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秦岭大巴山地区的下震旦统及前震旦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将  林源 《中国地质》2002,29(2):143-146
对南秦岭大巴山地区紧邻城口—房县深断裂北侧的一套碎屑岩及沉积火山碎屑岩的地层剖面特征进行了描述,探讨了地层划分及时代归属,依据岩性特征及地层接触关系,从上至下划分为下震旦统木座组、代安河组及前震旦系龙潭河组。  相似文献   

2.
上震旦统陡山沱组是鄂西地区最具工业价值的含磷地层。著名的磷矿有荆襄磷矿、宜昌磷矿、兴(山)神(农架)保(康)磷矿。迄今已有20多年的勘探史,但由于各矿区研究程度不一,又缺古生物依据,亦不能依靠同位素年龄来作划分对比,故在地层及磷矿层的划分、对比上认识不一。笔者结合磷矿特征及含磷岩系岩类组合、剖面结构特点、稀土元素特征等,将本区划分为4个磷矿分布区,将陡山沱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5个含磷层位。  相似文献   

3.
滇中鱼坝村组的建立及陆相侏罗系底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滇中及相邻地区上三叠统舍资组含煤层与下侏罗统冯家河组红层之间,连续沉积了一套杂色细碎屑岩过渡层。其分布稳定,该层所含化石及磁性地层特征表明其时代属早侏罗世。因此建立下侏罗统鱼坝村组,并确定该组底界为陆相侏罗系的底界。  相似文献   

4.
刘淼  李伟  陈井胜  李斌 《地质与资源》2016,25(3):213-217
赤峰敖汉旗丰收附近石炭系地层比较发育,上石炭统酒局子组为一套陆源碎屑岩组合,在区域上较为特殊.在野外实测剖面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组合特征、组构特征、垂向变化规律,将酒局子组划分为1个Ⅲ级层序,2个Ⅳ级层序,3个Ⅴ级层序(高频旋回层序).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层序地层应考虑碳酸盐"加工厂"、气候条件、构造背景、沉降速率、与陆地连接情况和底质类型等多种因素。碳酸盐层序地层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别于Vail的碎屑岩层序地层模式,并且气候条件是一个值得多加考虑的因素。通过不同相区碳酸盐层序地层的划分,笔者建立了研究区上震旦统碳酸盐层序地层模式,即陵山沱期为缓坡背景碳酸盐层序地层模式,灯影期为碳酸盐台地(初始)背景层序地层模式。在高水位体系域中识别出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和晚期高水位体系域。已识别出浅潮下和环潮坪两种不同类型的副层序旋回。通过层序地层分析,笔者认为陡山沱底部的白云岩属于低水位楔。  相似文献   

6.
北羌塘盆地中部上侏罗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北羌塘盆地腹地自然条件恶劣 ,地层研究难度极大。经在北羌塘盆地腹地东湖、河湾山、长水河及半岛湖等地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及生物地层研究工作 ,依据岩石特征和生物化石特征 ,将上侏罗统二分 :下部灰岩层为索瓦组 ,含 L acunosella triobatiformis- Pentithyris vulgaris、Radulopecten fibrosus- Gervillella aviculoides组合 ,其时限为牛津期 ;上部灰岩、碎屑岩互层为白龙冰河组 ,具 Radulopecten scarburgensis、R.moondanensis、Cladophylliaqeibulaensis、Stylosmilia chaputi化石 ,其主体时限为基默里奇期—提塘期 ,顶部可能跨入早白垩世。白龙冰河组的确立 ,是北羌塘盆地上侏罗统岩石地层与生物地层研究上一个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杨怀龙  李勇 《甘肃地质》2014,23(2):27-32
本文对柳树沟组与七角井组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通过对两组进行野外剖面测制,区域分布,空间层位,化石组合及时代,沉积环境,岩石岩相特征的分析,认为两组都可分为3段,并具有同时异相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命名地层单位──三塘湖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首次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在东准噶尔地层小区建议使用新命名地层单位──三塘湖组,用以代表一套以陆相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火山岩系(局部有基性火山岩).时限大致为早二叠世.文中介绍了三塘湖组的定义、划分沿革。层型剖面及分布变化。  相似文献   

9.
新疆温泉阿克沙克组层序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温泉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以细碎屑岩为主,含丰富动植物化石.通过对该套地层基本层序调查,划分出Ⅷ类副层序,建立了地层剖面结构.不同发展演化时期该区表现出不同的岩性、岩相特征,从下至上沉积环境由浅海陆棚→潮坪相→滨浅海相→三角洲相发展演化,与区域早石炭世晚期盆地发展演化一致.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寒武纪—早奥陶世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山东省怀远间断以下寒武纪-早奥陶世地层划分为2群、7组、5段,共14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李官组、朱砂洞组和馒头组等碎屑岩为主者,新命名为长清群;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和三山子组等以碳酸盐岩为主者,仍沿用九龙群。  相似文献   

