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辽宁地质》2013,(11):46-47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业务发展规划(2013—2020)》近日出台。根据《规划》,到2020年,地灾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将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地质灾害应急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2.
<正>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近日在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等地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当看到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远程会商车载系统在现场与北京应急会商室进行会商演示时,十分高兴的通过该系统与国土资源部地质灾  相似文献   

3.
追踪险情     
<正>辽宁省抚顺市西露天矿南部边帮滑坡变形加剧险情,引起了国土资源部的密切关注。2月13~14日,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专家组赶赴现场,开展跟踪调查和指导险情处置工作,并与辽宁省地质灾害应急专家进行现场会商。从2013年3月开始,抚顺市西露天矿南部边帮滑坡险情变形加剧,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及时启动了应急响应和建立了定期会商通报制度,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专家组先后9次赴现场开  相似文献   

4.
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形势严峻,国土资源部就其排查工作专门进行了部署。对此,记者就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采访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领导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专家,专家们提示,要加强次生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查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详细分布情况,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并制定应急预案。———以乡镇为单位,逐村逐户逐点并沿交通干线进行排查。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说,芦山地区的最大特  相似文献   

5.
正12月11日,《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第七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领导马军、殷跃平、刘传正、张作辰向新一届编委颁发聘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院长马军在讲话中对《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创刊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在11月17~22日于日本京都大学召开的国际滑坡协会(简称ICL)第12次理事会会议上,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和国家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专家殷跃平教授当选为国际滑坡协会新一任主席。殷跃平现任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于2009年6月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ICL第8次理事会上当选为副主席,为推动我国和国际地质灾害减灾领域学术交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天夜晚,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部署,迅速成立以李向主任为组长的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组,连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以张茂省、徐友宁、唐亚明为组长的三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专家组,并在第一时间派出第一支应急排查组赶赴甘南灾区参加国土资源部组织的次生灾害救援工作.其他二组也分批奔赴陕西灾区开展次生灾害应急排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做好特大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近日组织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省(市)国土资源厅(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编制的《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3月初,抚顺西露天矿坑底出现鼓胀,后缘两条地裂缝变形进一步加剧。这一险情引起国土资源部的密切关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及时启动了应急响应,建立了定期会商通报制度。2014年2月13日~14日,针对春节前南部边帮滑坡变形再次加剧的险情,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专家组第9次赶赴西露天矿,与辽宁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案例结构化不足的现状,通过案例要素分析,将案例信息划分为基本、危害、地质环境、灾害体、应急等5部分。通过分析应急防治流程中的技术环节和技术要点,初步构建了应急案例结构化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字段进行规范化描述。设计实现应急案例系统,为案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11.
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传正  陈红旗  韩冰  陈辉 《地质通报》2010,29(1):147-156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是一种涉及因素多、技术含量高、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和社会影响大的危机事件管理行为,也是一种跨阶段、高要求、大集成、快反应和求实效的非常规防灾减灾行动。针对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为了探索减小地质风险和在风险下生存的途径,必须创建一个有灾害意识、有充分准备的政府或社区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技术体系包括人才团队、技术装备、理论方法等方面。人才团队要求科学技术素养深厚,工作高效实用;技术装备要求简单、快速并有效;理论方法追求支撑防灾减灾决策的"满意解"或"有用解"。技术支撑具体针对地质灾害"险情应急"和"灾情应急"2种类型,前者突出预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的防灾方法,后者重在成因分析与减灾行动。工作程序上划分为响应启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会商定性、防控论证、决策指挥、实施检验和总结完善8个阶段。技术路线包括地质环境信息获取、分析研判、预测预警、模拟仿真、技术方案论证、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6个步骤。为了促进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从经验走向科学,从感性判断走向理性量化,尽快提升和加强对重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立足于国家层面的决策需求初步提出了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科学技术工作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公布了一项从1999年开始的调查成果,透露了目前已查明700个县(市)208万平方公里内的地灾隐患点10.4万处。同时国土资源部明确表示支持湖南等省市加紧组建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从多方面创新、垒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给湖南等地质灾害多发省份带来了新的治理任务和机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还处在野外全手工记录、应急数据传输不及时、室内手工处理数据等效率低下的情况,进行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具箱配套数据采集终端的研制,重点进行了自动化数据采集、数据电子化、应急数据实时化传输、数据管理智能化等设计。本文主要介绍在基于Android系统下的平板终端上,设计开发出一套智能化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软件,该软件遵循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规范,采用结构化和标准化的调查表模板,结合可视化的Google地图数据资源,为地质灾害调查人员现场采集数据(如文字信息,灾害点空间信息,有关灾害点的语音、视频、图片信息,绘制灾害点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和后期对灾害点的管理,提供了更直观、更快捷、更高效的技术支持手段。该软件利用GIS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在地图平台上,直观地反映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空间分布、灾害类型、灾害危害等级等详细信息,为地质灾害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1月28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谈到2010年国土资源重点工作时强调指出:"加大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继续做好地震灾区、三峡库区、西南山区、台风影响区等重点地区和汛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确保地质灾害评估、巡查、宣传、预案和人员的全面到位."  相似文献   

15.
正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会议承办单位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山西省地质调查院会议时间与地点2014年10月16日~21日,太原其中,10月17日全天报到;10月18日~10月21日学术大会会议主题及议题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是针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险情进行的紧急调查,需在一至数日的调查期间及时提供实时信息,并尽快提交应急调查报告,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根据应急调查技术条件,划分为单点和群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两大类。文章论述了山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主要工作流程,即:基础资料准备、现场协调会议、制订工作方案及协调安排、卫星及无人机遥感调查、野外应急调查、资料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以及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方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主要采用野外现场调查访问、地质测绘与卫星定位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便捷有效的工作方法。文中定义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详细分析评述了山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基本规则、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日,江西省国土资源省厅和国土资源部机关干部“三进四同”工作组会同赣州市矿管局,在江西瑞金联合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培训班,举行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桌面推演。江西厅厅长胡宪对全省地灾防治工作作了部署。  相似文献   

18.
初论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领域、阶段和目标的复杂系统.文章描述了国家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分析了地质灾害管理的常态机制和灾害机制,初步探讨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墓本方法和要点,并对该应急管理系统框架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及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分别在四川丹巴、广安、汶川地震灾区,天津蓟县,湖北襄樊,江苏南京等地质灾害处置现场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场进行了应用和实战演示,将获取的第一手信息和分析结论实时传回北京后,为国土资源部领导和专家了解灾情、分析论证、作出决策、提出处置建议等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质学报》2019,(4):600-603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构建全景真三维影像极大提高了单体灾害解译的精度及准确度,也可以用于研究单体灾害动态演变规律的数据积累,降低了多期数据获取的难度和成本,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技术支撑。本文以利用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茂县6·24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成功实践为基础,系统地建立了一套基于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高位滑坡单体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方法,并在会东老君洞高位滑坡地质灾害应急中证明该方法的适用性,大大提高单体灾害应急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