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淹没不整合型层序——一种特殊的加深淹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淹没不整合型层序以其凝缩层直接覆盖于层序界面上,即凝缩层+高水位体系域层序类型为特征,以不含有任何暴露证据而区别于层序地层学定义的Ⅰ型和Ⅱ型层序界面,成为碳酸盐地层层序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三级旋回层序界面。以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的特征描述、鉴别方法和实例分析阐述了淹没不整合是一种旋回层序的特殊类型即加深淹没型层序界面。这种淹没不整合型层序在油气运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向上变浅层序形成的主因乃因在被动大陆边缘至克拉通盆地中,构造沉降速率一般要小于碳酸盐生产速率,而碳酸盐生产速率又要小于海平面变化相对上升速率。由此就形成了台地淹没事件形成的“淹没不整合”界面之上发育的碳酸盐向上变浅层序。这种低频率海平面变化快速上升超过碳酸盐生产速率形成的向上变浅层序,可由许多种类型的米级旋回层序有规律的垂直叠加所构成。在低频率海平面变化的上升阶段则以淹没节拍为主的米级旋回层序为特征,而在停滞至下降阶段则以暴露节拍的米级旋回层序为特征。而且组成向上变浅层序的下部单元──淹没事件形成的凝缩面具有从靠近盆地区到靠近台地区变薄的趋势。贵阳地区三叠系大冶组灰岩由两个向上变浅层序组成,每一层序包括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米级旋四层序。  相似文献   

3.
梅冥相  张海  孟晓庆  陈永红 《中国地质》2006,33(6):1292-1304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邻区的下寒武统发育完整,是一套从黑色页岩系到碳酸盐岩的地层序列。寒武系与震旦系之交的台地淹没事件之后。在研究区域普遍形成一套以牛蹄塘组为代表的缺氧盆地相黑色岩系,随着沉积环境的逐渐变浅,在下寒武统顶部发育一套以清虚洞组为代表的碳酸盐岩地层。因此。下寒武统组成一个二级层序.其中可以进一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序列。在二级层序之中,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垂直叠加形式。自下而上三级层序由“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序列演变为“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层序界面类型由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界面演变为明显的暴露间断面,意味着二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与三级层序存在相似性。上述时间变化在不同的空间古地理背景之中形成了一些差异,从北西向南东,古地理背景由浅变深,下寒武统厚度变薄,向东南变为一个难以进行三级层序划分的凝缩序列。以不同古地理背景的典型剖面的层序划分为基础。根据三级层序的两大属性——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可以建立研究区域能反映出地层记录中“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的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表明.研究区域的下寒武统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地层序列,代表以凝缩序列为基底的碳酸盐台地生长与形成过程;伴随着寒武纪早期的快速海侵作用事件所造成的生态空间的拓展.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奠定了古地理基础,同时意味着沉积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事件之间的较为密切的关系以及若干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塔中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东河砂岩是沉积于早海西期角度不整合面之上的第一套旋回性地层单元,它是由最底部的低水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及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的Ⅰ类标准沉积层序,相当于三级海平面旋回的沉积地层。LST以缺失其早期的盆底扇、斜坡楔状体等为特征,仅发育其晚期的陆上河流充填沉积;TST中不发育凝缩层段,副层序在垂向上以弱退积至加积方式堆叠。一个完整的海平面相对升降旋回导致区内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沉积体系及沉积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5.
南海南部曾母盆地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钻井和二维地震资料,对曾母盆地南康台地以及L构造中新统碳酸盐建造的三级层序发育特征进行解剖,归纳总结研究区碳酸盐岩层序发育模式,认为曾母盆地在中中新世-晚中新世(5.3~16Ma)期间发育3期较大规模的碳酸盐岩沉积旋回,在地层上可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即SQ1、SQ2和SQ3层序.其中SQ1与SQ3应该属于经典Ⅰ型碳酸盐岩层序,在其岩性上由低位域的致密藻灰岩沉积、水进域的泥质灰岩和高位域的珊瑚灰岩组合构成,代表了从开阔海沉积环境过渡至礁滩相沉积环境的发育过程;而SQ2应属于淹没不整合型碳酸盐岩层序,以泥质灰岩凝缩层+高位域的珊瑚灰岩或碎屑灰岩序列组合为特征,其发育基本处于水体环境持续变浅的沉积环境中.  相似文献   

