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日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太阳活动对人类流行性疾病的影响。根据云南地区自建国以来的15种流行性疾病每年人数的资料,对每种疾病人数的相对比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对应作图比较,并求其相关系数。考察结果为:猩红热、疟疾、炭疽、百日咳、白喉、流感、乙脑、痢疾、麻疹、脊髓灰质炎、姜片虫病、肝炎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不明确,伤寒、斑疹伤寒和流脑与太阳活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太阳黑子相对数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日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太阳活动对人类疾病有何影响。本文根据南京市传染病医院的资料,对每种疾病人数的相对比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对应作图比较,并求出其相关系数。我们的初步结果表明:伤寒和猩红热的发病率与太阳活动11年周期变化一致,它们在同年达到极大值,其它的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活动区面积关系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太阳黑子的观测数据,首先分析了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所有活动区面积总和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所有活动区面积总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次分析了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最大活动区面积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最大活动区面积的相关性非常差,且一个太阳活动周最大活动区的出现时间与该太阳活动周的峰值时间并没有固定的时序关系.  相似文献   

4.
多科学综合研究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 ,为了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 ,建立了诸如灾害学 ,环境科学等学科。本文介绍了第 2 2周太阳活动与肿瘤病和循环系统等疾病的相关性 ,并预报第 2 3周太阳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疾病和流行疾病  相似文献   

5.
不少人用统计方法研究太阳黑子数序列或者太阳黑子周本身各参量间的关系,做太阳活动周预报。第21周只有少数这类预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近。第22周也会有类似的趋势,即预报较实测偏低较多。为改进预报,研究太阳黑子活动的性质是有益的。黑子数是一个缺乏物理意义的统计量,人们已经找到和正在寻找新的太阳活动指标。但是黑子数的观测历史较长,用户广,而且作为一个统计量它能反映太阳活动的时间变化,所以仍是一个常用的参量。同时,应该看到太阳活动是一个广泛含意的概念,不应把它只与黑子数相联系。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应该用多种太阳活动指标做预报。另外,从SMM卫星和GOES卫星的观测资料分析得出耀斑的152天周期性,地面观测资料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类研究也必然有助于预报工作。本文对与上述问题有关的几点做些简短的讨论。 研究发现,太阳活动周各参量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例如,太阳周黑子数极大值与上升段的关系似乎可以用两条直线表示(图1),极小年均值与起伏之间也象是双线关系(图2)。这种非唯一的关系至少是太阳活动周预报不准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太阳预报提前期越长越不准的原因之一。 太阳活动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可以用多种指标描述太阳活动的不同方面。而且应注意到不同指标之间在  相似文献   

6.
太阳活动对中国中纬度地区8级大地震的可能触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发生在中国中纬地区(20°~40)°Ms≥8的大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地震的发生时间多处在太阳活动周的降段至谷段,并且具有统计意义,显示出太阳活动和地震活动的相关联性。联想到中纬度地区洪水与太阳活动负相关,即在太阳活动低年,降雨充沛,甚至发生水灾。作者认为大雨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岩石被水浸泡后,耐剪强度下降,从而使已孕育的大地震容易触发。  相似文献   

7.
高能粒子流对地震活动的可能调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把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域的地震活动也存在着一个大约11年的周期,这个周期可能与太阳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有关,但地震周期的峰值对应于太阳活动的下降段。它们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本文进一步着重分析了地震活动与高速太阳风粒子流和宇宙线高能粒子流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信信度水平很高的正相关,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太阳活动可能是通过调制到达地球的  相似文献   

