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古地磁研究云南古猿的生存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其中  尹济云 《云南地质》1994,13(3):291-305
应用古地磁研究方法,对我省出土古猿化石的开远小龙潭煤系,禄丰石灰坝的砂、砾石、褐煤层及元谋竹棚、小河一带的砂、泥质层作了系统的古地磁采样测试得出:(1)开远小龙潭煤系及动物群化石的时代为5.10-10.00Ma,其中,开远古猿产出层位的年代为8.30±0.10Ma。(2)禄丰石灰坝含古猿及哺乳动物化石的一套砂、砾石、褐煤的时代为3.89-4.59Ma,禄丰古猿化石产出层位的年代为4.00±0.10Ma。(3)元谋竹棚、小河一带古猿化石及动物群的地层时代为2.12-3.40Ma,其中元谋蝴蝶古猿的时代为2.76±0.10Ma,竹棚猿人的年代为2.13±0.10Ma。上述古猿的地质年代为晚中新世一早更新世。云南古猿的演化,从开远小龙潭到禄丰石灰坝直至元谋竹棚、小河一带,在时间和地点上构成了一连续的演化序列。云南古猿生存年代的进一步确定,对研究人类的起源、演化及寻找人类的祖先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子自旋共振化石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培华 《地球化学》1994,23(4):378-385
对ESR测年样品的累积剂量和剂量率测量进行了讨论,并对化石样品年龄及其误差计算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北京猿人洞牙化石釉质层的测年研究表明,年龄数据稳定可靠。可与有关测年法结果对比。ESR化石测年法已成为当前唯一能直接测定化石年龄大于40万年的测年方法,对古人类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子自旋共振(ESR)化石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ESK测年样品的累积剂量和剂量率测量进行了讨论,并对化石样品年龄及其误差计算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北京猿人洞牙化石釉质层的铡年研究表明,年龄数据稳定可靠,可与有关测年法结果对比。ESR化石测年法已成为当前唯一能直接测定化石年龄大于40万年的测年方法,对古人类演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ESR测年和古气候对渤海海平面变化的探讨王兆荣,张汉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关键词ESR测年,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在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研究中,用14C测年法已测定了海相沉积物的年代,但由于14C测年。的限制,要探讨1Ma的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5.
元谋古猿化石主要发现于云南元谋县小河村地区的小河组中。通过对小河组的沉积特征、粘土矿物分析、古植物孢粉和哺乳动物群的研究及地貌和新构造运动研究,可以认为,在元谋古猿生活时期,元谋盆地已开始断陷;盆地中河流、湖泊发育;植物群落为稀树林-草原型;气候温干,降水量年变幅大,年平均温度10℃左右。通过对小河组磁性地层研究,得出小河组年代约为距今3.8 ̄5.5Ma,含元谋古猿化石层年代约为距今3.9 ̄5.2  相似文献   

6.
罗清华  陈丕基 《地球化学》1999,28(4):405-409
利用Nd-YAG激光Ar-Ar测年法,对产自辽西北票四合屯-尖山沟地区义县组底部孔子鸟和中华鸟龙湖相层中火山凝灰岩中的黑云母单晶帮了50多次分析,得出的同位素年龄值为(147±1.8)Ma,用K-Ar法测得孔子鸟化石外面的火山包裹层的结果为9147.3×3.3)Ma,两者年龄时代相当吻合,同为晚朱罗世晚期(晚提唐朝),比德国始祖鸟层的时代略晚,也与了鸟特征和美颌龙类-中华鸟龙指示的地质时代吻合。  相似文献   

7.
利用NdYAG 激光ArAr 测年法,对产自辽西北票四合屯尖山沟地区义县组底部孔子鸟和中华鸟龙湖相层中火山凝灰岩中的黑云母单晶做了50 多次分析, 得出的同位素年龄值为(147 ±1.8) Ma , 用KAr 法测得孔子鸟化石外面的火山包裹层的结果为(147.3 ±3 .3)Ma ,两者年龄时代相当吻合,同为晚侏罗世晚期( 晚提唐期) ,比德国始祖鸟层的时代略晚,也与孔子鸟特征和美颌龙类———中华鸟龙指示的地质时代吻合。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第四纪冰碛物的ESR测年研究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论述了ESR测年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ESR测年方法对祁连山的冷龙岭和走廊南山的摆浪河流域第四纪冰碛物进行了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冰碛物样品的ESR年龄与野外地层对比推测的年龄和和^14C、TL测定的年龄基本一致,且同一冰碛物不同位位置采集的样品年龄也一致,说明本次测定的冰碛物年龄是可信及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连续激光探针质谱^40Ar/^39Ar法测定单颗粒矿物年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Nd:YAG激光器与高精密MM1200质谱计-电子倍增器连网,应用连续激光质谱对单颗粒矿物、光片样品进行微区40Ar/39Ar测年、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研究。在光片上测定南极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北海岸玄武岩等时线年龄(52.38±1.05Ma)和贵州绿豆岩年龄(239.16±14.13Ma),两者与实际地质背景吻合。对两个中生代和太古宙单颗粒黑云母进行连续激光质谱阶段升温(40)Ar/(39)Ar坪年龄谱测定,获得与常规法相一致的坪年龄谱。  相似文献   

