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对一个土地分化实例所作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非第一范式关系表达属性时态的变化,并对基于这种非第一范式关系的时态属性数据组织与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验。  相似文献   

2.
用非第一范式关系表达GIS时态属性数据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在对一个土地分化实例所作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非第一范式关系表达属性时态的变化,并对基于这种非第一范式关系的时态属性数据组织与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验。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背景下的虚拟地理认知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胡明远  林珲 《测绘学报》2018,47(8):1043-1050
如何构建新一代的虚拟地理认知实验研究范式,从海量人类活动和地理数据中挖掘人地交互过程中的新模式、新知识成为新一代虚拟地理认知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提出了在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下的虚拟地理认知实验框架,阐述了从环境心理学的视角,结合多源人类活动大数据、城市环境大数据构建实验平台的方法,进而支持地理知识工程的构建。其次,本文介绍了基于海量街景数据和对应的个体情感评分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的相关方法和统计模型来进行认知知识挖掘的案例。实验发现了可视域中与个体对场景的情感维度-压抑感具有较高相关性的一系列视觉要素,如植被、建筑、车辆等,并通过回归分析予以量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自然地理案例教学中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辨析,厘清了对案例教学的认识,构建了自然地理案例教学的范式,对深化自然地理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密集型范式”的研究思路,设计了两种格网模式道路识别方法。一种是基于统计实验区域的道路相交角的方法,另外一种是基于统计实验区域道路网眼格网单元矩形度的方法。经过实验验证,两种方法效果均较好,且易于运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6.
地图符号是表达空间地理信息所用的极其特殊的语言符号系统,依托语言学方法来研究地图符号就是通过类比自然语言或某种人工语言来为地图符号的设计与表达提供借鉴和思路。地图符号的结构是指义素间在语义上的组合关系(内涵)和各符号结构素(以下简称符素)图形间的拓扑关系(外延)。将结构谓词和图形拓扑结构进行关联并构建符素库。通过巴克斯范式(BNF)语义形式化描述调用符素库与符号结构库并进行组织融合,实现地图符号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7.
计算技术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范式经历了三次转变:中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移动式计算,并向普适计算迈进。不同的计算范式孕育了不同的制图模式,地图制图模式也经历了三次转变:单机版的计算机地图制图、网络地图制图和移动地图制图,并向普适地图制图的模式改变。普适地图制图是普适计算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的应用,是普适计算与地图制图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给地图制图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普适地图制图的概念,重点介绍了普适地图制图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为今后普适地图制图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拓扑分析是地理分析与建模的新范式,随着自发地理信息及新网络科学的发展,道路网的拓扑分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前者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后者为其提供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以世界范围内的100个城市道路网为样本,对其stroke对偶表达进行了拓扑分析。研究发现:1多数路网呈现无标度特性,所有的道路网均呈现小世界特性和层次组织,绝大多数道路网呈现异配或不相关;2拓扑模式不具备区域的差异性。本研究可为道路网演化模型的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框架结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48  
张健挺  万庆 《遥感学报》1999,3(1):77-83
提出了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总体结构,探讨了基于元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平台以建立物理上分布而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了应用符合3NF范式的关系数据库进行模型管理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建模工具。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空间信息与语言同为人类进行空间相关交流手段这一功能隐喻为基础,总结地图学、地理信息科学、知识工程等学科与语言学模型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探讨空间信息语言学模型对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理论意义,包括学科范式观点、本体论观点、方法论观点和定性观点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数字海洋的概念提出至今,已有20年整。本文以数字海洋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1999-2018年间公开发表的数字海洋研究文献,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研究总结了20年内数字海洋研究的发展过程、学科参与、研究质量、演进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①20年来,数字海洋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受关注度逐渐提升;②以海洋科学为中心,多学科共同融合参与;③资源类型全面,但研究质量仍需提升;④前沿热点突出,紧跟信息化潮流。在经历过快速发展阶段之后,当前的数字海洋研究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仍有探索空间和必要性。分析认为,未来的数字海洋研究应朝着全球化、应用化、精细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以期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高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受诸多因素制约的缺陷,开展无人驾驶飞机在湖南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从无人飞机系统特点、系统组成、技术设计方案3方面入手,分析此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并获得理想实用的航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所产生的非结构化文本大多与地理位置相关联,因此,地理信息检索(GIR)成为当前GIS和IR领域研究的热点。文本地理编码是建立文本与地理位置坐标对应关系的过程,是实现GIR的基础。本文对文本地理编码涉及的地理实体识别、地理实体消歧、文本位置聚焦、区域语言建模等关键技术进行分类总结,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工作和面临的挑战,为文本地理编码进一步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土地信息与地理信息是两个互有联系但又有实质性区别的概念。土地信息学是研究土地信息的组成及其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以及土地信息的获取、处理、表达和分析应用的综合性学科。本文主要论述土地信息的基本特征和土地信息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In scientific research, reproducibility and replicability are requirements to ensure the advancement of our body of knowledge. This holds true also for VGI‐related research and studie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GI suggest particular difficulties in ensuring reproducibility and replicability. In this article, we aim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VGI‐related research, and identify strategies to ensure realization of its full potential. To do so, we first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reproducibility and replicability and their impact on VGI‐related research. These impacts ar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Therefore, we examine the study focus of VGI‐related research to assess the current body of research and structure our assessment. This work is based on a rigorous review of the elements of reproducibility and a systematic mapping and analysis of 58 papers on the use of VGI in the crisis management field. Results of our investigation show that reproducibility issues related to data are a serious concern, while reproducibility issues related to analysis methods and processes face fewer challenges. However, since most studies still focus on analyzing the source data, reproducibility and replicability are still an unsolved problem in VGI‐related research. Therefore, we show initiatives tackling the problem, and finally formulat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相似文献   

16.
以大庆市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技术平台,介绍了湿地环境因子研究工作程序及湿地现状类型分布研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湿地资源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GIS与RS技术在湿地资源应用研究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作者在加拿大培训期间理论学习、实际考察、综合研究的资料整理而成,介绍了GIS技术在加拿大政府管理、专业领域、公众服务中的应用,概述了GIS技术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地冰盖关键过程和重要参数研究对揭示极地冰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提高海平面上升贡献的预测精度至关重要。极地科学考察的实地观测数据可以为遥感观测提供校准和验证,降低遥感反演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同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团队近年来针对极地冰盖关键参数的测绘遥感与现场考察工作,重点阐述在极地科考观测验证和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包括在南极冰盖的新型测高卫星的空-地协同验证、卫星角反射器布设、粒雪层内部温度观测与模型验证、多平台无人机海冰探测和雪冰环境调查,以及格陵兰冰盖质量变化评估等。最后,本文对未来的极地科考验证计划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定点形变观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观测台网,在地震预测、地震学研究、火山和海啸等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定点形变观测台网和观测仪器方面对定点形变观测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详细总结了定点形变观测在地震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近年来的高采样观测资料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定点形变观测在仪器、观测台网和资料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建议。建议提高观测仪器标准化程度, 优化站点布设,深入开展地壳变形、地震前兆机理研究,发展以钻孔观测为主的实际应变探测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应用研究、技术装备和专业技术队伍三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林业遥感十多年来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90年代应紧紧围绕解决工农业生产组织遥感科技攻关并提供技术保证;加强应用研究,大面积推广遥感技术科研成果以及积极跟踪世界新技术革命进程,促进遥感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