸化洗井、多磷酸盐洗井、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水泵抽水洗井等.根据近两年的钻井施工管理经验,总结了煤炭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探孔的一般洗井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13.
水锤效应影响洗井效果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洗井工艺在水文勘探孔成井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封闭反压洗井为例,详细阐述了水锤效应的洗井原理,并通过相应的模型简化推算,得出了水锤效应所造成的水头差可达136 m,在理论上证明了水锤效应具有良好的洗井效果。最后,通过对水锤压强公式中变量的分析,提出了将泵的入水口置于封隔段最底端、提高泵量、减小封隔段长度等3种方法来优化水锤效应的洗井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井钻进用泥浆作冲洗液时,由于孔内泥浆柱的压力大于地下水头的压力,使部分泥浆渗透到含水层中,同时在钻孔壁上形成一层泥皮,而且钻进时间愈长,泥皮愈厚。泥皮阻止了地下水流入井中,给洗井疏通含水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若采用传统的洗井方法,即用机械震荡抽水破坏泥皮疏通含水层,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对一些难洗的机井,往往洗井时间长,出水量小,效果不理想。而采用多磷酸盐的洗井法破坏泥皮后,再用机械震荡抽水,则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洗井方法具有设备简单、用时少,效果好的特点,但随着钻孔深度和孔径加大,井管材料的更新换代,有时也会难以出现壮观的井喷场面,达不到理想的洗井效果,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总结多年的洗井经验,依据二氧化碳洗井原理,运用洗井过程中起动压力和用气量的计算公式,进而对洗井深度和影响用气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方法比较适用于井深300m左右、孔径Φ325mm以内、泥浆相对密度小于1.1g/cm3的新打水井,对大于300m的深井,可采用分层洗井法或压风机引喷法进行洗井。2井喷形成时的二氧化碳气体用量,与瓶内气体的压力、钻杆的下入深度、环空体积、地面管路的长度与直径、钻杆内径、钻井液的密度等成正比,而与水温、气温等成反比;当井的含水层的水柱高度低于70m时,一般不易形成井喷。3二氧化碳洗井适用于井内下入钢管、铸铁管等抗压强度较高的井。对水泥管、塑料管等强度较低的井管则要视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封隔震荡洗井新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封隔震荡洗井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洗井质量和效率。针对传统洗井方法耗时长、效果差,且对大厚度含水层不能彻底洗净的问题,实践探索出新的洗井技术。在阐述洗井原理及工艺基础上,以HQ8勘探孔洗井及分层抽水试验应用实践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封隔震荡洗井可实现大厚度含水层洗井彻底,分层抽水试验能获取无限逼近实际值的水文地质参数。该技术提高了水文地质勘探精度,尤其适用于大厚度含水层地区。  相似文献   

17.
我队以往采用压风机,二氧化碳结合化学洗井剂,对第四系和部分较浅的基岩钻孔进行洗井,效果较为明显。但在较深的石灰岩地层,因含水层岩溶裂隙不发育或岩粉堵塞含水层的钻孔中洗井效果甚微。为此我们在1991年先后对因后者原因造成出水量很少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般而论,通过地质及物探工作确定井位之后,钻井技术、成井工艺即成为机井出水量大小的关键,而洗井技术与方法又是成井工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解决以往机械洗井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农业部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何庆余等于70年代研究开发了压酸二氧化碳新技术,并已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拟通过系统地归纳整理有关洗井资料,结合工作实践,对多磷酸盐和氢氟酸洗井原理与方法进行探讨。文中盐酸用量的计算方法为笔者根据理论推导与应用实践而得出。  相似文献   

19.
陈亮 《探矿工程》1983,(2):42-44
所谓理、化洗井就是采用液态二氧化碳与以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钙(以下简称焦钠、六偏)等为主剂并添加适量洗衣粉配制而成的化学洗井液进行联合洗井,它较之常规洗井法(冲、拉、提、抽)或单纯的化学洗井法以及化学—机械联洗法洗井彻底,效果好,省时间,适用范围广,更有利于抽水试验获得准确可靠的第一性资料,延长水井使用寿命,增大钻孔涌水量。现将洗井原理以及联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应用焦磷酸钠和液态二氧化碳物理化学洗井是我国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洗井技术方法.由于它对第四系松散地层和基岩裂隙地层大口径泥浆孔的洗井,较之水泵、活塞、空压机等机械洗井的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日益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勘探和凿井施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