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九毛锡矿位于环太平洋锡矿成矿带的西段,江南古陆的西南缘桂北隆起带之南端。笔者通过野外工作和初步室内工作,认为九毛锡矿床区别于国内外其他锡矿床有三:(1)成矿物质来源与超基性岩有关;(2)成矿时期较古老,为四堡、雪峰期;(3)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根据木锡石产出,还说明具浅成的地质特征。一、成矿地质条件九毛锡矿产于桂北元宝山复式花岗岩体东侧,超基性岩和四堡群变质岩及两者的接触带中。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出现地层倒转,主要构造线呈南北向和北北东向延伸。本区出露地层主  相似文献   

2.
矿床属下元古界四堡期基性—超基性岩熔离矿化、雪峰期花岗岩改造富集的特殊类型。铜镍矿床常和锡矿床同时出现在一个矿区内。铜镍矿体形态和产状受花岗岩接触面或锡矿化断裂构造体系控制。  相似文献   

3.
宝坛锡矿田的矿化蚀变分带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柏琪 《矿床地质》1986,5(4):63-70
宝坛锡矿田位于华南古陆西南端的宝坛穹窿之内。穹窿轴部由中元古界四堡群变质砂岩、四堡期变质超基性—中性岩浆岩组成一系列近东西向复式倒转褶皱,翼部不整合覆盖着一套向外缓倾斜的晚元古界板溪群变质砂泥岩,是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储矿构造。其间分布着许多锡、钨、铜、铅、锌、镍、锑矿点,并已经探明一批大、中、小型锡矿床。沿穹窿轴部侵入的雪峰期花岗岩是本区锡矿床的成矿母岩,无论是锡矿化还是与之同时产生的热液蚀变,均围绕花岗岩体及与其有关的热液活动中心,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带现象。  相似文献   

4.
湘南地区锡矿床类型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湘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加里东早期后隆起带,海西—印支期坳陷带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带。 2.产于隆起带的锡矿床是花岗岩型、云英岩型及石英脉型矿床。产于坳陷带的锡矿床是锡石硫化物型、矽卡岩型及大理岩型矿床, 产于过渡带的锡矿床是斑岩—云英岩(?)型矿床 3.湘南地区(?)矿床与燕山期花岗岩存在着成因联系。成矿母岩是壳源型岩浆花岗岩类。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分异演化特征对锡矿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董宝林 《地层学杂志》1991,15(2):139-141,157
<正> 四堡群分布于广西北部,以富产镍、铜、锡矿而著名,最近又发现了数处金矿化。对四堡群的地层层序,建造性质、时代归属及形成的构造环境等问题,争论已久,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本文对四堡群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新认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的锡石以白色出现者甚少。我国广西九毛锡矿床产出有黑色锡石和白色锡石,白色锡石局部构成小而富的矿体。九毛锡矿产于元古界四堡群上段的石英片岩中,附近有超基性岩体出露,白色锡石构成一条独立的小矿脉,产于石英片岩及超基性岩体的构造带中。白色锡石脉长数厘...  相似文献   

7.
桂北地区中元古代层状锡矿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桂北地区,部分锡多金属矿体产于四堡中期(约1600Ma)的镁铁质和超镁铁质侵入-喷出杂岩中。对于其成因,一些学者认为是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原始富锡,经区域变质作用而聚集成矿。但由于锡矿床全部分布于雪峰期黑云母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断裂中,其成矿时代(700—820Ma)与区域变质作用时代(340—450Ma)不吻合等,故上述的成因认识迄今尚未得到大多数地质工作者的承认。笔者经过近五年的工作,从多方面证明了桂北地区的锡矿床与雪峰期黑云母花岗岩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后者不仅是成矿的能源,而且也是成矿的物质来源。锡矿床与其周围的铜、铅、锌和锑矿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8.
本区锡矿床明显受南北两个平行东西构造岩浆带控制。该区域可分高氧低硫、富铁高硫低氧和过渡类型三类地球化学区。成锡花岗岩往往是复式岩体或多期多阶段的晚期重熔花岗岩。三迭系、泥盆系、寒武系、四堡群是主要含矿层、并指出已知锡矿区都发现了海相火山岩及火山活动,且与锡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关系密切。指出区域找矿评价准则及远景区等级划分原则。  相似文献   

9.
九毛锡矿矿体产于超基性岩体及其外侧四堡群变质岩系中,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双控”(岩控、层控)特征,时间上显示出成矿作用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成矿过程可划分为岩浆期、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是主要的成矿时期,进一步划分出锡石硅酸盐阶段、锡石硫化物阶段和木锡石石英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锡石由于产出特征和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构成不同的锡矿石类型,主要有锡石蛇蚊石型。锡石绿泥石型、锡石硫化物型、锡石石英型。  相似文献   

10.
李利阳  张传恒  贾龙龙 《地质论评》2016,62(5):1115-1124
华南四堡群是江南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江南造山带弧沟体系的重要"窗口"。四堡群沉积地质学研究表明:1四堡群在黔东南地区总体构成一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尧等组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河村组浅海—滨岸相沉积。四堡群在桂北地区总体上也为一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文通组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鱼西组为浊积岩相沉积;2桂北地区四堡群碎屑岩系的29组沙纹层理(鲍马序列c段)的玫瑰花图解表明,古流向总体指向南,证明物源在其北侧;3四堡群砂岩骨架颗粒统计结果表明,其物源构造属性为岩浆弧;4基于以上研究,推测四堡群沉积于弧前盆地。  相似文献   