10.
云南元谋古猿动物群化石埋藏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元谋小河-雷老一带含古猿新近系(上第三系)是一套紫红色含砾细砂-粉砂岩,夹有多层黄色砂砾石层。化石埋藏学研究及含化石层岩性特征、组合及沉积构造表明,该层以山前洪积堆积为主,并有发育的扇上河道沉积。通过30余个发掘地点化石野外埋藏资料及数千件化石标本的分析鉴定,化石埋藏类型有两种,埋藏Ⅰ型的化石数量稀少、保存完整,赋存在扇体细粒沉积物中;理藏Ⅱ型化石保存丰富但相当残破,赋存在粗粒沉积的扇上河道各个部位。化石埋藏类型与古气候、古生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化石埋藏特征表明该区自然环境分带已形成。元谋古猿动物群的生存时代是一个从森林向草原-灌丛环境过渡的动荡时期。  相似文献   

11.
已在云南4个地点发现晚中新世古猿化石:开远小龙潭,保山羊邑,禄丰石灰坝,元谋小河、竹棚、雷老。石灰坝和元谋是欧亚大陆发现古猿化石最丰富的地点,这些古猿蕴涵着重建晚新生代古猿进化史、生物地理和古生物学的重要信息。本文侧重介绍云南古猿的分类和命名,并对其系统关系和生物地理作初步分析。通过古猿化石形态模式及其变异程度的观察,初步认为:各个地点古猿化石分别代表了一个具有性二型的单一种。暂时认为禄丰石灰坝、开远小龙潭和元谋的古猿化石分别属于一个属内的两个种,其有效学名分别为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石灰坝标本)和L.keiyuanensis(小龙潭和元谋标本)。从系统学观点看,有证据显示禄丰古猿属既为代表猩猩和人亚科共同姐妹单元原始的人科,也是代表猩猩亚科的原始姊妹单元,我们更趋向于赞同后一选择,但承认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综合对比研究来证实。迄今云南发现的古猿化石对研究人猿超科的进化历史提供独特的前景:晚中新世~上新世(8MaBP-2MaBP)时期,当人猿超科在欧亚大陆其它地区都已灭绝时,它们却连续地在云南出现。这表明中国南方或东南亚地区是人猿超科(包括猩猩和长臂猿的祖先)的一个重要的避难所。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对古猿所造成的生态和地理隔离,可能是古猿在这一地区幸存的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推测上新世中期以来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可能稍后人类的到来,加速了大型古猿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大陆的区域性灭绝。  相似文献   

12.
将掺钕的钇铝榴石(Nd:YAG)激光器与高精密MM1200质谱计、电子倍增器联网,应用连续激光质谱对单颗粒矿物、光片样品进行微区40Ar/39Ar测年、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研究。在光片上测定南极乔治王岛北海岸玄武岩等时线年龄(52.38±1.05)Ma和贵州绿豆岩年龄(239.16±14.13)Ma,两者与实际地质背景吻合。对两个中生代和太古代单颗粒黑云母进行连续激光质谱阶段升温40Ar/39Ar坪年龄谱测定,获得与常规法相一致的坪年龄谱  相似文献   

