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肃地域广阔,北山、祁连、秦岭造山带都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形成了众多不同背景、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不同规模的金矿床。甘肃金矿受特定的地层、岩性及岩浆、构造、变质作用的控制,可划分为北山(北山北带和南带成矿带)、祁连(带)、西秦岭(北秦岭、中秦岭、南秦岭成矿带)和摩天岭4个成矿区7个岩金成矿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早阳金矿重点工作区构造变形现象,分析其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区分构造活动期次,探讨与金成矿相关的构造期次。早阳金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秦岭商丹缝合带与勉略缝合带之间,属南秦岭构造带,银杏坝-神河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带。该金矿位于安康北部金成矿带内,为新发现的金矿床,且其控矿构造、赋矿层位、矿体围岩岩性等特征均与带内其它金矿不同。早阳金矿区构造变形复杂,经历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发育区域性北西西向逆掩推覆、构造置换、韧性剪切带、掩卧褶皱等,与金成矿相关的构造活动为北西西向韧性剪切活动,近南北向挤压造成的北西西向脆性断裂为含金热液提供上侵通道。  相似文献   

3.
秦岭凤太地区金矿床产于商丹板块对接带和南秦岭边缘海盆区,含金建造为火山碎屑岩和细碎屑(热水)沉积建造,赋矿围岩以绿片岩相细碎屑岩为主。区内的金矿床主成矿年龄为220~170Ma,属晚印支期,主成矿期后叠加燕山期构造热液。空间上金矿带与铅锌矿带呈平行展布,金矿与韧性构造关系密切,显示了构造边界对金矿带的控制,具有继承性特征的脆韧性剪切带为含矿构造,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的复合是金矿富集的主要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4.
甘肃岷县寨上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述寨上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控矿因素。对同成矿构造体系,昆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的西秦岭东西向构造带的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为同成矿断裂构造。分析矿区北西西向同成矿断裂,总结断裂构造活动、成矿、控矿及其金矿的成矿和产出规律。  相似文献   

5.
西秦岭金矿类型及成矿区带划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西秦岭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金矿集中区 ,也是陕甘川“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矿床 (点 )遍布 ,形成以构造破碎蚀变岩型为主 ,硅灰泥岩型、石英脉型次之 ,兼有绿片岩型、接触交代型及河床—河漫滩堆积型等 6种金矿床类型。依据构造带及金矿床 (点 )的展布 ,初步划分为 10个Ⅴ级成矿带。通过揭示金矿带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特征 ,指出了西秦岭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实 《甘肃地质》1998,7(2):72-80
西秦岭地区处于极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复杂,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该区金矿床同其构造单元、断裂构造带、地层岩石、侵入岩浆岩一样,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从南至北依次为碧口—阳坝等6个成矿带。西秦岭金矿床具有类型复杂、控矿条件复杂等特点。其控矿因素主要是断裂构造,其次为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体和地层岩性。依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成矿机理,西秦岭金矿床共分为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混合热液型等3种成因类型。西秦岭的最佳找矿地区是德乌鲁—柴家庄及大沟里—安家岔—小沟里两个金矿带。  相似文献   

7.
南秦岭金矿成矿的几点认识于学元,郑作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金矿床,成矿带,南秦岭秦岭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是一个巨大的缔向构造带,也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基地。近几年来,随着对秦岭地区地质研究强度的加强,在贵重金属找...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床石英脉中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床位于陕西省略阳县郭镇,处于扬子板块以北、勉略构造带南侧、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北界(张国伟等,2004)。矿区构造由一系列的北西西向断层及韧脆性剪切带构成。矿区主要出露的地层为一套泥盆系三河口群混杂岩系,产状北倾,单斜,局部倒转,无褶皱。无侵入岩体出露。矿体主要赋存于混杂岩系细碧岩、凝灰质绢云千枚岩及灰岩中,受韧脆性剪  相似文献   

9.
<正>西秦岭地区印支期受到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作用,构造形式复杂,中、酸性岩浆作用较强烈,因造山运动形成的推覆体发育,在华北板块边缘印支期岩浆弧内分布一系列金矿床,受到广泛关注。辛曲金矿是其之一,大地构造位于西秦岭南亚带,西倾山隆起南缘,属于西倾山成矿带,成矿带上还发育了贡北,格尔托,大水等金矿。邻区大水金矿花岗闪长岩脉年龄为202.9±1.5 Ma(闫海卿等,2014),与西秦岭地区印支期发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吻合。成矿带上金矿的矿产种类单一,有益伴  相似文献   

