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机井在使用管理过程中,确定其合理降深是极为重要的。若降深太小,则出水量也小,就不能充分发挥机井的效益。反之,若降深太大,出水量增加甚微,反而增加了井泵扬程,降低机井效率;或者,在出水量增大的同时增大了出水含砂量,造成机井涌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徽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不同富水性分区的含水层组岩性、厚度等水文地质特征,分组布设实验节水灌溉机井群,采用无砂混凝土井管,选择不同的井径、钻孔直径、滤料类型、填滤厚度、洗井历时、流量等直接影响井水泥砂含量的因子,进行组合实验研究,探讨与归纳了该区域节水灌溉机井井水泥砂含量控制技术,给出了相应的节水灌溉机井井水泥砂含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用深层搅拌桩作围护桩挡土挡水时,因桩质量不好,造成边坡渗水涌砂,采用压密注浆法,处理渗水涌砂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潘希军 《探矿工程》2020,47(10):72-76
广州市良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存在较厚的淤泥质粉细砂层,预应力锚索锚点位置处于粉细砂层中时,锚索施工易发生涌水涌砂现象而引发基坑事故。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跟管钻进干钻成孔、墙后孔口设置止浆袋及墙后注浆的处理措施,减少了锚索施工过程中涌水涌砂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因涌水涌砂水土流失造成基坑外地面下沉而引发的基坑事故。  相似文献   

5.
水井涌砂不止,是我队在江汉平原第四系成井施工中遇到的主要质量事故之一。自1980年二台钻机在该地区施工成井百余口,前期有些井由于涌砂严重,导致孔口塌陷而报废;还有的井需用补管的办法重新修复才能继续使用,大大影响了经济效益,造成打井工作被动。几年来,通过反复实践摸索,分析了造成涌砂的多方面原因,弄清了机井处在细粒含水层的基本特征,制定了从不同防治角度入手的综合性成井施工试行规范和措施,坚持严格执行,很有成效,近三年基本未发生涌砂事故。  相似文献   

6.
安徽巢北早三叠世南陵湖灰岩中的灰涌构造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巢北早三叠世南陵湖组的灰岩中发育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构造,我们将其称为"灰涌"(lime blow),因为它们在形态、结构及成因上非常类似于由地震喷沙形成的砂涌(sand flow).这种灰涌形态上呈蘑菇状或伞状,由涌道、涌盘及涌口三部分组成,但后者有时可以不发育.涌道呈直立圆柱状,高30~50cm,直径0.2~2cm,但常因灰泥的流动而"愈合";涌道之上为涌盘,大部分呈铁饼形,直径在5~40cm,高1~8cm,多数在3~5cm.部分中心有一凹坑(涌口),凹坑直径在1~3cm,深度一般不超过1cm.涌盘内部具有纹层结构,由黄褐色泥灰纹层和浅灰色泥晶灰岩纹层交互所形成的.研究表明,前者系沉积所形成,而后者系地震喷涌所形成.结合模拟实验推测灰涌的成因可能与地震有关.通过对1号灰涌层的研究发现,有的灰涌是由二十次左右(5个幕)地震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刘中伏  曹瑞清 《地下水》1991,13(4):214-216
本文通过野外浅井和中深井的成井试验说明,采用土工织物作为机井阻砂滤水材料,不但可以解决因填含比不适当或填砾厚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涌砂增大机井的涌水量,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成井费用。  相似文献   

8.
1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情况在下部为含砂土地基中开挖基坑时,如果周围降水效果不好,极易从桩间发生涌水涌砂现象。如果基坑周围某处缺少支护桩,就会使该处涌水涌砂更加严重。长春某厂子午胎车间箱形基础基坑开挖便是如此。该基础基坑防护灌注桩和降水井点的布置见图1。目2Fig.21.2、68-6ap钢管(多根)33一木方;4一护桩;5一承台;7一钻孔;9一建筑基础;10一厂房;11一地基土;12一淤泥;13一砂层基坑从左至右。开挖深度逐渐增大,右侧坑边开挖到砂层后,发生严重涌水涌砂现象。图1中A处缺少一根防护桩,该处涌水涌砂现象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贾志胜 《地下水》2011,33(3):114-115
洛惠渠灌区东干渠建成不久便出现流泥病害,衬砌滑塌,渠无定岸,严重影响灌区正常灌溉.通过对东干渠流泥段形成原因的分析,针对不同地下水位分别采用机井降水和浆砌石设无砂砼排水体两种方案进行治理,并总结分析不同方案取得的治理效果,指出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控制地下水位和及时清理渠道淤积保证无砂砼排水畅通等问题,建议在流泥地质条...  相似文献   

