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上溢油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接踵而来的海洋水体油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危害。海洋污染科学研究组(GESAMP)的调查和评估表明,石油是海洋环境中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据统计,每年因突发性溢油事故而流入江河、海洋的石油约为300-500×104t。目前我国海上的石油运输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海上船舶溢油事故  相似文献   

2.
汞污染环境,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汞进入海洋后,因受吸附、凝聚、重力沉降等作用,使底质中汞的含量远比水体中的高。底质中的汞,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有返回水体的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不论是研究海洋污染的程度、范围或是追索污染历史,都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在海洋污染中,以石油污染最为严重。据资料统计,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约为1000~1500万吨,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石油污染海洋的方式,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包括海上油井管道泄漏,油轮事故、船舶航行排污泄漏,大气降水等。在一般的情况下,由于海洋的自净能力,通过大气散播于大洋中的石油不为人所察觉。但是,那些工业生产中的突发事故,如油气管路泄漏,油轮事  相似文献   

4.
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4,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依存关系。然而海洋正遭到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海洋大量的有害物质和能量,超过了海洋自净能力,改变了海水或底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性状。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和倾倒;生活污水、垃圾、农药的排放和倾倒;船舶排放的废水油和废物以及油船事故;海底石油开采渗漏的石油及其它有害物  相似文献   

5.
1986年1月我国“向阳红09”、“海监42”海洋调查船,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进行了以海洋污染物质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为主的联合调查。这是继中美联合研究后海洋二所又二次大型的国际联合研究项目。这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测定水体、悬浮体及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理化形态,研究进入东海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和基本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6.
海洋油污染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雯君 《海洋科学》1987,11(3):63-67
一、前言 随着工业迅猛发展,海洋油输送量逐年增长,由此给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带来严重的油污染威胁。海洋油污染发生的次数约占所有海洋污染次数的80%。特别是1967年英吉利海峡“Torrey Canyon”油轮触礁,溢油117000t;1973年8月法国布列塔尼亚半岛“Amoco Cadiz”油轮触礁,溢油220000t,这两起震惊世界的油污染事故发生以后,油污染成了国际关注的问题。近十多年来海洋油污  相似文献   

7.
船舶油污染,一直是海洋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统计:每年约有五百至六百万吨油品流入海洋。其中船舶各类油污染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尤其是作为船舶集散場所的港口,越来越严重地受到这种损害的威胁,防治船舶油污染已成为各方  相似文献   

8.
1.海洋生物资源量估计海洋是生物资源宝库。据生物学家统计,海洋中约有20万种生物,其中已知鱼类约1.9万种,甲壳类约2万种。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了丰富食物和其他资源。关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特别是其中鱼类资源的数量,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物学家曾做过许多研究,有些专家用全球海洋净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年产量)和以估算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数量基础,其结果为:世界海洋浮游植物产量5000亿t。折合成鱼类年生产量约6亿t。假如以50%的资源量为可捕量,则世界海洋中鱼类可捕量约3亿t。2.…  相似文献   

9.
海洋石油的污染越来越引人关注,它的科海量大大地超过其他污染物。据估计,目前全世界进入海洋的石油烃类的总量为690万吨。其中人类活动排入约500万吨。据粗略估计,我国沿海地区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近13万吨,船舶直接排入的近2万吨,我国沿海海水均受到石油不同程度的污  相似文献   

10.
海洋倾倒前疏浚底泥的去污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疏浚底泥是陆源性入海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场所, 也是海洋污染的潜在污染源。在疏浚和海洋倾倒过程中, 这些疏浚底泥中的污染物会重新释放出来进入水体, 危害海洋环境, 因此对疏浚底泥进行无害或者减害化处理, 对于实施疏浚底泥海洋倾倒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6种主要的疏浚底泥处理方法, 介绍和评述了各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优缺点, 并展望了物化和生物等方法联合在去除疏浚底泥污染应用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