10.
西秦岭李坝式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坝式金矿床是位于西秦岭礼岷金成矿带中川印支-燕山早期岩体外接触带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类型,其成矿与岩体、构造等关系密切,含矿围岩为成矿提供了矿质来源,金矿(化)体与围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川岩体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氢氧同住素研究表明,由岩浆水、地层水、大气降水等共同组成了成矿热液,热液沿构造带上升的过程中萃取了容矿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在地壳浅部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在容矿构造中富集成矿,形成金矿体,并形成了特定的围岩蚀变,因而属地下热卤水溶滤型浅成中低温充填-交代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秦岭礼岷金成矿带岩体(岩脉)、地化异常、构造、蚀变四位一体的综合找矿模式,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黑云母带(Ⅱ带)是区域找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内蒙满州里—新巴尔虎右旗成矿带银的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成矿带是额尔古纳成矿带的一部分,北东向额尔古纳-呼伦深断裂带控制了全区,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为一中生代火山隆地区,与北东向深水断裂带斜交的次级北西、北西西向构造将全区分割成四个成矿亚带、构造控矿非常明显。本文通过对全区矿床,矿点,矿化区的构造分析,总结其成矿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扩大了找矿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东秦岭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秦岭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所处的东秦岭造山带经历了6个演化阶段,形成了一套NWW向的叠瓦式构造,成矿带位于莫氏面、居里面由浅变深的斜坡梯度带上,地球化学异常具有北西成带、北东成行、环绕岩体、相同元素组合的异常与地层分布一致等特点。宽坪群和二郎坪群为主要的含矿层位,燕山晚期花岗岩和华力西期复式花岗岩为主要成矿岩体。将东秦岭各类金属矿床分为6个成因类型,划分了6个Ⅲ级成矿带和12个Ⅳ级成矿亚带。文章还对东秦岭地区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进行了阐述与归纳。  相似文献   

13.
南秦岭东河金矿位于南秦岭西段,属南秦岭成矿带西成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延部分,为陕甘川金成矿三角地带。区内出露地层为中上志留统舟曲岩组、志留系—泥盆系大河店组,其中,中上志留统舟曲岩组上岩段(S2+3z3)是金矿化产出的主要层位;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表现为平行分布的近东西的层间挤压破碎带,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区内构造破碎带内及旁侧发育的石英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工作区内共圈定金矿体8条,矿体均近东西走向,其中主要矿体Au-8长度390m,平均厚度2.54m,Au平均品位为2.41×10-6。东河地区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其次岩性、岩浆岩对金矿的形成也起一定的作用。通过对本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研究区金矿床为沉积-叠加改造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北秦岭地区的构造体系主要为纬向构造体系,在其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叠加了它的变种首阳山弧形构造和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此外,祁吕贺山字型及北东向构造在本区也有零星分布。本文根据构造体系特征,结合地层、岩浆岩、矿产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本区铁、铜、多金属矿产划分为几个构造成矿带:武都山字型东翼反射弧多金属矿成矿带;老厂-红山梁帚状构造控制的铁矿田;首阳山弧形构造西翼北西西向铜(铁)成矿带;沙沟街-老铁厂东西向铁矿带和其它成矿带。以上主要热液-矽卡岩型(或热液复合)矿床或矿体相对富集部位有如下特征:矿床相对富集于反射弧顶部,帚状构造靠近收敛部位,反“S”型曲率最大部位,“入”字型分支交汇处及所夹之锐角区间。  相似文献   

15.
<正>1地质概况北秦岭铀成矿带东起陕西省商南,西至甘肃省天水,呈近东西向伸展。长约550 km,宽40~60 km,面积约22万km2,是较窄长的一个地质单元。北秦岭成矿带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昆仑—秦岭活动带北带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该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强烈复杂,是一条重要的花岗岩型、花岗伟晶岩型和变质混合岩型铀成矿带。天水—宝鸡地区位于北秦岭铀成矿带西段,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东部金银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伟 《广西地质》1995,8(2):37-47,54
广西东部地区存在两个金、银成矿带,即大瑶山近东西金矿床带和博白-岑溪-贺县北东向Pb、Zn,Au,Ag多金属成矿带,它们无论在地层,构造,岩浆岩,时空分布,矿化类型,蚀变特征,矿石成分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都有显著不同,本文对两个成矿带地质特征进行了比较性剖析,从而总结出本区金,银成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谢春华  曾晓建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64-468
伊什基里克成矿带系西天山成矿区带内重要的金铜成矿带.带内金矿类型主要划分有二种类型岩浆-热液型和火山-热液型,其中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脉)有成因关系,火山-热液型金矿床与下石炭统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矿体赋存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地层中.两类型金矿均严格受构造、火山岩地层以及花岗岩(脉)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拉尔玛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南亚带川甘交界地带由硅岩和板岩组成的寒武系太阳顶群中,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明显,是一典型的层控型金矿床。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长期存在分歧意见。作者拟从以下几方面试述拉尔玛层控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9.
加曼特金矿床距尼勒克县城北北西30km,矿区面积11.12km2。区域上位于伊犁亚板块的博罗霍洛古生代岛弧区也列莫顿成矿带,该矿带构造上处于伊犁亚板块北缘的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带,其西邻为赋存阿希大型金矿床的吐拉苏成矿带。吐拉苏-也列莫顿成矿(火山岩)带是西天山地区晚古生代重要金矿成矿区,其呈一狭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大地构造演化与金成矿带的分布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和恢复了西秦岭大地构造的演化特点;以西秦岭层控金矿床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研究为前提,系统研究了西秦岭地区金成矿带与裂陷活动的关系。进而从宏观上论述了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提出西秦岭地区三个金成矿带与古生代以来的三次裂陷活动有关。这一认识无疑对该区金矿研究与找矿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