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根据朗金土压力公式,以常规设计为基础,建立了分步开挖、无粘性土时主动土压力荷载增加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可靠度分析的AFOSM法,分析了分步开挖时土压力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分析研究了土性参数对土压力计算可靠性的影响,最后得出了四点结论。  相似文献   

2.
大型开挖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土体开挖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实质上是开挖引起岩土体移动,变形,破坏和失稳的问题,主要从对环境影响的意义上,阐述了有代表性的两种大型开挖-露天开挖和地下开挖引起岩土体移动,变形和破坏后一些规律性问题,并从机理上对某些现象的规律性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非开挖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概况,根据北京地区的市场需求,论述引进非开挖施工设备和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治理济青高速公路因渗滞水的影响,造成路基、路面损坏的工程中,根据工程特点,采用了不影响交通、不破坏道路结构、不破坏环境、施工速度快、施工精度高、施工成本低、社会效益显著的水平定向钻进非开挖技术,非开挖技术是利用不开挖的相关技术对地下管线、管道进行铺设、修复或更换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在河道堤防、水库大坝的排水,以及铺设供水、排污等管线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地下工程开挖面空间效应特征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工程开挖面对围岩变形具有约束作用,在该约束作用下开挖面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效应。通过开展地下工程开挖面空间效应现场试验,获得了开挖面空间效应特征。根据现场试验结果,提出了描述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双曲正切函数经验公式。利用上述经验公式,开展了洞室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获得了不同预警等级条件下拱顶沉降值控制标准。研究发现,对某特定断面,空间效应最显著时并非开挖面透过该断面时;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越差,开挖面空间约束效应越不明显;若采用常规先开挖再监测的方法,不能监测到围岩全部位移,从而影响参数反分析的准确性;利用开挖面空间效应原理可以获得地围岩稳定性位移控制标准。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地下工程空间效应和开展地下工程稳定性控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利用单元分层法分别讨论了墙后无开挖回填和有开挖回填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挡土墙土压力分布形式,推导出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强度及主动土压力系数理论公式。结果表明,墙后无开挖回填工况条件下墙背主动土压力沿墙高成线性分布;墙后有开挖回填工况条件下墙背土压力沿墙高成非线性分布。  相似文献   

7.
关于堤坝管涌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堤防工程在洪水期间发生渗流管涌而形成的险工往往占堤防重点险工的三分之二以上。将管涌产生初期涌水点附近透水层看作是各向同性均质 ,并利用地下水井流理论 ,推求出了管涌形成后的出水流量、临界面及破坏界面孔口尺寸的计算公式 ,并将计算成果与工程实际进行了比较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相关效果  相似文献   

8.
上下台阶开挖下城门形隧洞纵向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隧洞纵向变形规律曲线能有效地反映洞壁围岩变形随掌子面推进的演化过程,然而,原有适用于圆形隧洞全断面开挖的纵向变形规律公式是否适用于城门形隧洞分部开挖,尚需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本文借助于FLAC3D软件对城门形隧洞上下台阶分部开挖下的纵向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初始地应力条件、不同围岩类型下该规律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确定该规律的经验公式,并与紫坪铺工程导流隧洞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上下台阶开挖下的纵向变形规律曲线与全断面开挖具有相似的形状,但是掌子面处的位移比ur(0)/ur∞存在较大差异;当侧压力系数大于1.0时,变化水平应力对边墙测点的纵向变形规律曲线影响较小;采用平面应变模型并结合本文提出的经验公式可对城门形隧洞上下台阶开挖下的纵向变形规律曲线进行预测。工程实例验证表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所得曲线与监测数据比较吻合。利用本文经验公式能简便、较准确地预测围岩变形规律,结合监测数据进而可对隧洞总变形进行初步预测。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工程岩体开挖后改变了原来的赋存条件与环境,沿硐壁岩体表面卸荷由于应力的重新调整,表现在波速上升的下降,即岩体性状发生变异。随着时间的增加,变异程度加大,而变异的速率却逐年下降,文章根据黄河上游某水电工程坝址平硐壁不同时间(几个同点位)弹性波速测量结果,拟合了波速年下降率D(%)与开挖一测定时间间隔N(a)的函数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进行岩体波速的反算,求得了开挖时岩体的波速值,反映其本来的性状,对一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17,(Z1):471-478
依托某供水工程输水隧洞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和Mohr-Coulomb屈服准则进行施工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围岩条件下隧洞支护时机的估算。首先,基于收敛-约束法进行隧洞开挖推进过程中的变形规律研究,分析监测断面的围岩变形特征,研究发现围岩位移的收敛规律与围岩质量相关,提出隧洞纵向变形曲线的修正公式。然后,采用一步挖穿分期释放的模拟方法,研究监测断面位移随开挖荷载释放的变化规律,以相同的位移释放系数为出发点,构建,开挖面推进距离与荷载释放率之间的关系,并将对应的围岩位移陡增点作为施加支护的推荐时机,得出不同围岩条件下施加支护与开挖面之间的控制距离。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纵向变形公式相关参数确定过程简单,拟合效果良好,推荐的支护与开挖面之间的控制距离符合工程实际规律。  相似文献   

