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北山花岗岩S型/I型空间变化规律及含矿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山地区花岗岩十分发育, 出露面积接近总面积的30%, 形成时代以华力西期为主, 约占80%以上。笔者根据岩石化学判别统计, 本区花岗岩的S型/I型个数比例, 北带0.33, 中带0.54, 南带0.59, 说明从北向南, I型花岗岩逐渐减少, S型花岗岩逐渐增多。区内花岗岩类为重要的含矿岩石, 其中典型斑岩铜矿床与I型花岗质斑岩有关, 当出现铜铅组合时则与S型花岗质斑岩有关; 钼矿床有关花岗岩一般属I型, 当出现钨钼组合时则向S型花岗岩过渡; 钨锡矿床主要与S型花岗岩有关; 金矿床有关的花岗岩既有I型, 也有S型, 专属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最南缘,为多期岛弧、蛇绿混杂岩拼贴而成的增生型造山带;晚古生代,北山造山带的构造活动引发强烈的花岗质岩浆活动,伴随有广泛的钨(钼)成矿作用;本文对北山南带花牛山岛弧三个典型含钨花岗岩体:盘陀山、鹰嘴红山及玉山岩体进行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区成矿花岗岩分为两个侵入期次:(1)晚志留世月牙山-洗肠井蛇绿混杂岩南段出露花岗岩,其中,盘陀山二长花岗岩422.0±1.5Ma;盘陀山钾长花岗岩417.0±1.7Ma;鹰咀红山钾长花岗岩424.0±1.3Ma;(2)晚二叠世柳园蛇绿混杂带北侧玉山花岗岩体,定年结果为280.8±3.0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盘陀山-鹰嘴红山花岗岩带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玉山岩体为A型花岗岩。岩体稀土含量较高,具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LREE分异强烈,HREE分异不明显,样品Eu亏损强烈。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总体显示较为一致的分布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呈现明显负异常,富集Th、U、Pb、Zr、Hf等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P。结合晚古生代北山构造演化过程,推断国庆-鹰嘴红山钨矿为公婆泉岛弧与花牛山岛弧碰撞阶段形成,而玉山钨矿床为晚华力西期弧后伸展构造背景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龙陵东部含锡花岗岩区位于高黎贡山变质带南端,面积约3000km~2,花岗岩出露面积占50%,属马来亚构造岩浆成矿带的北延部份。区内已发现锡钨中型矿床两处,矿点和矿化点多处,是有利的找矿远景区。区内有三期(八个阶段)酸性岩浆活动,相对应地形成了三个花岗岩作用中心:1.南部加里东晚期(三个阶段)花岗岩作用中心:位于南北向的怒江大断裂与东西向的  相似文献   

4.
甘肃北山造山带系天山-兴安巨型褶皱带的组成部分,地处塔里木-中朝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接壤地带。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使岩浆活动异常发育,广泛出露面积巨大的花岗岩体,不同造山阶段、不同构造环境均有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花岗岩出露。笔者在甘肃北山造山带1:25万区调填图中,依据岩浆演化、序次关系、变形变质特征将测区的花岗岩划分为4种类型,采用了不同的工作方法,建立了不同的填图体系。  相似文献   

5.
瑶岗仙钨矿床位于南岭中段,矿区出露寒武纪、泥盆系、石炭系和侏罗系地层,面积约1.2 km2的瑶岗仙花岗岩体侵位于寒武系和泥盆系地层中.该花岗岩体具有过铝质成分和较高的87Sr/86Sr初始值,为S型花岗岩.根据区域类似岩体的全岩Rb-Sr和锆石SHRIMP定年结果,其成岩年龄约为160~155 Ma.瑶岗仙钨矿床主要为石英脉型,由200余条分别呈北北西、北两和北西西走向的含钨石英脉组成.  相似文献   

