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里巴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应力场变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惠红  张怀  朱伯靖  郑亮  石耀霖 《地震》2013,33(4):32-42
水库地震是近几年国际上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为世界上库容最大的卡里巴(Kariba)水库在其蓄水后库区地震活动性不断增加, 并于1963年9月23日发生M6.1地震, 是世界上公认发生过6级以上水库地震的四大水库之一。 对该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应力场变化进行量化估算, 有助于对特大—大型水库蓄水后库区应力场变化及应力触发地震这一基础性科学问题的深入了解。 本文分别应用解析解和数值解方法对卡里巴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弹性应力场、 不排水和排水孔隙压力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 结果表明, 卡里巴水库蓄水引起M6.1地震震源处孔压变化为0.015~0.22 MPa, 库仑应力变化约0.03~0.17 MPa, 触发了此次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奥罗维尔(Oroville)水库位于旧金山市北东约二百公里处,南距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市约一百二十公里,北离奥罗维尔市约四公里。大坝为土坝,座落在内华达山脉西麓的费瑟(Feather)河上,高235米。水库的最大水深为200米,库容44亿立方米。该库于1967年开始蓄水,1975年8月1日诱发了M_L(下同)5.9级地震,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六个诱发强烈型地震的水库地震震例,为美国乃至国际学术界所  相似文献   

3.
湖北宜都县境内的邓家桥水库虽是一座坝高不过12米,库容仅35万立方米的水库,但与世界上已知诱震的一百余座水库一样,在水库蓄水以后,随水位的升高,库区相续发生了一系列地震。邓家桥水库于1979年底开始蓄水,1980年7月31日满库,1980年8月1日发生了M_L1.9级地震。刘忠书等曾前往现场进行了调查,并对地震成因与发震构造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邓家桥水库为一石砌内拱滚水坝小水库。坝高13米,回水1.5公里,库容35万立方米。1979年该水库竣工蓄水,次年6月库满发电,7月31日第一次库满漫过坝顶,8月1日发生1.9(M_L)级地震。震中区烈度Ⅳ度,有感面积11平方公里,等震线长轴呈北东向(刘忠书等,1981,地壳形变与地震,2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疆土辽阔,水库众多,仅坝高大于80米、库容超过20亿米~3的大型水库就有16座。为了减轻大型水库的地震灾害,作者提出了几点地震对策。一是坝址选择对策。关键问题是在水库选址时,要进行活动断层调查和潜在震源判定,二是水库地震评定对策。对破坏性水库地震(Ms≥5)发生条件,作者提出了三条评定标标:1.大型水库,一般坝高要超过80米,库容要大于20亿米~3;2.活动断层,在库坝区(半经约25公里)存在大的活动断层;3.活动地震带,首先,库区要在地震带上,这里有中强地震的历史记录或潜在震源;其次,水库所在地震带当水库蓄水时,正好处于地震活动期。  相似文献   

6.
对破坏性水库地震(Ms≥5)发生条件,作者提出了三条评价准则:1、高坝大水库,一般坝高超过100米,库容大于20亿米~3;2、活动断层,在库坝区(半径约25公里)存在大的活动断层,这些断层在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有新活动;3、活动地震带,首先库区要在地震带上,这里有中强地震的历史记录或潜在震源。其次,所在地震带要处于地震活动期。一个水库若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在蓄水后5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内,则能发生破坏性水库地震。  相似文献   

7.
冯家山水库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宝鸡地区冯家山水库是一个小型水库。库坝为水石混合重力坝,坝高74米,库容量4亿立方米,1974年3月11日开始截流蓄水。当水位达到蓄水以来最高水位线706.11米时,在距大坝3—5公里的库区内连续发生了M_L=0.5小震35次,尤其是在1975年10月2日11时  相似文献   

8.
冯村水库引起的小震群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冯村水库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北约14公里的清峪河中游。大坝为均质土坝,高30.75米,长840米,库区流域面积177.0平方公里,坝前水深11.2米,有效库容1125万立方米。该水库虽于1970年11月竣工,但因坝基下潜存着透水性较强的砂卵石层而不能截流,直至1982年7月水库防渗墙基本筑成后才开始正式蓄水。近两年来,在水库区西侧小震群  相似文献   

9.
南冲水库位于邵东与双峰两县交界处。库容0.155万立方米,坝高41米,自1969年蓄水以来,曾发生过18次Ms0.7~2.8级地震(表1),并有滑坡现象。  相似文献   

10.
柘林水库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修水中游,横跨永修、武宁二县。主坝系粘土心墙土石坝,高63.5米;水库库容79.2亿立方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土坝工程。 水库于1972年1月截流蓄水,至同年10月,库水位上升31米多,接连诱发了3.2级和3.0级地震(其时,较设计正常高水位低13米左右,库容则不及正常高水位时的三分之一),工程本身又存在一些问题。为保障工程及下游人民的安全,水库长期低水位运行,经济技术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白盆珠水库位于广东省惠东县境内(图1),主坝座落在东江第二大支流西枝江中游之白盆珠峡谷区,高66.2米;付坝位于万福庵,横跨莲花山大断裂,高40米。总库容约12亿立方米。它是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和改善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电工程。 鉴于国内外大型水库诱发地震概率较高,且广东省已建成蓄水的库容大于10亿  相似文献   

