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高原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胡玲  郭卫东  王振宇  汪青春 《气象》2009,35(11):64-70
利用青海高原41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雷暴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趋势系数、倾向率、绝对变率和滑动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雷暴变化趋势和振荡周期.结果表明:近47年青海高原雷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各区变化特征不一致,雷暴多的地区减少趋势越明显,雷暴最少的柴达木盆地变化不明显,甚至略有增加;雷暴初日表现为显著的推迟趋势,雷暴终日呈显著的提前趋势,雷暴期在缩短;青海南部高原雷暴出现最早,结束最晚,柴达木盆地出现最晚,结束最早;年雷暴日数在2000年发生明显突变,周期分析发现存在准5年周期振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雷暴天气引起的雷击、暴雨灾害在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2.
利用廊坊市9个气象站1964—2011年的雷暴日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趋势拟合和小波分析,研究了廊坊市近48 a来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周期性特征,并结合信息扩散法,进行了不同雷暴日数下的概率区划.结果表明:廊坊市雷暴日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均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约每10 a减少2 d;廊坊市雷暴月、季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雷暴主要发生在4—10月,其中夏季(6—8月)占全年的74.5%;中北部的雷暴日数明显多于南部地区;10a及以上周期在绝大部分地区具有全域性,而短周期3~5 a大多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随着雷暴日数的增大,雷暴发生高概率区逐渐北移,当雷暴日数异常偏大(>40 d)时,中部的部分地区也处于雷暴发生高概率区.  相似文献   

3.
谢波  池再香  黄艳 《贵州气象》2011,35(3):37-39
利用贵州84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7年历年夏季(6—8月)逐日雷暴资料,分析贵州夏季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7a来贵州夏季雷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时间性和年际分布等特征;且21世纪6月份雷暴日数偏多地区具有明显增多趋势,偏少地区具有减少趋势,而7月和8月,雷暴日数偏多地区具有明显减少趋势,偏少地区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青海省海南地区5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雷暴资料,采用倾向率、绝对变率和MK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雷暴变化趋势和突变时间。结果表明:近50年来青海海南地区雷暴总体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2.7天,但各地变化特征不一致。年雷暴日数少的地区雷暴日数的减少趋势明显,而雷暴日数多的地区减少趋势不显著。雷暴的初日有推后的趋势,雷暴终日呈显著的提前趋势;雷暴期呈显著的缩短趋势,年雷暴日数在2000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5.
1973—2012年承德市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3—2012年承德市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分析、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承德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承德市雷暴日数呈现出由西向东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大部分地区处于"中雷区",丰宁、滦平、承德市达到"多雷区"级别;全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9.5d,最多年为55.3d,而最少年为27.6d;1973—2012年承德市雷暴日数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平均10a减少2d左右,并于2006年发生突变;承德市雷暴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差异,高发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呈单峰型分布,7月雷暴日出现最多;初雷日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近40a呈显著推迟趋势,终雷日一般出现在10月中旬;雷暴日数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且呈现出4~6a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6.
该文利用温州地区8个站40 a(1971—2012年)的观测数据,对温州地区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月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年雷暴日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年雷暴日数逐渐减少。温州各个月都有可能发生雷暴,主要发生在3—9月,雷暴日数最多的月份为7—8月;雷暴日数最少的月份为1月。平均初终日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开始,到10月份结束,初终日间隔平均为233 d。日变化来看,温州地区雷暴多发生在13—次日02时,03—08时发生雷暴的次数最少,日变化有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7时和02时。空间分布呈从平原到内陆、从岛屿到山区,雷暴日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8—2007年辽宁59个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1 d,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东、西部山区向中部丘陵、平原及沿海地区逐渐递减的特征。1978—2007年雷暴日数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平均每10 a下降1.2 d;并且有明显的季、月变化,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冬季几乎没有发生;3—5月迅速增多,6—8月变化趋于平稳,9—12月迅速减少。雷暴在14—20时发生频率最高,20—02时次之,02—08时最少。雷暴初终间日数平均为175.8 d,最长为295 d,最短为102 d。雷暴初日4月最多,5月次之,3月最少。雷暴终日10月最多,9月次之,12月最少。