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走近郝俊柳,只见他身材挺拔,面容俊朗,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测绘人的忠诚。2006年,郝俊柳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便加入河南省焦作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投身测绘事业。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毫无畏惧,迎难而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测绘人的风采。异国测绘的“排头兵”2023年9月,河南省焦作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接到利比里亚Bomi东高品位需选矿地形图测绘工程,从制订设计方案到收集资料、购买设备,仅用15天便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3月29日,在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平安建设暨信访稳定工作会上,省厅对76名全省国土资源信访突出贡献标兵进行表彰,漯河市国土资源局信访办主任王磊榜上有名。王磊,从事信访工作20余年,在工作中,他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出一个平凡的党员干部对事业的无比忠诚与热爱。由于工作出众,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替群众说话办事的代理人"。  相似文献   

3.
黝黑皮肤是他的荣誉勋章,矫健步伐是他不变的动作。他顶烈日冒严寒,用汗水书写经纬诗篇;他跨平川翻群岭,用脚步丈量责任与担当;他性格内秀,言辞不多,却用行动展现新时代测绘人的青春风采。入行十余年,他从一个初出校门的“菜鸟”,逐渐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项目负责人,他就是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外业队员苗永超。  相似文献   

4.
小鸟对蓝天的忠诚,用翅膀去表达;庄稼对大地的忠诚,用果实去表达;我们国土工作者对党的忠诚,就是我今天演讲的标题,用脚印去表达.  相似文献   

5.
面对机遇,他放弃优越条件毅然奔赴生产一线;面对挑战,他勇挑重担,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他就是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四院下属的河南省大口径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源汇。工作以来,他主动投身钻机一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用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走稳脚下的每一步路。  相似文献   

6.
<正>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穿着朴素,踏实能干,常年奔波在高原、荒漠、戈壁的工地上,虽没有可观的收入,却用青春和才学演绎了属于他自己的成长之路。他便是毕业于中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黄敏。初出茅庐的"年轻专家"黄敏今年32岁,湖南德阳人,2011年7月毕业后便来到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当时,他还没熟悉郑州的大街小巷,就被派  相似文献   

7.
<正>高挑的身材,架着一副眼镜,显得很纤弱。但他却能在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里,凭着一股冲劲,凭着一种担当,提升了技术本领,担任了单位实体负责人,并且在第十六届河南省地质职工技能(地质环境)竞赛中夺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他就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水工环地质研究所所长司冬冬。伯乐帮他解开"治理密码"2012年7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地质环境专业的司冬冬,成为了二队大家庭的一员。作为专业出身的司冬冬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人员,他们大力弘扬“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推进了各地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本刊《经天纬地》栏目特别推出河南省一线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人员报道,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他们为推动当地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河南国土资源》2009,(8):F0003-F0003
李强,1956年7月出生,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摄影师、郑州市管城区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李强16岁时,师从王鸿、张步等著名画家研习字画,并产生浓厚兴趣。其《干中学》、《女队长》等美术作品,被推荐参加1976年2月河南省农业学大寨速写作品展览。李强入伍后画业中断,2007年重拾旧好。两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书画的学习和创作上,寒来暑往,朝乾夕惕,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刻苦精神加上原有的扎实基础,使他的书画风格愈加明晰起来,受到书画同行好评。他的国画《鹤》、《秋清泉气香》在参加河南省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新作展时,先后获得优秀奖。  相似文献   

10.
正他,不仅是河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先进个人,也是省煤田地质局的"双创英才"。他就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水工环地质研究所所长田鹏州。回首走过的路,田鹏州告诉笔者,用汪国真说的那句话最为贴切,那便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大学毕业后,他不顾家人劝说,毅然选择到地质队工作;面对专业不对口,他一点一点地从零开始学。正是凭着这种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4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朱长青同志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厅党组成员、省纪委驻厅纪检组长朱俊峰同志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其写意花鸟获河南省第八届新人新作展优秀奖;2004年,写意花鸟入选河南省第三届中国画艺术展;2005年,写意人物入选河南省第四届中国画艺术展;2006年,写意花鸟获河南省第十一届新人新作展优秀奖;2008年,写意人物被英特尔公司总裁贝瑞特博士收藏;2011年,写意人物获省人大、省美协主办的书画摄影展三等奖;2015年,写意人物入选中纪委网站“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征集活动,河南省共有三幅作品入选。  相似文献   

13.
<正>他,为人谦和,关心同志,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汉子;他,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这片热土;他,忠于事业,无私奉献,用心血和智慧勇当一名忠诚的国土卫士。他,就是叶县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大队长郝云鹏。从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以来,郝云鹏深深感受到国土资源执法难,难执法。面对全县乱建房、乱采矿现象居高不下的混乱局面,他认为,单靠县国土资源局一家独斗和被动地查处案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现象,而要破局脱困,  相似文献   

14.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六院人,攀陡崖、钻深山、涉险河,用坚实的脚步踏遍龙江广阔大地;一代又一代六院人,跑路线、定岩性、采样品,用汗水和智慧为国家探寻地下的宝藏。他们把激情洒在了原野深山,把忠诚写在了天边云霞,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无尽宝藏,铸造了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的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15.
<正>5月26日,第二届"寻访最美地质队员"活动评选揭晓,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简称地矿三院)院长助理兼副总工程师,地勘院院长,地质矿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法岭榜上有名。作为一名地质人,李法岭几十年如一日,在地质工作的第一线足足奋斗了26年,辗转祖国的大江南北,对地质事业从最初的"不习惯"到如今的"放不下",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坚守着地质人的职责。他主持完成了光山县千鹅  相似文献   

16.
高挑的身材,架着一副眼镜,显得很纤弱。但他却能在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里,凭着一股冲劲,凭着一种担当,提升了技术本领,担任了单位实体负责人,并且在第十六届河南省地质职工技能(地质环境)竞赛中夺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他就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水工环地质研究所所长司冬冬。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3月29日,在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平安建设暨信访稳定工作会上,省厅对76名全省国土资源信访突出贡献标兵进行表彰,内乡县国土资源局信访干部王侠榜上有名。王侠,从事信访工作12年,在工作中,她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信访干部对事业的无比忠诚与热爱。由于工作出众,她被来访群众亲切地称为"侠姐"。2004年3月,王侠从矿管所调入信访股工作。从走上信访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她便深知,信访工作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8.
正韦寿增对我们国土人,尤其是百色市各县(区)的国土系统干部职工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知道他,学习他,一直努力向他看齐。读了《生命在大地上闪光》这本书后,让我更详细地了解了韦寿增,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他高尚的精神内涵,感受到他那种平凡中的伟大。对韦寿增精神的认识,首先是忠诚。时间不仅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忠诚  相似文献   

19.
<正>从业36年来,他一直坚持奋战在野外一线,先后获得了"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特等奖"、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温套管组件及其保温套管"专利、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就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工程一处总工程师张殿伟。"一辈子只干一件事"1983年,刚满20岁的张殿伟随着四队的一次招工,成为了一名地质钻探工人。从此,他扎根野外一线,一干就是36年。  相似文献   

20.
正在老一辈人眼里,他是一个有礼貌、守规矩、懂事的好孩子;在领导们眼里,他是一个有原则、守纪律、业务能力强的好处长;在下属眼里,他是一个有道德、守底线、为职工着想的好干部……他就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工程二处处长张鹏展。坚定信念刻苦钻研张鹏展是煤田四队大院典型的"钻三代"。他出生于1984年,小时候,每每看到父亲背着地质包去野外时,就暗下决心,长大也要到地质队这个"大谜"中看个究竟!2007年大学毕业,他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