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隊在加工合金鑽頭時,採用了一種镶嵌的方法來镶鑽頭上的合金,不但提高工效,而且保證了合金出刃的正確。這種镶嵌的具體作法是:首先按鑽頭的合金數.規格以及合金出刃的要求設計一個鑽套(图1),将它置於筒狀鑽頭上,鑽頭下部支持在特製的體垫上(图2),再按图3所示的辦法將鑽頭卡好,即可放鑽床上加工合金孔,孔的直徑及深度按合金規格及合金出刃要求决定。由於有鑽套在上面,加工時  相似文献   

2.
构造形式与一般合金钻头不同,不同之处是三个合金为一组,每组有两个外出刃的合金,而中间一个为内出刃的合金,底出刃为2.5毫米。合金规格为7×15毫米。在灰岩夹燧石(7~8级)地层钻进效果较好(见表)。钻进时压力为2000~2500公斤,水量愈大愈好,转数为200~220转。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在六级带状灰岩中合金鑽头镶焊型式的选择问题根据不同的岩层情况,选择不同镶焊型式的合金钻头,是保证钻进效率的一个基本关键。我们在六级较碎的带状灰岩中,曾经对三种不同镶焊型式的合金钻头(普通合金金钻头,单、双粒直镶合金钻头,单、双粒斜镶合金钻头)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和试验结果分述于后: (一)回次钻进效率 1.普通合金钻头:钻头直径为75公厘,共镶合金粒六块,内、外出刃各三个,合金出刃镶焊规格  相似文献   

4.
这种钻头共镶四组合金,每四个合金为一组。前边两个合金底出刃为2~1.5毫米,后边两个合金底出刃均比前两个合金底出刃高0.5~1毫米。当后两个合金磨坏时,前边出刃低的两个合金接续工作。但后边合金工作时,与岩石接触面积小,所以压力要小,一般在1700~2000公斤左右。前边两合金接续工作时,前后二齿都与岩石接触,所以接触面积要加大。压力一般在2000~2500公斤左右。合金规格7×15毫米。在7~8级的灰岩夹燧石岩层中钻进,效果如表。  相似文献   

5.
合金的崩刃和脫落非但直接影响鑽探效率,同时还增加了非生产时間,縮短了机械的使用寿命及造成管材的大量耗損。由于孔內合金崩刃、脫落較多,这时碎合金对鑽头、岩心管磨損甚厉,特别是絲扣一经磨穿就容易发生鑽头脫落和岩心管折断事故,万一孔內不正常或者殘留岩心过多,該事故就难以处理。另外亦容易发生卡鑽事故。严重地影响着鑽探計划任务的完成。因此,我們着重的对它进行了分析研究,認为合金的崩刃和脫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技术規范及技术操作上掌握不当所致。並据此制訂了予防措施。現将我們在予防与处理合金崩刃和脫落中的实际体会写在下面,供大家研討。合金崩刃与脫落的予防一、在选擇使用合金上应选擇硬度及抗压强度大的和靭性强的合金。这佯,合金在高压快速廻转下能承受压力和担当阻力,防止合金崩刃。要使合金硬度大和耐磨性高,則要使用含鈷成份少的台金。从BK  相似文献   

6.
在中硬以上岩层中,用普通合金钻头扩孔,存在如下缺点:①容易崩刃;②合金片磨损快,难于保持孔径.因而扩孔效率很低,又大量消耗钻头.原因是:合金片镶在钻头底部同一平面上,由于钻具的振动,合金片受力不均,且受冲击;合金片数量少,每颗合金片受力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我队锡山分队在实际生产中设计了一种锥度为1∶20的锥形合金扩孔  相似文献   

7.
我队在岩石软硬不均的矿区采用小口径金刚石和合金混合钻进。为了减少卡簧、卡簧座的规格,实现合金钻进和金刚石钻进的通用,使配钻具简单和节约时间,对小口径合金钻头的内外出刃要求严格,尤其是内出刃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开孔时多用合金钻头.合金常发生崩刃,因此,下了套管后,必须用磨孔钻头将合金碎块磨掉.一般用平面磨孔钻头磨掉合金碎块,需要4个小时以上,加之小口径井壁间隙小,冲洗液在井壁环状间隙中的流速很大,合金碎块被冲起易造成夹钻或者把岩心管割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使用了一种喷反捞取器,可将孔  相似文献   

9.
在机掘坑探打眼工作中,过去一直认为无论打什么岩石,所用的合金钎头刃角都不应小于110°±2,否则合金就崩刃、掉角,笔者在中硬以下岩石(6-8级)中将合金钎刃自110°减小至100°~90°进行了打眼试验。通过三个月的长期观察和一个时期的实际测定结果证明:不仅钻速提高20%左右,而且从未发生崩刃、掉角等不正常损坏现象。测定资料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合金鑽头的水口、水槽开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弧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等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冲洗液暢通,及时带走合金刃前及鑽头底部的岩屑,提高鑽进效率。因此,在不影响鑽头强度的原則下,水口可适当开大,並尽量接近合金刃前,水槽亦可开多、开寬,这对鑽进效率是有好处的。最近,我們对合金鑽头水口开割作了研究和改进,发現了一个新的作用,这个作用是保护合金片不易碰伤,提高回次进尺和鑽头利用率。下面談談几种不同水口  相似文献   

