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有從事於有益礦產儲量計算的人,都應很好地了解,测定礦床礦石的體重的重要性。不準確的和不符合礦化特點來測定礦石體重,在計算和劃分礦床儲量中,往往會帶來嚴重的錯誤。 礦石的礦物成份及礦體中組份分佈的特點,為準確地測定礦石體重的重要因素之一。礦石中,礦石物  相似文献   

2.
儲量計算是綜合勘探工作成果的一個重要工序,它是在完成一定的地質勘探階段後,對礦床前途進行評價並决定進一步勘探工作方向的依據。而儲量計算的精確程度,首先决定於礦床構造的複雜程度和礦床的勘探程度。此外亦決定於用於計算中的基本參數的準確性和儲量計算公式的選擇。根據目前所提交的一些鐵礦地質總結報告來看,在儲量計算中對濕度公式及儲量計算公式的應用還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見,現就這些意見來談一下我們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許多礦床內含工業品位的金屬礦石,都沒有明顯的地質界綫。同時往往與圍岩是一種漸變關係。在計算這些礦區的儲量時,平衡表內礦石和平衡表外礦石的界綫是根據規範中規定的對金屬品位取樣化驗結果確定的。這種金屬品位稱為邊界品位。這樣,一般都根據已規定的邊界品位來確定工業礦體的界綫和礦床技術經濟评价的重要指標——礦體的形狀,礦石量和金屬量,礦石中金屬的平均品位。這一切都决定了關於規定邊界品位方法的重要意義。在文献中和主管部門的文件中所阐述的測定金屬  相似文献   

4.
工業指標是進行儲量計算所不能缺少的,它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着儲量多寡以及生產的赢利或亏損,所以各個礦山或勘探隊都必須嚴肃而慎重地對待這一问题。工業指標的计算应由生產部門進行。在確定時必須根據生產企業的技術經濟指標及經濟的分析方法來計算,這些经济因素有:自然经济地理條件、企業生產力及勞動力、礦山開採條件、採礦方法、損失率、  相似文献   

5.
正確的测定矿石体重是埋藏量計算的一項重要工作,值得向大家提出來,尤其是正从事勘探工作的同志們,希望通过閱讀本文後,提出討論,促使这項工作趨向完備和精確。——編者 確定礦床中礦石的埋藏量是地質勘探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務之一,而矿石的体重又是决定礦石埋藏量的因素之一,因此,測定礦石体重的工作是重要的。但是,舊中國的地質工作者还不懂得使用体重來計算矿量,在今天,雖然我們从苏联專家那里学会了用矿石  相似文献   

6.
精確地測定礦石濕度不僅能够提高儲量計算的準确性,而且可以正確地評價商品礦石。而礦石濕度的精確度除受測定過程中,操作技術的影響外,所用測定公式的選擇也有很重要的關係。目前在有關參考書和規範中所列的濕度公式甚不統一。就其基本含義來說,可以劃分為下列两種:  相似文献   

7.
在計算礦床儲量之前,必須對於樣品的品位仔細地加以研究,然後才能着手進行計算。如果在礦床中出現有少數樣品的品位比較其他(?)樣品高出很多倍時,這少數樣品就要设法矯正。否則由於這些樣品的存在,使計算出的金屬含量可能超出實際數字。這樣曾使今後礦山企業的設計,造政一個錯誤的出發點。  相似文献   

8.
正確地劃分岩石等級是貫徹執行統一生產定額的重要環節。目前各地由於劃定岩石等級的方法不一致,因此所劃定的岩石等級,不是偏高就是偏低,其結果直接影響了統一定額的先進性,以致在實行計件工資中,不能正確地貫徹按勞付酬的原則;在試行設計預算時,不能準確地考核完成計劃情況。 據我們了解,各地劃定岩石等級的方法,大致上可以綜合為如下幾種: 第一種:以岩石名稱劃級。首先鑑定某种岩石的組織結構,礦物成分等因素,確定岩石名稱,然後按照  相似文献   

9.
緒言找尋鉻礦是目前我國地質工作者之主要任務。因此研究一個適合於快速分析而且有足够準確度的鉻礦中鉻的分析法是有其意義的。文献上有關分析铬的方法很多,但是均需经過熔融的手續。近年來又有文献推薦了用磷酸或磷硫酸來分解鉻礦。而在蘇聯的最近文献上,烏沙欽科又推薦了用燒結法來分解鉻礦。因此更仔細的來研究一下鉻礦的分解方法和測定條件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是研究了酸溶礦時测定鉻的一些條件,並對鉻礦的燒結分解作了一些改進。  相似文献   

10.
在鑽進過程中科学的計算與正確的掌握轴心壓力(鑽進壓力),是提高钻進效率和保證鑽進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知道,硬質合金鑽進,鑽進效率與軸心壓力、鑽頭轉速成正此;同時又與切削具焊的形式、位置、切削具和所鑽岩石的硬度,以及岩層結構有密切关系。而鑽粒鑽進,在一定範圍內,鑽進效率與軸心壓力、鑽頭轉速成正此,如果超過這個範圍,則影響鑽進效率的提高,同時又與鑽粒的質量、投砂量有密切關係。所以在鑽進過程中,合理的掌握軸心壓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为此,特將我對計算與掌握鑽進轴心壓力的體會寫出來,和大家共同討  相似文献   