并呈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青海省50个地面观测站常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1981-2010年气候期的青海省年雷暴日数、雷暴初终日及夏季雷暴日数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青海省年雷暴日数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阶梯式递减的分布,最大值在东南部的玉树、果洛南部,最小值在海西、格尔木西部;雷暴初日在3月下旬至6月上旬,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终日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并由西北向东南推迟;主雷暴发生期的夏季雷暴日数分布和年雷暴日数分布基本一致。和1971-2000年气候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这前后两个气候期中,青海省年雷暴日数均呈现减少的趋势,东南雷暴多发地区减少幅度大于西北雷暴少发地区;初、终日则表现为提前的变化趋势,且终日的提前幅度较大;夏季雷暴日数也表现为减少趋势,但和年雷暴日数减少分布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雷暴天气是甘肃武威市多发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利用1961~2010年武威市5个气象站雷暴资料,以及2001~2010年4~10月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武威市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依据气流的南北配置方法对雷暴天气进行了环流分型。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地势的影响,武威市雷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南部天祝山区雷暴日数远大于其他各地,占雷暴总日数的40.6%。年际、年代际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天祝的减少趋势尤为显著,其递减率为-5.819 d/10 a,年雷暴日数的时间序列存在着7~8 a的准周期变化。一年内,6~8月是雷暴的高发期,雷暴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70.8%~78.6%。雷暴的日变化特征明显,12~22时为其多发时段,集中发生时段为13~17时,雷暴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0~40 min。武威市雷暴天气环流形势可分为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和西风气流型3类。其中,西北气流型,高空冷平流深厚且移速缓慢,最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雷暴发生比例最高;西南气流型,系统过境后无残余的冷空气滞留,不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雷暴发生比例最低;西风气流型,高空低涡位置较偏北,冷空气较强,较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雷暴发生比例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周永水  谢波  严小冬 《贵州气象》2010,34(6):14-17,21
利用贵州84个测站1961—2007年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EOF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拟合,研究了贵州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州年雷暴日数较多,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变化也极为显著,从冬季到夏季,雷暴发生日数逐渐增多,从夏季到冬季,雷暴逐渐减少。贵州雷暴空间分布在冬季主要为南北走向,在其余季节为东西走向,在中部一线和南部常年存在几个低值中心,年雷暴日数均在20d/a以下。春季和夏季,春季和秋季,秋季和冬季的雷暴日数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从小波分析的结果看,4个季节的年雷暴日数均存在周期振荡,不同季节的振荡周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贵州省47 a中4个季节雷暴日数进行线性拟合发现:贵州雷暴有逐渐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1.
1961—2009年伊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伊犁10个气象站1961-2009年实测雷暴资料,运用EOF和小波分析等 方法,研究了伊犁雷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伊犁地区年均雷暴日数 为35.6 d,属中雷区,近49 a雷暴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2)伊犁雷暴日数有着明显的垂 直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空间分布表现为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谷地,高值中心位于乌孙尔山脉南侧的昭苏一带,雷暴发生频率高的地区雷暴持续时间也较长;(3)5—8月为雷暴主要 发生期,占雷暴总日数的89.8%,其中6、7月雷暴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雷暴总日数的 3O.O%、28.3%;(4)伊犁雷暴日数时间序列有着5—6 a、9一l2 a、2 a左右的振荡周期;(5)近 49 a北半球副高强度增强、面积增大并北扩是伊犁雷暴日数显著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博罗县1961—2013年的雷暴资料,采用趋势系数、谐波分析、Yamamoto法和MannKendall(M-K)等方法,分析了雷暴的年、月、季变化和初终日、持续期等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博罗县平均雷暴日数为81 d,雷暴日数以0.47 d/年的速率显著减少;雷暴日数在1975年发生转折突变,在1985年发生均值突变。全年均有雷暴发生,月分布呈单峰型的特征,具有集中性、季节性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出现雷暴的几率很小。初雷主要出现在2月份,终雷主要出现的10月份,雷暴持续期相对较长,年际差异较大。由谐波可分析出雷暴日数具有准10年短周期、准53年长周期的震荡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近57年江苏省雷暴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江苏省1951—2007年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和保证率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江苏省近57年雷暴的气候变化趋势、周期性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和不同保证率下初终期分布。结果表明:江苏省雷暴日数年际变化整体呈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夏季和秋季雷暴日数的减少。而春季的多年变化不明显。江苏省每10年雷暴日数减少约2天。在年代际变化中,年雷暴日数明显的正距平期主要分布在1960年代初、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中期,1980年代后期、1990年代后期。负距平期主要出现于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后期和1990年代后期—本世纪初期。不同保证率下雷暴初日、终日存在明显地区差异,50%保证率下雷暴初日(终日)在3月中旬—4月上旬(9月上旬—下旬),80%保证率下雷暴初日(终日)在3月下旬—5月上旬(10月上旬—下旬)。在周期分布上,江苏8~10 a以上的周期都相对比较稳定且具有全域性,而相对较短的周期一般都不具有全域性,从长周期分析江苏地区近几年年雷暴日数各地均处于偏多的周期内。  相似文献   

14.