6.
湖南下寒武统层序地层特征与古环境演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南下寒武统发育完整,湘西北和湘中地区主要发育一套从黑色岩系到碳酸盐岩的地层序列,湘南地区相变为一套以杂砂岩和炭质板岩不等厚韵律层为主的地层序列,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二级层序,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对应6个有序的海进-海退沉积旋回,其中三级层序的沉积体系域受沉积古环境的影响由凝缩段(CS)+高位体系域(HST)和海进体系域(TST)+凝缩段(CS)+高位体系域(HST)两种垂向叠加形式组成,下寒武统的层序界面类型主要为Ⅱ型层序界面和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界面。在空间上,湘西北和湘中地区为由NW向SE的缓坡环境,随着沉积环境逐渐加深,下寒武统沉积厚度逐渐变薄,至湘南地区沉积厚度增厚,沉积深海相厚层杂砂岩夹板岩,其相序变化系统记录了湖南省早寒武世复杂的被动陆缘古地理环境演化和变迁,其演化和变迁也反映了古环境演化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利用钻井和二维地震资料, 对曾母盆地南康台地以及L构造中新统碳酸盐建造的三级层序发育特征进行解剖, 归纳总结研究区碳酸盐岩层序发育模式, 认为曾母盆地在中中新世-晚中新世(5.3~16 Ma)期间发育3期较大规模的碳酸盐岩沉积旋回, 在地层上可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 即SQ1、SQ2和SQ3层序.其中SQ1与SQ3应该属于经典Ⅰ型碳酸盐岩层序, 在其岩性上由低位域的致密藻灰岩沉积、水进域的泥质灰岩和高位域的珊瑚灰岩组合构成, 代表了从开阔海沉积环境过渡至礁滩相沉积环境的发育过程;而SQ2应属于淹没不整合型碳酸盐岩层序, 以泥质灰岩凝缩层+高位域的珊瑚灰岩或碎屑灰岩序列组合为特征, 其发育基本处于水体环境持续变浅的沉积环境中.   相似文献   

8.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可划分为三个陆相层序(S4、S5和S6),每一层序自下而上发育TST、HST和RST三个体系域。对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S5层序各种系统中几类岩石地球化学标型参数的研究发现,在S5层序形成时期,由于在一个旋回性变迁的古气候(古湿度和古温度)驱动下,湖平面发生了一次完整的旋回性变化;湖泊水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古盐度、古酸碱度、古氧化还原电位等)及物源性质亦随之发生一次旋回  相似文献   

9.
贵州东北部下-中志留统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建强  李志明 《地球科学》1997,22(6):559-564
贵州东北部下、中志留统(Llandovery-Wenlock统下部,439~427Ma)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OS1—OS6),其平均延限约为2Ma.OS1由龙马溪组和香树园组构成.雷家屯组包括两个三级层序.OS4由马脚冲组和溶溪组构成.秀山组和回星哨组构成OS5和OS6层序.OS1为I型层序,其余为Ⅱ型层序.三级层序均发育TST和HST,而缺乏LST和SMST.层序的发育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有密切关系.加里东运动造成的扬子地台持续上升对二级层序的组成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二叠系与三叠系之交的淹没不整合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在晚二叠世长兴晚期发生快速海侵,导致了第I幕淹没事件,研究区内的连陆台地大部分被淹没,形成大隆组硅质泥页岩系凝缩段地层和其下相对局限发育的第I幕淹没不整合面;在早三叠世印度初期发生更大规模的快速海侵,导致更大的第Ⅱ幕淹没事件,研究区内的连陆台地和孤立台地均被淹没,形成罗楼组、马脚岭组等同时异相沉积地层底部的钙质泥页岩系凝缩段地层和其下全区普遍发育的较为典型的第Ⅱ幕淹没不整合面。这两幕淹没不整合面合称二叠系与三叠系之交的淹没不整合面,它们是三级层序SQ26的底界面,具有明显的穿时性;凝缩段是它们的主要标志。中二叠世冷坞末期和晚二叠世吴家坪末期的两幕东吴运动导致的研究区古地理背景的重大改变对淹没不整合面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淹没不整合面的形成与二叠纪末期发生的全球淹没事件基本同步,是全球海平面急剧上升的结果,它对研究区的石油勘探具有积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形成的古地理背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邻区的下寒武统发育完整,是一套从黑色页岩系到碳酸盐岩的地层序列,该序列构成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时间变化方面,下寒武统组成一个二级层序,其中可以进一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序列;在二级层序之中,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垂直叠加形式,自下而上三级层序由“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序列演变为“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层序界面类型由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界面演变为明显的暴露间断面,意味着二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与三级层序存在相似性。在空间变化方面,从北西向南东随着古地理背景由浅变深,下寒武统厚度变薄,向东南变为一个难以进行三级层序划分的凝缩序列。该层序地层格架不但表明了三级层序的两大属性--“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而且反映出地层记录中“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同时,所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表明了其复杂的古地理背景;具有不同特点的三级层序代表了不同的古地理背景,意味着早寒武世复杂的古地理变迁。因此,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反映出每一个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的时空变化,而系列古地理图又代表了各个三级层序形成时期的独具特色的古地理背景。  相似文献   