8.
王婕  王建  王琳琳  孙威  肖振宇  张昊  梁中 《天文学报》2022,63(3):34-105
研究发现,太阳自转速率的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存在着矛盾:有的认为两者为正相关,而有的却认为是负相关.究竟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利用EEM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等方法对太阳自转速率和太阳黑子数据序列进行相关关系以及相位关系的计算和分析,以探讨太阳自转速率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的长期趋势项分量呈显著负相关;在11 yr左右周期分量上,观测到的太阳自转速率滞后太阳黑子的变化约2 yr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超前3 yr时呈现次显著的正相关;对太阳活动第12–23周各周内部太阳黑子与太阳自转速率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关系比较复杂,但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这为进一步理解太阳活动变化与太阳自转速率变化之间的成因联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把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域的地震活动也存在着一个大约11年的周期,这个周期可能与太阳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有关,但地震周期的峰值对应于太阳活动的下降段。它们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本文进一步着重分析了地震活动与高速太阳风粒子流和宇宙线高能粒子流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信度水平很高的正相关。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太阳活动可能是通过调制到达地球的高能粒子流进而调制地震活动的。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关于超长波传播与太阳活动的关系问题,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有人进行研究与测定,以后也不断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关于太阳活动对长波传播的影响,则研究得比较少。自七十年代以来,日本电波研究所开始进行一些这方面的测定工作,但数据也不多。在我国,过去基本上还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目前,随着甚低频及低频测量技术的发展,开始取得了一些有关的测试资料。另外,太阳活动的予报工作在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展以来,已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绩,目前已具备了开展太阳活动与长波传播关系问题研究的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51-2009年59年间的中国交通事故起数和10 cm太阳射电流量的有关资料,用经验模式分解方法、交叉小波方法、相关分析方法等数学手段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活动存在具有统计意义的正相关关系,交通事故的发生受太阳活动的影响。最后对这种影响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和云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在地震频度方面大体存在着一个与太阳活动11年周期相关的周期,地震活动的峰值对应于太阳活动的降段。这种相关性在云南地区的地震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二、进一步分析云南地区各区域地质构造类型的地震活动性与太阳周期性活动的关系,分析表明:太阳活动周期与由于地球自转速率改变而形成的那类地质构造区域的地震相关性最显著。从而认为太阳周期性活动对地震的影响是通过地球自转速率改变的途径而进行的。 三,将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应用于云南地区地震的中长期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3.
太阳活动区活动性的模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太阳活动区的活动性进行了预测。为了综合评估和预测活动区的活动性,根据耀斑与黑子群特征因子间的关系,构造了隶属函数。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了对活动区活动性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的准确性>95%。已成功编制了太阳活动预报的数据处理实用软件,根据黑子群的特征因子值,即刻就能得到活动区活动性的预报结果,预测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能很好地预报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14.
冕洞的研究在近二十多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回顾了冕洞的发现及观测历史,系统阐述了冕洞的结构特征、形成及演化规律,讨论了冕洞对日地空间产生的影响,冕洞与超级活动区的关系以及冕洞在太阳活动预报中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1970—1995年的冕洞资料对冕洞的时空分布和磁极性演化规律与太阳活动周的关系,以及冕洞与太阳风速度、地磁扰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冕洞在南北半球的分布在形态上基本是对称的,但在冕洞数量上北半球稍占优势;(2)冕洞的盛衰演化呈周期性,表现为赤道冕洞周期与黑子周期是完全一致的,极冕洞周期与黑子周期相位相差180°;(3)赤道冕洞的纬度分布随太阳活动周上升而上升,当太阳活动周达到极大值时,它也达到极大,然后再随太阳活动周下降而下降,极冕洞的纬度延伸方向演化与赤道冕洞相反;(4)极冕洞的极场呈11年周期性,并且极场反转出现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5)太阳风和地磁扰动与冕洞的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太阳活动是对地球及人类生活影响最直接的天文活动,在航空航天、通信、电力以及人体健康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通过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分析非光学(non-optical)范畴的太阳活动例如日冕物质抛射、太阳射电爆发与某些人类疾病呈正相关性,这与低频太阳活动对日地空间的影响有密切联系。采用云南天文台2012年上半年70 MHz~1 500 MHz波段观测数据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例结合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利用低频太阳活动爆发对人体影响预警的时间延迟因子(与等离子体抛射物质到达地球有关)。通过研究证明利用直接太阳低频射电观测数据能够较之于之前国际上利用宇宙线的福布希下降进行的空间天气预警提前2~3 d,有效地提高了预警效果,为下一步基于低频空间异动观测数据现报——健康实时预警系统的建立打下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地球上绝大部份能量来源于太阳。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存在着广泛的影响。太阳与地震的关系最早被人们注意的是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地球产生的固体潮,认为它可能是地震的一种触发机制。随着太阳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流对地震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物理作用。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述了至今所发表过的太阳活动与天气、气候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以及其间的耦合机理。内容简要地包括大气结构及变化特性的一些概念,太阳活动与气象间的长短期相关的一些实例以及最近提出的某些可能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太阳活动区是各类太阳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剧烈的太阳活动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准确地检测与跟踪太阳活动区对监控和预报空间天气非常重要。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YOLOv3-spp和DeepSort,提出了一种太阳活动区检测和跟踪方法(Active Regions Detection and Tracking Method, ARDTM),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图像处理方法易将一个太阳活动区误检测为多个,或者多个太阳活动区误检测为一个的问题;及时捕获新产生的太阳活动区和终止跟踪消失的太阳活动区,有效提高了太阳活动区的跟踪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检测和跟踪不同望远镜、不同时间间隔序列图像中的太阳活动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太阳活动、太阳系天体的行为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阐明天文因素对自然灾害的诱导、触发或调制作用是明显的。指出利用太阳活动和地球自转资料不仅可以预测某些灾害发生的趋势,而且通过监测其变化也可能预测某些灾害的发生。同时指出,行星和月球的运动及其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仍需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20.
Boulder美国空间环境服务中心(SESC)发布245MHz射电爆发资料作为太阳活动实时警报。本文介绍这个频段射电爆发的特点、观测情况并结合云南天文台的米波射电频谱观测资料讨论这个频段的窄带射电爆发与其他太阳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