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西垌银(金)矿床是粤西北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产出受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混合片麻岩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之间的接触带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严格产于断裂带内部,呈脉状、透镜状.研究表明,控矿断裂的形态、产状变化对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多组控矿断裂的交叉复合是矿体加大变厚的直接原因.矿体产出与断裂构造内部特定的断裂构造岩、蚀变岩及其分带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科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4):262-269
通过对新疆萨尔布拉克金矿床的地化元素统计特征和元素组合沿含矿地质体的走向、倾向及垂向上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的研究,说明了Au在成矿过程中的复杂性,指出了现今开采矿体为原矿体的中下部及Au的近矿指示元素组合,总结了矿区内成矿的有利部位和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矿体的定位预测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德学  刘月东  杨光勇 《云南地质》2011,30(4):398-400,397
复杂的矿体空间分布影响矿山生产和找矿勘探。总结里农矿段控矿因素,重点分析主要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质背景,进一步指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勘探线地质剖面图钻孔样品化验数据和中段地质平面图坑道样品化验数据,利用Vulcan软件对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建立了两种三维实体模型,并将这两种模型结合起来,利用Datamine软件得到综合后的块体模型;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及Surpac软件,分析了①、②号两个矿(脉)体群的Au品位空间变化结构,并求得了搜索椭球体,实现了矿体和Au品位变化形态的空间分布展示;结合三维建模成果与矿体空间变化结构,分析得出了矿化分布规律.②号矿(脉)体群沿NE向继续展布的区域,是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5.
基于3D MAX的矿体三维立体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西南岔铜金矿北山矿段Ⅰ-Ⅱ号脉系金、铜矿体为例,提出按品位分级的研究方法,探讨其形态特征和空间赋存规律,进而将矿体细分为矿饼微元,由此建立北山矿段金、铜矿体的三维立体形态模型。从而得出如下结论:(1)使用3D MAX软件将矿体形态可视化,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指导矿山管理、设计和生产;(2)提出品位分级形态的概念,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矿体在空间的展布形态和分布规律,为解决矿体随时间等因素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3)对分段富集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将其应用范围从平面域扩展到空间领域,进而更好地预测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床位于桐柏山北麓的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中部,矿体的空间分布严格受含矿岩系及赋矿构造双重控制,深部矿体赋存层位和上部明显不同,直接受高角度的挤压破碎带控制,说明银洞坡金矿床不仅仅受背斜轴部构造(层间破碎带)和地层的双重控制,局部矿体直接受层间破碎带控制。因此,在深部和外围进一步寻找不完全受层位控制的盲矿体,将有可能大幅度地扩大矿山的地质储量,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7.
香花岭矿田矿床成矿分带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括了香花岭矿田的矿化分带型式,并从不同形态矿体在空间上的组合、矿化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富集规律、矿物共生组合的空间分布及金属矿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等方面讨证了矿床的分带型式。作者认为,多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的多阶段性、矿液性质的演化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规律变化,是产生矿化分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庞西垌银金矿床分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西垌银金矿床是以银为主,伴有金、铅锌等有益组份的银金多金属矿床。矿体中银元素的品位—频度分维值,反映了银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维值的大小,可以判断矿体内银品位的分布变化程度。利用储量分形预测法对矿区内银矿的储量进行预测,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孙华山  曹新志  张科 《地质与资源》2005,14(1):23-27,52
从成矿学角度,控矿断裂一方面起到了容矿空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成矿物质发生迁移、富集和沉淀的重要原因.从成矿预测角度,查明和获得找矿信息或找矿标志,尤其是那些容易识别的宏观找矿标志是找矿人更加关心的问题.庞西垌银(金)矿床是粤西北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产出受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混合片麻岩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之间的接触带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严格产于断裂带内部.断裂的形态、产状变化对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多组控矿断裂的交叉复合是矿体加大变厚的直接原因.矿体产出与断裂构造内部特定的断裂构造岩、蚀变岩及其分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第三段(∈1y3),整个矿区分为北、中、南三个矿段(8条矿体),本文重点对具有代表性的中段磷矿体进行厚度、品位变化研究。从空间分布上看,矿区中段Ⅱ-Ⅲ品级矿体厚度沿走向总体较为稳定,不同品级的矿体沿倾向厚度有所变化。Ⅱ品级矿主要集中出露于地表及浅部,往深部随风化程度减弱而渐变为Ⅲ品级矿或Ⅳ品级矿;因此矿体品位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安徽安庆铜矿接触带三维形态及其控矿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义来 《地质与勘探》2010,46(4):649-656
安庆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铜铁矿床,其绝大部分矿体产在月山岩体与三叠系灰岩的接触带上,矿体的产出位置及规模与接触带的特征密切相关。本文通过三维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岩体接触带的三维形态及其与安庆铜矿矿体空间定位的关系,认为:月山矿田的矿体分布极不均匀,绝大部分矿体产在形态复杂、产状显著变化的岩体东枝南接触带;安庆铜矿的控矿接触带形态从东到西具有阶梯状-阶梯状、舌状过渡-舌状的变化规律;阶梯状接触带的陡倾及由陡变缓的位置和舌状接触带的尖端处是主要的成矿部位。上述接触带控矿规律推测是区域构造应力场、岩体侵位、冷凝造成的局部应力场以及成矿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区域成矿背景、地层、构造等几方面探讨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指出NW向同沉积断裂对矿床的空间分布、产状起主要控制作用.其次一级NW向断裂则是矿床的主要赋存构造,矿床的形成受地层、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通过与丹池矿带中的类似典型矿床的对比,指出北香矿床具有与大厂长坡矿床和大福楼矿床相似的成矿条件,泥盆系地层与NW向同沉积断裂共同控矿,矿体空间产出模式应都具有“上脉下层”的特点;结合已完成的地、物、化、遥等工作成果,认为在矿床的中深部有寻找似层状矿体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龙头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确定了矿床的成矿期与成矿阶段、蚀变作用与蚀变分带,以及控矿构造系统与空间变化等;通过合理的探矿工程并借助于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基本探明了Ⅰ、Ⅱ号矿带内矿体的空间产出形态、规模和产状,大致查明了矿石的类型、结构构造以及矿化特征,并合理地圈定了矿体;通过综合取样分析,估算并预测了远景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14.
