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沱沱河地区铅锌银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岩  王训练  陈建平  王倩 《地质通报》2010,29(4):556-564
在总结三江北段沱沱河地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GIS平台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岩、重力、航磁、化探、遥感异常多元地质找矿信息,建立沱沱河地区铅锌银矿的预测模型,采用MRAS系统中的证据权模块进行预测,对有利成矿区进行圈定。根据单元网格后验概率值的大小划分了3级成矿远景区,共圈定了6个Ⅰ级、7个Ⅱ级和9个Ⅲ级成矿远景区。预测结果表明,83%的已知矿床(点)位于预测的成矿远景区内。除了包含已知矿床(点)的预测区外,沱沱河地区尚有4个Ⅰ级、5个Ⅱ级和4个Ⅲ级远景区目前仍未发现铅锌银矿床(点)。由于这些远景区与已知矿床(点)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有望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应在今后的勘探工作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是矿床学领域的一个理论性概念,由五级序次组成。矿床成矿系列是成矿系列的第二序次,是成矿系列的核心部分。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以岩浆、沉积、变质、表生和流体(非岩浆-非变质成因流体)5种成矿作用为基本原则,以成矿地质环境为基础,结合成矿的时段与形成的矿床组合进行划分。本文对矿床成矿系列时空范围、时空组成结构、矿化强度与演化、成矿区带内不同矿床成矿系列之间的演化、叠加和复合作用及对指导找矿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三江(四川段)地区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将四川境内三江地区28个有代表性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组合(一级)、6个成矿系列类型(二级)、9个成矿系列(三级)、11个成矿亚系列(四级)及21个矿床式(五级)。区内矿床受构造和地层双重控制,成因上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勿,形成本区优势矿产。论述了各类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南美洲成矿区带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潮  陈玉明  赵宏军  姚仲友  郭维民 《地质通报》2017,36(12):2134-2142
南美洲是全球成矿规律研究的热点地区,区内优势矿产资源铜、铁、铝土矿、锡、铌、锂、金、银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全球矿产勘查投资的重点地区。根据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结合实际矿床(点)空间分布、主要成矿类型及其成矿背景,对南美洲开展了三级成矿区带划分,共划分出2个Ⅰ级成矿区,9个Ⅱ级成矿省和42个Ⅲ级成矿带。阐述了南美洲成矿区带划分原则、命名规则、优势矿种、主要成矿时代等。以圭亚那地盾成矿省(Ⅱ-1)泛亚马孙成矿带(Ⅲ-2)为例,概述了Ⅲ级成矿带的优势矿种、矿床类型、赋矿岩系、控矿因素等,总结了区域构造演化、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等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谭继宽  杨周奇 《云南地质》2002,21(2):152-158
滇西及缅北克钦邦、掸邦一带,属于欧亚板块与印巴板块碰撞带。该区存在的双变质带是闻名于世的宝玉石矿产地。此带以东即为高黎贡山变质岩带展布区及三江地区:该区东部为高温低压变质带,西部为低温高压变质带,两者之间为过渡带。宝玉石矿床、矿点都受到岩性、断裂的控制。分析双变质带宝玉石矿床(点)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成矿机理,为在滇西相似的双变质带中进一步寻找宝玉石矿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型-超大型矿床找矿新认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等根据全球6大洲、121个国家(地区)、22个矿种、1285个矿床的储量数据,进行了储量量变线性回归方程趋势分析.根据回归方程不同系数切割的量变界线,划分出了36个特(超)大型矿床(顶峰矿)、95个超大型矿床和314个大型矿床.据此,笔者等创新地提出了按不同储量量级划分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新认知,继而将3类不同量级的445个大型-超大型矿床投影在1∶2500万全球构造背景图上,并划分出4大成矿域、21个巨型成矿带(区).其全球成矿规律是:内生、外生、变质和后成矿床的全球成矿统一性;不同成矿区带成矿的专属性;`Cu、Au、Fe、Ag、Cr、Mn、Zn、Pb、Sb、Hg不同成矿金属,大陆边缘和板块汇聚带以及陆内构造-岩浆杂岩带和大型剪切带的成矿偏在性;特(超)大型矿床太古代-古元古代全球氧大气变态(过氧事件)、元古代-古生代全球还原大气变态(缺氧事件)和中-新生代构造圈热侵蚀(巨量构造-岩浆事件)的成矿异常性.  相似文献   

7.
