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以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段-五段的大套膏岩层为分割层,将其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断裂以膏岩层作为主滑脱层,上、下构造层断裂均终止于膏岩层。区内东部构造运动最为强烈,断裂非常发育。中部地区上构造层断裂相对发育,下构造层不发育。西部受构造运动影响最小,断裂不发育。断裂样式主要表现为"Y"或反"Y"字型组合、"树枝状"、平行及对冲断裂等。三叠系主要在平昌-达州-宣汉一带发育北东-南西向断裂,通江以东地区以北西-南东走向为主,中部平昌-龙岗一带受力复杂,断裂走向较不规律,元坝地区发育有南北走向断裂,往西断裂逐渐不发育。全区可划分为7大构造带,其中米仓山前缘褶皱构造带包含了西部九龙山背斜和东部通南巴构造; 川北凹陷构造带仅在上构造层有少量断裂发育; 川北平缓构造带上构造层发育大量中小型断裂; 大巴山前陆盆地构造带属于断褶发育的凹陷带; 川东高陡构造带构造变形强烈,上构造层多发育披覆背斜及较陡断背斜,下构造层发育断背斜并伴有断堑、断垒特征。该地区下构造层断裂发育开始于印支早期构造运动,印支中后期断裂活动进一步加强; 上构造层断裂发育始于印支中后期构造运动,盆地北部整体开始抬升使雷口坡组顶部遭受剥蚀; 燕山期上、下构造层断裂进一步发育,山前褶皱构造带挤压变形强烈,构造格局基本定型,喜马拉雅山期运动对研究区构造具有叠加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平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复杂,对该区构造格架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弥勒—师宗断裂北缘的构造演化。本文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宏观上对断裂特征进行全面解译和识别的特点,结合野外调查,分析提取断裂的影像特征,在对断裂构造进行密度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断裂在地质地貌上的特征。研究发现,罗平地区北东向断裂带是师宗—弥勒断裂北沿部分,对罗平地区三叠系以来的地层沉积和构造演化有着直接的控制作用,形成了断裂两侧不同的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构造断裂、活化断裂对于水系格局、沟谷发育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对各异常水系的分析是发现新构造断裂、活化断裂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航天照片、地形图解译基础上,认为长沙市湘江东部地区存在三条北东向活化断裂,湘潭市郊板塘铺一带受到强烈的掀斜影响,连口河存在北西向活化断裂;衡阳市之北见有受北西、北东向活化断裂控制的构造—侵蚀河曲发育,南郊见有受北北西向断裂控制的独特的平行反向水系发育。  相似文献   

4.
盆地区或覆盖区走滑位移量的估算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和构造解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东湾坳陷主干断裂新生代各演化阶段的走滑位移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辽东湾坳陷主干断裂的走滑位移量有三分之二转换成了派生次级断裂的水平伸展量;新生代沙一、二段沉积期各主干断裂开始走滑活动,不同演化阶段各主干断裂的走滑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整体而言辽中地区辽东地区辽西地区,其中以辽中1号断裂在各时期走滑量最大;各主干断裂的走滑量均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期最大,辽西地区新近纪走滑量大于古近纪沙一、二段沉积期,东部的辽中1号和辽东1号断裂古近纪沙一、二段和东营组沉积期的走滑量均大于新近纪。不同演化阶段、不同构造位置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强弱配比差异控制了局部构造样式和盆地结构的差异,辽中和辽东地区新生代走滑强,主干断裂、构造样式具明显走滑特征;辽西地区古近纪早期伸展作用较强,东营组沉积期和新近纪走滑作用强,形成了明显的"伸展-走滑"叠加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5.
赵剑畏  顾金声 《地质论评》1987,33(5):402-407
本文研究了宁镇地区Fe、Cu多金属矿床与地质构造关系后认为,这些矿床与燕山晚期成矿岩体有关外,还严格受构造条件控制。虽然断裂、褶皱、不整合面和层理在本区都能控矿,但以断裂构造为主,一般大部分矿床、矿点沿层间压性断裂呈带状分布,尤以压性断裂的偏张部位成矿最好;宁镇弧形构造、东西向构造和新华夏系反复活动及其复合关系,对岩体、矿体分布有一定影响,但以宁镇弧形构造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镇江地区位于宁镇山脉东端,地质构造复杂,尤其断裂构造的活动性塑造了镇江地区如今的地形地貌格架。通过地质地貌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探槽等勘探手段,对镇江地区断裂构造两侧第四纪地层进行年代学研究,基本确定了断裂构造的活动机制、活动时间,结合镇江地区地震发生的规律及地应力场特征的研究,认为镇江地区断裂构造的最后活动时间在更新世,全新世活动较弱,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论证厦门地区现代区域构造应力场基础上,应用叠加断裂作用原理,分析厦门地区的断裂稳定性。厦门地区的断裂可划分为稳定型、基本稳定型、次稳定型和不稳定型4种。最后,利用地面调查、物探和勘探等综合技术手段确定断裂带的位置,在厦门地区典型的北东向、北西向断裂中采集断层泥样品。通过对断层泥进行显微刻蚀形貌测年、热释光测年及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表明在现代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这些断裂在第四纪时期有过多次活动。证实叠加断裂作用原理在厦门地区断裂稳定性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龙首山成矿带芨岭地区以发育钠交代热液型铀矿床而备受瞩目,区内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和钻探查证,对芨岭地区断裂构造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依据其相互截切关系及构造组合特征,识别出4期断裂构造变形,建立了龙首山成矿带芨岭地区的断裂构造相对变形序列;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资料,进一步厘定了4期断裂构造变形时限,为钠交代热液型铀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构造依据。  相似文献   

