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临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异常低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地层低压明显,与邻近凹陷特征明显不同。根据临南洼陷沙三段37口探井、99个地层压力实测数据,结合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分析低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临南洼陷低压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央隆起带之上的临盘及商河地区,在洼陷西部和西南部边缘也有发育,压力因数为0.82~0.95。异常低压主要与地层剥蚀卸载、地层降温及断层控制作用有关。地层剥蚀卸载引起压力下降幅度为1.00~8.43 MPa,是形成异常低压的主要因素;地层降温引起压力下降幅度为0.50~3.00 MPa。研究区临商断裂带、夏口断裂带主体断层及洼陷西南部边缘断层的封闭性较好,低压区域被保存;临商断裂带西侧部分断层封闭性较差,局部低压区域被破坏。该研究结果为临南洼陷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辽北下大堡金矿的主要成矿元素及成矿流体的热量、来源, 以及韧性剪切带与成矿的关系研究, 认为下大堡断裂次一级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形成后, 燕山晚期安山玢岩侵入, 在安山玢岩上下盘形成低温低压仓, 因温度梯度及压力梯度形成的热液携带围岩中成矿物质而形成成矿流体,向低温低压仓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北西向张扭断裂受区域韧性剪切作用的改造,而表现为韧性剪切带性质,相应地使低温低压仓中的刚性、塑性岩石破碎及糜棱岩化,并形成相应的含金岩系,因此,下大堡金矿床属韧性剪切- 中温热液蚀变岩型叠加矿床。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分析了青藏高原500hpa高压因伊朗高压脊东伸、分裂产生过程中和东移过程中,西风带波动、印度季风低压以及100hpa层流型的一系列变化,从而说明青藏高原500hpa高压产生和东移的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低压仓对沃尔登重力仪进行气压试验,发现仪器的观测结果受到三种影响:1.气压后效,2.气压滞后,3.气压变化。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如何消除这三种影响,本文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天气学、动力诊断等方法对2010年7月陕西出现两次大暴雨过程综合分析。目的在于揭示近海台风活动对陕西区域性暴雨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近海台风活动是影响造成两次大暴雨的一个关键因子。两次暴雨的水汽输送均由登陆后的台风低压环流东侧的偏南急流来实现,且以700hPa表现最为显著。前一次暴雨过程中热力条件和高层抽吸对增强上升运动和对流作用明显。后一次暴雨过程是因持续、深厚和稳定少动的河套低压自身不断发展加深的作用,加剧了上升运动发展,其上升运动区与暴雨区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位涡守恒方程,导出了斜压大气中非线性Rossby波满足KDV方程和MKDV方程,求得了斜压大气中非线性Rossby波足椭园余弦波和孤立波,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讨论,着重用斜压Rossby立波的性质解释了大气中的一些重要天气现象如极涡、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7年陕西两次区域性大暴雨的分析发现,台风远距离的影响作用明显。在对流层中低层,台风西行发展和加强时,台风低压的东侧或东北侧的风场出现显著增强现象,为暴雨区输送大量能量和提供充沛的水汽。台风在海南附近时,其径向特征表现明显,大暴雨出现在秦岭以南;台风在台湾附近时,其纬向特征表现明显,大暴雨出现在秦岭以北。垂直运动分析表明,台风低压系统的存在、维持、发展和加强对副热带高压有一定的维持、加强作用,有利于强降水的形势能够稳定和维持。  相似文献   

8.
驾驶机轮,象利剑劈风斩浪,荡开双桨,象雄鹰展翅飞翔。我们和工人师傅纵横转战,驰聘在十八万亩水面上。下拦网,筑起水底屏障,放刺网,鱼群听任召唤,哪里去?—定置张网。洒下一身汗水,换来鱼跃人欢。工人师傅是我们的好老师,鹤地水库是我们的大课堂。舱面上,讲儒法,我们同评千秋功  相似文献   

