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下水环境容量是水环境容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容量的确定可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地下水污染总量控制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文中重点研究地下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计算方法。首先,对地下水环境容量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在环境容量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地下水环境容量定义,提出了潜力环境容量的概念。针对地下水的特殊性,从含水介质类型、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的地下水化学作用条件等4个方面论述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用于地下水环境容量计算的不同地下水功能区的地下水质目标。从应用层面上,将地下水环境容量分为两种类型:区域地下水环境容量指一个大的行政区或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环境容量,由稀释容量、自净容量和迁移量组成,文中给出了区域地下水环境容量和潜力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特定地下水环境容量则是指给定污染地段对指定区域的环境容量,文中也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光辉 《地下水》1994,16(2):63-65,69
要保护地下水环境,避免其遭受更严重污染,需考虑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已知的地下水环境内生物、化学、物理作用,而且,还应考虑物质使用的类型及分布状况、污染物迁移特征,并以地下水环境系统污染物特征为基础,确定地下水环境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在供水中具有重要地位,约占供水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依据大量的水质资料,对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查明了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氟、铁等主要因子的含量及超标分布特征;对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任战  丁厚钢  张甲芳 《地下水》2010,32(4):63-65
根据淄博市丰、枯水期水质监测资料,按地下水分区,分析了地下水类型、矿化度、总硬度分布情况,进行了地下水质评价,阐明了地下水资源质量状况,并提出了加强水库与饮用水源地管理保护,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和入河排污口监管制度,积极做好退水水质监督管理,实行水环境质量公布制度等六项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护曲堤煤矿地下水环境,进行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依据地下水环境评价导则,在分析煤矿区地下水水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预测评价了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研究成果有关部门进行地下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崇义县某铜多金属矿为例,分析矿业活动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及地下水均衡系统的影响,采用一维完全混合模式和地下水径流模型进行定量和定性预测。文章提出预防地下水均衡系统被破坏的相关措施为生产废水循环利用、修筑截水沟、拦挡坝预埋导水管、建设生产废水集水池、加强采空区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环境破坏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济南市地下水环境的实际情况,从地下水环境污染、泉水停喷、地下水位下降三个方面,分8个指标,对济南市地下水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表明2005年济南市地下水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约为10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0.58%,其中,泉水停喷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旅游业损失和农业缺水损失尤为突出,占总损失的50%。  相似文献   

8.
榆神矿区矿山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连娟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47-49,54
榆神矿区属我国内陆干旱区,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矿山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可以归结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补排平衡状态的破坏和水质污染的问题.针对影响水环境变化的因素提出开展采煤保水研究、调整矿山开发规划、矿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勇强  薛传东 《云南地质》2006,25(4):394-395
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十分复杂,可使含水层结构和构造破坏,引起地下水补、径、排关系变化,加上煤矿疏排水的延续、水-岩作用以及所处化学环境的改变,。引起地下水质和量的变化。同时,地表水与地下水、矿坑排水发生直接的水力联系,破坏了正常的水环境,并引起泉水干涸、地表塌陷、井筒破坏、土地荒漠化等灾害。因此,煤矿区的水资源保护问题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5)
珠江三角洲地区酸性地下水(pH6.5)分布范围占全区面积的3/4,区域地下水酸化较普遍,已成为最大的区域地下水环境和生态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pH值及地下水常规无机成分,对地下水酸化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pH6.5的偏酸性地下水主要分布于东、北、西的低山、丘陵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果林用地及农田用地,主要含水介质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同时分布有松散岩类孔隙水、还有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pH≥6.5的地下水主要集中在三角洲中心平原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城市用地,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孔隙水。  相似文献   

