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想说爱你不容易——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浙江省高中地理新教材采用的是湘教版。湘教版地理必修教材《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中共有活动193处,教材活动之多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活动分“探究”、“实践”、“思考”三类。教材中安排活动的目的除了原来的要求外,还要求学生通过活动来获取知识,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原祥云 《福建地理》2006,21(1):61-63
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基本理念,尝试在地理等值线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案例研究,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活化教材,活化课堂的目的;体现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合作和应用等能力。  相似文献   

3.
唐彧 《地理教学》2007,(3):21-23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区展开。新课程改革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的教育学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加强了对学生活动课的指导,强调学以致用,发挥地理学科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基本理念,尝试在地理等值线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案例研究,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活化教材,活化课堂的目的;体现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合作和应用等能力.  相似文献   

5.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许多教师也正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究学习的尝试。地理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学习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等步骤,探究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交流与合作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王友苹 《地理教学》2005,(10):44-45
经纬网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具体体现。地理新课程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注重“活动”教学,切实让学生参与,并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陶冶情操。本人在经纬网的教学中,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下活动,对巩固“地球仪”知识和应用经纬网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友良 《地理教学》2011,(16):39+50-39,50
地理新课程指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纬度建立了新的地理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学科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等等,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地理教学中的落实,离不开地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8.
王晓  孔云 《地理教学》2008,(1):39-42
我国的地理活动教学在实践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教师在地理活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地理活动教学重视活动中“生动情境”的设置,强调“探究”的重要性,鼓励“家校合作”,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或许能为我国地理活动教学的展开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黄守仁 《地理教学》2009,(10):41-41
新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新课程注重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通过高一地理的教学,感触颇多,深感构建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带来的实效。如何有效地教学?如何有效地教会学生会学?这些是我们教师最要考虑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0.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引导与合作。地理学习必须改变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记忆、重学习结果而轻学习过程、重知识“再现”而轻知识“迁移”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也应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人精神、科学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上述认识,本课借鉴电视栏目的某些做法,采取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开放式、基于现代教学技术的课堂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1.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是中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发现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建构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本文以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一节为例,运用发现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发现学习中主动思考、动手验证、探究分析,形成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但发现式教学模式花费的课堂时间长且学生水平与参与度存在差异,导致学习效果也不同,本文针对出现的不足提出了优化建议,为发现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郑明进 《地理教学》2004,(11):18-19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地理课堂教学走上了自主化、合作化、情感化、民主化的道路。地图和地理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重视地图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始终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朱志刚 《地理教学》2010,(22):16-18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都在不断反思: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与帮助,从而让孩子们在地理新课程中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成为“今日和未来世界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  相似文献   

14.
敏锐抓住时事热点问题,把它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关地理知识,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学条件等,形成多元化的有侧重点的教学方法,这是地理新课程课改目标实现有效途径之一。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模块“地理1”第一章“行星地球”,教学时可以抓住部分媒体宣传的“世界跳跃日”这一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5.
肖明 《地理教学》2014,(24):20-22
新课程对于课堂教学在发展学生学会学习、合作探究、提出问题等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存在诸多迎合新课改思想的一些“假象”。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中一些常见的“假象”进行剖析,以引起地理教师的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钱明 《地理教学》2005,(10):29-30
合作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所要努力实践的基本理念。这在课程标准中有具体的表述:“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四步五环”教学模式的四步为:分析——细分——定标——设计。五环为:学案设问诱导——学生自学——小组探究、实验、讨论解疑、总结——小组代表反馈问题、评价——释疑、点拔、拓展。“四步五环”教学模式在我校各个学科新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在地理学科内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徐艳 《地理教学》2010,(21):16-18
一、缘起 新课程改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已经推进了很多年。多年来,我一直在践行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致力于“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9.
蒋菁 《地理教学》2014,(16):7-9
在研究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地理学科教学知识”界定为: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在地理教师作用下的特殊整合,包含五部分:地理学科的知识,地理课程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的知识,地理教师对“我”认识的知识。以此探寻地理学科PCK的建构意义:1.有利于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的形成;2.有利于地理学科的科学合理发展;3.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价值意义的学习;4.有利于地理教师自身的发展;5.有利于新课程的真正实施与改革深化。进而寻求地理学科PCK的建构策略:1.关心地理科学发展前沿,关注地理学科知识的价值取向;2.深入学科课程系统,拓展地理课程学科视域;3.以生为本,建构“学生指向型”地理教学;4.回归地理本真,探究“过程性”教学策略;5.加强自我学习,研修地理“自我”型教师。  相似文献   

20.
章彦芳 《地理教学》2012,(15):62-62,26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而且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新课程标准对地理实验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体现了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