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潮力与显著地震关系及其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荣华  彭克银  薛艳  丁香 《地震》2004,24(1):60-64
对引潮力与显著地震的关系及其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应用作了较系统的总结, 进一步完善了笔者提出的基于显著地震特点的地震短临预报方法, 简称CH方法。 1997年至2003年5月应用CH方法所作的全部21次地震短临预报中, 与地震实况比较, 较好和做了一定程度预报的共有12次, 占57%, 这表明用于地震短临预报的CH方法具有较好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地震前兆与短临预报探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丁鉴海  余素荣  肖武军 《地震》2003,23(3):43-50
针对地震短临预报面临的科学问题,分析研究了地震前兆(近场前兆、远场前兆和大尺度动态前兆)预报地震的物理基础;总结了地震短临前兆时空演化特征和同步耦合现象。高空技术在地震前兆观测中的应用将有利于短临预报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7年后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引人注目的地震。震前曾提出中期预报意见,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预报时间偏长,地区偏大。震前还发现少量短期异常,但难以肯定其是否为前兆;临震微、宏观异常集中在1天至1小时,未能及时发现。据此分析认为,对于中等强度地震,中期预报的主要判据是地震活动性异常;并且只有在中期预报的基础上优化台网,努力扑捉短临信息;改善通讯条件,及时传送短临宏微观异常信息才有可能实现短临预报;中等强度地震的中、短期预报一般宜在地震系统内部进行。  相似文献   

4.
我仅就短临地震预报简谈以下观点。1 短临地震预报存在的问题如果短临预报的科学含义是 :1月际地震趋势预测 ;2月际内地震事件发生的预测 ;3月际地震趋势和地震事件的社会发布。那么 ,我国短临地震预报就存在有不少基本性的科学技术问题。试以事实为例简析之。1 .1 趋势问题图 1是我国国家级分析预报业务系统对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期间所作出的短临地震预测趋势标识曲线和实际地震趋势演变曲线。从比较中不难看出 :1差异显著 ,客观趋势的高低走向变化 ,主观预测毫无能力显示 ;2预报者们需要研究科学预报原理 ,避免“猜报”;3预…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5月24日和30日云南盈江发生5.6和6.1级地震。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年度、年中和短临对2014年盈江震群作出了地震三要素准确的预测,获云南省地震局2014年预报效能评比第二名。于2014年3月25日提出了3个月短临预测意见,2014年盈江5.6和6.1级地震在预测范围内,地震三要素预测正确。及时对此次地震前预报思路和方法作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外几次重要地震预测与预报结果之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钦忠 《地震学报》2014,36(3):500-513
简述了地震预测的方法与类别, 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几次重要地震预测预报实践特别是地震短临预测预报的情况, 从中凸显了地震短临预报的困难以及对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和社会需求的紧迫性. 通过对上述国内外一些大地震预报预测(海城地震、 唐山地震、 日本地震、 美国帕克菲尔德试验场的地震预报实践和汶川地震等)的成功与失败的解读, 试图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地震预测与预报, 尤其是地震短临预测与预报虽然困难, 但并不是不可能的, 事实说明它存在着很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地方地震工作是我国地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临预报的监测、震情的动态跟踪、前兆观测方法的探索以及各种前兆信息的获取和识别方面。具有与专业地震队伍不同的特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地震工作还具有观测手段比较科学,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广,接近震区,可补充专业台网不足等特点,因此已经成为整个地震系统中捕捉短临异常、实施短临预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专业地震队伍一起密切配合,为综合防御和最大程度减轻地震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1987年初召开的地下水位专业短临预报方法攻关课题座谈会上,讨论确定了1987—1988年地下水位攻关的主要课题有:一、地下水动态短临预报方法与提高第二代水网效能的研究;二、井孔映震能力及短临预报指标的研究;三、地下水动态预报地震的新  相似文献   

9.
