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中水位恢复曲线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是目前煤炭勘探中获取水文地质参数、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其获取的水文地质参数相对于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简单直接而被广泛应用,但所计算的含水层渗透系数比实际往往偏小,且易忽视对水位恢复资料的分析研究与利用。通过对安徽淮南、淮北煤田近10年来水文地质勘探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的分析与研究,论述了单井稳定流抽水参数计算的过程和存在的不足,强调了绘制水位恢复曲线的作用,提出了单井稳定流抽水渗透系数计算结果的采用方法和建议。进而使井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矿井涌水量预测更加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2.
梁志才 《地下水》1992,14(4):203-205
抽水试验过程可以看成是井内形成的水位下降迫使含水层的水向集水井流动,运动的水流要克服阻力损失水头,而水头的损失来源于井内形成的负压水头,其数值应加到井水位降深上。根据这一设想,结合裘布衣条件下流量与降深的比为常数的等量关系导出一公式,此公式经笔者对37眼抽水井资料进行对比验算,发现与传统的经验公式法的计算误差很小,而计算过程大大简化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常规的水库淤积一维数学模型,扩展增加了考虑抽放水状况的下水库淤积计算;过要总沙量、不同含沙量过机历时以及颗粒组成的计算;上库的泥沙淤积估算等功能。并进行了不同运行方案的比较计算,较好地回答了该抽水蓄能电站的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整理采用的周文德法提出了改进意见,即用迭代法求解特殊函数方程计算T、a、s,代替周的对数纸绘解法,计算简便,求解精度高。作者用实例计算,并以结果与雅柯布法和配线法相比较,提出了雅法的运用条件,得出含水层的参数是随s的变化而不同。而配线法则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误差,进而认为改进的周法是解释非稳定流抽水资料的一种精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来宾  李郡  张银妹  王琰  崔娅杰 《地下水》2023,(6):140-143+166
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最常用的技术方法,在水文参数计算中必须考虑井损问题。以河北省安国市地热井为例,进行该井为抽水孔进行单孔三降深抽水试验、并带两个观测孔的孔组抽水试验,通过采用不同的稳定流公式对该地热井进行渗透系数的计算对比,并利用三种井损计算公式对该孔的井损值进行计算分析,同时探究了井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可知:水文地质参数单孔降压试验计算中若不扣除井损值,则求得渗透系数明显偏小。采用单孔三降深实测降深值计算的渗透系数过小。一般经常采用抛物线方程法、三次曲线方程法两种井损计算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热储的代表性地热井进行应用对比可见,单孔三降深试验采用稳定流公式计算时必须要消除井损后再进行参数运算,采用抛物线法计算的渗透系数整体比采用三次曲线方程计算的结果偏大,抛物线法计算的渗透系数更能反应地层真实渗透能力。影响井损的因素主要有一般有井径、成井结构、滤料层的有效粒径、洗井质量(洗井不彻底井损值占比就大)及成井工艺,同时含有较多的随机因素。  相似文献   

6.
渗透系数是工程降水设计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由于水文地质本身的复杂性和计算的多样性,致使渗透系数计算值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对于渗透系数的计算模型较多,究竟哪种数学计算模型比较接近黄土渗透性的实际情况,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以西安地铁四号线火车站地下车站段抽水试验为例,运用了完整井稳定流中的单井法、带观测井法考虑井损的单井法数学计算模型,非完整井稳定流数学计算模型,水位恢复法数学计算模型3种方法综合确定黄土的渗透系数。分析对比了各种数学计算模型优缺点,给出了计算黄土渗透系数较为合理的数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
抽水试验是获取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常用方法。参数计算结果精度直接关系到地下水资源评价精度和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程度。以秦皇岛某水源地抽水试验为例,通过传统公式法和Aquifer Test专业软件对比分析发现:由于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的差异性,传统公式法与软件所计算的参数有一定误差,利用软件计算的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可见,Aquifer Test软件用来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方便快捷,计算结果直观精确,可比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非稳定流理论出发,将稳定流抽水试验概化为包含零流量抽水时段的阶梯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分析出井损仅存在于非零流量抽水的时段,据此确定了求参计算拟合的主要目标和井损的计算方法,进而编制了适合于直线边界,边界性质为定水头、隔水、边界不存在或边界无影响三种常见情况的计算程序。并结合实例,反演了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准确地计算了水文地质参数、井损及井损与抽水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施工了一个主抽水井和两个观测井,采用了潜水含水层稳定流完整井多孔、单孔抽水试验的公式法、非稳定流的完整井的半对数直线图解法和基于抽水试验资料处理软件的纽曼模型求参法三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各计算方法的结果相差不大,能够相互验证。最后,选取半对数直线图解法的计算结果作为最终计算结果。该研究对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的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参数计算的优化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的优化算法。该法不同于现有的配线法,其根据最小二乘法及0.618法原理进行优化计算,从而确定承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弹性给水度及渗透系数等。优点是计算结果比较客观,计算精度比较高。给出了实例计算及与其他相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复杂边界孔口出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复势理论建立了求解明流泄洪洞泄流的一种新的计算模型,并提出了未知流量的求解方法。通过数值求解边界积分方程组,对流量、水面线和边壁压力等水力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表明,提出的方法计算速度较快、收敛性较好、精度较高,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张春会  郭海燕  于广明 《岩土力学》2006,27(Z1):171-174
