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针对受震灾威胁、地质灾害频发的山地环境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尚不多见。该文以彭州市龙门山镇银厂沟流域为例,首先在总结分析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基于8项指标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然后,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结果作为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的首要因素,再结合地形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以地质灾害极高危险区、单体地质灾害危害范围、坡度≥25°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为限制性条件,构建地质灾害威胁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彭州市银厂沟流域内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分级。研究结果表明:高度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中度适宜区占11.4%,低度适宜区占10.5%,不适宜区占73.8%;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区域主要沿公路分布,并存在多个"块状"集中分布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条件便利,可为新农村住宅位置的选择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人居环境是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量化人居环境适宜性有助于引导区域人口规划,促进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大数据,运用GIS技术,从居住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1 km栅格为基本单元,对上海市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空间测度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市人居环境指数介于-1.79~45.57之间,空间分布上呈现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域递减的态势,整体分布趋势与人口密度相关性较高。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一带,土地面积较小,人口密度大,承载压力较大;发展潜力较高的中等适宜区主要涉及外环及新城区域,土地面积大,是未来人口导向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3.
目前针对受震灾威胁、地质灾害频发的山地环境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尚不多见。该文以彭州市龙门山镇银厂沟流域为例,首先在总结分析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基于8项指标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然后,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结果作为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的首要因素,再结合地形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以地质灾害极高危险区、单体地质灾害危害范围、坡度≥25°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为限制性条件,构建地质灾害威胁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彭州市银厂沟流域内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分级。研究结果表明: 高度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中度适宜区占11.4%,低度适宜区占10.5%,不适宜区占73.8%;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区域主要沿公路分布,并存在多个“块状”集中分布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条件便利,可为新农村住宅位置的选择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石家庄城区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分布情况,基于石家庄市的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构建了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条件、水化学条件、环境地质条件和先决条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并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划分了石家庄城区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源热泵开发利用适宜区分布在靠近滹沱河地区,面积约为19.74 km2,占全区面积的5.85%;较适宜区分布于研究区大部分,面积约为251.22 km2,占全区面积的74.40%;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及东部地下水超采漏斗区,面积约为66.71 km2,占全区面积的19.75%。石家庄市除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地区不适宜作为地下水源热泵开发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较适合利用地下水源热泵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质条件与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该地区工业用地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工业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法对该地区的工业用地地质环境适宜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区及较适宜区占研究区陆域总面积的59%,总体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6.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市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市县级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可为国土资源与空间更精细化的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本研究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宜昌市农业生产适宜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划分出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5类区域。结果表明宜昌市适宜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为3412 km2,不适宜土地面积为7143 km2;适宜进行城镇建设的土地面积为748 km2,不适宜土地面积为14679 km2。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均呈现出典型的区域特征,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条件好;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难度大。适宜性评价结果与规划数据有部分出入,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差不大,农业生产适宜等级的土地面积比耕地保有量红线面积多132 km2,分布于农业生产适宜和较适宜区的现状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3.98%;城镇建设适宜等级的土地面积比建设用地底线面积少611 km2,分布于城镇建设适宜和较适宜区的现状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7.99%。将评价结果叠加在谷歌卫星图上,在空间上观察是否与土地现状一致,结果表明农业生产适宜区的评价结果准确率达100%,不适宜区的准确率为93%;城镇建设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评价结果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朱伟  李玲  杨鹏  杨崇敬  艾洪键 《地球学报》2024,45(1):112-122
