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人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第一次探月高潮、探月相对宁静期和第二次探月高潮3个阶段,对月探测技术也经历了飞越月球、环绕月球、硬着陆、软着陆、无人采样返回以及载人登月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全月地形探测、构造特征认识以及资源探测上有了许多重大进步,但仍主要集中在月球表层及次表层。从对月探测技术和研究两方面回顾了月球探测的发展历程,并根据目前中国"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探测的新技术和其他国家的月球探测情况,在探测手段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未来月球探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6,(3):42-43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卫星绕月飞行,通过遥感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并在卫星奔月飞行过程中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3.
唐军 《中国地名》2011,(6):70-71
一、地下管线探测原理及方法 1、工程概况 龙口市黄城区测区。其范围:东至凤凰山路,南至龙泉路,西至南山路,北至北外环。面积约15.7平方公里。探测内容为测区内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地下管线,探测的管线种类有给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交通信号、电信、移动、联通、军用、广播电视、监控、综合管沟等管线。并编绘管线平面图(综合管线图和专业管线图),建立管线数据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院受某政府部门、某城市规划部门、某建设部门的委托,分别承担了沈阳某区企业搬迁后地下遗留管线的探测、某区域道路拓宽地下管线探测、某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测量的任务。城市地下管线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大动脉,是现代城市高效运转的保证。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下管线愈趋复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呈现,其建设高度已经涉及到位处高处位置的天气雷达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为了精确测算天气雷达探测环境保护指标,使城市发展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不产生冲突,有效保护雷达站探测环境不遭受破坏,根据《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设施保护办法》第十一条和《贵州省气象条例》第九条对天气雷达站探测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规定,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D)的电磁工作原理与探测特性指标,拟出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D)探测环境保护计算方法,对目前开展气象审查城市建设项目是否对雷达站探测环境构成影响提供了算法技术蓝本。本算法已通过中国气象局和贵州省气象局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核认可。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8,(1):47-48
以嫦娥一号卫星7日准确进人127分钟月球轨道为标志,中国航天史上最远的“长征”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宣告“成功”。据悉,与月球探测相协调,我国对火星、小行星、彗星以及行星际空间探测的方案研究也正在进行当中。  相似文献   

7.
在全世界范围内土壤侵蚀对农业生产和水质量都有着负面影响, 因此区域尺度的土壤侵 蚀评估非常重要, 但是它往往会受可收集到观测数据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在过去的30 年中, 遥 感技术已为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多方面有效空间数据, 这些数据常被直接用于探测土壤侵蚀和 土壤侵蚀沉积, 通过辨别土壤侵蚀的总体特征, 可以区分土壤侵蚀区域, 再根据经验评估土壤侵 蚀强度, 获得探测结果。本文介绍了可用于土壤侵蚀研究的多种卫星和传感器及应用遥感数据探 测土壤侵蚀特征, 土壤侵蚀区域和土壤侵蚀沉积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11,(6):63-64
本报北京消息 来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消息称,2010年8月2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了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将月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舁和张钰哲,实现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6,(11):48-48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予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9,(5):46-46
根据有关规划,我国将在2020年前,分三步完成对月球的无人探测。第一步是对月球进行环绕遥感探测;第二步是实现软着陆探测器落在月球表面上,并实地考察月球;第三步,探测器不但要降落在月球表面,而且要从月球采集样品送回地球供人们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气候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变迁的定量影响是目前生态脆弱敏感区对气候变化响应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前人已在气候变化对农牧交错带界线的定性影响方面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仍缺乏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气候贡献率进行有针对性的定量辨识。本文利用1970年以来长时间序列的国家气象站点数据和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分别提取了基于气候要素和土地利用的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4个时期的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通过垂直和水平方向变动探测方法(FishNet)和界线变迁方向变动探测方法(DSAS)对气候界线与土地利用界线的时空变化进行探测,定量分析了不同时期气候对农牧交错带界线变迁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气候与土地利用界线空间分布格局及气候贡献率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差异较大,在西北地区变幅最小,东北地区变幅最大。在大兴安岭东南缘农田控制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西北段以及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农、林、牧业生态—生产功能区西北段,气候与土地利用界线空间耦合关系最为密切,在该地区基于FishNet方法下水平方向上气候贡献率达10.7%~44.4%,垂直方向上达4.7%~55.9%;基于DSAS方法下气候贡献率为1.1%~16.8%。两种方法探测结果大部分趋于一致,但DSAS方法精度高,适用于小范围精确探测;FishNet方法更简单,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快速直观的统计分析。本研究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带内农牧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土地生产潜力、保护农牧交错带区内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日前通过专家组验收的《化学地球软件——海量地球化学数据与图形管理技术》课题成果显示,我国已建立起统一的地球化学信息化平台——"化学地球",完成了全国约205万个数据入库工作,建立了全国地壳全元素探测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吴全  姚喜军  陈晓东  赵敏  赵欢  云浩 《干旱区地理》2022,45(6):1860-1869
土体构型对土壤水分、溶质运移过程和作物成长等有显著影响,常规测量采用人工挖土壤剖面取样、实验室化验分析等方法,其周期长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以探地雷达波形及其图像为研究对象,从检测土体构型的属性(层次、层厚、土质)入手,提出了一种使用探地雷达快速测量土壤土体构型的无损探测方法。基于探地雷达波形图像的纵向梯度信息能够反应土壤分层,采用包络检波法从探地雷达回波中提取包络信号,利用Hilbert分析其瞬时相位来确定分层位置;鉴于土壤介电常数与雷达回波振幅的关系,采用探地雷达回波振幅反演各层介电常数,由介电常数推算雷达波在土壤中的传播速度,以此得到土壤剖面各层厚度;根据探地雷达波形图的图像噪声与土壤砂壤比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每一层土质的图像进行噪声估计求得各层土壤的含砂量,结合支持向量机进而辨识各层土壤土质。建立涵盖地域信息、土壤指标、探测信息、图像多特征融合信息的土体构型知识库,并编制快速识别土壤土体构型的信息系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周边2个试验基地、6个采样点、4类土壤土体构型使用该方法进行野外探测验证。研究表明:在上述地区地表以下1 m范围内的土体构型识别正确率达到94%以上;探测的每层土壤厚度相对测量误差小于10%。该研究方法为土体构型快速检测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中观探测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10,(9):34-34
据新华社北京9月2日报道,为满足月球探测、科学一研究的需要,实现月球地名标准化,民政部正式向社会公布第一批月球地名标准汉字译名468条。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06,(3):42-42
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开始成功迈出第三步——绕月探测。预计将于2007年择机发射一颗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这颗卫星被命名为“嫦娥一号”。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07,(6):45-46
火星探测近来捷报频传,众多证据不断证明液态水曾在这个星球上流淌。科学家日前又发现,在火星的南极,存在一大片广袤的冰盖,如果融化,整个火星表面将被11米深的水层所覆盖。  相似文献   