11.
由于长大隧道建设期间具有显著地集水廊道效应,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不断向隧道轴线汇集,进而诱发一系列的水文 地质灾害,给施工人员和隧址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在构建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扰动 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群决策不同个体实践认知水平的差异,把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用于山 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有机结合,对西藏米拉山特长隧道建设对地下水 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拉山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扰动程度属于一般水平。依据评价结果,采取了相 应的工程措施,实现了隧道建设与隧址区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可为类似地区隧道建设的地下水环评工作提供有益的 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长大隧道建设期间具有显著地集水廊道效应,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不断向隧道轴线汇集,进而诱发一系列的水文 地质灾害,给施工人员和隧址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在构建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扰动 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群决策不同个体实践认知水平的差异,把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用于山 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有机结合,对西藏米拉山特长隧道建设对地下水 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拉山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扰动程度属于一般水平。依据评价结果,采取了相 应的工程措施,实现了隧道建设与隧址区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可为类似地区隧道建设的地下水环评工作提供有益的 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绿化带能美化环境,吸尘减噪,保持水土,但在降水量少的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带主要依赖地下水补给,会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以土默川平原北部呼包高速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将研究区的绿化带进行分类,同时,结合ET_0等相关公式计算绿化带的蒸腾耗水量。在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掌握研究区的地下水补径排特征,计算研究区侧向补给量,进而得出绿化带蒸腾耗水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高速公路绿化带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青山山前侧向补给,主要排泄为地下水径流排泄及绿化带的蒸腾耗水; 2016-07—2017-06期间,研究区非植被区、植被覆盖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7%和83%,绿化带年蒸散发量为1006.10 mm,蒸腾耗水量为2434.86×10~4m^3/a;山前侧向补给量为24372.16×10~4m^3/a;绿化带蒸腾耗水量约占山前侧向补给量的10%。由此可见,高速公路绿化带的建设对地下水资源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e planning, designing,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ighways, groundwater can be of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and constructional constraint that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raffic and of big influence on the operational costs of highways. To classify and conceptualize the relation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highways, three important groups of problems can be determined: groundwater protection from highway influences, protection of highway from groundwater and economic use of groundwater for highway oper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groundwat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represented during all life cycles of highways. Greater emphasis is given to groundwater protection and field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for proper groundwater management related to the highway. The approach adopted in Slovenia and the role of hydrogeology is given as an illustration.  相似文献   

15.
In the northwestern area of Basel, Switzerland, a tunnel highway connects the French highway A35 (Mulhouse–Basel) with the Swiss A2 (Basel–Gotthard–Milano). The subsurface highway construc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urban groundwater system. Parts of this area were formerly contaminated by industrial wastes,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are extensively used by industry. During some construction phases, considerable groundwater drawdown was necessary, leading to major changes in the groundwater flow regime. Sufficient groundwater supply for industrial users and possible groundwater pollution due to interactions with contaminated areas ha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A groundwater management system is presented, comprising extensive groundwater monitoring, high-resolution numerical groundwater modeling,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cenarios. This integrated approach facilitated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m of impacts, and their interaction in time and space with changing hydrolog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all project phases, changes of the groundwater system had to be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 various goals and requirements. Although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case-specific, the overall conceptual approach and methodologies applied may be directly transferred to other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6.
山区公路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就公路路堤、路堑、半挖半填等路基结构和隧道结构对周围岩土体的渗透性、渗流路径、地下水位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对公路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和与水文地质有关的灾害和损害的分析评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地下水中SiO2的分布特征及开发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了江西省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和地下水中SiO2的背景与分布特征及其与地下水的含水介质成分,地下水的CO2的含量,地下水的酸碱度,氧化还原环境,有机物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的SiO2含量与含水介质中的SiO2和有机质的含量,氧化还原环境有关,与地下水的pH值和CO2含量相关性非常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28(P〈0.001),0.29(P〈0.001),偏硅酸矿泉水资源丰富,有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公路勘察设计行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着重阐述公路勘察设计行业未来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从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重要政策三个方面较深入探讨了行业发生的一些变化和面临的挑战;最后,对公路勘察设计行业及其企业发展趋势作出了初步的判断和推测。  相似文献   

19.
闫成云 《甘肃地质》2006,15(2):81-84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浅析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的地下水潜力的概念和方法,以水文地质盆地为地下水系统单元,对疏勒河流域中下游三大盆地———玉门踏实、安西敦煌和花海盆地地下水潜力进行了评价,分别分析了3个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利用潜力的方向,并计算各潜力大小、潜力系数级别、潜力模数大小,为疏勒河流域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立中 《现代地质》1990,4(3):110-119
异常温压条件下的渗透系数和弹性储水系数是评价深层地下水资源量的关键水文地质参数。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在深层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中,沿用浅层地下水的非稳定井流试验求参数所造成的弊端,考虑到深层地下水因埋藏深度很大而形成的异常温压条件,提出了通过实验室测定岩样,水样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孔隙度、渗透率、液体体积压缩系数、粘滞系数等,进而计算深层地下水所处的特定环境中的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