11.
三江地区含锡花岗岩Rb—Sr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含锡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研究,哀牢山-金沙江锡矿带的含锡花岗岩形成于燕山中晚期(133~80Ma);临沧-左贡锡矿带的年龄范围648~370Ma,相当于徵江期到海西期;潞西-腾冲锡矿带,属于燕山晚期到喜山期(105~51Ma)。  相似文献   

12.
云龙铁厂锡矿位于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收缩部位的澜沧江变质带中,属于东南亚锡矿带东支——滇泰锡矿带的北延部分之云龙锡矿带。矿化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有关,矿体多产在岩体舌状边缘及外接触带的层间剥离带或混合岩体内的构造裂隙中。矿石类型以锡石-电气石、石英型为主,锡石-硫化物型和锡石-角岩型次之,成因类型为混合岩化-高温热液矿床。以混合岩化、主干断裂及硅化、电气石化为本区重要找矿标志,通过对铁厂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研究,对该区寻找同类型矿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地质构造特征和锡矿的富集规律为依据,对湘南地区内生锡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划分.认为湘南内生锡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属于造山带型中酸性-酸性岩浆成矿建造,其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类型为陆内板块拼贴带亲氧型、亲铁-亲硫型和走滑断裂带亲硫-亲氧型.  相似文献   

14.
广东长埔—吉水门锡矿带内的锡矿床(点)几乎毫无例外地赋存于下侏罗统金鸡群第二亚群中,锡矿带的展布格局和矿体的形态、产状等特征说明,锡矿受地层层位控制。锡矿带受莲花山断裂带的次一级断裂制约,矿床、矿体主要产于NE-NEE向层间滑动断裂及其派生裂隙中,锡矿具有构造定位的特征。矿床一般经历了早、晚两个成矿期,第一成矿期发生于晚侏罗世火山作用之前,第二成矿期形成于晚侏罗世末期至早白垩世。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但主要来自地层。金鸡群地层富含锡等成矿组分,是重要的矿源层。成矿溶液以变质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混入。锡矿床属沉积-变成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5.
云南景洪陆拉锡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锡矿点,锡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主要赋存在印支期花岗岩与、新元古界澜沧岩群接触带之云英岩(带)中,矿体形态严格受岩体与地层的界面控制。陆拉锡矿类型为典型的云英岩型锡矿床,区内印支期花岗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是重要的找矿部位,云英岩化、电气石化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云南锡矿床展布于较稳定构造单元间的相对活动地带,续承性活动断裂伴有酸性岩浆侵入的构造-岩浆带是锡矿展布的主要空间。云南锡矿床主要的构造-岩浆成矿期有晋宁—澂江期(663—829Ma)、燕山期(65—169Ma),次为海西—印支期和喜山期;产于昆阳群(元古代)、崇山群(以及澜沧群、西盟群)、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中。依据控矿构造-岩浆带及锡矿集中分布区,可划分为四个锡矿带,即滇东南锡矿带(有个旧、老君山成矿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中南半岛位于特提斯成矿域和西环太平洋成矿域的相交地带,在印支—喜山期发生了多期次俯冲、碰撞造山成矿作用,发育多个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锡(钨)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形成了世界著名的东南亚中南半岛锡矿带。研究区自西向东依次可划分为抹谷—毛淡棉—德林达依—普吉锡矿带、景栋—清莱—清迈锡矿带和越北—长山—昆嵩—大叻锡矿带三大锡矿带及7个锡矿亚带,锡矿化花岗岩多为高度分异演化的重熔型铝过饱和花岗岩类,具有多硅、富碱、多挥发分、高钾、87Sr/86Sr初始比值高、Rb/Sr值高、相对明显富集Be、Bi、Cu、Mo、Pb、Sn、Y、Zn等元素的特点。锡矿体主要分布于S型花岗岩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锡矿床成矿类型主要有热液脉型、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型、云英岩型、伟晶岩—细晶岩型等。从海西晚期到喜山早期都有锡的成矿事件发生,以燕山期锡成矿作用为主,成矿构造环境主要为岛弧环境和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18.
张泰贵 《地质论评》1989,35(2):168-175
本文对南岭及其邻区几个地质矿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如认为前寒武系可划分为三个系;该地层是金、锡的矿源,是南岭地区、金、锡矿质的主要来源;元古代的蛇绿岩、根据其特征是形成于边缘海的拉张带或深大断裂带,是原生侵位的;现所认为和锡矿有关的雪峰期花岗岩体,有可能是以四堡期为主的多期复式岩体;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所影响的范围,是由当时沉积海盆的边缘至中心逐渐减弱,形成了上下地层接触关系为不整合—假整合—整合。  相似文献   

19.
贝勒库都克锡矿带是我国新发现北方地区第一条独立锡矿带.由与S型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石英脉型锡矿及与A型花岗岩伴生的锡矿床和砂锡矿组成其成矿系列。成矿时代属海西晚期。准噶尔与野马泉两地块相撞焊接.于碰撞褶皱带形成区域造山期花岗岩.热量聚集熔化产生改造型含矿花岗岩株,局部拉张产生含矿A型花岗岩,二者经碱质交代-酸性淋滤成矿作用,使锡活化迁移集中富集而形成有关锡矿床。  相似文献   

20.
贝勒库都克锡矿带是我国新发现北方地区第一条独立锡矿带.由与S型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石英脉型锡矿及与A型花岗岩伴生的锡矿床和砂锡矿组成其成矿系列。成矿时代属海西晚期。准噶尔与野马泉两地块相撞焊接.于碰撞褶皱带形成区域造山期花岗岩.热量聚集熔化产生改造型含矿花岗岩株,局部拉张产生含矿A型花岗岩,二者经碱质交代-酸性淋滤成矿作用,使锡活化迁移集中富集而形成有关锡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