11.
一、大八角合金三翼大水眼无心钻头 1.结构大八角三翼大水眼无心钻头的结构如图所示。用直径91毫米,壁厚10毫米的钻头料做钻头体。钻头体上镶焊三个厚16毫米翼片。为了提高钻头的抗掰能力和耐磨性,在锥面上用大八角合金。为使合金出刃一致,翼片加工由锻压改为车铣,把三个翼片车成六个阶梯,阶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六级以下的岩层中,大量的采用了硬质合金,使用过程中也显示出了许多其他磨料所不及的优点,钻进效率也更进一步的得到提高。如濉溪地质队出现了几台千米钻机也是与采用了硬质合金钻进有关的。但用硬质合金来钻进六级以上八级以下的岩层,就存在着一些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弱点:一、合金容易崩刃;二、囘次进尺很低。这两弱点我认为与操作方法、合金质量、合金镶焊质量、合金镶焊的几何角度等因素有关。我仅谈谈负角钻头在硬岩层中钻进  相似文献   

13.
小直径硬合金钎头应用非常广泛,每年的消耗量很大。硬合金片是镶制钎头的主要贵重材料,在提高钎头使用寿命的研究当中,千方百计地提高硬合金片的利用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经济问题。采用凿岩机钻眼时,实际上硬合金钎头的钎刃大部分时间是在钝化的情况下工作的。研究钎刃钝化随着进尺增长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钻速、钎头损坏率、硬合金消耗率等关系,是决定钎头合理修磨的依据,而钎头的合理修磨能使钎头的使用最有效和最经济,本文就是介绍钎头磨耗的实验研究和钎头合理修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岩巷掘进中,从五十年代中期直到现在,基本上都使用仿苏老一字钎头和YG15合金片,如图(一)、图(二)所示.每年用于镶焊中、小钎头的硬质合金超过1000吨,约占全国硬质合金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价值达6000万元以上.由于钎头品种单一,钎头与合金片的几何结构及参数不合理,材质(包括合金、钢材、焊料、焊剂等)较差,制造工艺和使用技术落后,硬岩平均寿命只有20—30米,约为瑞典、日本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常以胀裤、裂裤、断腰、脱片、碎片、崩刀、掉角、倒锥形磨损及圆柱化变形等方式,几乎100%提前报废,合金片平均残留刃高,大都在12毫米以上,真正在岩石上磨耗的有效利用的合金不足10%.这导致凿岩效率低,掘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硬质合金和钢材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15.
一、钻头结构超前可换式钻头由超前钻头(1)垫圈(2)翼片(3)档板(4)和钻头体(5)组成(图1)。二、钻头特点(一)牢固耐磨:由于钻头肩部和小钻头全部采用10×15合金,加之出刃较低,特别是小钻头的导向作用,提高了钻头工作时的稳定性,减少了合金破碎。   相似文献   

16.
三刃式鑽头     
某机施工地区岩层多为粘性页岩,用合金鑽头鑽进时,正常反应是給压漏水,不給压則不进尺。为此,採用了三刃鑽头(或称内外肋骨鑽头)取得了好的效果。該三刃式鑽头的构造如图所示。系用厚0.5公  相似文献   

17.
合金鑽头的镶焊,尤其是其中切制水口,在地质勘探的机修工作中占有很大的工作量。过去镶嵌合金,其切口均以鋼鋸鋸,每鋸一个合金切口需2~3分钟。为此,我們用旧料装配一架铣切合金口和水口的銑口机来切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減輕了体力劳动,由过去2分鐘縮短到3—5秒钟,銑切一个110毫米的合金鑽头,計六个切口並包括輔助时间共只需4~5分鐘,且此机构造簡单,制作容易,一般的修配间均可配制。一、铣口机簡单构造銑口机主要由底座、皮带輪、主轴和工作台等组  相似文献   

18.
我队自1956年使用硬質合金钎头凿岩以来,在提高生产效率上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在使用上亦存在不少问题。茲根据几年來的經驗教訓,將钎头的各类質量事故作如下分析。一、鑲焊研磨方面我队曾由于設备不全,以及硬質合金片和钎子褲在采購供应上的困难,因而过去的硬質合金釺头在鑲焊研磨質量上存在着很多問题。如脫片、崩刃、碎片、褲断等现象时常发生。经不断摸索改进,并采取各种措施克服了設备不足等等困难,逐步提高了質量,保証了生产需要。 1.脱片:  相似文献   

19.
我队烘炉工牛昌发同志根据已采用的各种钎子的使用情况创制了二差刃钎子。这种钎子由于兼有一字形钎子制造上的简易优点和高低刃钎子(三刃)打眼速度高的优点,所以试用有成绩后,得到了推广。一、二差刃钎子的规格形状如图:在一般情况下,各项规格如下表所列:  相似文献   

20.
岩心钻探原理来自远古时代.古埃及曾用管钻在建造金字塔时钻过勘探浅孔,取得的岩心和钻孔样品,至今还在博物馆里展出.W.M.F.皮特里在《金字塔与神庙》(1885年)一书中考证说,管钻是用宝石镶嵌的,与过去使用的研磨粉非常相似.钻具无疑是手摇的,钻孔深度可能是以英寸计算,而非以英尺计.迪德罗特在其科学百科全书(1751年)的"艺术与商业"一章中,图示一个手摇钻棒,有数枚金刚石尖刃,曾钻进2英尺.现代岩心钻探是由莱舒特的经验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他是一位住在巴黎的端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