12.
柘林水库地震及其震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柘林水库座落于江西省修水河中游,土埧高度63.5米,设计库容79.2亿立方米,为我国土埧库容之冠。水库蓄水前后未设测震台,不知有无微震活动。1972年1月大埧截流蓄水成库后,于同年10月14、16日分別诱发M_s 3.2、3.0级有感地震。本文从测震资料探讨库区地震活动性及其震源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州水库建于广东省鉴江上游,由两个水库经人工渠联通而成,总库容量约11亿立方米,两座土坝坝高分别为52.5米和43.2米。60年代初建库时未能认真考虑地震影响,蓄水后二十余年库区地震平静,但到1983年中,距北库主坝4公里左右开始出现区震活动,至翌年中约一年时间共发生≥1.0级地震一百余次,(最高震级ML3.6)。从而引起工程部门严重关切,为此委托我们进行三方面研究工作: 1.判断1983年以来地震的性质(是诱发地震抑或天然构造地震)。 根据我们的工作结果,此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概率仅为1.012,初步判断这次震群为构造地震(小震群);即使从诱发地震考虑,其最大震级也不会超过4级,不会对大坝构成威胁。 2.地震基本烈度复核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根据地震基本烈度的传统评定方法,两个坝址的基本烈度均为Ⅵ度。根据地震危险分析,以使用年限为100年,超越概率为1.1计,两个坝址的基本烈度也为Ⅵ度(相应的超越概率分别为0.1091和0.0921)。因此,无论用传统的确定性烈度评价方法或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高州水库的基本烈度宜为Ⅵ度。 3.大坝抗震稳定性分析。 虽然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但发生更大地震的小概率事件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例如坝受Ⅷ度影响的超越概率分别为0.0083和0.0055)因此必须了解大坝的最大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州水库位于广东省高州县境内。它由良德、石骨两个库段组成,主坝高分别为43.2米和52.5米,总库容为11.5亿立方米。它是以工业用水和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该库1960年7月建成。25年来,收到了重大的经济效益。自1983年4月以来,库区出现频繁的地震活动,最大地震为M_L3.6级,有感范围达4000平方公里。引起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沈立英 《华南地震》1989,9(2):92-101
新丰江水库地震是世界上四个震级大于6级的水库诱发地震之一。实际资料表明,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有明显的相关性。为探讨库水在地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新丰江水库渗流场的有限元计算,对新丰江水库蓄水初期库水渗流与地震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本次对三个不同方向的剖面进行稳定流及非稳定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渗流在地震诱发过程中起很重要作用,并解释了新丰江地震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梅花山水库位于湖北省房县青峰镇以西。大坝建于(?)口镇马栏河河谷,为浆砌块石重力坝,设计坝高55米(最高方案),相应库容6600万方。由于该水库建于青峰大断裂带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而且该区历史上曾有过5级地震记载;相邻的丹江水库,谷城前进水库都曾发生过诱发地震事件,因而,该水库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地震,是工程建设部门和当地群众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梅花山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提到水库发生地震, 人们凭想象往往会认为: 水库容量越大、坝体越高、坝址在地震活动频繁地区, 水库引发地震的可能性越大. 然而, 事实正好相反. 科学家统计分析发现, 水库地震与水库容量和坝体高度均没有明显关系. 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生的水库地震, 绝大部分处在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域内, 而地震频发区域内的水库地震却很少. 这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孙士鋐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新丰江水库于1959年10月20日开始蓄水,库水水位由原河道37.8米开始迅速上升,约一个月后(此时水位标高为56米),库区出现有感地震。随着水位上升,地震频度及强度日益加剧,于1962年3月19日发生一次震级为6.1级强震。由于库区出现频繁地震与水库蓄水密切相关。研究水库蓄水后引起库基岩体附加应力及位移分布状态,对说明诱发地震是有意义的。本文就水库荷载后产生的附加应力及位移计算结果加以总结,并对它的诱震作用做一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河源新丰江水库是目前世界上四座发生6级以上诱发地震的水库之一。自60年代初至今,许多学者对水库地震活动、震源机制、发震构造条件以及诱发机制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成为世界上研究得最充分的大型水库之一。近两年来,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新丰江水库地震研究又获得了新的进展,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成果:1986年上半年,受新丰江水电厂委托,广东省地震局的科研人员完成了“新丰江水库大坝及发电厂厂区地震基本烈度  相似文献   

20.
《地震》1981,(2)
世界上因水库蓄水而发生地震、甚至发生强震的例子颇多,科依纳水库区地震就是其中之一。 科依纳水库蓄水前,库区附近无地震活动。1962年蓄水后,地震接连发生,至1970年为止,7年的时间内计大小地震数千余次,其中三级以上地震450次;五级以上地震达15次之多。特别是1967年12月10日(格林威治时间)M_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