9.
浅谈密县地区断裂构造与岩溶及岩溶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乐 《中国岩溶》1993,12(1):67-75
本文根据实际资料,论述了密县地区断裂构造与岩溶及岩溶水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方向不同性质断裂带的岩溶发育特征、富水性以及断裂构造对岩溶水的分布、径流及排泄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本文根据实际资料,论述了密县地区断裂构造与岩溶及岩溶水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方向不同性质断裂带的岩溶发育特征、富水性以及断裂构造对岩溶水的分布、径流及排泄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辽宁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特征和空间展布,对1980年以来辽宁地区ML≥2.0地震的累计频次和1900年以来Ms≥5.0地震的年发生率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活动断裂构造背景关系进行研究,获得了基于地震学的辽宁省内主要断裂和构造区(带)的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的初步评估结果。辽宁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性较高的有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九寨—盖州北段、朝阳—北票断裂等;辽宁地区未来3年发生Ms≥5.0地震危险性较高的断裂依次有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熊岳—庄河断裂、鸭绿江断裂及赤峰—开原断裂与柳河断裂交汇处等。在判定区域地震危险性和城市地震风险时,除了依据前兆异常的空间分布,还应充分考虑区内主要构造(断裂)的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西南三江地区是我国地质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区,其中又以断裂活动为主体,控制地区地质环境变化,致使生态环境或人类生存环境受到重大损失和破坏。以遥感图像提供的地质构造信息为依据,在解译区域断裂构造基础上,确立了活动断裂遥感解译标志,总结了区内活动断裂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断裂构造对该区地震、地质灾害以及第四纪地区的影响作用作出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最新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结合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运用断裂生长指数、平衡地质剖面、趋势厚度恢复等多种方法对马北地区断裂组合、断裂发育期次、断裂演化、构造高点发育及迁移规律进行了精细解剖。依据断层组合关系、安德森断层模式及Harding1974年关于走滑断裂系应力、应变的相关论述,对该地区新生代以来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探讨,并以油气动态成藏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断裂-构造高点演化与油气藏之间的耦合关系,认为马北地区多期断裂是以马仙断裂为主导的走滑断裂体系,其断裂演化与马仙断裂活动息息相关,且与古今构造之间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两者共同控制了新生代油气藏的形成、改造及分布。  相似文献   

13.
新疆巴楚地区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走滑断裂如何控制附近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是碳酸盐岩地区构造裂缝定量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碳酸盐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测量的测量面距断裂的距离和构造裂缝面密度的定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新疆巴楚地区的2条走滑断裂(张扭性皮羌走滑断裂和压扭性西克尔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的密度与距断裂的距离呈指数关系,即远离断裂,裂缝密度呈指数下降,且存在一个裂缝密度骤减的范围,这个范围内为断裂控制的裂缝带;范围以外为区域控制的裂缝带,此带裂缝密度变化缓慢,相对稳定。新疆巴楚碳酸盐岩地区压扭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的带宽与走滑断距的比值是张扭性走滑断裂的10倍以上,说明碳酸盐岩地区压扭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带远比张扭性断裂控制的宽,压扭性走滑断裂附近的构造裂缝相对更发育,更有利于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发育多组北东、北西向主干断裂组成的剪切断裂系统, 本文在剪切断裂地球物理识别的基础上, 分析了研究区内剪切断裂系统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研究区内剪切断裂发育9种典型构造样式.平面上, 整体为共轭剪切断裂, 分支断裂延伸较短, 与主干断裂呈小角度相交; 单条剪切断裂带具有一定的分段性, 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构造样式和平面组合.纵向上, 哈拉哈塘地区剪切断裂系统具有分层变形的特征, 可以划分为下、中、上3个构造层.下构造层为寒武系-奥陶系, 为纯剪作用下形成的共轭剪切断裂系统; 中构造层为志留系-二叠系, 为受下构造层控制的张剪作用下形成的断裂; 上构造层为三叠系及其以上地层, 为受中下构造层控制的张剪作用下形成的雁列式分布的正断层.这种分层变形特征主要受控于区域古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哈拉哈塘地区剪切断裂系统的构造特征决定了该区油气分布具有"多层系含油、沿断裂富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北山地区遥感影像和野外地质特征的分析表明,自阿尔金断裂带向NW方向依次出露三危山-双塔断裂、大泉断裂和红柳河断裂。这些断裂近于平行,且同为左行走滑断裂,具有相似的展布特征,空间走向均为NE40~50°,断裂系末端均发育 “树枝状”分支断层,在断层夹块之间形成“多米诺”构造,构成了北山地区主要的构造样式。断层谷地沉积物分析和断层泥ESR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三危山-双塔断裂形成于上新世(N2k),大泉断裂形成于早更新世(1.2~1.5Ma),而北山地区分支断层和次级断层的活动在400ka之后。对北山地区断裂构造几何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阿尔金断裂系晚新生代以来向NW方向的侧向扩展,是阿尔金走滑边界重要的生长方式。北山地区特殊的走滑构造组合样式,使该地区的构造变形难于在某条断层上聚集能量,而分散在若干条次级断层上的位移量又微乎其微,该地区成为“最稳定的活动区”。  相似文献   

