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瞬间,六天的草原观星之旅便结束了。 六天时光,如一轮新月,那样短暂,又那样柔长;似一抹香茗,那样轻描淡写,又那样回味悠扬……看了很多,见了许多,闻了许多,赏了许多,遇了许多,学了许多,品了许多,悟了许多。不只是蓝天、碧水,青草、野芳,鸣虫、飞鸟,繁星、夕阳……  相似文献   

2.
早上睡了一觉,我们就接着出发去珠峰大本营了! 一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大本营,就是有点失望,因为珠峰比想象中的要小。我们坐了25元/人的中巴来到了一号营地,这下离珠峰终于近了一些。本来商量说晚上要在这个一号营地通宵,幸好最后没有这样干,因为我们的装备并不支持,在大本营都已经很冷了。回到大本营后,我们还去踩了点,看看晚上要是拍摄哪里地景比较好。Jeff和小珊去了一个寺庙,我和子辉发现了结冰的河流。不一会儿,就开始下雪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Whittaker-Vondrak平滑法的滤波本质,获得了调整参数ε、周期P和频率响应A之间关系的理论表达式,从而证实了Vondrak由正弦函数的计算得出的经验结果,并推广了平滑度的定义,得到了不同定义下频率响应的表达式。根据滤波前后噪声谱密度分布的特性,我们还获得了单位权与平滑值中误差,以及滤波结果的自相关系数的估计公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W-V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超导磁悬浮望远镜的概念,建立了模型,提出了稳定悬浮方案,并用有限元软件对磁悬浮望远镜的磁场进行了三维静态分析,为南极望远镜水平轴系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FAST的天文观测要求,对其天文观测软件进行了设计与开发。首先介绍了FAST天文观测的原理,对天文观测软件进行了需求分析。而后提出了馈源天文运动轨迹规划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针对其轨迹要求给出了控制方法,对天文观测控制软件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最后通过现场实地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的算法与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GPS接收机中采样平均技术的FPGA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采样平均的处理方法 ,将每毫秒 50 0 0点的采样信号变成每毫秒 1 0 2 4点 ,并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实现了这种方法。利用Matlab进行的仿真和ISE(insystememulator)综合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会影响信噪比 ,而且简化了接收机的相关处理器 ,节省了FPGA资源 ,降低了接收机成本 ,提高了处理速度 ,加快了设计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北京天文台研制中的数字相关接收机为基础,介绍了这类数字接收机的工作过程,着重讨论了量化和采样所引起的损失,并通过与对应的模拟相关接收机比较,得到了数字接收机的相关损失与采样率的关系,同时推导了接收机输出信噪比的关系式,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脉冲星信号实时消色散处理的需求,实现了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的非相干消色散算法。采用高性能并行计算方法对非相干消色散算法的多线程处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算法的并行化加速方案,解决了消色散算法计算量大、无法实时处理的问题。分析算法的密集型计算部分,高效利用图形处理器的层次存储结构,提高了图形处理器的资源利用率,减少了计算时间,显著提升了非相干消色散算法的计算性能。  相似文献   