12.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其邻区的寒武系发育完整,是一套从黑色页岩系到碳酸盐岩的地层序列,该序列构成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时间变化方面,寒武系由两个二级层序组成,滇东统和黔东统所组成的二级层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武陵统和芙蓉统所组成的二级层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最终形成一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序列;在滇东统和黔东统所构成的二级层序之中,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垂直叠加形式:滇东统和黔东统自下而上三级层序由“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序列演变为“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层序界面类型由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界面演变为明显的暴露间断面,意味着二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与三级层序存在相似性;武陵统和芙蓉统所构成的二级层序之中,厚度巨大而且化石贫乏的娄山关群白云岩自北西向南东的进积尖灭,表明该二级层序为一个总体向上变浅序列,而且其中的大多数三级层序不发育凝缩段单元,与滇东统和黔东统形成强烈的反差。在空间变化方面,从北西向南东随着古地理背景由浅变深,滇东统和黔东统厚度变薄,向东南变为一个难以进行三级层序划分的凝缩序列;武陵统和芙蓉统则从浅水台地相白云岩的向南东相变为一套陆棚相泥页岩和泥灰岩为主的地层序列。研究区域寒武系的层序地层格架不但表明了三级层序的两大属性——“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而且也反映出地层记录中“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在层序地层框架内可以观察到:在第一个二级海侵作用期间,从小壳化石组合经松林生物群到与澄江动物群同时代的遵义生物群,形成了寒武纪早期最为引人注目的生物多样性事件;在第二个海侵作用期间,从台江生物群到凯里生物群,又形成了另一个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事件。该事实表明,大规模的海侵作用为生物多样性事件奠定了基本的沉积背景,而海退事件是否对应着生物灭绝事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海侵—海退事件与生物变化事件之间的复杂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得到更加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徐州贾汪地区中—上寒武统藻礁,风暴层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阳  乔秀夫 《地质论评》1999,45(2):193-207
笔者详细研究了徐州贾汪地区中-上寒武统的二郎山等剖面,将张夏组-凤山组划分为3个各具特色的三级层序,根据各层序内副层序的堆叠形式进一上划分出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及高位体系域(HST)其中张夏层序的藻礁为中-晚寒武世期间发育的最大规模碳酸盐岩缓坡藻礁,崮山层序凝胶缩代表中-晚寒武世最大海泛(海侵)期沉积,长山-凤山层序顶部白云岩代表中-晚寒武世最小海平面(海退)时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14.
郭建华  曾允孚 《地质学报》1996,70(4):361-373
塔中地区石炭纪原型沉积盆地属挤压性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在石炭系中可识别出3个I型层序界面和3个Ⅱ型层序界面,据此,划分出5个沉积层序。它们具有标准层序所具有的地层特征,相当于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的沉积单元。在区域上或全球范围内这些旋回基本上具可对比性。与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相比,其层序地层框架具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缺失低闰早、中期的沉积体系,深切河谷不发育,代表最大海泛期的凝缩层不发育;Ⅱ型层序界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早古生代碳酸盐台地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方碳酸盐台地从震旦纪到志留纪十分发育,它对认识中国南方沉积地壳演化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代以来,中国南方碳酸盐台地从台地内部结构研究发展到对碳酸盐台地边缘、台地几何形态、台地边缘形态的研究,并把它们的形成和演化与大地构造、全球海平面变化、沉积层序、动力演化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碳酸盐台地发展、演化、沉降、生长的定量模拟、此外,还特别重视重大地质事件和非现实主义沉积作用探索。中国南方早古生代碳酸盐台地,随着扬子板块的裂谷拉张、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热沉降和前陆挠曲,经历了碳酸盐台地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完整威尔逊旋回动力演化、最终这个巨大的碳酸盐台地因挠曲沉降淹没和大量碎屑岩覆盖而消亡,是具有非常良好远景的油气资源探区。  相似文献   