雷正翠  夏文梅  周霖华  吴焕勤  姚丽娜  张备 《气象》2009,35(12):118-125
利用常州基本观测站1952-2007年长序列的雷暴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小波变换方法,对常州雷暴的变化规律、周期特征以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雷暴日数年代际间差异显著.(2)雷暴年际变化很大,最大值为最小值的5.9倍;雷暴日数总体呈显著减少的趋势.(3)夏季为雷暴高发季节,占总雷暴日数的66.8%.(4)月际变化差异大,雷暴集中出现在4-9月,其中7、8月为雷暴高发月.(5)从日分布来看,傍晚出现次数最多,其次为下午,上午出现最少.(6)常州年雷暴日数分布主要表现为12a(年代际)震荡周期贯穿在整个56年里;1952-2004年存在着非常明显7a左右的次周期特征;1968-2007年还存在3~4a的小周期特征.(7)常州雷暴的雷达回波基本反射率因子一般在30~65dBz之间,回波顶高为6~17km.(9)常州雷暴雷达回波移向主要有五类:西南东北向、东南西北向、西北东南向、旋转、局地生成.另外对常州雷雨大风和冰雹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7月为雷雨大风最高发月;5月和7月为冰雹最高发月.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清远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大气环流背景,利用1961—2012年清远地区7个气象观测站和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小波分析研究清远地区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并分析雷暴日数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清远地区年均雷暴日数在40 d以上,属雷暴多发区;主要集中出现在3—9月,尤以7—8月最多;年雷暴日数呈弱的减少趋势,并存在多重时间周期尺度上的嵌套结构,存在准4、准10和准20年周期震荡;偏少年3—9月的副高位置偏西、强度偏强,清远地区多受副高控制,对流活动不明显,西南气流明显减弱,水汽输送明显减少;年雷暴日数与年降雨量、年平均温湿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近57 a江苏省雷暴日时、空分布气候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刘梅  魏建苏  俞剑蔚  张备 《气象科学》2009,29(6):827-832
用江苏省74站点近57 a雷暴资料,统计分析了江苏省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江苏雷暴日数年际变化整体呈减少趋势,年代际差异较大,1980s前后是江苏省雷暴日数的转折点.江苏地区雷暴日数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夏季和秋季雷暴日数的减少,而春季变化不明显.江苏地区每10 a雷暴日数减少约2 d左右.不同季节江苏雷暴的发生区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春季和秋季主要的发生区域位于江苏的南部,并且平均雷暴日均自北向南增多,夏季雷暴高值区向北推移到江苏的中部和淮河地区.在年代际变化中,年雷暴日数明显的正距平期主要分布在1970s中期以前,负距平期主要出现于1970s后期-1980s中期和1990s后期-21世纪初期.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3—2013年嘉兴地区6个站点雷暴日逐日观测资料和2007—2013年浙江省闪电监测定位系统ADTD探测的云地闪电资料,运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嘉兴地区雷暴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9天,其中最少为嘉善县的26.4天,最多为桐乡市的32.5天,雷暴天气在中国均属中雷区。雷暴日数年代际差异较大,呈逐年下降趋势,海宁市下降最为明显,每10 a减少1.1天左右。年雷暴日数存在12 a左右的短周期和32 a左右的长周期振荡信号,在12 a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振荡特别明显。雷暴日数月变化主要呈单峰型,7月份各地的雷暴日数均处于全年的最高值。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总体上从东北到西南逐渐增加。地闪中负地闪占地闪总数的97%,6—8月是地闪的高发期。地闪频次日变化呈单峰状态分布,13—19时为地闪多发时段。地闪密度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桐乡和海宁东部、海盐南部及嘉兴市区为地闪密度高值区。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71-2006年许昌地区逐日、逐月、逐年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小波变换,分析许昌地区雷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许昌地区雷暴目数年际变化幅度大,且雷暴目数年代际趋势变化阶段性显著,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年雷暴日数变化呈略微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1个/10a;年平均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存在着准4a和10a左右的周期。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1961—2013年鄂尔多斯地区11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和2012—2015年的闪电定位资料,对该地区的雷暴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2d,属于中雷暴区。其中东、西部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相差15d左右,呈东部多西部少的经向型特点且季节性特征明显,夏季(6、7、8月)平均雷暴数最高,为20.9d,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4.66%,53a来,年雷暴日数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通过闪电定位资料分析得出:多数雷暴的雷电流集中在15~80k A之间。  相似文献   

20.
利用贵港市及周边邻近的气象站近30a(1981-2010年)的观测资料,采取统计学方法及GIS技术,对贵港市雷暴日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港市近30a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3.4d,最多的年雷暴日数是100d(1983年),最少的年雷暴日数是57d(2009年),年平均雷暴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全年各月均有雷暴发生,各月雷暴日数差异大,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7月份;雷暴日大多集中在汛期(4-9月),雷暴出现频率达89.5%;其中6-8月为全年雷暴高峰月。季节上,雷暴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在空间上,贵港市年雷暴日数自北向南逐渐增多;北部山区的年雷暴日数多在50-70d,中部多在70-80d,南部为80-90d。该研究可为贵港市雷暴的监测预警、评估以及开展防雷检测防灾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