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正射影像具有地图的几何特征和影像特征,直观易读、信息量丰富、获取快捷,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成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基础地理数据资源。本文从海量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管理与分发服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结合ArcSDE空间数据引擎的体系结构和数据模型,针对国家基础数字正射影像的数据源特点和建库要求,提出了基于ArcSDE的国家基础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建设思路和解决方案,开展了基于ArcSDE的国家基础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的存储模式研究和集成建库实践,实现了国家级海量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有效组织、安全存储、统一管理和分发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不仅是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的数据源,也是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的重要数据产品。本文针对国家1∶50 000更新工程DOM数据库建设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建库总体思路、技术方法和海量多源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技术设计,面向正射影像数据库管理与分发服务需求研制开发了影像库集成管理与数据服务系统软件,实现影像成果数据集成管理和分发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不仅是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的数据源,也是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的重要数据产品.本文针对国家1∶50 000更新工程DOM数据库建设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建库总体思路、技术方法和海量多源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技术设计,面向正射影像数据库管理与分发服务需求研制开发了影像库集成管理与数据服务系统软件,实现影像成果数据集成管理和分发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GIS镶嵌数据集的正射影像数据库构建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具有直观、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和经济、方便、获取快速等优点,是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基于ArcGIS镶嵌数据集栅格模型构建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对近年来的影像空间数据库技术进行了梳理,然后基于ArcGIS镶嵌数据集模型提出了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构建方法,其中对影像入库涉及的栅格数据存储模型、建库步骤、相关参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最后,开展了海南省某测区小型正射影像数据库构建试验,通过试验证明了文中方法的可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海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包括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以及元数据库五个子库的逻辑设计,以及数据库建库的步骤,包括数据入库前检查,数据库结构设计和数据入库。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世界》2004,2(4):i005-i005
杭州市基础空间数据库系统是杭州市科学技术局立项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于2004年1月5日通过了杭州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的科技鉴定,获得“国内领先水平”的好评。该项目融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应用国际先进的ORACLE ArcSDE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建库与管理,有效地实现了多源、多尺度、多种类海量数据的无缝管理和高效存储,建立了一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2月15~19日,平顶山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数字鲁山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宝丰县数字乡镇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等3个项目的基础数据成果通过了省级质检。本次"平、宝、鲁"三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数字平顶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1000地形图制作与建库1500余幅、1∶1000数字正射影像图更新与建库2300余幅、1∶1000地形图更新及建库400余幅;宝丰县10个"数字乡镇"1∶500地形图制作及建库200余幅、3个乡镇1∶1000地形图制作及建库100余幅、1∶5000 DLG制作及建库130  相似文献   

8.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正射影像数据库是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正射影像数据各项指标符合项目设计要求,保证入库数据的质量,并为今后进一步更新提供依据,设计正射影像数据检查库,并在1∶50 000 DOM更新工程中实施和应用,实现了正射影像数据入库检查的程序化处理和自动质量评判.  相似文献   

9.
国家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正射影像数据库是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正射影像数据各项指标符合项目设计要求,保证入库数据的质量,并为今后进一步更新提供依据,设计正射影像数据检查库,并在1:50 000 DOM更新工程中实施和应用,实现了正射影像数据入库检查的程序化处理和自动质量评判。  相似文献   

