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为适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的需要,由卫生部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举办的卫生系统林业血防技术培训,于2008年11月14~15日,在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举行,参加培训的人员来自全国各血吸虫病疫区省卫生系统的血防技术人员,共计50余人。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林业血防的机理、山丘型抑螺防病林布局及营建技术;血吸虫与钉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青眉山溶洞的岩溶景观、文物古迹及其旅游开发价值,重点从地史、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了该洞及其景观的成因。研究认为,景观边际效应是该深洞旅游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至于该洞对于全球变化,古气候重建的研究意义,尚待进一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3.
2008年2月1226日,笔者在调查新疆五家渠某团场(N 44°10′31.9",E 87°32′30.6″,海拔:457 m),枸杞种植户防鸟设施现场时在当地农民布设的迷网上意外搜集到3号棕眉山岩鹨(Prunella montanella)尸体,其中2件被制作成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鸟类研究室.经过文献查证(郑作新1987;马鸣2001),该物种为新疆鸟类新记录种.测量数据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良文  杨开忠 《地理科学》2008,28(3):325-330
利用1987~2003年中国制造业8个产业分省份面板数据对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与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制造业8个产业中,大部分产业存在地方化经济效应和城市化经济效应,即产业自身规模以及其他产业规模对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从而验证了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同样对市场结构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没有支持"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更能促进创新"这一理论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要强于市场竞争对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湖北省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现状,探讨区域经济地域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原则、湖北省地域经济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试论经济全球化对非洲华人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以定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3):14-19,105
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是一个经济体和一个经济单位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中来,非洲的华人经济也不例外。鉴于目前有关华人经济的文章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和美国与欧洲,很少有人探讨过非洲华人经济的情况,所以本文试图通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非洲经济、中非经济关系和华商对非洲的投资,来论述经济全球化对非洲华人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态经济原理出发,运用持续发展的观点,对黄河流域八省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地域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旅游消费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消费对区域经济贡献是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旅游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网络结构的输入输出系统。文章在旅游实际消费和乘数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旅游消费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空间差异、产业差异和总体贡献。  相似文献   

9.
虚拟经济对区域经济学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催生了虚拟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已经从多方面向区域经济渗透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生存生活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网络技术改变了"距离"的固有概念,虚拟经济摆脱了"区位"的严厉束缚,区域经济学原本依赖的空间基础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一些基本原理在新兴的虚拟经济中失去解释力,甚至受到强烈的冲击.基于现实的新情况,积极探讨区域经济的新形态和区域经济学的认识创新.  相似文献   

10.
11.
区域经济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区域经济,首先要明确区域经济赖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好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经济活动的音空有限性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安全充分流动性。从这一逻辑推演,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学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索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并制定协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浙江省67个县域的人均GDP,利用Arc 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2000—2013年间浙江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县域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呈现西南—东北逐步增强的格局;2000—2013年间经济重心和格局比较稳定,略微向东北方向移动;冷热点分析和标准差椭圆也显示了不同县域之间存在分化。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包括第一自然的分异、产业集群的空间联系、政策红利的差异、区域规划的变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5个方面,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17.
李小建 《地理科学》2023,(5):816-827
基于理论著作和其他文献,分析经济地理学家提出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政治经济地理、制度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和交叉,认为:政治经济地理与制度经济地理学在制度研究上有交叉;政治经济地理与演化经济地理学都重视“过程”或“演化”研究;政治经济地理与关系经济地理学在人与组织关系上有共同之处;关系经济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地理学共同注重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地理学强调制度与经济演化的关系,关系经济地理学关注制度与经济互动的关系,它们与制度经济地理学形成交错。各学派的核心特征为:政治经济地理聚焦政治经济(生产关系)的地理过程,制度经济地理学研究特定地域制度塑造或制约经济行为及经济结果,演化经济地理学关注企业等经济主体的空间演化,关系经济地理学注重形成经济景观的各相关因素的关联作用。这些学派弥补了经济地理学规范分析的一些不足,同时在普遍规律研究上有明显缺陷。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建设在鼓励学术观点争鸣的同时,应注意兼顾现象的特殊性和理论的一般性。  相似文献   

18.
英美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及我国同类教材改革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10a来,英美诸国使用的经济地理教材可被概括为理论分析型、部门分析型、实际问题型和综合型.我国面向21世纪经济地理教材应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在理论选择上以可适用理论为主,尽量反映我国经济地理学家的理论成果,在教材组织上应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此外,在教材编写中应树立严谨的学风,给学生以样板.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世界经济有两大潮流并行不悖地发展,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顺势而动,融入潮流,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布局,实施以自由贸易区为核心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非正规部门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初被提出以来的。由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和规制背景不同,出现了多种概念。本文对国外非正规部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不同概念界定,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核心大致经历了从“自我雇佣”到“不受规制”再到“半正规”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动态的视角界定和研究我国的非正规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