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确定板块运动学模型的台站选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和板块运动模型的台站选取标准都具有随意性,直接影响地球参考架和板块运动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提出了一种确定刚体板块内台站的新方法,即从ITRF2000速度场利用7参数转换得到的各台站运动速度残差,使其向刚性板块运动逼近,通过多次循环,从而确定各板块的刚性台站,可更好地定向地球参考架和建立高精度板块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2.
ITRF2000无净旋转对中国大陆地壳形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计算全球14个1级板块的总角动量以及ITRF2000速度场相对NNR-NUVELIA的旋转分量,研究了ITRF2000的无净旋转(也称无整体旋转)符合特性。结果表明.虽然ITRF2000的速度场通过50个核心站归算到NNR-NUVELlA上.然而在研究中国大陆区域地壳形变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仍是不可忽视的,其差异性表现为:ITRF2000的速度场相对于NNR-NUVELIA模型的速度场表现为顺时针旋转.前者速度模量大于后者;两个速度场的差异量表现为东部大于西部,E-W向差异量最大值达到5mm/a以上,N-S向差异量接近4mm/a。提出了2种消除这两个速度场之间系统差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今绝对板块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点假设,热点对于中间层是固定的.相对热点的板块运动叫做绝对板块运动.绝对板块运动模型可以通过反演火山链传播的速率和走向数据以确定相对板块运动在角速度空间的原点来得到.利用一组近来(0~7.8 Ma)全球分布的热点的迁移速率和走向数据,结合板块运动模型NNR-NUVEL1A,已研制出一个叫做APM2的现今绝对板块运动模型.按照该模型,太平洋板块围绕60.063°S、102.210°E处的极以(0.833 0°±0.013 3°)/Ma的速率运动,非洲板块围绕46.849°N、44.372°W的极以(0.101 5°±0.013 4°)/Ma的速率运动,南极板块的运动则以46.871°N、146.942°E为极,速率为(0.084 6°±0.017 7°)/Ma,欧亚板块的运动更慢,极为27.291°N、171.925°W,速率为(0.065 5°±0.020 6°)/Ma.这一模型表明,岩石圈相对深部地幔有一个以49.423°S、90.625°E为极,速率为(0.198 3°±0.013 5°)/Ma的净旋转.表明太平洋热点同印度-大西洋热点不一致,显示太平洋热点的运动也不一致.为了分析和比较,还给出了仅用全球分布的热点的走向数据和仅用印度-大西洋热点的走向数据得到的板块绝对运动的角速度.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板块运动和形变及其边缘现今相对运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太平洋构造系是地球的一巨大构造系,集汇聚型、分离型和转换型板块边界于一体,是全球火山、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基于空间大地测量技术长期观测得到的速度场,分析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和形变,并利用空间技术测定太平洋边缘地带转换断层、洋中脊扩张以及海沟边界汇聚与俯冲相对运动速度,获得了太平洋板块及板内的现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太平洋板块整体以70.1mm/a向西北移动;北太平洋板块具有刚性特征,而南太平洋板块东西向存在拉伸,具非刚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 ITRF2008 参考架下 225 个 GPS 测站的速度场对 NNR-MORVEL56 板块运动模型中13个板块的运动参数及不确定度进行估计。在测站的筛选过程中,利用全球应变率模型 GSRMv1.2 的结果对测站第二不变应变率进行双三次二维平面插值,若测站的第二不变应变率小于10-14/a,则测站位于板块的刚性区域。考虑到冰期回弹对测站速度场的影响,基于冰期回弹模型ICE-3G(VM2),用TABOO直接对测站的水平位移速率进行定量计算,若冰期回弹引起的测站水平位移速率大于0.5 mm/a,则测站位于GIA地区,应予以剔除。分别比较本文计算结果、Altamimi计算结果和基于地质资料的MORVEL板块运动模型,结果显示本文建立的板块运动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所采用的测站筛选准则具有可行性。简要分析了本文和Altamimi计算结果的差异以及个别板块偏差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使用国家级CORS站数据,建立了CGCS2000板块运动模型,该模型可以提供高精度的速度场,实现2000历元至当前历元的点位的归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地幔对流、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与板块运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ITRF2014的定义、测站的全球分布、输入数据的基本情况、处理数据的基本策略以及相对于ITRF2008的改进。ITRF2014首次考虑了非潮汐大气载荷模型,提升了参考框架的精度并优化了内部模型。在推出台站坐标、速度、残差、EOPs等常规产品的基础上,ITRF2014提出两个新产品:只基于SLR的地心运动模型和震后形变模型。原有模型的改进与新模型的提出为世界各区域坐标系的更新与精化、地震的预测等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阐述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测定和研究板块运动的基本方法、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并和地质学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用地质学方法与用大地测量方法建立的板块运动模型参数在整体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但对某些板块而言两者相差甚大 ,超出了模型误差的范围 ,其中 ,所有大地测量得到的太平洋板块速率都大于地质模型 ,极位置经度都偏小。不同作者利用空间大地测量建立的板块运动模型参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与所利用的数据类型、板块及其边界划分方案、测站的数量与分布状态及测站取舍的原则有关 ,尤其是与测站的分布及强变形 (非刚性板块运动 )测站的取舍有关。在研究区域性地壳运动时 ,采用不同的板块运动模型将会得到不同的背景场 ,从而会得到不同的区域运动图像 ,因此选择合适的背景场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海南及邻区1999年以来GNSS资料及1970年以来水准数据获取三维运动速度场,分析地壳运动特征,结合东南亚水平运动背景场分析周缘板块对海南地块及华南地块陆缘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三维运动以白沙断裂为界,岛北部以海口-屯昌为界。华南地块各观测点E向运动速率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至陆缘区域速率最小,各观测站间运动速率差异性小;S向运动速率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位于23°~26°N区域观测点的速度场与其南北两侧存在差异。华南地块运动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和挤压影响,陆缘地带还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活动及南海扩张运动影响,澳大利亚板块对区域运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NNR������ITRF��ȫ�����˶�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RF2000???????????????????????????ITRF2000??1 mm/a????????????NNR??NUVEL1A?????????????NNR????;??????????????????????????????????ж?ITRF??????????NNR??????  相似文献   

12.
?????????????????????????????????????????????????????????????????????????????飬?????????????????λ?ü???С???????????ITRF2008????????????????????????????????????????????????????????????С????????????????????????????????????????????????о?????????????????£???????????????  相似文献   

13.
????????????μ????????鷽????????????????????????????????????????????????????????????????÷???????????????????????????????????????ITRF2005VEL????鱳????????????????????????????????????????????????£?????????????  相似文献   

14.
???ù??????ο????ITRF2008???й???????????????????????ITRF2008??ITRF2005??CGCS2000??????ó?ITRF2008?????????????????????????????????????????????????鱾??????????????????й???й?????????????????????????????CGCS2000??仯?????????ж???????????CGCS2000??ITRF2008????????????????????????  相似文献   

15.
???????????????????????????????????????????????????????????????7?????????о???????????????м?????????????????????????????GNSS????????е?IGS?????????????????ο?????  相似文献   

16.
�������ֽ�ؿ��˶������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2009?????GPS?????????о???????壨18.5??25.5??104.5??112.0????ITRF2000????μ??????????????????????ο?????μ?????α????????????????????????????о????滪???????NE115?????????????????????33.5 mm/a?????????????3.5 m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