针对传统土压力理论不能考虑挡墙位移对土压力计算影响的事实,建立了一个能考虑挡墙位移非线性影响的土压力计算模型,并讨论了模型中参数的影响和计算方法。离心模型试验表明,应用提出的模型的计算成果与试验实测值符合,该模型能较准确地考虑挡墙位移对土压力的非线性影响,从而为基坑开挖中的土压力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岩锚吊车梁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丰年  翁杰  许宏发 《岩土力学》2005,26(Z1):175-179
通过对现有岩锚梁设计计算方法的分析,指出了设计的基本假设中存在的缺陷,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岩壁变形、锚杆变形和岩锚吊车梁变位的岩锚吊车梁设计计算方法。同时,建议了岩壁弹性抗力系数的取值方法,并采用数值方法模拟锚杆拉拔试验,建立了岩石锚杆水平弹性刚度系数的求算公式。最后,按一般方法和改进方法针对3个不同实例分别进行了计算,并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种确定土体固结系数C_V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固结系数的方法很多, 它们各有千秋, 但无论哪种都不能计算土体在任意固结时刻的固结系数。本文把几种计算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 找到了-种计算任意固结时刻固结系数的新方法, 并用室内系列固结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现场观测资料分析计算结果与之对比结果表明, 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在路基工程中,计算填挖方量的传统方法误差大效率低,该文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按断面上设计线和地面线的横坐标是否单调进行分类的计算方法。文章首先给出了能够反应填挖属性的一个更简形式的凹凸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提出了在横标单调条件下的求交追赶算法,最后介绍了非单调条件下的填挖区域分割与面积计算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填挖方量的精确计算,较好地满足了工程概算要求,同时有效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金耀华  钱玉林  吕凡任 《岩土力学》2011,32(10):3071-3074
为提高对沉降计算的可靠性与方便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力路径的实用沉降计算方法。依据应力路径法原理,采用由Skempton(司开普顿)孔隙水压力方程得出的有效应力路径方程来表达应力路径,得出了沉降计算的实用计算式。所提出的计算式具有形式简洁、参数易确定、方便实用等优点。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可为实际工程的沉降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CIPW标准矿物计算法应用时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良 《地质与资源》2001,10(3):180-183,189
CIPW法是当今最广泛应用的岩石化学计算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提供模拟矿物成分和相对数量,为岩石正确命名提供依据.作者在应用CIPW法过程中,发现不同教科书上的计算原理及方法存在差异,给实际应用造成不便;本文就斜长石牌号的计算方法、CIPW计算原理以及钠长石分配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维固结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计算在整个计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固结度及固结系数的确定均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孔隙水压力的计算均采用级数计算,而由于级数计算中Gibbs现象的存在,使得孔隙水压力的计算中会出现振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误差函数作为基础,对孔隙水压力的计算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采用误差函数可以有效地消除由于Gibbs现象带来的振荡。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中热量传输计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立杰  江灏  李磊 《冰川冻土》2004,26(5):569-575
土壤中热量传输计算的研究分为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和土壤导温率计算方法两方面的成果. 目前已有土壤热通量的计算方法, 在土壤表层可以得到较好结果, 但在土壤深层的适用性无法确定. 多孔介质模型和考虑水的渗流造成的影响, 是多年冻土区土壤导温率的计算方法的研究方面新的进展. 为研究青藏铁路沿线冻土演化趋势找到合适的土壤热量传输计算方案, 应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型钢基础抗压抗拔承载力的试验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长  蒋刚  林致添  安增军 《岩土力学》2009,30(7):2096-2100
通过在两个不同基础底面尺寸的装配式型钢基础进行抗压、抗拔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考察了型钢基础及土体的变形及破坏型式,试验中该类基础发生土体剪切破坏而失效,最后提出了基于试验研究的抗压、抗拔承载力计算理论,其中抗压承载力根据有效底面积计算;抗拔承载力应考虑基础上拔产生应力扩散形成的破坏土体进行计算;计算中建议按土体的内摩擦角取用不同土体的上拔扩散角;地下水位以下土体上拔扩散角建议取为0 º。研究成果为该类基础的承载力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