9.
对低压低渗气层进行压裂改造是必须的 ,常规水力压裂改造后液体返排速度慢、程度低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由此而引起的二次污染是影响工艺效果的主要因素。用液态CO2 与水基压裂液的混合液作为新的压裂液 ,不会使压裂工艺水平降低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低压低渗气层进行压裂改造是必须的,常规水力压裂改造后液体返排速度慢、程度低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由此而引起的二次污染是影响工艺效果的主要因素.用液态CO2与水基压裂液的混合液作为新的压裂液,不会使压裂工艺水平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低压低渗致密气藏压裂施工时往往存在储层易伤害、难返排的特点,试验应结合压裂工艺对压裂液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调试出的压裂液体系既要低成本、低伤害、易返排,又有结合气藏特征与施工特点较好的满足施工需要。对于致密气藏的压裂液休系的选择与评价主要开展的工作内容包括:评价和优选适合于压裂目的的层的压裂液及添加剂,进行压裂液耐温耐剪切、静态破胶、滤失性能、残渣含量、滤液表面张力岩心伤害等综合性能的评价,本文以我所对鄂北低压致密气藏压裂液的选择为例,阐述了低渗致密气藏压裂液评价与选择的方法及现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成都“2008.9.24”暴雨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研究四川成都地区2008年9月23日~25日强降水天气的物理机制,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WRF)模拟了此次过程,并结合FY-2号C星云图资料,对过程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为低层弱低压辐合,同时台风"黑格比"登陆后带来大量水汽,并借助西伸的西太平洋副高源源不断的向四川盆地输送,另外存在来自南方孟加拉湾水汽的持续供应,对流云团形成于地面低压与西伸副高的交界处,并沿着副高边缘由西南向东北移动,雨带分布在副高边缘气压梯度大的地方,模拟结果与观测事实基本相符。利用WRF模式模拟暴雨产生的环流形势,配合卫星云图,能进一步揭示暴雨产生的物理机制,可作为深化暴雨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描述了胶东—鲁南双变质带,从荣成、文登、威海经青岛、胶南、诸城、日照到莒南赋存于太古代至早元古代胶东群和/或胶南群变质杂岩中的C类榴辉岩带,代表了高压低温变质带;从胶东到鲁南的桃科期(早元古代)Ⅰ型花岗岩带及胶东莱西—安丘早元古代麻粒岩相岩石则代表了高温低压变质带。我们推测,这一双变质带,形成于早元古代华南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期。在这次碰撞事件之后,胶东—鲁南地区发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这次变质事件使得高压低温变质带发生了进变质作用,使C类榴辉岩平衡温度升高,同时使蓝闪石片岩消失;高温低压变质带则发生了退变质作用,Ⅰ型花岗岩发生混合岩化作用,麻粒岩相岩石遭受退化变质。胶东—鲁南双变质带,表明了华北—华南陆块的东部边界是从合肥、嘉山、响水、连云港经鲁南、青岛到胶东(荣成、威海)后而没入北黄海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从气候学角度出发,对西北太平洋TC(热带气旋)发生温带变性的频数与大尺度环流系统间的关系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研究发现变性TC多发生于夏、秋两季,通过对NCEP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的500hPa高度场进行EOF分解,发现西北太平洋TC变性的频数与65°N附近强冷高压系统在夏、秋两季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在秋季高于夏季;与30°N附近强副热带高压系统存在负相关关系,夏季副热带高压系统的作用更大;与30°N以南西北太平洋多台风活动区域的弱低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低压越弱,对流越弱,则TC的生成数越少,其中发生变性的TC数也会减少.500hPa高度场EOF分解的第一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时间函数分布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出现了反号,较好地对应了变性TC年频数的年际变化趋势,70年代中期之前变性TC呈总体偏多,之后变性TC的频数总体偏少,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辽东半岛南部太古宙主要由变质深成岩和表壳岩组成,变质表壳岩是“包体”存在于深成岩中。通过变质矿物、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微晶化学分析,认为组成本区太古宙地壳的变质杂岩经历了高温( 624℃~ 865℃),低压(小于 5× 108 Pa)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直接影响气体在其中的吸附和运移。以长宁示范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富有机质页岩样品为例,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低压CO2气体吸附及低压Ar气体吸附等实验,对长宁示范区开发主体层段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长宁示范区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隙,页岩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平均比表面积为42.19m2/g,平均孔体积为0.059 1cm3/g,孔径小于2nm的微孔提供页岩60%以上的比表面积,是页岩气主要的吸附场所;孔径大于10nm的介孔和宏孔提供页岩70%以上的孔体积,是页岩气主要的储存场所。改进的气体吸附法可实现对页岩纳米级孔径分布的连续定量表征,研究结果对了解富有机质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评价页岩含气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方涛动是一种横跨太平洋的大气压力系统的耦合现象。当中心在复活节岛的高压系统的气压升高时,在印度尼西亚和北澳大利亚上空的低压系统的气压就要下降,反之亦然。为使这种现象定量化,1927年Gilbert Walker定义了南方涛动指数,它由东太平洋气压值中减去西太平洋气压值来算出。如果东西两值之差大于正常值,指数为正;小于正常值,指数为负。这个指数涨落与大范围的温度和降水偏离正常情况有关。如印度季风雨在南方涛动指  相似文献   

18.
二郎坪群主体为一套变质火山岩,夹有少量的变泥砂岩和大理岩。普遍发生了绿片岩相一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物世代关系表明存在两期矿物共生组合,早期以阳起石+斜长石为代表,晚期以蓝绿色角门石+斜长石为代表。温压测量结果表明,从早期到晚期变质反应的PT条件由低温低压向较高温高压演化。利用角闪石环带确定的PT轨迹为逆时针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西峰油田长8油层较厚而干层、水层等夹层较多,分层射孔难度大,射孔后实施笼统注水的实际,为明确注水过程中油层、水层、干层吸水的差异性,搞清油层吸水特征,选用30块岩心进行了并联水驱流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油、水层渗透率相近岩心低压并联驱替时,早期产出水是水层水,后期产出水既有水层水也有油层水;在油层渗透率大于干层条件下合注水驱时,最早的产出水来自于油层,在干层出水后,产出水仍主要是油层水;在k=k>k条件下合注水驱,最早出现的产出水来自于水层,而不是油层或干层,随着驱替过程的进行,干层水和油层水相继产出;在k>k>k条件下在低压驱至残余油之前,最早的产出水是油层和水层共同产出的,之后干层水才产出。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油层、水层及干层在互层合注条件下油层水淹规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合理开发措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丹凤群中,部分斜长角闪岩含有由阳起石内核和镁普通角闪石外环组成的环带角闪石。外环形成于主变质期,而内核是早期变质矿物的残余。早期变质作用属低压相系的斜长石-阳起石相环境,发生在丹凤群形成之初;而主期变质发生在加里东晚期的中压相系的角闪岩相。大约在海西—印支期后又出现了伴随韧性剪切作用的退变质现象。早期变质和主期变质作用可能分别与秦岭造山带的裂谷作用和裂谷闭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