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国土资源系统紧扣党风廉政建设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示范、导向作用,着力夯实廉政教育的“底蕴”、守住制度防控的“底线”、增强权力监督的“底气”,积极引领廉政文化发展方向,构建起文化育廉、文化促廉、文化倡廉、文化固廉的新格局,大大增强了廉政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有力推动了文明国土、廉洁国土、法治国土、和谐国土建设,筑牢了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浙江省嵊州市国土资源系统在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中,紧紧围绕建设“廉洁国土”、“法治国土”、“效能国土”和“数字国土”的总目标,按照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的要求,以人为本,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兰山分局立足实际,坚持以法治事,以善待人,用心用力,精细管理,大力加强以“严爱文化、合作文化、团队文化”为核心的“国土文化”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提升,创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兰山国土文化”品牌,有力推进了“廉洁国土”、“民生国土”、“和谐国土”建设,取得了喜人成果。 依法治事,以善待人,用“严爱”打造“廉洁国土” 走进兰山分局办公楼,大厅的墙上贴着“兰山国土文化内涵”:依法治事,以善待人,打造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廉政勤政的“严爱文化”;精细管理,服务第一,打造效率最高、利他人就是利己的“合作文化、团队文化”。同时,兰山分局制定了相配套的工作精神、工作理念、工作作风、工作措施等,在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呈现,让每一个进出的人员一目了然。其中内容包括,“乐于奉献、团结拼搏、不甘落后、高点定位”,“抓创新、求突破,抓总结、塑典型,抓廉政、强队伍”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推进以“全流程优化审批、全区域便民服务、全业务网上办理、全节点效能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国土资源“四全”服务模式深化发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地,江苏省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在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的同时,全力支持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和纪检监察部门精耕细作“责任田”,首创“大监察”工作新模式,坚持“三位一体”打造阳光国土、法治国土、廉洁国土,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大组织”、“大思路”、“大监督”赢得纪检监察“大效应”,有效解决了纪检监察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的问题,推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在全系统落地生根.2015年2月,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大监察”模式,荣获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创新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2013年7月,福建省莆田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业务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的要求,启动了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全市建成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规范化运行体系,为建设高效国土、廉洁国土、阳光国土提供了有力支撑.省监察厅、省国土资源厅有关领导到莆田市局调研后认为,建设国土资源“一张图、三个平台”,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起国土资源部门新形象.  相似文献   

6.
依法行政、高效勤政、廉洁从政,是提升国土资源工作层次的重要抓手。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重要一年,每一位国土人都应当积极学“三政”、主动议“三政”、自觉践“三政”,在“三政”创新大潮中尽职尽责、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记者程秀娟通讯员崔熙琳贾保民)近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廉政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廉洁国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党组坚持“党风廉政建设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为目标,以建设“廉洁国土”为核心,加强领导、多元推进、立足创新、强化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廉政文化,为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坚持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保障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建设“廉洁国土”为核心,以廉政文化“53221”工程建设为平台,拓展思路、多元推进,立足创新、深化内涵,全力打造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机关廉政文化,为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省国土资源厅被省纪委授予“全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并在全省廉政文化建设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通知》及海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智能岛建设的意见》等有关信息化建设文件要求,我厅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强国土环境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推动信息化为国土环境资源管理服务。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是实现国土环境资源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必要条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当下雾霾之害,已经严重影响了许多城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为了推动雾霾的科学治理,还百姓一片碧水蓝天、还百姓一口清新空气,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发起并主办“深呼吸小城”评选评价活动,希望通过评出先进、评出榜样、总结经验、全国推广,从而推动全国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推动国土资源科学配置。  相似文献   

12.
近日,“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评估论证会及揭牌仪式在武汉大学进行。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制图和国土信息领域的发展,全面提高该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武汉大学与四川测绘局联合建立了“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将瞄准当前国际数字制图和国土信息领域先进水平和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数字国土”的产生背景,提出了“数字国土”的概念、研究内容,给出了“数字国土”的技术体系框架,并就实现“数字国土”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数字国土”的作用和地位做了结论和展望,并简要谈了江苏省“数字国土”与“数字江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伟  金贤锋 《测绘通报》2020,(12):58-64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建设及未来的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支撑。以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为主要特征的测绘地理信息,能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各环节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基于数据成果的定制服务。而融合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实现统一“底图”、统一“底数”、统一“底线”、统一“底板”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以及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是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梳理“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构成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技术体系和数据成果定制体系两个方面,研究了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展望了面向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应用。  相似文献   

15.
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是落实市县级“多规合一”试点要求,开展空间规划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的重要举措.指标体系是规划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规划特点和核心任务.本文在深入探讨榆林国土空间综合规划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坚持宏观性、系统性、适应性、简明性和有效性的原则,构建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领域的国土空间综合规划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以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为核心,紧紧牵住落实党组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不松手,全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聚焦主业,种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责任田”,坚持问题导向、责任上肩、压力传导,层层压实责任,有力推进了“廉洁国土”建设,在全系统形成了“不敢腐”的震慑、“不能腐”的机制和“不想腐”的环境,为国土资源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全系统连续2年无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违法违纪受到上级纪委查处.2015年,在全市12个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单位综合测评中获得第一名,辖区10个县(市、区)局综合测评成绩均进入前3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北京市已经基本完成“数字国土”向“智慧国土”的转变.围绕首都经济发展大局,北京市规划国土委举全局之力发展信息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打造形成了一个“覆盖市、区、所三级的全面感知、动态监管和智能服务”的智慧国土发展框架,探索出“大统筹、大数据、大融合”的集约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监测预警、共享服务全链条提供信息化支撑,是实现“多规合一”、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广东省结合“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全省统筹建设省市县三级通用、上下贯通、横向连通的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支撑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空间治理网络化、规划实施监管智能化,为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治理和智慧规划实施监管系统建设,打造“互联网+规划服务”新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永年县国土局将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将管理和服务向基层延伸,大力度加强基层所规范化建设,全县20个基层国土所全部实现了“机构设置规范化、设施配套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人员素质优良化”的“四化”建设目标。名关、西苏等国土所分别被省厅和市局评为“先进国土所”和“红旗国土所“,超过90%的国土所连年被当地乡镇党委评为先进单位,被乡镇人大评为“人大代表满意单位”。  相似文献   

20.
结合徐州市“数字国土”建设情况,介绍基于C/S和B/S模式的“数字国土”体系构建,并从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两方面,探讨“数字国土”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效果,分析“数字国土”建设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