序言     
<正>宝玉石是特殊的矿物岩石,是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宝玉石学是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的延伸学科。当今世界宝玉石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从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不仅涵盖了宝玉石的矿物学岩石学研究,还包括宝玉石产出的地质条件、矿床成因、成矿模式、找矿特征、矿床勘探、矿床开采和加工工艺以及宝玉石的优化处理、人工合成及其鉴定、宝玉石的质量评估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中国对宝玉石的使用和研究,尤其对玉石的使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广西区域成矿规律综述及成矿系列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广西重要矿种不同矿床类型地层、岩浆岩、构造等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与沉积作用、岩浆作用、热液(热水、热卤水)作用和第四纪风化作用形成的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最终按照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与热液(热水、热卤水)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系列组合、与风化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4种组合类型划分了广西重要矿种不同矿床类型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
《地学前缘》2017,(6):142-151
宝石矿床学是矿床学与宝石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联结宝石学与地质学的重要纽带。宝玉石是矿物岩石中的精美部分,是地球物质中的组成部分,是探索地球组成、特征与演化的重要研究对象。随着人们对宝玉石外观特征、特性与效应等成因认识的深化和新的宝玉石种类被发现并应用,宝玉石矿床学正在成长为集地质学与宝石学为一体的、内容丰富的学科。在文中回顾了宝石矿床学的历史与发展,总结了宝玉石资源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宝玉石成矿作用并做了简要论述,给出了宝玉石矿床的特点及宝玉石矿床学的研究特征。认为,宝石矿物或岩石的成矿作用是研究宝玉石矿床的基础,然而,要形成首饰级的宝玉石,还需要研究成宝、成玉作用。宝玉石中的很多特性与效应,如变彩、变色、变石、月光等效应的成因机理及特殊结构的研究还有待完善,而关于其在自然条件下形成机理等问题,很多是空白。总的来说,宝玉石矿床学研究内容还不完全、不够系统,很多宝石矿种的成因还停留在推测阶段。预计在很长时间内,宝玉石矿床学研究重点依然是单个矿床(已开采和新发现的)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不同产地同种矿物的宝玉石矿的类比与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铜矿资源丰富,文章在对华北地区579处铜矿床(点)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内矿床类型,划分出四大成矿期,认为侏罗纪—白垩纪为最主要的成矿时期,以斑岩型、接触交代型为主;提出不同类型铜矿时空分布特征及控矿因素;建立了 7种预测类型划分方案、6种预测方法.探讨了华北地区铜矿的时空演化,认为在重要成矿带和典型矿...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广西矿产资源分布现状和规律,在对广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区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划分矿床成矿系列组5个,成矿系列19个、成矿亚系列25个,矿床式229个;按照成矿能力强弱(成矿地质条件优劣及成矿系列组合多少)、成矿信息多少(已知矿床、物、化、遥感信息),找矿潜力大小为依据,在8个Ⅲ级成矿带基础上,划分出Ⅳ级成矿亚带22个,其中A级11个,B级7个,C级4个;Ⅴ级成矿区82个,其中A级55个;B级19个;C级8个,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储量远景可观,找矿潜力很大,为今后勘查部署提供依据,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铁矿床(点)成因类型可划分为镁铁-超镁铁岩浆成矿系列的结晶分异型矿床;壳幔型中酸性岩浆成矿系列的热液型、矽卡岩型矿床;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列的层控型矿床;叠加改造成矿系列的层控改造型、改造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矿床;沉积喷流成矿系列的层控型矿床;沉积成矿系列的陆、海相沉积型矿床.通过对这些成矿系列的典型铁矿矿床特征的研究,从其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分析,许多铁多金属矿床(点)均具有形成大型以上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且多伴生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矿产.研究认为,在今后的找矿勘查过程中,应利用成矿系列的规律,并注重对共(伴)生组分的综合评价,这对扩大全省的找矿远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铁矿床技术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矿产资源类型和时空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东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4位。文章通过对矿产资源类型、分布、成矿地质体和成矿时代等的分析与归纳,概要总结了山东省主要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将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岩浆型、伟晶岩型、斑岩型、接触交代型、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海相沉积型、陆相沉积型、沉积变质型和风化壳型10种;在全国Ⅰ-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按照山东省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将其划分了6个成矿亚区(Ⅳ)、14个成矿小区(Ⅴ级)和52个矿床集中区(Ⅵ级),概略分析了各成矿亚区地质、矿产资源简况;将成矿时代划分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主要成矿期,总结了各成矿期的矿产资源类型。对成矿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尤其是针对具有全球意义的胶东金矿成矿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生代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热液型金矿床的找矿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天津市成矿区带进行研究和探讨,划分了2个Ⅲ级成矿区、5个Ⅳ级成矿亚带和19个Ⅴ级成矿预测区,并对其成矿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划分了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5.
