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元镇,湖南省邵东县人,地质学家.194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后,即在前湖南地质调查所任技佐、技士和技正.解放后,先后任中南地质调查所长沙分所技正、中南地质局主任工程师、河南禹县煤田地质队和平顶山401地质队技术负责.1957年起,历任广西地质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技术顾问,并先后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五届区人民代表、区政协二届委员、区科  相似文献   

2.
韩影山     
韩影山,河北省唐县人,著名地质学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先后在河南地质调查所、中南地质局、河南省地质局工作,历任地质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59年任河南省地质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曾任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河南省人大代表、第六届河南省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3.
周圣生,湖北省广济县(现武穴市)人,著名矿床地质学家。194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后,在湖南地质调查所工作。1949年后,历任湖北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调查组负责人;中南地质调查所灵乡铁矿地质调查分队  相似文献   

4.
常印佛院士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1965年从事矿产勘查工作,其中,1955~1956年供职于地质部华东地质局;1957~1965年任321地质队技术负责、总工程师;1965~1974年由原地质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1977年至今:先后任安徽省地质局(后改称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邢光福 《地质科学》2009,44(1):347-348
谢窦克研究员,1935年5月生于江西九江,祖籍四川省内江市.195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曾先后在地质部北京地质研究所(1956~1961)、安徽省地质局地质研究所(1961~1962)和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1962~2001)工作.2001年至今为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科学顾问.  相似文献   

6.
王学曾男,1930年生于沈阳市,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中南地质勘探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湖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铀矿地质》编委。1955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历任地质队主任地质员、副科长、湖南二机局主任地质师等,曾任铀矿地质学会第一届理事。1956年到60年代初,负责320矿床勘探工作。先后研究总结了工作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化特征和碳硅泥岩型铀成矿特点,扩大  相似文献   

7.
红沟铜矿床是我国已知富矿床之一,一九五八年进行开来,先后由青海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冶金八队进行过地质勘探,我队于一九六七年在此基础上对红沟铜矿继续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在地质勘探过程中,曾得到省地质局、祁连山铜矿、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西北地质研究所、西北冶金地质研究所及北京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为本矿区提供了一些研究成果资料。  相似文献   

8.
1912年1月22日出生于广东新会(现江门市新会区)。1934年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被选送到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当研究生。1935年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士,兼中山大学地质系教学工作、1937年任江西地质调查所技士。  相似文献   

9.
潘钟祥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河南省汲县人.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先后在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和四川地质调查所工作.1940~1945年赴美留学,在堪萨斯大学及明尼苏大学地质系学习石油地质学及矿床学.1946年获博士学位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兼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解放后于1950年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担  相似文献   

10.
区调人物     
·区调人物陈克强安徽省青阳县人,1935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4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勘系。先后在地质部中南地质局、重工业部中南地质勘探公司、冶金部湖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地矿部区测局、地矿司、直管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单位工作,历任组长、技术负...  相似文献   

11.
北山地区的早志留世笔石相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强了北山地区的工作,其地质研究程度速迅提高,地层的研究工作亦有新的进展,早志留世笔石相地层的发现就是其中的一项新成果。北山的早志留世笔石相地层是甘肃省地质局区调队1966年于甘肃省肃北县罗雅楚山最先发现的,并命名为黑尖山组。1974—1980年,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区测队相继在中蒙边界黑鹰山地区进行1:20万区调工作,于黑鹰山—居延海一带的圆包山及小狐狸山两地先后发现含笔石的早志留世地层,由于该地岩性和黑尖山组岩性有明显差异,而且笔石化石丰富,故另起新名为圆包山组(图1)。  相似文献   

12.
1977年2月,在加尔各答召开了国际地质对比组织会议,印度全国委员会热烈欢迎这一学术活动。该学术项目的领导者——总负责人杜伦佩(Trompette)博士同意印度地质调查所推荐P.K.拉哈(Raha)为这一工作组的成员。 1977年7月,印度地质调查所领导人地质学者K.K.弗马(Verma)先生负责组织了国家工作组,其中包括印度地质调查所下属各区和某些科研机关的技术人员参加。近几年来,印度地质调查所在这一学术项目方面曾加强了工作,主要在上前寒武系沉积层  相似文献   

13.
西南石油局退休干部刘向同志(正处级,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因心脏病突发于2 0 0 4年4月3日上午9点4 5分逝世,享年86岁。刘向同志生于1918年11月15日,194 5年由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194 9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四川地质调查所、山西灵石西渡煤田队、内蒙二连石油  相似文献   

14.
1989年5月16~20日,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在中南地质勘探公司南宁地质调查所召开了地质找矿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近5年来冶金地质找矿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研究、讨论了“八五”、“九五”地质找矿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措施.冶金地质系统14个单位的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广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振潜(曾任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所长)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  相似文献   

15.
刘增乾先生于1943年由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至今,从事地质工作整整50周年。他曾任西南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地质局副总工程师、高原地质研究所所长、成矿所顾问、研究员。 解放前刘先生曾在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和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云南组任职,先后在祁连山、柴达木作过地质调查,在甘肃、青海、云南等省的矿山作过矿产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16.
区调人物     
方如恒,安徽省贵池县人,1932年10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5年东北地质学院(现为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本科毕业,1955—1962年先后在东北地院院刊编辑室、吉林省工业厅重工业处、辽宁省地质局锦州地质大队、朝阳地质大队从事普查工作;1963—1983年调至辽宁地质局区调队,先后任组长、分队技术负责人、大队总工程师等职;1984年起担任辽宁地矿局付总工程师。亲自参加过7幅1∶20万区调工作,主持编写了《辽宁省地质矿产概况》、1∶50万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于1992年上半年为作者组织了两个月的地质旅行:一是作者曾于1955—1959年在309队工作过的中国南部主要铀成矿区;另一是现今正在进行铀矿普查的中国东部的某些地区。此次地质旅行于4月20日至6月22日完成。作者同中国同事们一起参观访问了地质局、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南、华南、华东、东北等地勘局、长沙科研所、南昌科研所、金银寨矿床、希望矿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0,(2):F0002-F0002
常印佛院士 男,著名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地质勘查专家,1931年出生于江苏泰兴,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64年以前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查;1965~1974年,由地质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1978年以后,先后任安徽省地质局(后改称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现供职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相似文献   

19.
<正>主编:张金带,男,1956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82年1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长期从事铀矿地质工作。2001年5月起任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总工程师,2012年5月起同时任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总工程师,2011年11月起同时任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技术领域首席专家和重点铀矿科技专项总设计师。出版专著(第一作者或主编)有:《铀矿地质志》(华东、中南、  相似文献   

20.
1937年李捷和张文佑先生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了“安徽(贝于)贻县女山火山口”一文,对女山的生成及其附近的地质,作了正解的解释。1953年夏高振西先生曾同北京地质学院的同学来此采集标本,首次大量发现冰长石及橄榄石。1955年与1956年春,笔者为了采集标本,曾先后由南京经明光到女山附近各工作了一星期,因此,有机会对本区的地质作一些实地的观察。在丰嘴村附近(图1)子女山玄武岩与凤阳层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