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断层相的概念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相是相分析方法在断层研究中的应用,它实现了对断层三维空间结构、断层结构单元及断层内部岩石物性特点的精确描述.从空间展布上来看,断层具有明显的带状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2部分.结构单元是断层空间的基本组成,也是断层相研究的基本对象.通过应用断层相分析手段对典型断层包络体内部变形特点进行精确描述,介绍了断层相在实际工作中的研究方法,并最终建立了硅质碎屑岩地层中拉张性断层相模式.分析表明,断层相分析方法对于研究断层的封闭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油气勘探开发及工程建设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项新葵  刘南庆 《江西地质》1996,10(4):280-288
香口-湖口滑脱断层沿上泥盆统五通组与中石炭统黄龙组之间的构造软弱面发育,产状大部分地段与地层产状一致,局部切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上盘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下盘为志留-泥盆系碎屑岩,主要表现为上盘向北西滑动的正断层性质,断层主要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属大型隆坳构造背景上沉积盖层内部的层间滑脱。该断层早,中更新世曾有过微弱活动,但晚更新世以来无活动。  相似文献   

3.
钻探断层圈闭的风险比钻探简单的四面下倾闭合(four-way-dipclosures)更大,正确评价圈闭风险需要作补充分析,准确绘制断层乃是断层圈闭良好评价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塔西北柯坪剪切挤压构造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塔里木西北的柯坪地区存在着再变形的逆冲岩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界断层-阿合奇断层为一巨型左行走滑断层。它在新生代的总走滑量达304km,具有与塔里木盆地东南边界阿尔金断层相同量级的走滑量。阿合奇断层与阿尔金断层造成了阿合奇-西昆仑-西南塔里木-阿尔金断层剪切挤压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5.
比例模拟模型得了解张性,走滑和反转断怪体系及某些冲断体系的几何形态,和动力学发育的一种强力的工具,本文综述张性滑层系统,裂谷系统及反转断层系统二维和三维比例模拟模型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明道  袁先顺 《贵州地质》1998,15(3):240-245
曼洞断层是燕山期形成的且具有多级断坪和断坡的逆冲断层,也是贵州东南部规模最大的逆冲断层,在其形成的早阶段,以加里东期形成的牛角塘断层的NE段为滑动面,自SE向NW逆冲,形成逆冲断层;晚阶段,牛角塘断层的NE段则成为期上盘走滑断层的走滑面,并与牛角塘断层的SW段连为一体,形成NE-SW向的走滑断层,同时切割曼洞断层。  相似文献   

7.
Davis  GA 《地学前缘》1999,6(3):49-66
在过去的25年里,由于许多原因,作为最常见,分布也最广泛的地质构造形迹之一,逆冲断层成为倍受关注的科学研究主题。文中指出,关于逆总断层及其几何学特征的许多普遍认识,并不像以往文献中所阐述的那样简单,其中之一的“薄皮”冲断构造是受地层控制的,极少有或者没有结晶基底物的卷入。  相似文献   