11.
準確地測定矿物折光率是鑑定透明礦物的最重要最簡便的方法。拉森與貝滿所著透明矿物显微鑑定(1934)一書中,即將各種礦物依光性和折光率大小的順序排列。测定了矿物的折光率,即可由此檢索礦物的種類或名稱。关於矿物折光率的測定法一般光性礦物學著作中,如溫切爾的光性礦物學綱要(1937),羅傑士與克爾的光性矿物學(1942),瓦魯斯仇母的光性結晶學(1951)等,雖有論及,可是對测定方法和理論根據,皆語焉不  相似文献   

12.
普查與詳細勘探石油的地質構造,確實是地球物理探礦方法的‘老家’;雖然今天它們的應用已經超出了這一範圍,也用來探究金屬礦、煤田構造和其他地質問題。但地球物理探礦工作仍可以說是從尋找及發現石油而‘起家’的。在祖國遼闊的大陸上,過去  相似文献   

13.
當一個礦區開始勘探工作時,地質人員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對這一礦區的勘探工作應如何有規律的佈置,也就是採用那一種勘探密度。只有採用正確的勘探密度,才有條件掌握礦產的變化規律,以及礦產儲量計算的各種指標,從而才能以最短時間最少投资獲得最大効果。反之,既会浪費勘探資金,又不能正確的對礦產加以評價。因之,正確選擇勘探網密度有着重要的意義。  相似文献   

14.
一、地下水间及其與地表水间的水力聯系。 礦床中含水地層间或其與地表水间若發生了水的補給关系,则常易引起水文地質條件的复杂化;若他們之間沒有發生水的補給關係,则在礦床中雖有許多含水豐富的地層存在,或有較大的地表水流過時,亦可以安全地進行生產。因此必需進行礦床的水力聯系的水文地質勘探工作,以便正確和及時地评价礦床,以免造成浪費或積壓國家資金。如第一銅礦,未進行水文地質勘測工作,在生產中,由於地下水间的水力聯系,使礦坑遭到突然湧水而停止生產。又如某粘土礦在地質勘探階段中,未能相應的進行水文地質勘探,至地質詳細勘探完畢後,再補做水文地質勘探工作,結果發現礦床中的含水層與璋河(常年有水的河  相似文献   

15.
隨着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我們地質勘探工作亦相應的迅速發展。但是由於我們地質工作的技術水平还低,在工作中还有不少地方不能滿足生產部門的要求。例如,在金属礦床的勘探工作中我們一定要研究礦床的礦物成份,准確的鑑定礦石的質量,提供對礦床工業要求方面的有關资料,因此有很多金屬礦床在勘探工作中必須進行合理分析。但是合理分析這項工作對我們來說還是很生疏的,在工作中亦造成了不少  相似文献   

16.
一些野外勘探隊正在利用重砂分析的方法來計算砂锡礦中錫石的含量。现在根据这方面工作的点滴体会,談談如何利用薄膜反应后把錫石从重砂中分离出來,直接称得錫石重量來求得錫石在重砂中的品位。从重砂中把錫石区分出來,固然可以根据錫石所固有的一定的光学性質、物理性質及化学性質來加以确定,但这种方法畢竟是有一些困难的,它要求具备一定的光性矿物学以及普通矿物学的知識,而初学的人是不易掌握的。如果利用薄膜反应的方法就方便得  相似文献   

17.
“地質與勘探”第五期發表了黎彤同志「关于用量的概念來理解金属矿床勘探類型的问题」一文,在該文中强調了確定礦床勘探類型的主要標誌為矿床的規模大小,形狀的複雜或穩定程度、矿化的连续性、金屬組份分佈的均匀程度,還着重强調用數學分析方法的一些數據作為划分類型的「尺度」,作者并根據  相似文献   

18.
葉連俊 《地质论评》1957,17(1):132-132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在1956年開始了中國磷礦床的研究工作,主要目的是尋求解決中國磷礦床形成與分布規律的途徑,在1956年,計先後調查了安徽鳳台及貴州遵義兩個地點,現鳳台隊的資料已開始初步整理,該隊所得的主要成果有以下各點: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砂礦为重要成矿類型之二,金、鉑、镯居石、錫石、金剛石大部分產自砂礦,各種寶石,铌鋁矿物、鉻鐵礦,磁鐵礦等也有一部分來自砂矿中。砂礦的品位往往很低,但矿物的種類却很複雜,因此在談到砂矿的開採利用與礦床成因的研究時,選矿的手續和礦物的鑑定工作是不可缺少的。本文所談的只限於砂礦矿物的鑑定方面。一般正規的鑑定法是結合分選程序來進行;主要步驟是先通過機械選礦的手續,如過篩、淘洗、過“溜子”、過“渦旋濃集機”等方法把砂礦分成精礦、尾礦二級,再將每級用几種比重液依比重大小分成几組,常用的比重液为  相似文献   

20.
在學習礦床地質或者寫地質報告有關礦床部分時,我們常常會提到礦產、有用礦產、礦石、以及礦床等名詞。但是這些名詞的意義到底正確的指些什麼?在社會主義國家和资本主義國家對這些名詞的意義有何不同?它們彼此的關係如何?這些問题,我認為都有提出討論的必要。現在将我所知道的有關這些名詞的知識介紹出來,供大家參考。由於過去對這些名詞定義和用法不很嚴格和注意,更重要的是從社會主義觀點和资本主義觀點對这些定義的了解有所不同,加之個人學習的體會也有所不同,因此下面介紹出來的名詞也不見得合適,如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