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构造体系的概念是通过实地观测、总结了各种构造类型,特别是总结了扭动构造型式的规律性和普遍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构造体系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具有独特形态的构造型式才是具体的东西.因此,可以说构造型式是构造体系的具体化构造体系是构造型式的概括和总结.通过鉴定构造型式才能认识构造体系.具有独自形态特征的构造体系的具体表象,称为构造型式.例如,一个构造体系的总体几何形态象汉文的"山"字,我们形象的称之为山字型构造;若象个"多"字,则称之为多字型构造,其他还有棋盘格式、人字型构造等等.但是,必须指出这些构造型式的划分并非仅据其几何形态,而是依据不  相似文献   

2.
从收集整理资料入手,利用地质力学观点,阐述了舒兰街煤矿的构造型式与构造特征,即构造型式为一入字型构造,主要特征是分支断裂越靠近主干断裂落差越大,远离主干断层落差逐渐变小直至尖灭,断层也都为压扭性高角度正断层,断层面(带)断层泥发育,有糜棱岩化、硅化现象,紧闭程度高,具有隔水性。  相似文献   

3.
青海都兰地区控矿构造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划分了青海都兰地区构造体系,讨论了其成生发展和演化历史。指出区域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和西域系是成矿前构造体系。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体系是青藏歹字型(头部外围褶带)和河西系,并确定了主要控矿构造型式。文中还讨论了构造体系对区内沉积建造、岩浆建造,矿产分布规律的多级控制作用和构造体系复合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4.
昭通毛坪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的矿体空间定位规律、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控矿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以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不同级别控矿构造的精细解析,揭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控矿构造体系及控矿构造型式,总结提出了构造控矿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毛坪铅锌矿床自印支期以来主要历经了北东构造带→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东西构造带等四期构造体系演化过程。其中,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为区域云南“山”字型构造东翼滇东“多”字型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区域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NE向毛坪左行压扭性断裂、SN向洛泽河左行扭性断裂为矿床一级构造;其派生的NE向猫猫山复式倒转背斜、NNW向左行扭张性断裂及NE向切层左行压扭性断裂,为矿床的二级构造; 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为矿床三级构造;低序次的节理裂隙为矿床的四级构造;斜冲走滑断裂-复式背斜组合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毛坪富锗铅锌矿床斜冲走滑-断褶构造控矿模式,进而提出矿区深部勘查部署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构造体系有许多类型或型式,每一类型或型式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如排列组合的总形态像个“山”字的叫山字型构造,像个“多”字的叫多字型构造等。它们都是一定方式区域地壳运动的结果,反映了地壳运动的动力作用方式和不同形式的构造应力场。构造体系是在总结各种构造类型和型式的规律和普遍性的基础上产生的。鉴定构造体系类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与已知的标准构造型式进行类比研究。若与某  相似文献   

6.
以大坝煤矿大量的构造统计资料的依据,应用地质力学方法对矿井的构造进行分析,得出矿井主要构造型式有三种:一是NE向构造带,由NE60°压性构造形迹和NNW向张性构造形迹组成;二是“多”字型构造,由NE10°压扭断层、次级褶皱和NEE向张扭性断层组成;三是压扭性帚状构造,由5条NW-SE向压扭性断层组成,呈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根据矿井构造分布规律,采用“见夹思断”、“右手规则”、“入”字型结构指示法对采掘区的构造进行预测,寻找边角残煤、解释断层交切关系等。  相似文献   

7.
沙溪帚状构造型式的厘定及其控岩控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一、区域构造分析沙溪班岩铜矿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段北西侧,处于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弧东翼和新华夏构造体系以及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三大体系构成矿田乃至长江中下游矿带的基本构造格架。淮阳山字型前弧东翼主体重接于华夏系古褶皱带之上。据构造格局、地貌景观和岩浆岩带、火山岩带及成矿特征,东翼沿长江可分为数个紧密的隆起褶皱带。由弧顶向东边反射弧,可分为五个隆褶体:蓿松-庐枞、庐江-天长、苏家湾-滁县、九江-繁昌及铜陵-宁芜等隆褶体。呈右行左刊多字型展布,组成山字型东翼主体构造带(图1)。西翼亦有瑞昌-灵  相似文献   

8.
山字型构造较佳条件及其地壳厚度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字型构造,虽然是地质力学中的重要型式,但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工作还不多,就所见到的来说,都是结构而迹线图象的讨论。本文一方面分析了山字型展布地区结构面迹线的图象,并注意到山字型形成的条件。同时还对前孤隆起带的产生作了说明和计算。并据此提出了在山字型形成时期地壳厚度的估算值。在边界条件的确定上,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其隐伏矿预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会泽铅锌矿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进行研究,认为小江深断裂带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矿床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阶梯状”和“多字型”构造是矿区具有普遍性的控矿构造型式,北东构造带是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提出麒麟厂矿床主矿体向南西向侧伏,通过工程验证新增铅锌矿金属储量近100万t。  相似文献   