16.
(一)从临汾地区看渭北地区寻找富铁矿的可能性 1、构造位置临汾地区与渭北地区属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孤东翼的一部分,同处于汾渭断陷之中,前者在东部,后者在西部,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北东-北东东。临汾地区已知接触交代型铁矿各矿田的分布,均受霍山大断裂控制,它从北东向南西撒开,其撒开部分发育有次一级阶梯状断裂,其中相对隆起的构造部位,往往是矿田分布的地段,渭北地区与临汾地区相似,在北东向的蒲城-韩城大断裂的南侧,也有一系列的阶梯状断裂,构成次一级的凸起与断陷。据地震资料,该断裂不是一条单一的断裂,而是由一至几条断裂所组成,必然出现阶梯状的断块。但它们的排列方式,目前还研究得比较少,  相似文献   

17.
对北山地区遥感影像和野外地质特征的分析表明,自阿尔金断裂带向NW方向依次出露三危山-双塔断裂、大泉断裂和红柳河断裂。这些断裂近于平行,且同为左行走滑断裂,具有相似的展布特征,空间走向均为NE40-50°,断裂系末端均发育“树枝状”分支断层.在断层夹块之间形成“多米诺”构造,构成了北山地区主要的构造样式。断层谷地沉积物分析和断层泥ESR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三危山-双塔断裂形成于上新世(N2k),大泉断裂形成于早更新世(1.2-1.5Ma).而北山地区分支断层和次级断层的活动在400ka之后。对北山地区断裂构造几何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阿尔金断裂系晚新生代以来向NW方向的侧向扩展.是阿尔金走滑边界重要的生长方式。北山地区特殊的走滑构造组合样式.使该地区的构造变形难于在某条断层上聚集能量,而分散在若干条次级断层上的位移量又微乎其微,该地区成为“最稳定的活动区”。  相似文献   

18.
三棚地区处于依兰-伊通深大断裂和敦化-密山深大断裂(吉中地区为辉发河断裂)之间的NW向裂陷槽之间。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共有23条断裂及5条航磁及航卫片解译断裂。这些断裂带在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均有发育,走向以NW向和NE向为主;它们构成了研究区内的基本构造骨架,控制了区内的构造格局,并严格控制着区内金属矿产的形成。研究区内断裂构造与岩浆活动和矿产形成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是较有规律的综合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依据卫星遥感影像研究结果综论西南三江地区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通称三江地区.本课题属“西南三江地区大地构造问题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二级课题的卫星遥感影像研究部分,利用遥感研究成果综论和探讨三江地区的构造特征.使用的遥感资料是美国第四号陆地卫星影像磁带所处理1/100万和1/50万假彩色MSS图像,其图像质量较好.另在丁青—泸水地段还进行了计算机多功能的处理(成图6幅),效果亦较好.专题共作有卫星影像彩色图片19幅,编缩了相应比例尺的构造解译图(24幅).通过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研究,综论了三江地区断裂构造的总格局,由5条主干断裂(一级断裂)组成一个NNW向中部紧缩狭窄,而向北、南部撒开的“哑铃棒状”格局.与主断裂紧密相伴的还有约30条呈NNW—NW向展布的二级和三级断裂以及为数不少的、规模大小各异的环状—似环状构造、推覆构造.还有15条活动断裂分布其间,组成了一幅极为复杂多变,但内容又十分丰富的构造景观.本文不仅对三江地区总格局作了阐述,还分别对主干断裂、二~三级断裂、活动断裂、环状—似环状构造、推覆构造等的影像标志、展布特征及相互关系都作了探讨,并讨论了三江地区断裂构造格局中几个争议较大的问题,还对遥感技术手段及其各种资料对本区构造研究效果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云开地区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断裂带带内的大断裂及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分别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带、矿带内的主要金矿床(点)及金矿体;其二,断裂构造的力学性质、活动期次及构造岩发育程度等,控制或影响着金矿的矿石组构特征、矿化期次及矿化强度等。本文还对断裂构造的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