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区,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 选取场地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 地形排水条件、地质灾害及其他因素6个一级评价因子, 构造活动、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等13个二级评价因子, 利用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进行区内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得到了相应工程建设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 日照市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较好, 大部分地区适宜进行高层建筑工程建设, 占84.50%;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 全区多数地区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适宜区, 适宜性差及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付疃河两岸附近和海岸附近、大型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一带区域及城区; 轨道交通建设适宜性良好, 小部分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付疃河下游夹仓和小古镇一带及其沿海地区。评价结果可有效地服务于该地区规划布局、建设发展和工程选址,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正在开展的丹阳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分析丹阳市地质环境条件并评价城镇工程建设的适宜性。选取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7个一级评价因子,地貌分区、水系水域、洪水淹没程度等11个二级评价因子,以500 m×500 m网格为评价单元,利用GIS软件对丹阳市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叠加了丹阳市生态红线管控区,将一级管控区划为工程建设不适宜区,二级管控区划为工程建设适宜性差区。结果表明,除生态管控区外,丹阳市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良好,大部分地区为适宜区,适宜工程建设; 城市开发建设不能突破生态保护红线。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泸州市规划中心城区为例,建立了包括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和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采用模糊赋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泸州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泸州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整体较好,以适宜、较适宜为主,其中适宜区、较适宜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16%、28.81%,此外适宜性差区、不适宜区各占20.96%、8.07%;泸州市城市规划建设、重大工程建设选址应在适宜区和较适宜区范围内,尽量避免适宜性差和不适宜地区;在适宜性差和不适宜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应注意不同区段现有和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地基不均匀沉降、软土、坍岸等问题的防治。建立的评价方法在丘陵城市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上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生态适宜性评价有助于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针对生态适宜性的模糊性以及常权评价的不足,采用局部惩罚型变权来改进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合理确定惩罚水平,能有效突出瓶颈因素对评价结果的限制性作用,更好体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渐变性和模糊性,合理反映生态适宜性状况。结果显示:调权水平为0.25,惩罚水平α为0.8418时,变权评价结果符合实际;陕西延安宝塔区的高、中、低度适宜及不适宜区面积分别占4.63%、20.71%、47.28%、27.38%,且90.26%的建设用地处于高、中度适宜区;不同区域生态适宜性等级受不同的主导限制性指标影响,地形位、距生态保护区距离、距水岸距离等指标影响分布广泛,灾害密度影响城区,距城镇距离影响偏远区域,而土壤质量、有益元素、土地阻力仅影响个别区域。建议加强宝塔城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审批,促进边远农村居民点整治,以优化宝塔区建设用地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1.
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森  董玉祥  王金华 《中国岩溶》2007,26(4):279-284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是在湿润、半湿润气候环境和岩溶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和/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作用,造成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地表水流失、基岩裸露,形成类似石质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并对其内涵作出释义。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基准面的理论,以坡面形态、溶蚀岩溶地貌形态、基岩出露率、土壤厚度和土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群、土地利用类型等为景观指征,将石漠化土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等级,并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拟定了区域性石漠化土地分级及其综合景观指征。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省施秉县黄洲河典型白云岩岩溶小流域为例,基于白云石化学平衡热力学方法分别定量估算出1990-1992年、2001-2003年及2016-2018年白云岩流域的年均岩溶碳汇强度,并分析其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调控的响应,结果表明:(1)流域内第二个时段年均有效降雨最大,其次是第一个时段,第三个时段的最小;(2)流域内主要以有林地为主,旱地、建设用地持续增加但增长速率减缓,总体上流域植被覆盖度呈现上升趋势;(3)流域整体的岩溶碳汇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2002年、1990年、2016年,水田与旱地对岩溶碳汇贡献较大;(4)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共同控制岩溶碳汇,碳汇强度可能不随地类正向演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李阳兵  罗光杰  黄娟 《中国岩溶》2017,36(4):447-453
本研究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为基本数据源,运用Arcmap和Fragstats软件,研究了茂兰自然保护区弃耕撂荒地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结果表明:整个保护区的弃耕地主要集中在缓冲区和实验区;从2005年到2015年,弃耕地的空间分布范围明显减少,斑块面积逐渐增加;2005年和2010年,撂荒地数量与距聚落距离呈正相关,2015年,撂荒地主要分布在距聚落<200 m、600~800 m和>1 000 m的缓冲范围;弃耕地植被恢复型演替主要分布在核心区和缓冲区。研究结果为全面反映保护区的人地关系演变和生态恢复情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与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60  
万军 《地球科学进展》2003,18(3):447-453
喀斯特地区环境独特、生态脆弱,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地区。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喀斯特地区的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等领域。近10多年来,喀斯特地区的土地退化乃至石漠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压力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连续带,贫困人口集中,人口压力大,经济落后,土地退化严重,人地矛盾异常尖锐,如何开展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中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贵州省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典型代表,部分地区已经失去了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态恢复和发展的可能性,因而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针对性的增加外部投入,进行生态重建。对生态重建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是区域人地复杂巨系统结构损害和功能紊乱的集中表现,片面的环境保护和单独的生态治理工程无法解决这个系统问题,区域的生态重建需要采用系统科学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和生态重建研究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喜  张志才 《中国岩溶》2022,41(3):356-364
