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讨近50年来辽宁省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文章根据1965—2013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点的降水、年均气温数据与表征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和南方涛动指数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以及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65—2013年辽宁省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在多个时间段内发生突变现象;气温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并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的趋势;降水变化与ENSO事件强度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而气温变化与ENSO事件强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MODIS-NDVI数据分析澜沧江流域生长季植被NDVI时空特征和变化趋势,结合地形数据、气象站点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利用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植被NDVI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17年澜沧江流域生长季植被NDVI均值为0.592,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波动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0.09%/10年;2) 2000-2017年澜沧江流域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植被NDVII总体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高于累积降水量;3)澜沧江流域生长季植被NDVI驱动因子分析表明,气候驱动中以气温降水联合驱动为主,流域植被NDVI变化整体为非气候驱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GEE平台和1990—2019年巴宜区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巴宜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19年巴宜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稳中有增的趋势,其中,河谷区域增加明显,而高海拔区域相对稳定;②1990—2019年巴宜区气温呈显著升高,降水略有下降,总体呈“暖干化”,气温较降水量对植被覆盖变化更明显,但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影响总体不明显;③1990—2019年巴宜区植被覆盖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低、中低、中、中高植被覆盖区域,呈显著的负相关,而高植被覆盖区域呈正相关。本文基于遥感大数据和地理云计算的植被覆盖监测动态监测和定量分析方法,能对高山峡谷区生态评估和演替分析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本文对东北地区81个气象站点的1960—2019年日平均气温资料数据进行研究.利用5日滑动平均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年平均气温、≥0℃和≥10℃活动积温及其初日、终日、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28℃/10 a,活动积温整体...  相似文献   

5.
利用卫星测高数据提取赤道太平洋地区海平面的年际变化序列,以及南方涛动指数SOI和MEI指数研究了2005—2014年10年间ENSO现象和该地区海平面变化。证明赤道太平洋地区海平面变化与ENSO现象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发生期间,可作为研究ENSO现象的特征指标。并根据卫星测高数据计算的赤道太平洋地区海平面月变化异常图分别研究了2009—2011年先后发生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变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宁夏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指数与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问题,提出了从小尺度范围研究植被指数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2000—2010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集和宁夏10个气象站2000—2010年逐月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站点周围10km缓冲区内不同植被类型ND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10年宁夏不同植被类型NDVI均呈上升趋势;极端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对宁夏地区植被的生长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植被NDVI与极端最低气温的相关性系数最大,其次是平均气温;不同植被类型的NDVI与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以及平均气温的相关性由南向北呈现波动性增长,与降水量的相关性由南向北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且耕地NDVI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7.
选用地-气系统辐射产品中的地表下行短波数据分析秦岭淮河地区辐射分量时间变化,得到如下结果:地表下行短波辐射年际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分别在2002年7月和2004年9月发生显著下降;结合海洋尼诺指数对下行短波辐射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间下行短波辐射发生突变的时间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时间具有高度一致性,且辐射突变时间基本发生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初期.同时下行短波辐射通量在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显著下降,在发生拉尼娜现象时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8.
基于MODIS-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研究了天津市蓟州区植被NDVI近16年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16年间气温、降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蓟州区2000-2015年年平均NDVI趋势为先降后升,最低值出现在2004年.月际NDVI均值与月平均降水量的相关性高于最大降水量的相关性,说明最低温度比最高温对植被的影响更大,月平均降水量比最大降水量对植被的影响更大.除去人类活动的影响,蓟州区县植被指数的变化主要归因于降水减少和温度增加,对于指导当地生产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40年西藏那曲南部湖泊变化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遥感图像、SRTM的DEM数据为数据源,通过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并计算了1970—2010年那曲南部地区12个湖泊面积,并结合DEM数据计算其中9个湖泊1990—2010年间水位变化情况;然后分析该地区降水量、气温、最大潜在蒸发量、冻土、冰川雪线的变化规律;计算湖泊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并以简单的水文模型分析了湖泊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12个湖泊中除了格仁错面积减少以外,其他湖泊面积在40 a间都处在增长状态,其中湖泊面积增长主要发生在2000—2010年,这期间12个湖泊增长总面积达743.88 km2,占40 a总增长面积的63.95%;9个湖泊的水位也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些湖泊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近45 a气温上升造成的冰雪、冻土融化,降水量增加,而且该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安宁河流域植被生长变化对气候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安宁河流域植被演变趋势及其与气候的相互作用,基于2001—2008年MODIS图像、降水量和气温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计算了安宁河流域降水、气温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并对安宁河流域植被生长变化对气候条件的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NDVI变化和气温、降水呈正相关;降水量和气温等气候因子的变动会直接反映在植被长势上,其中降水对安宁河流域植被生长的影响更为显著;植被长势与气温和降水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