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BDS/GPS双模松耦合定时模块与紧耦合定时模块之间在成本、功耗、体积方面的差距,以及松耦合定时在完好性监测方面的不足,从而得出紧耦合在定时方面占优势的结论.详细阐述了紧耦合定时模块的硬件设计、定位原理、定时原理及策略,实验结果验证了紧耦合定时在完好性监测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从2020年第一期开始,设立这个小栏目:答疑解惑。针对读者群体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学方面的疑难问题,特邀相关方面的学者或专家就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解答,以期能帮助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来函来信,将你的疑问告诉我们,我们力争给你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观测和理论两个方面介绍了早型星星风的有关问题。在观测方面,给出了从射电、红外,可见光、紫外和X射线各波段得到的观测证据,并介绍了星风的两个重要参数、星风的终速和质量损失率。在理论方面,介绍了星风的基本方程,早型星星风的辐射压模型以及波动模型和非理想流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论了约有十年历史的银河CO巡视在分子云寿命,分子云和银河结构,分子云的物理性质,分子云在银河的分布等几个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结果。特别突出地介绍了各方面目前尚存在的分岐意见。最后,从CO巡视本身,结合这几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银河的CO巡视工作不是已接近尾声,而是有待深入地发展以趋完备。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空间天气短期预报和警报所研究的内容和与之相对应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空间天气短期预报和警报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目前国内外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机构或组织的概况。  相似文献   

6.
李天超  赵刚 《天文学进展》1999,17(4):334-345
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是天体物理学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银河系的化学演化在其中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和理论工作的不断深入,银河系化学演化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观测方面,从太阳附近区域,整个银盘,银晕和核球等方面简要回顾了银河系化学演化模型主要观测约束的近期结果;在化学演化模型方面,回顾了银河系化学演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近期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吴光节 《天文学进展》2001,19(4):457-469
对近20年来狮子座流星雨的预报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1998年Tempel-Tuttle彗星的回归,再度带来了狮子座流星雨的观测热,也大大促进了对狮子座流星雨预报工作的研究与验证。有的研究在时间预报准确度方面已显示出其模型的优越性,有的在流星雨的强度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准确度。指出了两大类不同的方法实际上是在三维空间强调了不同的方面。将不同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可能会使流星雨的预报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8.
旋转射电暂现源是McLauglin等人在2006年采用单脉冲搜寻技术,对Parkes射电望远镜多波束脉冲星巡天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发现的一类特殊天体。该类天体在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射电宁静状态,偶尔发射特征宽度为毫秒量级的脉冲信号。对其进行长期脉冲到达时间观测发现,其具有类似于脉冲星到达时间特性,但目前还不清楚该天体和脉冲星之间的具体关系。综述了近10年来射电以及其他波段的观测研究和理论模型方面的进展。在射电观测方面,主要介绍观测认证技术(包括零色散滤波、DM搜寻、阈值设定、匹配滤波和效果图检验等)、到达时间以及偏振方面的观测研究进展;在其他波段方面,主要介绍X射线、光学以及近红外波段的观测研究进展。在相关理论模型方面,主要介绍远距离的脉冲星模型,物质与脉冲星磁层相互作用模型以及脉冲星磁层辐射带模型等研究进展。最后将对射电暂现源观测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上海天台图书馆和期刊出版方面的工作,尤其是近5年来,图书馆管理和期刊出版,在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较详细的介绍了目前图书馆能为读提从多种获得信息途径的服务,天期刊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探讨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家为解决居民的拆迁安置、帮助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相继推出了一大批保障性安置房的工程建设。人们从中得到了众多实惠,同时也经历了因工程质量和进度方面存在问题带来的诸多纠纷。作者根据经历,叙述了在安置房工程监理中如何做好质量和进度方面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等高仪同一夜晚两相邻星组的组间差入手,证实了不论在纬度方面还是在经度方面,组间差的变化率都是存在的,且与平太阳黄经有关。在此基础上求出了组间差变化率曲线,进而分析研究了上海地区等高仪经纬度测量值周日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述了自80年代以来晚型星磁场测定方面的新进展,侧重介绍了非偏振方法中的谱线塞曼致宽和谱线综合分析法及偏振方法中的塞曼-多普勒图像(ZDI)技术,并对今后我国开展类太阳型星磁场测定研究方面,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和对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天津、北京、上海和武汉四个台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纬度变化中的周年Z项,分析了十几年中周年Z项的变化规律和稳定情况,并利用这些资料计算了主章动项、半年章动项和周年章动项的振幅,以期在提高地极坐标精度方面以及理论方面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技术的发展,利用地基和空基GNSS电离层探测的空间特征,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三维电离层观测系统,获得了丰富的多源GNSS电离层观测数据,促进了电离层在理论模型、经验模型及同化模型方面的进展,同时,通过结合中性大气及等离子层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自1979年以来云南天文台太阳射电天文仪器,技术和方法以及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自1979年以来云南天文台太阳射电天文仪器、技术和方法以及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大样本的银盘恒星的运动学数据和元素丰度特征是研究银河系结构及演化,尤其是银盘形成和演化的2个重要探针。本文首先介绍了银河系的总体结构特征,然后较详细的综述了以上2个探针的重要性。对我国LAMOST项目在研究银河系结构方面,尤其是银盘的形成和演化方面的能力作了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80年代以来,行星际空间和地球磁层研究方面的进展。 在行星际物理方面,太阳风的加速机制、太阳风高速流与低速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耀斑激波在行星际空间传播等问题都有长足进展,特别是行星际磁云结构的存在,表明行星际有大小尺度的复杂结构,它们都与日冕和太阳风相关而且都对磁层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太阳物理学家使用的仪器,在口径、成像质量,附属设备等方面大致相当于国外五十年代水平。研制中的太阳磁场望远镜和精细结构望远镜具有较高的设计指标,若它们能研制成功,则可在某些方面将观测提高到七十年代水平。但是,它们的空间分辨力——现代太阳仪器最重要的指标,还很难赶上世界水平。我国拥有若干巡视仪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数值模拟恒星演化晚期阶段所使用的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和程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