13.
赣南寨背A型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总被引:86,自引:9,他引:77  
陈培荣 《岩石学报》1998,14(3):289-298
赣南寨背岩体主要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黑云母结晶晚于长石和石英,锆石群型地温测量标尺显示其结晶温度为800℃~900℃,表明寨背岩体形成于一种高温贫水的花岗质岩浆。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为准铝质(Al2O3为12.21%~12.62%),富硅(SiO2为75.66%~76.74%),偏碱(Na2O+K2O为7.93%~8.90%),FeOT/MgO值高(59~148),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10%~0.65%和0.01%~0.02%),富含REE(Eu除外,ΣREE平均为500μg/g),Y、Ga、Nb等高场强元素(HFSE)以及F,Sr和Ba较低。这些特点与本区的I型和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别,是一种典型的A2型花岗岩。寨背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Ma,与辉长岩、双峰式火山岩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表明赣南地区在燕山早期即进入拉张裂解阶段。  相似文献   

14.
石笋的ESR和 U系年龄及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兆荣  金嗣照 《地球科学》1995,20(6):677-681
对北京周口店第四地点洞穴的石笋进行了ESR测定,用封闭平衡模式计算了它们的ESR年龄,并与U系年龄地对比,它们的平均年龄十分一致,测定了石笋的氧和碳同位素,获得了北京地区(1.5 ̄0.5)×10^5a间古气候变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陈义兵  胡霭琴 《地球化学》1999,28(6):515-520
采用颗粒级锆石U-Pb定年方法,精确测定了西天山前寒武纪天窗花岗片麻岩的结晶锆石年龄为798Ma,它代表了花岗质岩浆的结晶时代。花岗片麻岩具有较高的IAS值(1.17 ̄1.55)和LILE、LREE含量,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24-0.38)和Ba、Sr、p、Ti、Nb、Ta的亏损,表明源岩为成熟度很高的陆壳物质。其负的εNd(t)值(-4.4 ̄-6.4)和较高的初始^87Sr/^86Sr  相似文献   

16.
欧亚黄土中古地磁极性界线的地层学解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欧亚黄土中记录的布容一松山极性倒转界线为例,简要回顾近年来对黄土中 古地磁极性界线地层学解释的讨论。研究表明,由于在记录古地磁极性转换时存在不同程度 的“错位”,黄土中所测的极性界线的年代地层意义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就中国黄土而言,第 8层黄土(L)中下部或第8层古土壤(S)顶部测得的布容-松山界线系“错位”的产物,该层位 的年龄应老于 0.79MaB.P。对黄土中测得的Cobb Mountain极性事件界线进行地层学解释, 推论蓝田猿人化石层位的年龄1.2MaB.P。  相似文献   

17.
合肥盆地三尖铺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红层层序及时代,由于缺乏可靠的化石依据,曾几经变动人为因素很大。根据三尖铺组红层中泥炭在沉积或成岩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伊利石之^40Ar-^39Ar定年,其坪年龄为157.7 ̄159.95Ma,等时线年龄为157.2 ̄159.9Ma,并用K-Ar法测年进行对比和验证,其值为151.8 ̄155.8Ma,故确定其时代下限应为中株罗世晚期(卡洛维期),上限可能达晚侏罗世早期(牛津期)。^4  相似文献   

18.
卷曲藻Grypania属在蓟县高于庄组中的确认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系统描述了采自天津蓟县长城系高于庄组宏观藻类化石1属4种(包括1新种)。认为前人所建新属桑树鞍藻属(SangshuaniaDu,1986)即为美国西部上前寒武系贝尔特超群格雷松页岩中的卷曲藻属(GrypaniaWalteretal.1976),高于庄组(1434Ma)与格雷松页岩(1400Ma)在层位上大体相当,得到古生物化石上的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而远隔浩瀚的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华北古陆  相似文献   

19.
云南元谋小河盆地含古猿化石地层的沉积特点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元谋小河盆地含古猿化石的主要层位有 2个,时代相差约 1Ma。以黄色砂砾石层作为标志层,参考各含古猿化石剖面基底和现代海拔高度,盆内含化石层的晚第三纪地层可以很好的对比,小河盆地蝴蝶梁子剖面、房背梁子剖面相当于豹子洞箐剖面的的中下部。从哺乳动物化石和古地磁资料分析,小河组的地质时代为 7.3~ 8.2Ma。  相似文献   

20.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成岩成矿热历史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徐文艺  徐兆文 《地质论评》1999,45(4):361-367
采用Rb-Sr方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岩体年龄为143.37±5.17Ma;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年龄为123.6±0.7Ma;成矿岩体从固结成岩到成矿经历了20Ma。根据Rb-Sr和K-Ar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的不同,估算出沙溪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热衰减速率平均为20℃/Ma。单一的由成矿小岩体所提供的热能难以维持如此长时间热液成矿活动,矿区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