10.
用高压旋喷和注浆处理南京二桥桥桩成孔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运用单管高压旋喷法和双液注浆在南京长江二桥处理桥桩深部成孔过程中涌砂等事故的方法及效果,拓宽了工艺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朱仁猛  卢周博 《地下水》1991,13(2):111-113
本文通过实例说明采取钻眼填砾,强化抽水排砂,冲淋续加滤料等措施,可以填补井周含水层中局部空洞,扩大填砾及滤层厚度,从而治理深井突变性抽水涌砂。  相似文献   

12.
赵家祯 《地下水》1990,12(3):179-182
本文针对机井使用中出现的井内涌砂、井管破损、错位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探测方法,及修复中所用套管的制作、安装方法和步骤,并对施工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也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3.
阳谷县机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阳谷县机井建设的发展历程,针对机井工程现状进行分析,对目前存在的机井分布不均,密度小,管理组织不健全,机井标准低以及管理设施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制订优惠政策,提高建井质量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在700~1300m地热深井中使用桥式滤水管解决在国砂、细砂地层中成井时经常出现涌砂现象的技术难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贴砾滤水管(简称贴砾管是近年研制成的一种新型滤水管。是以钢管做衬管,用合成树脂将一定粒径的石英砂粘到打眼衬管上制成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可靠的滤砂性。适用于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等含水地层,较好的解决了粉、细砂地层成井涌砂问题和深孔填砾不均匀、不准确甚至壅塞架桥等技术难  相似文献   

16.
双层结构堤基渗透变形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算例采用分时段稳定流理论模拟了基于临界水力坡降的流砂动态发展过程,建立了双层结构堤基发生流土的完整井流砂和半球形井底流砂物理模型。堤基发生渗透变形而形成的集中渗漏通道,将自涌砂口沿垂直堤轴方向发展,并在平面上自涌砂口到河床不断扩大,在深度上不断加深。通道的规模取决于涌砂口的流量大小和水位高低,尤其在较低水位时通道规模将最大。减压井在降低了井附近水头的同时也加大了水力坡降,从而更易发展渗透变形,因此应特别重视减压井的反滤层设计和施工,以使土体保持在原位而不致发生渗透变形。  相似文献   

17.
聊城市机井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萍  孙兰华  曹文京  秦强 《地下水》2005,27(5):401-401,407
本文针对聊城市机井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机井在建、管、用方面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软土隧道盾构出洞灾害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纲  郭志威  魏新江  陈伟军 《岩土力学》2010,31(Z1):383-387
对盾构出洞口涌水涌砂灾害问题作了分析。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盾构出洞施工的有限元模型。考虑盾构出洞施工的渗流-应力耦合效应,研究了盾构工作井外加固土体前方高水位工况下,地下水绕加固土体下卧土层的渗流规律以及加固土体前方原状土的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假定井外加固土体完全隔水情况下,洞门涌水涌砂灾害的发生与否受到土体加固长度、井外地下水等因素影响;土体加固长度的增加对工程安全有利,但成本较高;地下水位的降低能有效减小盾构出洞洞门涌水灾害的发生,需综合考虑工程安全性、经济性和工期等来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19.
研制的一种新型成井过滤器技术,它适合于地下水开采特别是深井开采及粉细砂地层开采,具有良好的滤水挡砂作用和功能。减小钻井口径、滤料对位准确,避免了常规成井时人工填砾易形成的砾料架桥、蓬塞、厚薄不均等所导致水井涌砂等成井质量问题。为粉细砂地层成井、深井成井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成井材料和成井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吉莲高速公路钟家山隧道涌突水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家山隧道是吉莲高速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在施工期间多次发生突水突泥事故,并在山顶处形成塌陷坑。为查明涌突水来源及途径,综合利用了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分析法、以荧光剂为示踪剂进行的地下水示踪实验等多种方法。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涌突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主要来自于泥盆系砂页岩构造裂隙水,其次为与构造破碎带沟通的风化裂隙水、地表溪沟水,而与周边梓门桥段岩溶水无关。示踪实验结果表明:F5断层是阻水的,其南部的地下水不构成涌突水水源;与隧道大角度相交的F2、F3断层是主要的涌突水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