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第一条 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根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和《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苏发[2014]6号),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通讯》2008,(10):37-3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严格保护耕地,节约土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部确定第18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同时拟定20条宣传口号(见附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中央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高举节约集约用地的大旗,严控增量、  相似文献   

4.
2013年,江苏省射阳县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不动摇,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依法管地科学用地,有效保护了资源,有力保障了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通讯》2011,(17):44-45
第一条为落实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加强对土地违法行为综合施治,进一步规范全市土地利用管理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第15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09,(10):35-35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科学评价各地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切实推进浙江省“365”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的落实,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8]3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08]52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订本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为重要职责,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使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喜人成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西省上饶市为实现绿色发展,始终高举节约集约大旗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深化土地节约优先战略,把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作为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着力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动脑筋、做文章,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土地资源向开发和保护并重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向高效集约转变,资源利用布局结构向集中优化转变,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做到科学规划“节”地,有保有压“控”地,多措并拳“腾”地,立体发展“用”地,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庆阳市西峰区节约集约用地的这一模式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在这里,故有“羲皇故里”之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政府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以“保发展、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为主线,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坚持规划引导,注重内部挖潜,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监督管理,着力从源头上节约集约用地,从空间上优化用地,从管理上节约集约用地,大大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全区连续5年实现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促进了全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25日,我们迎来了第18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这一主题,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全面提高土地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有关学会、协会: 今年6月25日是第26个全国“土地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全社会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营造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良好社会氛围,现就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周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国土资源部在推进建立节约集约用地8项制度、制定《节约集约用地规定》基础上,最近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节约集约用地的主要目标和严格用地规模管控等7项重点任务,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如何加强和改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建设用地的全程监管工作,并将其作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3月27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主持召开今年第一次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草案)》。会议强调,要把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作为保障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节约集约用好土地,确保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肥城市近年来把节约集约用地摆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位置,大力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肥城市切实做好节约集约用地这篇大文章。市里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各乡镇、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市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在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策…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公安县是国家重点分洪区荆江分洪区所在地、全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之一、全国15个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县之一.近年来,公安县始终高举节约集约大旗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不松劲,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出有自身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途径和新模式,实现了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通讯》2012,(24):19-32
国土资发〔2012〕17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部机关各司局:为准确掌握2012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条例实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通讯》2008,(24):44-46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切实搞好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记者 王立彬)新华社23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意见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明确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对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整治、明晰土地产权、规范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发[2009]1号文件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工作。《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