17.
干旱地区植被指数(VI)的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18  
以位于典型干旱区的甘肃河西地区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为例,对NDVI、SAVI、MSAVI和GEMI等4种VI(植被指数)受土壤背景光谱影响的程度和探测低盖度植被的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分析VI提取植被信息时植被土壤噪音比的变化发现,植被覆盖较低条件下VI提取植被信息总体受土壤背景光谱影响程度较低,相比而言,GEMI提取植被信息中受土壤背景影响最小,其他3种VI的区别不太明显。通过分析不同VI随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反映速率变化及不同覆盖条件下不同VI的取值范围的变化发现,NDVI探测低盖度植被的能力最强,GEMI次之。GEMI可能是干旱地区植被探测较适宜的植被指数。  相似文献   

18.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分布和传播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探测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于掌握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分布及其风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为重点,通过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分析,综述了蜱传性疾病主要地理分布特征,其与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地理环境因子的影响关系,以及该类疾病风险特征和风险因子探测、风险预测建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中的数据来源、技术方法和结果表达3个层面,对其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相对贫困是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从社会剥夺的视角,构建生活水平、可行能力和经济状况3个维度的相对贫困测度体系,对贵州省花江示范区581户农户的相对贫困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其空间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贫困的地理要素,结果显示:(1)花江示范区相对贫困程度较深,贫富差距较大,相对贫困农户的生活水平和可行能力较差;(2)地处海拔高、坡度大、地形起伏度大的区域农户更容易陷入相对贫困;(3)地理探测器的交互作用探测显示各因子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自然因素是影响相对贫困的主导力量,是相对贫困形成、发展及演化的基础,社会因素对相对贫困也具有一定影响。测度花江示范区相对贫困水平,探究其影响因素,这对于实现花江示范区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各国应对喀斯特山区相对贫困的难题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井学  程斌  孙波  崔祥斌  田钢 《极地研究》2007,19(2):99-110
海冰作为冰雪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海冰物理过程研究需要得到精确的海冰厚度。本文介绍一种能够高效探测海冰厚度的电磁感应方法及其在波罗的海(Baltic Sea)的成功应用。该技术方法针对海冰和海水的电特性,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精确探测仪器至冰水交界面的距离,以实现海冰厚度的测定。通过电磁感应(EM)仪直接观测的视电导率与同点位钻孔测量数据对比分析,获得视电导率与海冰厚度的转换关系式,并对通过该关系式计算出的海冰厚度进行验证,表明电磁感应技术能够获得可靠的海冰厚度数据,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2%。对波西尼亚海湾(Bothnian Bay)海冰厚度探测剖面的统计结果表明,2007年春季该区域平整冰厚度范围在0.4-0.6m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