11.
黑山头组在新疆东准噶尔、西准噶尔两个地层分区均有产出,分布最为广泛,可作为两个地层分区对比的标志性地层单位。最初确立该组为一套海相正常陆源碎屑岩,但因最初建组剖面上的黑山头组更名为那林卡拉组,加之补立黑山头组层型剖面中火山地层的并入,特别是对并入火山地层的划分归属分歧和时代争议,使得黑山头组的划分与时代认识出现严重分歧,导致其上覆和下伏多个组级地层单位的使用混乱,引发了这些地层的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困难。野外调查确认,原黑山头组的海相正常陆源碎屑岩与并入上部的火山地层岩性差异显著,二分性界面清楚,区域延伸性和可对比性标志清晰,且两者之间发育明显的喷发不整合界面,故建议对其解体和重新厘定。新厘定的黑山头组只保留(原下部)陆源碎屑岩层位,其上的火山地层确信为早石炭世(非前人所述的中泥盆世),故新建早石炭世阿克塔木组。这一新方案为准噶尔地层区石炭系地层的正确划分和区域地层合理对比等提供了重要佐证,提升了黑山头组在两个地层分区的对比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在内蒙古扎兰屯地区前人划分的“大石寨组”中,新发现了一套走向北东向的地层,岩石组合为安山质熔岩、中性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碎屑岩,并含有动植物化石,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火山-碎屑岩沉积建造.本文将其厘定为格根敖包组,时代为晚石炭-早二叠世.该套地层在扎兰屯地区为首次发现,对大地构造及地层划分等基础地质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地层清理过程中发现,前人所划木座组,实际上包括了两套地层,下部那套变质火山岩、火山碎屑-陆屑碎屑岩系地层,其时限应属青白口纪。故有必要将其从木座组中划分出来,建立新的岩石地层单位-下喀沙组。本文对下喀沙组层型剖面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小金县大河边、理县雪降包、汶川下庄一带,出露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该地层岩性特征明显,上、下层位关系清楚,具有可分性及可制图性,前人未建正式地层单位。笔者1992年在汶川下庄的结晶灰岩中采到了海百合茎化石,证实其时代属奥陶纪。因此,将该地层建立一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大河边组。本文对大河边组的层型剖面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广东第三纪岩石地层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汉明 《广东地质》1995,10(1):69-76
广东第三纪地层分布于雷州半岛及茂名,南雄,淡水和三水等盆地及其外围,主要由紫红色、灰黑色等碎屑岩组成,含哺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有孔虫,植物和轮藻等化石。据地层位置和宏观岩性特征,以研究程度较高的盆地为基础,划分为19个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6.
冀北内蒙古隆起带及其南缘侏罗纪煤系地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冀北内蒙卉隆起带及其南缘侏罗纪煤系岩性特征及所含植物化石进行研究,并将其与内蒙古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进行对比,认为研究区早一中侏罗世下花园组下部以碎屑岩为主夹煤线的杂色岩性段,以植物化石Coniopteris种数和数量的稀少为特征,应单独划分为一个组,与内蒙古五当沟组相当,应称之为五当沟组。上部灰、深灰色夹灰绿色以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含可采煤层的细碎屑岩性段,以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Coniopteris为特征,是内蒙古召沟组在冀北的延伸,应称之为召沟组。  相似文献   

17.
辽东半岛南部早古生代地层发育,其中馒头组-冶里组的沉积过程,具有完整的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堆积特点。从层序划分、沉积环境演化、古气候变迁等方面分析,馒头组-冶里组反映了一个完整的碳酸盐岩台地的发展过程,可划分出准备阶段(形成碎屑岩垫板)、生长-发育阶段(形成碳酸盐岩缓坡)及衰亡阶段(发育白云岩盖层)。  相似文献   

18.
贵州织金煤矿区龙潭组岩石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述平  谭西德等 《湖南地质》2001,20(4):247-249,255
织金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主要可采煤6层。煤系地层以含玄武岩屑、海绿石为特征的5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水平、沙纹、波状层理发育,煤系中稳定的灰岩、硅铁质灰岩标志层较多,有利于煤层的划分与对比,并产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及碎块。属海、陆交替环境下的标型海陆交互相沉积。  相似文献   

19.
广东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汉明 《广东地质》1995,10(1):61-68
广东的白垩纪地层分布广泛,在陆地上出露93年,呈断陷盆地形式展布。白垩系主要由红色碎屑岩组成,底部和中上部有火山岩,岩石地层划分以罗定,南雄,三水和兴宁等研究程度较高的盆地为基础,根据地层位置和宏观性组合特征,推荐使用20个单位名称。  相似文献   

20.
王沙溪组为梅城镇幅等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建的岩石地层单位,系指下侏罗统一套由硅质碎屑岩组成的单陆屑建造,地层厚度60~180m;分布于江山-绍兴断裂带以北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或称浙西北区)。此前属下中侏罗统马涧组底部的一套浅灰白色石英砂砾岩、砂岩组合,因工作程度不够而未正式建组。2001-2003年,常山县幅等2幅1:5万区调工作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并测制了浙江省常山县大桥乡白壳垅村王沙溪组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