王自力 《地质与勘探》2018,54(2):252-263
内蒙古多伦县义盛店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多伦盆地内,以矿带宽、地表延伸稳定而著称。经近几年地质勘查,仅矿区浅部银金属量就已达中型规模,但深部找矿效果欠佳,导致探矿工作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对义盛店矿区主矿带V号带成矿控矿构造分析,认为矿区成矿控矿构造为一张性断裂(F5),断裂的形态及运动学特征导致V号矿带中的矿体呈现膨缩相间、尖灭再现的透镜状特征。含矿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的过程中,由于成矿系统温、压条件的改变,导致流体内的成矿元素沉淀、析出。矿区以往深部勘探效果不佳的原因是钻孔打在了透镜状矿体的窄矿段(或尖灭处),故无法见到预期的厚、富矿体。根据矿体在平面、剖面上的产出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合48线激电测深反演结果,预测在V号矿带的延深方向上,标高1300m~1200m的空间内存在着另一个透镜状厚大的富矿体。  相似文献   

15.
北香矿区北西向同沉积断裂对矿床的空间分布、产状起主要控制作用,其次一级北西向断裂则是矿床的主要赋存构造,矿床的形成受地层、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通过与丹池矿带中的类似典型矿床对比,指出北香矿床具有与大厂长坡矿床和大福楼矿床相似的成矿条件,泥盆纪地层与北西向同沉积断裂共同控矿,矿体空间产出模式应都具有"上脉下层"的特点;结合已完成的地、物、化、遥等工作成果,认为在矿床的中深部有寻找似层状矿体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Vulcan和Datamine三维可视化软件建立了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块体模型及地层三维实体模型;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虎头崖矿区67线以东和117线以西矿体的Pb,Zn品位空间变化结构,得出搜索椭球体,实现了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地层形态和铅锌品位变化形态的空间分布展示;结合三维建模结果和铅锌矿体空间变化结构,总结出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并用三维可视化软件对矿体分布规律进行显示,指导隐伏矿体的预测,寻找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7.
会泽铅锌矿矿山厂矿段趋势面分析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仕炎  高建国 《云南地质》2005,24(4):442-449
编写多项式趋势面分析程序,在MAPGIS软件平台上,绘制平面及立体等值线图,展示矿山矿段矿体赋存层位上(下)层面的起伏、赋存层位厚度、矿体厚度、铅锌品位等7个参数空间变化特征和趋势,总结矿体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趋势,提出深部成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18.
广西河池北香银多金属矿床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找矿勘探,基本探明了1~6号脉状矿体,但在找矿理论、矿床资源量上均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矿床资源也因此未能获得开发利用.通过工作,在矿区内发现了一组具有长期持续活动并控制着矿区内的沉积作用和后期构造活动特征的北西向同沉积断层,已知矿体的产状、空间分布均明显受到该同沉积断层的控制,因此该组构造具有控岩控矿特征.对比显示本矿区同沉积断层与大厂矿田的同沉积构造及其控矿特征具有相似性,在该组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尤其与南北向、北东向构造交汇的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地段,脉状矿体的下部可能存在层状矿体.该组同沉积断层的发现开拓了北香地区找矿思路,为今后找矿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矿床中黄铁矿的特点是,晶体具有立方五角十二面体晶形。每一个矿床都有一套自己特殊的结晶形态(从4至43),并随矿体倾斜面而变化。同时,矿物中的一些伴生元素—Ag、Au、Cu、Pb、Zn、As及其分布参数均高于正常值(X=0.1~910.0×10~(-3)%,V=60-435%)可作为标型特征。高温石英-金矿组合和矿体底部的黄铁矿含Mo、Ti、Cr、Co、Ni、V、As、U、Th、Au、Cu、Pb、Zn的量高,是中温石英-金硫化物组合和中部黄铁矿的特点;而中低温组合和矿体上部黄铁矿的特点则是Ag、Sb、Hg、Ba、As含量很高。近矿交代岩中的变斑晶黄铁矿石与这些矿石的区别在于金和其他伴生元素的含量低十倍。黄铁矿的温差电动势在空间分布上有规律地变化:具有导电性的黄铁矿沿矿体倾斜度和走向向矿体尖灭方向增加。已查明的矿物标型特征有助于揭示矿床及其侵蚀切割面的带状分布和不同类型矿体向深部扩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早子沟金矿(包括格娄昂矿段)产于中三叠统条带状板岩及石英闪长玢岩中,是与闪长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空间分布严格受多组断裂破碎带控制。本文对早子沟金矿的矿体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分析了区域控矿因素和矿区断裂、脉岩、褶曲对矿体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