9.
配合CCD相机更新,2013年近地天体望远镜(CNEOST,China Near Earth Object Survey Telescope)对硬件系统进行了改造,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并实现了控制软件系统,软件采用了基于Web Socket协议的消息机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基于Web的用户界面,实现了近地天体望远镜在不同用户终端下的远程观测.自投入使用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大幅度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了操作复杂度;同时也为未来类似的望远镜或望远镜云的系统设计提供了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高中,这个与初中完全不同的地方,连空气都是紧张的。地理老师通知有冬令营,是去南山天文台的,我很高兴,缠了妈妈好久,终于获准去了。时隔多年,我又要踏上这片土地了,儿时的记忆还依稀的留在脑中,那片星空灿烂的天,在脑海中依然。不知道,这片天,变了多少,心中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11.
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科学(Science)》在2001年2月下旬的一期中,发表了美国西雅图州华盛顿大学贝克尔博士等人的一篇文章。他们的发现为2.5亿年前的物种大灭绝提供了证据,认为这是由一颗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引发。科学家们认为,彗星或者小行星与地球的碰撞,并不是直接杀死了这些生物,而只是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比如诱发了大规模的火山作用,改变了海洋中的含氧量,改变了海平面高度和气候,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三个等离子体彗星的实测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整理了我国早期观测的三个彗星的资料,测算了“代表等离子体彗星特征”的基本数据,分析了形态的结构,定性讨论了Ⅰ型彗尾中的许多等离子体过程,以及它们和太阳风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2013年度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常规观测、系统改造及科研实验情况。应用多种高效率滤波技术、精确指向模型等手段,在国内同类型测距系统中首次实现了同步轨道卫星白天千赫兹重复率激光测距,测量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高稳定光子探测器及其温度控制等方法,提升了系统时延标定稳定性,测距资料质量得到改善。对使用多年的主副镜重新镀膜,提升了532 nm波长激光反射效率,同时兼顾了1064 nm工作波长,为开展1064 nm波长激光测距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已有基础,国内首次开展了高重复率空间碎片激光测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测量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与1.56米天文望远镜建立了网络通信链路,实现了1.56米/60厘米双望远镜激光测距控制与数据传输,开展了多接收望远镜在提升空间目标激光测距能力方面的实验验证,促进了中国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天体力学的不确定的特性,并探讨了它同稳定性研究的关系。当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未知的动力学影响以及不可积性同动力系统固有的不稳定性联接在一起时就产生了不确定性,结果,轨迹的集合就代替了单一轨迹,可靠的长期预报变成了不切实际的期望。确定性的问题成为使用经典的或数学的动力学模型的课堂练习,同时所有实际的问题却表现出不确定性来,而拉普拉斯的精神就不再适用了。木文首先定义了所使用的概念,列举了几个例子以说明不确定性的原因;然后讨论了与确定性有联系的稳定性。接着又探讨了不确定性的作用和几个重要的时间尺度。动力学系统的积分和变换的存在看来对确定性是有利的,但事实上它们仅仅延迟了剧烈变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天文望远镜为大型高精密仪器,对望远镜的控制系统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器件,伺服控制器的性能决定了控制系统的性能。介绍了一种基于PMAC(Programmable Multi Axes Controller)控制器的天文望远镜控制系统,研究了PMAC伺服控制原理、PID参数整定方法及基于PMAC的天文望远镜运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天文望远镜伺服控制系统软、硬件体系。基于PMAC的天文望远镜控制系统主要特点在于,伺服系统采用了传统的PID反馈控制算法和前馈控制算法相结合的组合控制算法,有效地克服了外界扰动对望远镜控制过程的影响,获得了较好的动、静态性能;同时,针对望远镜不同的轴系传动方式,如直驱方式和齿轮传动方式,应用不同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如阶跃整定法和基于速度测量+阶跃整定相结合的参数整定方法,可分别使系统获得较为理想的PID控制参数;另外,基于PMAC的天文望远镜控制系统,对于不同的驱动电机和不同的轴角测量元件,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该系统已在国家天文台2.16 m天文望远镜上得到了应用,该项应用中,采用了"IPC+PMAC"的双CPU分级控制方式,并以VC++为软件平台,通过对于PMAC Pcomm32底层接口函数的调用,实现了基于工控机的望远镜界面操作和控制,同时,以PID反馈控制算法和前馈控制算法为基础,采用了PID参数自适应控制算法,保证了望远镜高速的运行平稳性,也实现了低速精确性和快速性的控制要求。技术研究和运行实践表明,基于PMAC的望远镜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良好的通用性,可广泛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天文望远镜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用户简便地获取指定时刻和指定卫星的授时数据的需要,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授时数据查询系统,实现了系统对用户查询指令的自动回复。阐述了系统总体设计、软件的各组成模块及其实现。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目的,验证了利用互联网进行授时数据查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南天文台太阳光谱仪,建立了光谱仪分光流量的计算机模型,通过观测实验检验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此模型我们还计算了该仪器的分光流量,并在此基础上,对探测器的选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太阳同步卫星的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太阳同步轨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轨道的高度因素,给出了当前在轨太阳同步卫星轨道高度的上下限,介绍了几种典型的低轨道太阳同步卫星,同时给出了太阳同步卫星轨道控制方法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最后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太阳同步轨道的轨控模式与维持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记得五六岁时,我就迷上了天文,那些镶嵌在天幕上的点点繁星,伴我度过了个又一个快乐的夜晚。那时,我能接触到的只是一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和几本过期的《天文爱好者》杂志,还有一架小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我对天文的所有认知,除了家人的介绍,其余全来自于上面的书刊。1997年3月8日,我和爸爸偶然看到了日偏食,更激发了我对天文知识的探求。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我度过了初小三年,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文爱好者。这时,家里的墙上已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了——画满了星系、星云图案。三年级以后,课本上虽然也有些天文方面的知识,但对我来说太简单了,  相似文献   

20.
时频系统中主备钟一致性保持方法的研究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主、备钟切换时时间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开展了主、备钟一致性保持方法的研究。搭建了进行主、备钟一致性保持的实验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原理,分析了不同钟差预测模型的效果,给出了计算备份钟频率补偿量的公式,测试了系统在不同控制周期下的同步水平。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系统的主、备钟一致性保持方法,能够实现主、备钟间的最大时间偏差小于1 ns的指标,同时提高了备份钟的长期频率稳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