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香港天文台过去一直利用气候方法作为参考,去预报热带气旋降雨量。这个方法是通过定出热带气旋当时及未来24小时的位置,然后计算出热带气旋在每一网格停留的时间,利用加权平均便可得出未来24小时的降雨量预测。现在,天文台已利用这个方法用电脑进行自动预报。这个业务预报方法,在预报热带气旋所带来的大雨时表现尚算理想。然而,它却经常低估热带气旋所带来的大暴雨。在过去,相似预报方法主要应用在预报热带气旋路径方面。若应用在降雨量预辑上,却受制于预报路径的准确度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的多寡。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天文台…  相似文献   

2.
1 过程简述 1994年10月7~9日在湖南省西南部与贵州省东南毗邻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连续性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其特点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24小时降雨量大于50毫米的有10个站,其中10月8日湖南省的怀化、新晃、芷江、黔阳,贵州省的玉屏、三穗6个站24小时内降水量均大于80毫米,72小时内总降水量均大于150毫米,最大的降水中心在湖南省的芷江,24小时降雨量为96.7毫米,72小时内降水量为170.6毫米。  相似文献   

3.
《浙江气象》2008,29(3):F0003-F0003
日本气象厅将从2008年5月28日起,采用新的大雨警报和洪水警报发布标准。目前是以1、3小时和24小时降雨量作为判断是否发布警报的标准。但是,仅以降雨量为标准发布大雨、洪水警报,精确度不够。为此,气象厅决定废除24小时降雨量这一标准,增加土壤雨量指数作为判断是否发布大雨警报的标准,增加流域雨量指数作为判断是否发布洪水警报的标准。土壤雨量指数是根据土壤中积存雨水的量来判断发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可能性的指标,流域雨量指数根据流入附近河流雨量来判断发生洪水可能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乔林  张金艳  宗志平  马学款 《气象》2003,29(S1):63-65
应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日最高气温、最小相对湿度、最大风速、24小时降水预报(考虑日降雨量及其后连续无雨日数),计算未来五天逐日森林火险天气综合指数。综合考虑森林火险天气综合指数、天气实况、卫星云图热点和未来五天中央气象台主观滚动降水预报并根据不同季节的植被状况等对森林火险天气综合指数进行订正,最终得出未来五天逐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5.
正1、暴雨洪涝灾害及防御措施暴雨,泛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气象学上规定暴雨为:1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6 mm或以上的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50 mm或以上的雨。暴雨出现时雨势倾盆,城市内造成洼地积水,径流陡增,河水猛涨等现象,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6.
蔡重禇  张曼卿 《气象》1983,9(5):11-12
过去我们制作的压温湿变量累积曲线是以逐日四次温湿24小时变量除以4,求得平均6小时变量再累积点绘而成的一种曲线(见《气象》1979年11期)。1980年曾作了基准订正的改进,以后又在计算和制作方法方面作了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加简便。经过对1969—1978年连续十年的历史资料分析和近几年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每年的夏季一到,便进入了汛期,我们不知道“汛期”主要是以什么为标准,其时间有多长?请您给解释一下?延安卜清七月十日卜清同志:“汛期”一般是指一年中雨汛和水汛的高潮时期。雨汛,主要是指暴雨,气象上把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24小时≥50毫米的降雨统称为暴雨。当24小时降雨量≥100毫米时为大暴雨,≥200毫米时为特大暴雨。因为这样的降雨来势猛,持续时间短,雨量集  相似文献   

8.
《中低纬山地气象》2019,(4):F0004-F0004
1、暴雨洪涝灾害及防御措施暴雨,泛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气象学上规定暴雨为:1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6mm或以上的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50mm或以上的雨暴雨出现时雨势倾盆,城市内造成洼地积水,径流陡增,河水猛涨等现象,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暴雨来临前的准备措施:(1)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1、暴雨洪涝灾害及防御措施暴雨,泛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气象学上规定暴雨为:1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6 mm或以上的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50 mm或以上的雨。暴雨出现时雨势倾盆,城市内造成洼地积水,径流陡增,河水猛涨等现象,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暴雨来临前的准备措施:(1)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公社在1974年6月21—22日,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的袭击。整个暴雨过程32个小时,总降雨量758.1毫米,其中24小时降雨量737毫米,22日13时半—15时,一个半小时内就降雨125.3毫米。 在特大暴雨前,我们气象哨就做了长、中、短期预报,并“以中补长、以短补中”,不断补充订正,为公社党委提供了准确的天气预报。1974年后春少雨、  相似文献   