11.
周平槐  杨学林 《岩土力学》2016,37(10):2953-2960
基坑开挖后的卸荷回弹会导致桩侧摩阻力减小,但这一影响仅局限于基坑底部一定深度范围内。在计算开挖后的桩侧摩阻力时,可将卸荷视为作用在坑底的均布上拔荷载。当荷载作用在地表以下,土体附加应力应采用Mindlin应力解。定义基于Mindlin解计算开挖后桩侧摩阻力与开挖前变化为5%时的深度为开挖影响计算深度Hc,开挖深度和宽度对Hc的影响明显,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而泊松比的影响可以忽略。据此推导出Hc的计算公式。开挖卸荷导致的竖向附加应力,Boussinesq解求得的结果大于Mindlin解,但随着深度增加,二者差异逐渐减小。分别针对开挖深度、宽度和内摩擦角不同取值的216种组合进行计算,结果表明,Hc范围内基于Mindlin解求得的桩侧摩阻力与基于Boussinesq解结果的比值? 最大为1.124,最小为1.001。工程实践中为偏于安全,可直接采用Boussinesq解进行桩侧摩阻力计算。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对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基坑有效系数、有效区、失效区、临界线的新概念,提出了深基坑变形控制参考标准和经济有效的变形控制对策。简介了自制的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优化设计及其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SDCDEFEM)。利用该系统及应用实例分析,得出了简明估算深基坑最大变形及其位置的统计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The protection of two existed tunnels which are right under the Longpan tunnel’s excavation located in Nanjing Railway Station’s Square is presented. Due to the combining use of piles retaining and strips of excavation, the existed shield tunnel’s upwarping during the excavation is controlled successfully.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existed tunnel’s upwarping, the piles retaining’s design and the deformation’s supervis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re also analyzed in detail. This excavation made a good example for the future similar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4.
杨挺  王心联  许琼鹤  王义 《岩土力学》2005,26(Z1):187-192
结合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龙蟠路隧道(南侧)西段上跨已建成的地铁1号线双线盾构隧道时的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排桩与桩板支护法有效地解决了基坑开挖中盾构隧道隆起位移控制的难题。并就箱形隧道基坑下已建地铁盾构隧道隆起位移的控制分析计算、排桩与桩板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法、施工中的位移监控量测结果作了较详细地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5.
焦健  乔春生  徐干成 《岩土力学》2010,31(9):2951-2957
针对数值流形方法特有的覆盖剖分方式,提出了一种模拟岩土工程中开挖过程的算法。该算法采取某种措施,在覆盖剖分过程中将开挖面视为特殊的不连续面,这种不连续面将其所在的数学网格剖分成不同的流形单元,但却不对所在的数学覆盖作剖分。这样,开挖面两侧虽分属不同的流形单元,但开挖面两侧同一数学网格内的流形单元却具有相同的物理覆盖。采用该算法,无需对开挖面处的单元进行特殊处理,可在整个分析域采用统一的网格形式;同时,打破了原有数值流形方法的限制,将开挖面的位置完全当作连续介质来处理,避免了因将其视为不连续面而产生的误差。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后,将其应用于某假想隧道的开挖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地下洞室开挖爆破围岩松动圈的数值分析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肖明  张雨霆  陈俊涛  田华 《岩土力学》2010,31(8):2613-2618
根据数值计算提出了在地下洞室开挖爆破中,确定围岩松动圈的方法。给出了地下洞室开挖爆破的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计算方法。该方法论述了爆破荷载、重力荷载和开挖荷载的计算、施加以及迭代的方法,可以合理反应爆破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和锚固支护施加的效果;结合岩石松动圈的实测方法,推导了判定围岩开始松动的损伤系数阈值公式,可以结合数值计算得到的洞周围岩损伤系数分布,确定在开挖爆破作用下围岩松动圈的范围。对实际工程的分析计算表明,根据数值计算判定的围岩松动范围与实测松动范围的规律基本一致,量值吻合较好,其结果为地下洞室开挖爆破的围岩松动圈的确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治文  殷琨 《探矿工程》2008,35(10):39-41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由于各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因此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很强的个性。本工程用PHC桩代替常用的钢管桩大大地节省了投资,边坡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The authors firstly introduce deformation control of deep excavation pit in detail, and then put forward new conceptions such as: effective coefficient of excavation pit, effective area, ineffective area and critical line, and also put forward the referential criteria of deformation control. The System of Optimization Design with Deformation Control of Deep Excavation Pi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Finite Element Method (SDCDEFEM) is also briefly introduced. Factors influencing deformation of excavation pit are analyzed by the system. The measured and simulated data of maximum deformations (settlement, displacement and upheaval) and their position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statistic formula estimating maximum deformations and their positions was gained, and economical-effective measures of deformation control were brought forward.  相似文献   

19.
无支护基坑侧移空间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坑变形存在的空间效应,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无支护结构情况下的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随开挖过程基坑壁侧向位移在水平和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针对基坑坑角变化对基坑位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基坑壁位移的分布函数进行了讨论,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软土深基坑中的角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软土深基坑档墙与土体的变形、破坏等基坑支护失事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坑角落效应的概念,指出角落效应为当前软土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所忽视,分析了角落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其综合特性,讨论了角落效应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