秦岭及其邻区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秦岭地槽、松潘 甘孜地块、扬子地台北缘 ,可划分皖鄂、鄂西、陕南、什 (邡 )绵 (竹 )等 4个磷矿密集区。成矿时代自元古宙至泥盆纪 ,以震旦纪、寒武纪为高峰期。矿床以沉积型为主 ,次为沉积变质型及岩浆型。特大型、大型矿床成矿受海盆地控制 ,中、小型矿床则受海沟、海槽或海湾制约。区内可归纳出 3级成矿远景区 ,8个成矿域  相似文献   

16.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准 《云南地质》1993,12(3):247-266
根据程裕琪、陈毓川等(1979)关于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笔者在编制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地质矿产系列图及相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矿床,按与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和地下热液活动,变质作用有关的三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合进行了初步划分。一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主要依据成矿时代、岩相(岩类)、成矿作用划分系列:同一系列按成矿期、岩石性质划分亚系列;同一亚系列按成因类型建立矿床类型式。与沉积一成岩作用及地下热液(喷溢)活动有关的矿床,主要依据成矿时代、成矿作用划分系列;按成矿期、容矿围岩性质、含矿建造划分亚系列;按矿床成因类型(矿物组合)建立矿床类型式。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接受变质作用及超深变质的成矿作用划分系列;按原岩及成矿矿物来分亚系列:按成因类型来分矿床类型式。  相似文献   

17.
浙江矿产时空分布规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浙江省主要矿产的矿床数量、规模、矿产组合时间演化以及成矿分带性、丛聚性等特征的分析与归纳,概要总结了浙江省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浙江省同位素成矿年龄资料,建立起全省成矿年代学谱系,并结合大地构造演化,将浙江省的成矿活动划分了5个时段。通过矿床数量、矿床规模以及矿产组合对比分析各时段的成矿信息和演化特征,构建了成矿时间演化图。依据浙江省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将浙江省划分了4个Ⅲ级成矿带和7个Ⅳ级成矿亚带,从成矿密度和成矿强度的角度探讨各Ⅳ级成矿亚带矿床的分布规律。其中成矿密度划分了1个高密度区、4个中密度区和2个低密度区,综合矿产成矿强度划分了3个强成矿强度区、1个中成矿强度区和3个弱成矿强度区,以此为找矿方向和规划部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非洲中南部地区的铜资源主要分布在赞比亚、刚果(金)和南非等12个国家,笔者根据非洲陆壳的形成、后期新元古代泛非运动及古生代—新生代的沉积作用等影响,将除非洲大陆西北缘,从摩洛哥到突尼斯的阿特拉斯山脉以外的非洲大陆划分为Ⅰ级构造单元;以新元古代泛非运动作为标志将非洲陆块划分为西非克拉通、东北非克拉通、中非克拉通、南非克拉通和泛非构造带5个Ⅱ级构造单元;将中南部非洲地区划分为28个Ⅲ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笔者将非洲大陆划分为Ⅰ级成矿域,中南部非洲划分为南非克拉通金-铁-锰-铬-镍-铀-金刚石成矿省、中非克拉通金-铜-铁-钨-锡-铌-钽-金刚石成矿省和泛非构造带成矿省3个Ⅱ级成矿省及32个Ⅲ级成矿区(带),其中12个成矿区(带)与铜矿床有关。从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方面对主要成矿区(带)中代表性的沉积变质-改造型铜钴矿床、与镁铁—超镁铁岩侵入体有关的铜镍矿床、与绿岩带有关的铜矿床、与碳酸岩体有关的铜矿床和与灰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缺乏重点地区物化探资料的条件下,笔者根据非洲中南部铜资源分布的国家、构造单元的划分、成矿区(带)的划分及代表性矿床特征,将非洲中南部地区初步划分为5个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区,并进行了初步的找矿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19.
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是矿床学领域的一个理论性概念,由五级序次组成。矿床成矿系列组属第一序次,是指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在一定的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矿床成矿系列。理想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矿床成矿系列组(G),可包括与岩浆作用有关的(I)、与沉积作用有关的(S)、与变质作用有关的(M)、与区域性构造事件-流体作用有关的(F)及与表生作用有关的(H)5类矿床成矿系列。从地球构造演化角度来看,矿床成矿系列组的形成与大陆成矿体系形成的阶段性与旋回性存在内在成因联系,是地壳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的客观记录和必然产物,可与地壳尺度构造运动相对应。深入研究矿床成矿系列组,对于探索地球演化规律,深化理解不同尺度、不同时期成矿构造环境及其成矿过程,揭示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用成矿系列组内矿床成矿系列"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理念和"成矿序列"(有序性)的原则,不仅可以解释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还可以有效指导区域成矿预测。因涉及面广,矿床成矿系列组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矿床分类的历史及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针对矿床学的分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进行了简要评述。认为矿床分类应该按照成矿系统进行划分,这样更能反映矿床形成过程的深层次特性。按成矿系统的划分法划分出成矿系列后,进行矿床式和矿床的划分时,应该具有针对性,对不同类型的矿床应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