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瑞 《地下水》2013,(3):168-171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通过调查分析滁州市节水现状,阐述节水的重要性,并通过水资源供需平衡得出各项节水措施实施后可缓解一定的缺水问题,为滁州市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建设生态农业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缓解水资源不足,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节水灌溉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途径,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节水和增产的双重效果。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和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转变的具体策略。怎样发展节水型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宿县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4)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通过对大凌河木头城子河段"节水增粮"工程项目取水方案合理性和可靠性分析,得出项目可行的结论,从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星 《地下水》2003,25(3):156-159
水资源日益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农业节水潜力较大,从长远战略角度看,发展节水灌溉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节水灌溉理论研究进展情况的介绍,提出了西北地区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通过不同的工程形式和生产方式寻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因素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我市兴建节水工程在沙丘区发展节水莲藕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出我市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5,(6)
营口市老边区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城市,近期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在维系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做到水资源供需平衡。以2010年为水平年,对2020规划年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提出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完善水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切实实现分水质供水、提高中水回用量四项措施来解决规划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地区,且随着近年来新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新疆的水资源开发已经初具规模,由于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及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对新疆各地区实际水资源数据的整理进行预分析,并将7个水资源承载力相关指标应用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实现最终分析,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对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当前水资源利用现状,水资源承载力将持续下降,针对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后续潜力不足等问题,应通过选择合理的开发水资源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结构性改革和虚拟水贸易等措施大力发展节水设备和节水农业。保证新疆地区水资源可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葫芦岛市作为工业基础雄厚的海滨旅游城市,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葫芦岛市城区水源中平山水源和有乌金塘水源为地表水源,其他均为地下水源。但由于城市水资源短缺,供水不足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对葫芦岛市城区现状缺水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节水管理措施现状和城市节约用水现状,最后提出了城区节水的途径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盆地处于中国西部的极端干旱地区,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亟需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对策体系。文章通过对吐鲁番盆地水资源现状分析,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划分出了水资源保护区,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行政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认为只有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明晰水权、提高科技含量、实行严格的水资源配给制度、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同时采取开源节流并举、污水资源化、卤水制盐同步回收淡水的措施,水资源才能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才能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  郭巍  孟庆玲 《地下水》2010,32(5):110-111
分析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提出了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节水、治水、管水和用水的对策,并阐述了在城市水资源利用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穆禹含  张静 《地下水》2015,(1):129+174
盘锦市盘山县是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地区,通过对该县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供需平衡分析计算,水资源现状存在先天不足,节水制度不健全及地下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提出继续挖掘现有地下水源工程的供水潜力,重视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做好水库输水工程管网配套等措施,达到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4)
烟台市属于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形势日趋紧张。因此水资源的保障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烟台市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发现,该市水资源方面主要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污染日趋严重、农业用水效率低,浪费严重海水入侵严重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应通过加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多渠道开发利用各类水源、增加水资源量可利用量、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等保障水资源安全的措施解决烟台市水资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21,(4)
菏泽市水资源严重短缺,黄河水是主要的客水资源。引黄灌溉及收费问题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选取单县引黄节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区水利工程现状、灌区节水工程存在的问题,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规划,为节水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地区)能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短缺,能源开发可能对当地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可知,能源开发过程中所有未来年份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均小于1,说明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可以满足能源开发的需要。由于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因此,在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地区)能源开发过程中仍需采取节水、高效用水的措施,科学合理的开采地下水,加强立法和政府宏观调控、建立建全地下水动态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初期天津市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天津市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北方城市之一。通过对二十一世纪初期供需水的趋势分析,在加大节水力度、充分发掘本地水资源和从外流域调水(含南水北调)、污水资源化和海水淡化等措施下,一般平水年的缺水状况可得以缓解,但在枯水年份(75%保证率)依然缺水。文中在探讨了天津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措施后,认为合理地开发地下水资源,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东省滨海地区经济发达、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被严重挤占,农业发展受到制约的现状,通过对区域多水源的联合调度和合理开发利用、现代节水灌溉工程和精准灌溉、农艺综合节水和现代管理节水技术的综合研究集成,提出了与山东省滨海地区自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0,(4)
甘泉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水资源承载能力非常有限。通过对甘泉县水资源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形势日趋严峻;水资源无序开发,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水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水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和节水意识不够,节水资金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从加强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严格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用水安全和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甘泉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新绛县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通过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总结出新绛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地表水源置换管理、加强节水管理、水环境污染治理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宝根 《地下水》2012,(3):132-133
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衡水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重要。通过对衡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综合分析,提出非常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措施,对解决衡水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2)
结合东北水土资源条件及特点,分别介绍了东北"节水增粮行动"省级总体实施方案水资源论证和县级实施方案水资源论证两类技术要求。针对"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基础资料薄弱、共性技术问题突出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节水增粮行动"水资源论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严格控制水资源论证工作质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推进项目科学实施、有效促进项目规模和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协调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