11.
大气边界层的数值模式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从大气边界层温湿特征的模拟,讨论模式的设计和处理。模式计算所得位温,混合比垂直廓线和混合层厚度等随时间变化基本反映实际大气边界层的一些特点。并从地气之间热量收支、土壤热传导方程出发计算地面温度日变化。利用Clarke的Wangara资料计算了24小时内它们的变化,并与观测值进行比较。本文还对温湿预报方程的数值解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徐维忠 《气象》1993,19(8):56-57
1 概述 1989年8月31日20时04分(北京时,下同)—9月1日03时44分,滁州市降了局地大暴雨,降雨量为103.5mm(其中23—24时的1/小时内降雨60.0mm)。其他两个较大的降雨站,一个是定远县,日降雨量26.0mm,另一个是全椒县,日降雨量16.9mm。滁县地区其他4站以及合肥、肥  相似文献   

13.
赵克正 《浙江气象》2000,21(1):28-31
“9210”工程实施以来,给广大基层台站提供了大量的数值预报产品。然而数值预报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本试图通过大样本历史天气图,采用统计规则分析方法,从中期FEAS509、09等图中已有的500hPa和地面气压场推测出850hPa层形势场。然后,利用PP法建立对24小时降雨量和一天中最大风速值的春季中期天气预报方程,作为对“MICAPS”系统的一个二次开发。在试行中认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变化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德全  贺芳芳 《气象》1989,15(6):10-14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频数进行分析。发现热带气旋登陆前24、12、6小时近中心最大风速V_1、V_2、V_3分别与登陆后24小时平均最大风速和它们的差值成线性关系。求得了登陆我国台湾、海南、广东、福建四省的V_1、V_2、V_3与/V_1、/V_2、/V_3的回归方程。另外,对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频数及强度变化进行了气候分析,指出了一些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5.
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在温度预报中的释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爽 《吉林气象》2007,(2):《吉林气象》-21-22,40
从概率统计的思路出发,应用1994年1月~1995年8月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选取与温度相关较好的因子,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长春地区各季度各测站以日本要素预报值及实况温度值为自变量因子,以24小时预报时效内极端温度实况值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利用VB语言编写了温度预报软件,该软件运行时通过自动调用起始场实况温度值与日本要素预报值,输入上面所得回归方程运算,可得出24小时时效内极端温度的预报值,基本实现了24小时温度预报的客观化与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正1、暴雨洪涝灾害及防御措施暴雨,泛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气象学上规定暴雨为:1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6 mm或以上的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50 mm或以上的雨暴雨出现时雨势倾盆,城市内造成洼地积水,径流陡增,河水猛涨等现象,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暴雨来临前的准备措施:(1)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2)暴雨来临前,低洼地区房屋门口应放置挡水板或  相似文献   

17.
微波雨衰特性在降雨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链路雨衰测量值反演雨强是一种新型降雨测量方法,可以依托全球广泛分布的微波通信链路获取丰富的气象观测资料。本文在分析微波雨衰特性的基础上,首次进行了15~20 GHz频段链路测量降雨的试验研究。试验设计了距离6 km的视距微波通信链路,选择降雨前临界时间段内接收电平的均值作为雨衰计算的基准值,通过实际接收电平与基准接收电平的雨衰减差值反演计算实际降雨量。试验结果表明,降水强度为2~70 mm/h时,该频段微波雨衰值变化显著,完全可以进行更精确空间尺度局部降水的实时测量,通过雨衰减值反演计算的降雨量值与雨滴谱仪的实际测量值有较好的相关性,分析了试验中的误差及误差产生的原因,为下一步在正演模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利用石阡县2010—2014年18起降雨型滑坡事件对应的区域气象站以及气象台站逐小时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滑坡发生前后的降水类型,建立了临界雨量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滑坡对应的暴雨类型均属于尖峰型降水,强降雨时间都较短。滑坡的降雨量度与历时关系的分析表明可以将小时雨量大于10 mm作为石阡县滑坡的起报必要条件。基于区域气象站资料建立的滑坡预报模型表明24 h雨量(前期3d雨量)与1 h最大雨量(3 h最大雨量)呈反相关关系。在滑坡预警预报中可以根据气象台的24 h雨量预报值(或前期3 d有效雨量)及1 h最大雨量(或3 h最大雨量)预报值就可以及时发出滑坡预警,从而在地质灾害防御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49-2001年浙江省淳安、磐安、庆元和永嘉县滑坡、泥石流与降雨量的统计分析,将滑坡泥石流发生区划分成台风影响区和非台风影响区,提出了累计有效降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式,确定了台风影响区和非台风影响区的临界累计有效降雨量。针对滑坡、泥石流应用MM5中尺度预报模式进行本地化研究,研究48小时的雨量预报。经2003年和2004年试报。雨量预报和滑坡、泥石流预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0.
北京强降雨与道路积水统计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尤凤春  郭丽霞  史印山  吴宏议 《气象》2013,39(8):1050-1056
利用2007—2011年汛期(6—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每日发布的汛情通报、北京市20个气候站日降雨量和200多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雨量监测数据,对近5年北京强降雨及降雨强度与城区出现道路积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北京城区出现道路积水的降雨量特征、小时降雨强度和2 h降雨量道路积水临界指标。通过在2011年汛期(6—8月)10次道路积水中应用表明,该道路积水临界指标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可为今后北京道路积水预报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