16.
影响沉积盆地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多重因素和旋回层序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盆地内相对海平面变化及沉积层序形成不仅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旋回控制,而且沉积盆地所处的构造背景和相关因素,如:沉积物供给、盆底沉降和自然地理条件也对沉积层序及其内部组成——体系域具有极大的影响。对应于海平面变化发育的容纳空间旋回层序,沉积供给也可以形成特征的、可以鉴别的供给旋回层序。具有过渡性界线的三级或高频旋回层序受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供给双重因素控制。不同构造背景沉积盆地边缘发育不同的盆底沉降速率,相对海平面变化响应于盆缘沉降具有明显的构造-海平面分带,岸线在构造-海平面带中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层序界面和层序堆叠样式,也同样影响着低位体系域的构成。深水盆地环境古地形特点及沉积物供给制约着深水沉积序列。构造运动显著地影响着沉积层序发育。碳酸盐缓坡和平顶镶边陆架的层序格架及体系域发育受其坡度、盆地深度及下降幅度的因素的作用。台地边缘和大陆边缘盆地浊积岩层序的发育和体系域组成受控于差异的沉积物源(平顶碳酸盐台地、镶边台地和陆源碎屑岩陆架)、古地理及构造活动性  相似文献   

17.
以中东X油田Mishrif组中下段为例,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铸体薄片及常规物性等资料,开展层序地层级次识别及层序地层级次对沉积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Mishrif组发育5个三级层序和10个四级层序,中下段MB2—MC1层段对应三级层序SQ2—SQ3,包括4个四级层序,其内部发育11个五级层序和多个六级层序。(2)研究区发育次盆地碳酸盐开阔台地-弱镶边台地沉积,储层主要发育于台内滩和台缘滩中,按照生物碎屑类型可将滩相进一步细分为5种类型。(3)六级层序控制单滩体的沉积序列,五级层序控制多滩体的组合特征,四级层序决定沉积微相演化特征,三级层序决定沉积体系的演化特征。(4)SQ2层序的PSS3、PSS4四级层序早期为斜坡环境,发育透镜状滑塌粗粒沉积,后期发育台地边缘滩间→中能滩相沉积序列;SQ3层序的PSS5、PSS6四级层序发育台地边缘滩间→中能滩相→高能滩相沉积序列。SQ3沉积结束后形成了特殊的下切谷充填沉积。  相似文献   

18.
张国常 《贵州地质》2002,19(2):93-98
在岩性及岩相观察基础上以不同类型的米级旋回层序作为分层和描述地层的基本工作单元,把米级旋回层及其有序叠加形式作为识别三级层序的基础,通过野外露头的详细观察、描述认为:在南盘江坳陷晚古生界地层中SB1型层序界面是以区域平行不整合面、古风化壳、古土壤层、下伏地层的强烈白云石化以及沉积物转化面为识别标志;SB2型序界面是以沉积物转化面、地层结构转化面及古土壤层为识别标志:SB3型层序界面是以凝缩段直接覆盖在下伏地层之上为识别标志;SB型层序界面是以上下地层的岩性组合、地层结构转化面及年代地层为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9.
邵阳盆地是湘中陆表海盆的一部分,二叠纪地层发育完整,微相类型齐全,基本程序类型总体上有局限碳酸盐台地变浅旋回型、较深水台盆相硅泥质沉积的韵律式非旋回型及三角洲相碎屑岩类中的向上变粗或变细型3大类。纵向堆积结构,识别出了陆架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凝缩段及高水位体系域,进而归并出Ⅲ级层序4个。论述了层序格架及横向变化特征,指出沉积锰矿与早期高水位体系域、煤矿与陆架边缘体系域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新疆塔中石炭系层序地层学研究—一个克拉通内坳陷盆地的层序地层框架模式郭建华等/地质学报,l996(4)·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碳酸盐岩相吴新根葛家理/石油学报,1996(4)·华北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李增学魏久传等/岩相古地理,1996(5)·一个露头层序地层划分模型—以桂中北泥盆纪盆地为例王剑赵玉光等/岩相古地理,19%(6)·淹没不整合型碳酸盐三级旋回层序—兼论碳酸盐台地的“凝缩作用”梅冥相/岩相古地理,1996(6)·塔里木盆地东南部石炭系、二叠系沉积与层序特征蒲仁海车自成等/地质论评,1996(6)·陕西秦岭海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