10.
依据地质力学理论,对张家口地区的构造体系进行了划分,并探讨其对地下热水的控制作用。张家口地区存在三个活动的构造体系,即阴山纬向构造带、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北东东构造带、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北北东向的岩浆岩侵入构造带,且在晚近期仍有不同程度的活动。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北东东构造带的一级构造控制了地下热水带的分布,其次级构造与新华夏系构造、东西向构造的复合交汇部位控制了地下热水点的出露位置。以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北东东向构造带为主的多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并有近期的岩浆岩分布,水质类型为SO_4-Na型、富含有特殊离子氟和可溶性偏硅酸的区域性低电阻区域是寻找地下热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
前面我们讲了地质力学野外工作方法的基础——构造形迹(结构面)的力学性质鉴定和辨别构造形迹的序次和转化。下面接着介绍确定构造体系的存在和它们的范围,以及划分巨型构造带和鉴定构造型式。 (一)构造体系的概念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地质构造现象也不例外。地质力学工作,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组成地壳的各种岩层、岩体(包括各种形态的矿体)中的每项构造形迹,都有和它相伴而生的一群构造形迹,它们互相联系,其分布是有规律可寻的。因此,研究地质构造,不能孤立地看单个构造现象,而应从构造形迹的相互关系及其发生发展上去研究分析问题,从总体上去探讨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内在联系和固有的规律性。每一群构造形迹和其它有成生联系的构造形迹,往往各别形成构造带。构造带之间,有时存在着构造形迹不甚显著的地块,和围绕  相似文献   

12.
牦牛坪稀土矿床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控矿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明全 《矿床地质》1992,11(4):351-358
与碱性花岗岩破碎带有关的碱性伟晶岩、碳酸岩脉型轻稀土矿床,明显受岩性和构造控制。运用地质力学方法,进行区域构造分析,论证了控矿裂隙在矿区呈多字型构造体系,成矿有利的岩性和构造条件。指出两种不同岩性地质体接触带附近,变形大的碱性花岗岩一侧是成矿裂隙发育的有利地段;接触界线突变部位是厚大矿体产出的部位。  相似文献   

13.
个旧西区构造形迹可划分为四个构造带,分属五种构造体系。即东西向构造带属纬向构造体系,北东带分属新华夏系和“山”字型构造体系,北西带属“歹”字型构造体系,南北带属经向构造体系。 “歹”字型构造体系的红深断裂及发育其两侧的剪切断裂,是控制铅锌及伴生金银矿的区域性断裂;新华夏系及其与云南“山”字型体系的复合是含银铅锌矿的富集部位经向系及其与“歹”字型复合部位富集金(砷、汞)矿。  相似文献   

14.
李光勋 《云南地质》1989,8(1):11-23
随着云南省锡矿普查勘探工作的进展,对东南亚锡矿带延入滇西的观点已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接受,但对应用地质力学探讨滇西锡矿带控岩控矿构造的认识尚有分歧。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及锡矿地质专题研究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强调歹字型构造体系对锡矿带展布(乃至矿床产出)的控制作用。一、构造体系概述有关滇西构造体系的成生及其复合、联合关系已有不少论述。本文在肯定已建立的纬向、经向和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基础上又对其作了进一步划分,并初步确定了华夏系和西域系构造在滇西的存在。(图1)  相似文献   

15.
地质力学认为,在巨型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过程中,它不仅决定着卷入这个体系范围内的地壳岩石的形变,而且也控制着这个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沉积建造。正如李四光同志所指出的“由于构成古老构造型式的巨型坳褶-包括隆起带和沉降带-一定会对古地理形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所以古老构造型式对较新沉积层的分布和沉积层岩相的变化,也一定会起着控制的作用。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有可能根据属于某一时代沉积层展布和岩相的变化来探索某些巨型古构造型式的形象,(《地质力学概论》)。  相似文献   

16.
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学习应用地质力学的原理,试将控制小秦岭金矿山字型构造体系加以分析总结。小秦岭金矿山字型构造体系是1966年我队在该区普查勘探金矿过程中提出来的。当时由于野外地质资料有限,没有进行总结。近十年来,在本区又进行了铁矿的普查与勘探工作,并填制了五万分之一地质草图。结合邻区有关单位资料,初步认为控制小秦岭地区含金石英脉的分布为一山字型构造体系。一、区域地质概述小秦岭金矿山字型构造体系,处于秦岭——昆仑东西复杂构造带北部边缘,与祁吕  相似文献   

17.
滇中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 《地质与勘探》2009,45(4):352-357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是元古宙昆阳裂谷中的典型"东川式"铜矿床,具有层构双控、构造改造明显、多种矿体类型共存的特点.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鉴定了主要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认为矿床受一系列轴向北东向的紧闭倒转复合倾伏褶皱和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的控制,进一步总结了构造控矿特征;经构造筛分,厘定了构造体系,提出北东向构造带是主要控矿体系,该体系的主演化期为晋宁期-澄江期,叠加了印支期的变形,晋宁期-澄江期的改造作用使围岩中铜质活化、转移、富集成矿;概括出"层楼式"、"背斜+断裂"、"多字型"构造控矿型式,为深部隐伏矿定位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李四光教授的地质力学理论对陕西省主要构造体系进行了划分,主要有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区域东西向构造带、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陇西帚状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巴山弧形构造体系、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等。并对其分布特征、发生发展、对矿产与地震分布的控制作用略加叙述,以使读者对陕西构造体系有一个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19.
李四光同志指出,目前“所提出的构造型式,大都是燕山运动以来的产物。由于这些较新的构造型式比较容易鉴定,所以就把它们当作头一步的研究对象”至于更古地质时代的“古构造层”中存在着的“古构造体系”还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试以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燕山、辽东及其相邻的胶东、晋东北地区燕山运动以前形成的主要古构造体系。在研究过程中,以各地质时期的古构造形迹分析为基  相似文献   

20.
白银厂矿床位于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东端,按地质力学体系属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阿宁地盾西北部边缘。北祁连山火山活动显著,主要受N70°W(或有人称NWW)主构造带控制。沿此构造带呈线状喷溢和中心式喷溢。岩性为细碧岩夹细碧玢岩及相应的凝灰岩。分布长达1000多公里。白银厂是此构造带上的矿床之一。对其成因主要有四种论点。(1) 火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