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的预报和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大震前进行中、短临阶段预报及大震现场预报的主要思路、方法和依据。中期预报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活动特征、大震的47年重现周期和应变能的积累;短临预报的主要依据是:滇西南地震活动中心的动态演变、M_L≥5.0级地震震中定向迁移及地震活动过程。大震后现场跟踪预报和最大强余震震级判别主要用了∑√E—lgt和b值截距法。最后本文对预报情况进行了总结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海城地震发生已近五年,这次地震在短临阶段的宏微观异常现象比较丰富,这不仅为这次地震的短临预报带来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也为地震短临异常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资料,但过去由于观测条件和当时的研究程度所限,虽然在海城地震的短临预报中也用了这些异常的大部分,并且也获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但从研究地震短临预报的角度来看,必须提供更为充分更为可靠的依据,因此对这些异常有进一步研究和评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江苏05井、06井水温的中短期地震异常典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宿迁05井、金湖06井自2001年数字化改造以来,水温观测记录到的典型中短期异常较好地对应了华东地区的几次中等地震,并较成功地应用于日常短临预报工作。对这两口井水温的典型异常图像和预报实践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水温作为地震的直接前兆异常观测项目,在地震预报中具有相当突出的短临特征,它更多的反映了井孔区域内的中等地震引发的应力活动,在江苏地震的短期、短临预报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震预报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短临预报,只有短临预报成功,前面的中长期预报才具有实际的价值。所以,研究短临预报成了当前急需的课题。本文的目的,就是对1978年5月19日凤仪地震的短临异常特征作讨论,以期能作为今后预报大理州南部五级以上地震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地震概率预报效能评分和预报发布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耀霖 《中国地震》1992,8(2):23-28
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我们不但面临地震预报问题,而且面临如何应用决策理论科学地向公众发布短临预报的问题。为此,除了目前已经开展的地震易损性研究外,还要研究预报向公众发布后引起的社会经济效应及采取预防措施所需的经济代价;此外,还应实现从确定性地震预报向概率地震预报的转变。概率预报是地震活动本身特点所要求的科学的预报方法,它可以使我们把长期地震危险性分析和短临预报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定量的决策分析,更科学的决策是否和如何向公众发表地震短临预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为了在短临预报中推广概率预报,必须正确理解概率预报的含义和对概率预报效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天祝电磁波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祝电磁波出现前兆异常时对应地震很好,在短临预报中发挥了作用,天祝县地震局根据前兆异常作出的几次较好的预报,得到了甘肃省地震局的高度关注和评价。本文整理并总结了从1996~2004年这9年间的观测资料,并统计分析了前兆异常的特征,为天祝地区在短临预报方面提出了地震三要素的参考量。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2001年2月四川雅江5.0和6.0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背景,分析了这次地震未能实现短临预报的原因,结果表明,雅江5.0和6.0级地震发生在历史地震记载时期短,构造不清,地震以网稀疏,中等地震活动长期平静的高原山区,要依靠现有的地震学前兆异常指标来实现短临预报是非常困难的,尽管震前在震中及其附近有地震活动增强的显示,但仅据此仍难以实现短临预报,过多地依赖不完整的历史资料,同时过多地依赖现有的震型判定指标是导致雅江地震短临预报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地方地震工作是我国地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临预报的监测、震情的动态跟踪、前兆观测方法的探索以及各种前兆信息的获取识别方面,具有专业地震队伍不同的特点、优势和不可的作用。地方地震工作还具有观测手段比较科学,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广,接近震区,可补充专业台网不足等特点,因此已经成为整个地震系统中捕捉短临异常、实施短临预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专业地震队伍一起密切配合,为综合防御和最大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包头6.4级地震震前的电磁辐射与短临预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地震前兆电磁辐射接收仪在山西太原的观测资料,按照地震短临预报原理,预报了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64级地震,并与国外同类结果做了比较,指出短临预测原理用于地震预报实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30日新疆和静发生5.3级地震,位于新疆年度地震危险区内。震前由本文作者组成的南天山东段6级地震危险区短临跟踪小组于2008年6月中旬提出了短临预报意见。本文回顾分析了这次地震前开展的短临跟踪的工作思路、前兆异常的分析讨论及地震短期预测等,并对地震短临跟踪预报工作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气压变化与强震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地震的中期和短临预报,本文对宾川县1958~1986年期间的逐旬平均气压,逐日14时气压进行数学处理。为川滇地区强烈地震(M≥6.0)的发生提出了低压发震的长、中期预报;找到了滇西地区M≥5.0级地震的短临预报指标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云南1920年以来间隔时间大于500天的8组中强震的时-空-强特征分析,发现后一地震的发震 时间、地点和震级都有很强的规律性,610±20天为发震的优势时间,地点多集中在云南省的中北部,震级则可 用关联性公式计算。详细介绍了2003年大姚6.2级地震短临预报的主要依据和方法,并指出大姚地震短临预报 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讨论了地震"三要素"准确与偏差产生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