10.
国家1:50 000基础地理数据库建库的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过8年的奋战,国家测绘局在2006年初建成了国家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库,包含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核心地形要素(DLG)、地名(GN)、土地覆盖(LC)、数字正射影像(DOM)及相应的元数据(MD)等7个子数据库和整体集成管理系统,图幅数量超过2400多幅,数据总量达5.3TB。为目前覆盖全国规模最大、内容丰富、精度高的多数据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工程量巨大,工程技术和管理十分复杂。在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针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与数据源状况、数据生产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国内外的先进与成熟技术,在数据生产、数据库建库及数据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4D产品(DEM、DOM、DRG、DLG)空间数据库结构设计,将4D产品通过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存储在大型商业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8i中。在Oracle中可以建立不同的关系表来存储一些4D产品。由于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符合OpenGIS规范,这将增加空间数据的互操作性,并能使GIS融入IT技术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空间数据仓库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数据仓库和GIS技术,设计出了空间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在该结构中重点描述了空间数据仓库与测绘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数据仓库应由多数据源的抽取、数据仓库管理、元数据管理、数字产品融合、数字产品网上服务、多维分析和二次开发这7大部分组成,并对这7大组成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GIS空间数据库的更新技术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空间数据库更新是当前GIS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更新方式、实现的技术方法。研究表明空间分析技术是空间数据更新的基础,空间叠加分析、实体空间关系分析,以及基于实体空间关系的智能捕捉,是实现区域空间要素整体更新和局部要素更新这两种更新方式的最主要的支持技术。  相似文献   

14.
空间数据获取手段呈现多样化,其数据集每天以PB级的速度在增长,如何高性能地存储、高效处理海量空间数据成为重点问题。基于空间数据库集群系统,提出了Geohash的矢量空间数据分片存储方法,通过该分片方法实现了空间数据的并行导入、分布式矢量空间数据查询。通过实验分析了分布式矢量空间数据库在真实数据集以及虚拟数据集下的读写性能。实验表明:考虑空间分布特征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库集群在空间查询性能和并发访问性能方面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分布式数据库查询应用于分布式空间数据库查询带来的传输和处理代价高的问题,本文结合已有分布式跨边界片段连接优化方法,深入研究了分布式空间拓扑连接查询处理,提出跨边界连接优化的空间查询优化算法,丰富了传统的分布式查询的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同时,针对不同片段连接类型的分布式空间查询全局优化策略,实现了分布式空间查询分解与数据本地化,从而优化分布式查询中的数据传输所付出的高昂代价。最后,提出了结点归并、连接归并树、执行结点、执行计划树等分布式查询优化方法,利用相应归并和优化算法将全局空间查询转化为各个场地局部空间数据库的具体执行计划,消除分布式查询中的冗余计算,优化查询计算策略,从而解决分布式空间查询中的处理代价高的问题。通过分布式空间查询实验表明,本文的算法能够较好地提高分布式空间查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空间数据库设计方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近年来,利用空间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成为GIS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关键是空间数据库的设计。针对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作者以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设计为例,对空间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分析数据、选择模型、划分实体、确定关联、映射转换等设计步骤中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强调了CASE工具与UML建模在空间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GIS应用以空间数据库为中心进行组织,而舁构的空间数据库之间因为缺乏被计算机所理解的语义知识,很难解决日益增长的异构的GIS应用之间的互操作的需求.本体(ontology)技术被看成是解决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异构性以及互操作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地理本体需要通过领域专家人工建立.比较耗费时间.本文提出一种从已经存在的空间数据库中提取出地理本体的方法,来解决异构系统中本体获取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GIS应用的快速发展对异构空间数据库互联互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现有的多种异构空间数据库互操作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开放式空间数据库互联互访(OGDC,Opening Geospatial Database Connectivity)的策略与规范,以及由各家GIS平台软件厂商共同制定标准接口,再由数据库开发厂商或数据提供厂商按照标准接口进行开发实现的新模式。本文对OGDC的设计思路、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数据访问对象模型及接口,并使用国产空间数据库软件BeyonDB,对OGDC作了开发和实验验证。实验表明,OGDC可以较好地兼顾空间数据互联互访中系统功能、效率和易用性等方面的需求,为异构空间数据库的标准化共享和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讨论了各种GIS网络应用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流GIS空间数据库和自主开发的中间件的GIS网络应用解决方案。并分析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局采用该方案实现宽带城域网环境下的GIS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GIS数据库空间冲突的确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冲突的确认是空间冲突检测和处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只是对线目标间空间冲突的确认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给出了数据库更新背景下线线空间冲突的确认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空间数据精度、目标类型、时态、语义等因素,利用元数据、DLG、DRG、影像数据以及专家经验等对检测出的空间冲突进行人机交互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