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煤矿巷道固结灌浆堵水施工的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固结灌浆法在煤矿巷道堵水工程中的实践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刚  袁海英 《河南地质》2001,19(1):65-70
本文通过郭村煤矿井筒帷幕灌浆工程实例,详细地阐述了钻进,灌浆等施工技术,列举了工程质量检测的定性,定量评价成果,并总结了工程成功的经验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姜全兵 《探矿工程》2007,34(1):30-32
通过介绍三重管高压旋喷灌浆工艺在金盘水库坝基防渗工程中的应用,从工程质量和孔内安全角度,强调了在大深度高喷工程中应用三重管旋喷灌浆工艺对施工设备及灌浆管具选型的重要性,并从钻孔和灌浆两方面分析总结了不同于常规高喷灌浆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了三重管旋喷灌浆工艺在大深度高喷工程中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四川广元市宝珠寺水电站帷幕灌浆工程中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施工中的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质量检测和验收标准,同时还介绍了帷幕灌浆施工中的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在涌水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施工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喷灌浆修补垂直防渗土工膜缺陷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优良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6.
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隧洞二次初砌混凝土表面裂缝开度最大约4mm,经试验决定采取化学灌浆施工工艺,所用灌浆材料为水溶性聚氨酯和丙酮的混合液。介绍了灌浆材料的性能特点及灌浆施工工艺,并提出了化学灌浆材料存在的优缺点及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g2000灌浆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特点,并通过其在小浪底灌浆6子标“GIN”灌浆中的实际运用,对系统本身作了进一步的评价,肯定了“一机多控,自动化灌浆系统”在未来灌浆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大量工程实例的总结,指出岩体裂隙几何特征决定了灌浆材料对裂隙的灌入性能,从而影响帷幕的灌浆标准,建议在确定具体工程的帷幕灌浆标准时应考虑地基的地质条件,并结合拟采用的灌浆方法来进行,对一般地层常规水泥灌浆方法可达到现行的规范标准,高压灌浆、化学灌浆、超细水泥灌浆均是解决低透水性岩基灌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双河拱坝区主要工程地质特征与灌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河拱坝坝址区岩体松动,本文在描述坝工程地质特征基础上,对该工程的灌浆设计作了总结,实践证明:灌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岩体灌浆检测方法及其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工程岩体灌浆检测中,除采用孔内声波法外,尚有孔中电视、孔中流量测试和孔间地震波CT等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并对其特点、局限性和适用性作出具体评价,同时给出几个实例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个运用注浆技术,成功治理漂浮人防工事的工程实例,这项工程实践拓宽了注浆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安全回采受底板承压水害威胁的采煤工作面,可采取注浆改造的防治水方法,而注浆改造设计是注浆改造的基础和前提。由于传统设计方法较为繁琐且效率较低,本次研究,首先对方格网布孔法的设计原理与基本思路进行了介绍,然后以新桥煤矿北二采区2207工作面为例,对根据工作面大小和底板水文地质情况设计方格网,输入基本参数,得出需要施工的钻孔参数,并根据物探资料及实际揭露的底板灰岩岩溶裂隙发育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钻孔数量与位置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设计简便,钻孔布置均匀,重点突出,清除了设计盲区,底板注浆改造效果好的特点,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的注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层底板水害区域超前治理技术的治理效果,应优化注浆工艺,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总结淮北矿区区域底板超前治理工程实践表明,低压扩散和中压加固阶段压力控制对注浆总量起主要控制作用,进而直接影响灰岩含水层改造效果,推导的不同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地层的注浆量预计公式,可以有效指导注浆工程设计。此外,提出了工作面区域内、外双(钻)孔组的水平布设方法,优化注浆工艺的同时,提高了钻孔利用率。针对注浆工程中注浆压力控制及浆液选取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研究区裂隙发育程度的多源信息判识方法和“微压充填—低压扩散—中压加固—高压劈裂”的“阶段型”注浆压力控制模型,细分了不同注浆阶段的注浆浆液类型,推导了注浆压力的分级阈值和设计公式,实现了注浆压力的分区段高效、精准控制,对煤矿底板水害超前区域治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圳市污水排水放流钢顶管已施工部分,因顶管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位移严重,局部出现过塌方,造成部分土体流失,引起钢顶管扭曲变形。因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为减缓或控制不均匀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对不同地段分别采用劈裂注浆和渗透注浆加固顶管周边土体处理方案,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灌浆模拟试验是确定灌浆工程参数,掌握各参数对灌浆效果影响规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现有灌浆模拟实验装置没有集成因而不能模拟灌浆全过程,无法模拟受灌体挤密压缩条件下的围压边界,不能全面进行灌浆效果检测、评价等。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灌浆工艺及灌浆机理,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松软地层的灌浆模拟实验装置,集成的系统可完整模拟不同灌浆方法的全过程。采用拆卸便捷的刚性高压容器装入多类型松软地层的受灌体,可模拟多孔(排)灌浆;紧贴其内壁的气囊,通过压力源的有效控制,可方便地模拟不同深度的地层围压环境;渗透性测试系统能提供可控水头,进行注水实验及灌后质量检测。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能真实模拟现场灌浆全过程,可测得灌浆参数(灌浆压力、灌浆量)与灌浆效果(扩散距离、结石体性状等)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灌浆机理及灌浆设计施工参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献检索表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能较准确地计算牛顿流体柱-半球面渗透注浆形式扩散参数(如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与柱体部分扩散高度等)的理论公式,导致理论远滞后于工程应用。以牛顿流体流变方程及渗流运动方程为基础,研究了牛顿流体柱-半球面渗透注浆形式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与柱体部分扩散高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牛顿流体的流变性、注浆压力、地下水压力及配置流体的水体温度对牛顿流体柱-半球面渗透注浆形式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与柱体部分扩散高度的影响;并设计注浆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由牛顿流体柱-半球面渗透注浆形式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与柱体部分扩散高度的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半球体部分扩散半径和柱体部分扩散高度理论值与注浆试验实测值间虽有30%左右的差异,但它们都处于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因此,研究成果可为实际注浆施工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碎石注浆桩是碎石桩与压力注浆两者融合在一起的新型软基加固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在沿海铁路甬台温和温福线得到了大量应用,加固深厚层软土地基的效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就碎石注浆桩在新温州车站深厚层软土地基路基工点的应用情况做一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刘三虎  丁永波 《探矿工程》2012,39(11):61-64
采用灌浆技术处理大坝渗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针对灌浆技术在蜀河水电站中的应用,介绍了防渗帷幕灌浆的设计思路和施工方法,总结了防渗帷幕灌浆施工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对灌浆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顺川  金爱兵  高永涛 《岩土力学》2007,28(7):1353-1358
注浆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岩土工程施工方法,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应用。在简要分析袖阀管注浆原理及注浆机制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岩土颗粒流程序,从微观上模拟了单孔条件下不同注浆压力对土体改性效果的影响,认为随注浆压力的提高,土体出现显著的压密效应,拉应力增加且范围扩大,并产生劈裂注浆效应,尤其是注浆孔周围土体,空间置换率较大;同时模拟了多孔状态下浆液扩散、土体压密及劈裂效应产生的过程,认为对于土体改性存在一合理的注浆压力,浆液挤压土体并在土体中产生劈裂缝,在多孔之间贯通、交叉,形成网状浆脉,土体得到整体改性。模拟结果与现场注浆试验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土体改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毛毓坤 《云南地质》2004,23(1):120-123
摘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帷幕灌浆方法及其不同灌浆栓塞的使用,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本文介绍全强风化岩体中灌浆时应用的新型灌浆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