针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历史及新的形势下面临的挑战问题,系统地总结了植被退化、人工恢复、自然演替三个阶段植被、水文、土壤和溶蚀等观测实验得出的成果,阐述了喀斯特生态水文模型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以地球关键带科学系统思维和多学科综合研究范式,提出了喀斯特地区大气-植被-土壤-岩石系统结构和组成以及协同演变理念;从多学科交叉、系统观测、模型集成视角,探讨了生态水文与碳、水、钙循环协同演变的研究途径,并以此提出推动喀斯特生态水文学发展的建议,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形势下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周亮广  梁虹 《中国岩溶》2006,25(1):23-28
喀斯特地区水文运动规律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其水资源承载力也不同于非喀斯特地区。本文从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入手,选取了供水模数、需水模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均供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耕地灌溉率、生态环境用水率等评价指标,并用多目标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贵州省各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进行了合理排序。最后对人口、GDP、水资源量和喀斯特面积与评价结果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以上四因素与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关系,其关联程度大小顺序为: 水资源量> 人口> GDP> 喀斯特分布面积;喀斯特分布面积对其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其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关系不明显;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喀斯特分布面积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将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地区城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伟宏  王淑新 《冰川冻土》2017,39(2):435-442
京津冀地区城市聚集,目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下,随着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各城市面临大量人口流动迁移,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性将影响人口重布。以京津冀地区13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951-2013年的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综合评价各城市气候舒适度,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63 a来,本区13个城市人居气候环境舒适性较高;区内各城市气候舒适性分布特点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舒适性呈现降低趋势,河北省内秦皇岛、唐山、廊坊、邯郸等多个城市气候舒适性均高于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以全年气候舒适程度由高到低排序:秦皇岛>唐山>廊坊、邯郸、北京 > 承德 > 张家口 > 石家庄、邢台、保定、衡水 > 沧州、天津。这将成为引导人口分流的有利因素,驱动人口高度密集区进行有序合理疏散,缓解北京天津的大城市病问题。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以都匀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都匀市为例,选取地层岩性、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等6个评价指标,利用3S技术对各评价因子进行量化提取,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叠合分析,划分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再根据其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作出相应的分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强度生态敏感面积为75.23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30%;中度敏感面积为228.32 km2,占全市面积的10.02%;轻度敏感面积为902.11 km2,占全市面积的39.60%;微度敏感面积为841.00 km2,占全市面积的36.92%;非敏感面积为231.35 km2,占全市面积的10.16%。同时,研究发现,喀斯特生态环境敏感性是人为活动长期对喀斯特山区频繁干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elds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research since the 1990s. Karst areas are distributed extensively on the Earth’s surface and are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a fragile eco-environment. In southwest China, karst landforms are fully developed and their eco-environment is highly fragile. Over the past decades, irrational land use practice has caused a series of alarming eco-environmental issues including forest clearing, soil erosion, a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land use/cover change in this area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order to re-build the damaged eco-environment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conduct a case study on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its natural and human driving forces since the early 1970s in southwest China’s Maotiaohe watersh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and use/cover pattern in the study area has undergone a very complex change, which is a result of combined action of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logical factor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climate change and fast population increase played dominating roles in the change of arable land, shrub land, grassland, 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Since the early 1990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taken the place of population change to become the overwhelming human factor to go along with climate change in driving the land use/cover change, particularly the change in arable land, construction land, 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