8.
突变理论在断层活动机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扼要阐明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介绍了突变理论的A3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断层过程中的势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平衡曲面方程的Taylor级数展开,求取了其标准形式,结合Thom的A3类尖点突变,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断层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由于断层活动的复杂多变性和它生成以后一般都经历过多期次活动,它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区段内进行的等特点,因此,要为工程提供必要的建设依据,必须分期次按区段直接研究工程区内的断层,才能揭示出断层新活动(可能影响工程)的真实情况。但是,许多重大工程为确保安全,场址多选在基岩裸露区。而传统研究断层活动时代是用地层中的化石来断代,因此,要研究老基岩中发育的断层只能寻找新的研究途径。为满足工程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探索将逐渐发展起来的多种分析测试技术(显微构造分析,TL、ESR、U系、FT、K—Ar法测年和干涉显微镜、扫描电镜法定年)用来提取断层活动信息,回答断层活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黔西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构造体系及其控矿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黔西北矿集区作为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造控矿-成矿机制一直是该区深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长期困扰该区铅锌矿床成矿理论提升和制约深部找矿突破的构造研究瓶颈,基于10个主要铅锌矿床的矿体赋存规律研究,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解析了成矿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力学等特征,识别和厘定了该区存在五种控矿构造组合样式:正断层-背斜式、双向断层-背斜组合式、同向斜落走滑-断褶构造组合式、反倾断层-背斜式、同向斜冲走滑-断褶构造组合式。结合典型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和地球物理深部探测等信息,研究认为,自印支期以来,该区构造体系呈现从NE构造带→NW构造带→SN构造带(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过程。其中,NE构造带为黔西北铅锌矿集区的成矿构造体系,进而论证了构造控矿作用机制,构建了构造控矿模式,为区域勘查部署和深部找矿突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肃桦树沟(式)铜矿床成矿条件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桦树沟铜矿床是近年来在甘肃走廊南山下古生界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内硅铁建造中新发现的一类富铜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一系列测试、分析数据的研究对比,认为该铜矿属海底热水沉积(变质)—后期热水迭加改造成因,并总结了桦树沟(式)铜矿床的成矿控制条件和找矿评价标志,认为在走廊南山中段下古生界硅铁建造中具有进一步找桦树沟式铁铜型铜矿床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赣东北断裂带铜、金成矿控制因素耦合作用及其模拟实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赣东北断裂带钢、金成矿受地层、岩性、岩浆活动、构造作用等多种因素的控制,这些控制因素在铜、金成矿过程中起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耦合作用。本文从构造与成矿的密切关系──即从构造地球化学入手,综合研究地层、岩性、岩浆活动、构造作用等控制因素在赣东北断裂带钢、金成矿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耦合作用,并运用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的构造化学实验条件,进行构造控矿和铜、金成矿控矿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耦合作用的模拟实验,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它将为深入研究该带钢金成矿规律,成矿预测提供实验资料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疆铜矿成矿系列的成矿演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涌  刘建兵  邓良  张平 《新疆地质》2002,20(3):239-242
在分析新疆铜矿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新疆岩浆系列、火山系列、岩浆热液系列、沉积系列4个成矿系列的成矿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广西西大明山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是广西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已发现有多处大—中型内生金属矿床,目前该地区仍然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文章系统总结西大明山矿集区构造控矿规律,初步得到以下认识:①西大明山矿集区具有三级构造控矿的特点;②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构造复合部位对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③断裂浅部的断坪部位为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有利富集部位,部分矿体具有明显的向南东侧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姜峰贤 《矿床地质》2010,29(3):529-540
依据构造控矿为成矿主因、矿源层是物质基础,将五台山绿岩带金矿划分为3种主要类型:与次级褶皱有关的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与剪切变形有关的变质中酸性火山沉积岩型金矿床、与剪切变形有关的变质砾岩型金矿床.这些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明显.五台山绿岩带的区域性倒转复式向斜构造制约了含矿带呈NEE向展布,大型紧闭褶皱转折端控制了矿床的定位,与紧闭褶皱伴生的剪切变形及次级褶皱控制着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剪切裂隙控制着金矿脉的分布和金矿化的局部富集.紧闭褶皱倒转翼部(近转折端)的剪切变形是五台山绿岩带金矿构造控矿的普遍规律.矿源层是物质基础,而经历了紧闭褶皱及伴生的剪切变形带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才是最佳的成矿和找矿靶区.文章以构造控矿理论为指导,重点剖析了典型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深入探讨了控矿构造对矿床定位、规模大小、矿体形态、富集程度的制约,认为褶皱与剪切变形不仅在于控矿,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成矿作用,进而总结了五台山绿岩带金矿构造控矿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7.
凤太矿集区是秦岭铅锌金成矿的重要组成部分,铅锌矿主要集中分布在矿集区的西部,可划分为南部的铅硐山―水柏沟铅锌(铜)矿带和北部的八方山―八卦庙―银母寺铜铅锌金矿带。目前区内发现的大、中型铅锌矿床均具有"沉积相+层位+构造"的"三位一体"的成矿规律,即热水喷流沉积是成矿的必备条件,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面及附近是赋矿的主要层位,NWW向褶皱和断裂是控矿的重要因素。根据区域成矿规律、前人经验和野外总结,提出已知铅锌矿床的走向延伸部位、已发现矿体但勘查程度低的控矿背斜倾伏部位、受同一背斜控制的两个铅锌矿床之间的构造凹陷部位、与已知控矿背斜平行的次级隐伏背斜、白垩纪东河群下部、已知矿床两翼深部等部位是重要的找矿靶区和方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东天山中段区域化探异常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天成 《地质与勘探》2011,47(5):885-893
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数据,研究了东天山中段地区针对不同类型铜矿化的元素组合异常圈定方法。选择典型(含)铜矿床及其周围地段的化探测量点为建模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查明针对不同矿化类型的指示元素定量组合;以因子得分为综合指标,用泛克里格剩余值圈定化探异常。结果得到3个元素组合:Cu-Co-Ni-Mn-V-Fe-Cr组合...  相似文献   

19.
黔西南凝灰岩中金矿控矿因素概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贵州盘县-兴仁金矿评价等工作的基础上,对黔西南地区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有关,主要赋存于玄武质凝灰岩中金矿的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认为,此类金矿的区域分布受控于峨眉山玄武岩及其边缘凝灰岩分布区;区域性控矿构造,如扬子陆块西南缘的深部构造和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金矿成矿域及矿田的形成和分布;局部性构造决定了矿床的定位,也决定了矿体空间分布及产出特征;蚀变控矿因素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各类岩层因能干性不同而分别起着导矿、容矿及盖矿作用;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这些认识,可指导黔西南乃至滇黔桂峨眉山玄武岩及凝灰岩分布区的同类型金矿的勘查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关于构造体系多级控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