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开发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于2012年1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地区。土地是一切空间开发活动的承载体,国土空间格局的形成和优化,最终要通过土地利用方式来实现。因此,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2011,(2):40-43
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标志着唯GDP考核指标体系即将终结"未来不同区域的发展,将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一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近日,作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相似文献   

3.
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新亮点,该文以山东省的17地市为基本单元,通过运用数据标准化、变异系数法等数学方法确定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计算出划分指数;利用RS软件ERDAS和GIS软件ArcView的配准、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实现对山东省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的划分尝试,并且以专题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浙江国土资源》2012,(9):23-23
9月17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设立禁止开发区域,要求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322万亩,引导各功能区域的差异化发展。《规划》提出,北京国土空间开发将从外延扩张为主转向优化空间内部结构为主。城市空间在优化中得到适度控制,历史文化风貌得到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为32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80万亩。建设用地总量3817平方公里。《规划》提出,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5.
空间规划职能的整合是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要事项之一,此次改革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等划入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从而将分散于发改、国土、住建等部门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职能整合到自然资源部,由其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相似文献   

6.
国家已经明确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多规”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行“多规合一”。从“多规”进入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使命到底该是什么?当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什么?该如何规划和打造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呢?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8.
2010年底,全国出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对供地推行差别化政策,这为我国供地政策变化开启了新篇。新一轮全国供地政策调整,即差别化供应政策进入倒计时阶段。理论界普遍认为,土地差别化政策分为区域差别化、产业差别化和管理差别化。  相似文献   

9.
正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2016年3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签订《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合作协议》,由此拉开了广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大幕。此后,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积极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4年以来,各省(区、市)通过编规划、划红线、搞试点、培中介、建制度、强治理等手段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有明显进展,多项新制度陆续出台。笔者归纳出31个省(区、市)2014年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如下。一、加强国土空间管制1.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确保经济环境协调发展2015年,多省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青海  相似文献   

11.
改革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内生动力。经过自下而上发起与自上而下推动的'多规合一'试点探索,带来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大变革。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管理职责的整合方向已经明确,在如何构建规划体系众说纷纭之际,面对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即将到期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四类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1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主体功能区划评判的主要依据之一,其反映了资源环境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相互匹配与适应的关系,是主体功能区划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本文重点分析了现有资源环境承载力含义、相关指标以及指标测算方法等相关研究成果,并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和评价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主要从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审议通过《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等多个涉自然资源重要文件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融合为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记者从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今年辽宁将全面启动编制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这是辽宁落实中央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统一,实现"多规合一"的第一版国土空间规划。此次规划编制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更加体现国家战略和国家意识,重点着手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状况反映着人类社会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和经济状况,研究城市功能区的格局变化和驱动因子可为城市经济职能的合理规划提供数据参考.本文应用高德地图兴趣点(POI)、Landsat8遥感影像、谷歌影像、社会统计数据等众源地理数据,以佛山市为例,首先通过计算频数密度和类型占比来识别城市功能区,继而分析各个功能区的...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已经明确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多规"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行"多规合一"。从"多规"进入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使命到底该是什么?当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什么?该如何规划和打造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呢?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修复和空间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站在全球视野,着眼两个百年目标,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中央部署,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机构改革方案中确定将发改委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建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被整合进自然资源部。此前,国土规划、城市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分别由国土部、住建部、国家  相似文献   

19.
1月7日,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式挂牌成立。鹤壁市副市长刘文彪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段东宏共同揭牌。根据《鹤壁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新组建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整合了原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水利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湿地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相似文献   

20.
1月8日,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挂牌成立。洛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王琰君出席挂牌仪式。按照《洛阳市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整合了原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水务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湿地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