6.
位于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缝合带南侧被动陆缘隆起区的盘陀山花岗岩体中,近年新发现了钨矿床.钨矿体产于岩体北部边缘内接触带及岩体中部,成矿类型分别为接触带型和石英细脉带型.接触带型钨矿受岩体内接触带和NE向构造裂隙双重控制.石英细脉带型钨矿受NE向、EW向和NW向构造裂隙控制,矿床分带明显,具有上钨下钼的特点.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初步认为本区花岗岩有关接触带型和石英细脉带型钨矿床的找矿标志为:古老陆壳活化背景、钨地球化学异常、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岩体内接触带、岩石蚀变(电气石化、云英岩化和硅化等)、石英细脉带、花岗细晶岩脉和直接找矿线索.对该矿床成矿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北山地区钨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
鹰咀红山地区处于天山—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北山段落公婆泉—石板井褶带中,按地层区划属北山分区穹塔克—马宗山小区。地理座标为东经:99°33′—100°15′;北纬40°59—41°10′。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行政上归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管辖。鹰咀红山地区,地层出露虽然简单,但地质构造却较复杂,特别是断裂构造甚为发育,同时各期次岩浆侵入活动频繁,并伴生有钨、铁、铜、铅等内生金属矿产,故不少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8.
区域成矿规律对华南大地构造属性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胡受奚  徐金芳 《中国地质》2008,35(6):1045-1053
关于华南大地构造属性,长期存在古陆或克拉通与地槽褶皱带或造山带两种观点。根据华南很少出露早前寒武纪地质体,广泛发育1.0Ga以后的巨厚地槽相沉积物,经历了1.0Ga以后的多旋回构造运动,发育多期次花岗岩类等事实,笔者认为华南是造山带,而非古陆。考虑到世界著名地台或古陆均不产钨矿,而华南是世界最重要的钨矿省,本文通过分析钨等元素成矿地球化学原理,结合介绍华南含钨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点及其形成构造背景,从区域成矿规律角度论证了华南是造山带。  相似文献   

9.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北山成矿带找矿重大疑难问题研究"项目组在筛选出的盘陀山-鹰嘴红山钨成矿远景区内,经过对1∶20万钨化探异常和羟基遥感蚀变异常的野外检查,首次在内蒙古北山南部盘陀山北钾长花岗岩体北缘发现了长7 km、宽50~200 m的国庆钨矿化蚀变带.  相似文献   

10.
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岩基是一个多时代复式岩体,出露有新元古代、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与花岗岩相关有多个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的大型W矿床,如牛塘界钨(锡)、界牌钨铜、云头界钨钼矿床等,另外越城岭的戈洞坪地区还发现了燕山期铌钽成矿作用。豆乍山岩体位于苗儿山岩体中部,主要由二云母花岗岩组成,本次研究在豆乍山钻孔样品中发现富含Nb-Ta-W氧化物的(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为进一步全面认识苗儿山-越城岭地区的多时代成矿信息,查明不同类型成矿过程,对钻孔内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开展了详细的研究。钻孔样品主要包含二云母花岗岩和细粒的(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其中细粒的(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穿插了主岩体。详细的矿物学工作显示(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中含有多样的稀有金属副矿物,其中白云母花岗岩中有铌铁矿族矿物、铌铁金红石、锡石等氧化物,而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则包含了复杂的Nb-Ta-W的氧化物矿物集合体,主要为铌铁矿族矿物、钨铌铁矿、骑田岭矿和黑钨矿等;另外还在白云母花岗岩中发现一些富含白钨矿的电气石细脉。白云母花岗岩中岩浆锡石U-Pb定年结果为219±4 Ma,属于印支期成矿作用。结合岩相学观察结...  相似文献   

11.
<正>大量研究显示,赣南及南岭其他地区的大规模钨成矿作用,主要是与演化程度较高的燕山期陆壳重熔型(相当于S型)花岗岩有关。本文以赣南于山矿集区的铁山垅花岗岩体为代表,讨论这类花岗岩的演化及与钨富集成矿的关系。铁山垅花岗岩岩体,分布在禾丰断裂的南端,北东向断层和北西向断裂交接复合处。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为南北向,出露面积约24 km2。北、东、  相似文献   

12.
新疆北山构造带西段小长山南超单元花岗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长山南超单元花岗岩是新疆北山构造带中重要的地质体 ,为华力西中期第 2序次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 ,包括 5个单元 ,出露面积 132 .9km2 ,其中第 4单元同位素地质年龄 32 0 .2Ma±2 3Ma(锆石 ,Pb -Pb法 )。岩石系列属钙碱性 ,为明显同源岩浆演化序列 ,微量元素指示其具大陆弧背景下成熟弧花岗岩和I型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后认为小长山南超单元花岗岩属北山克拉通裂谷闭合期岩浆强力就位产物  相似文献   

13.
郭永海  刘淑芬 《矿物学报》2007,27(Z1):259-261
1 地质概况野马泉花岗岩体位于甘肃北山地区,属海西晚期侵入体.沿向炭窑井--大白山复背斜呈锯齿状侵入下石炭统和海西早期的闪长岩中.受NW向和NE向两组构造控制,呈NW向展布,其上被白垩系陆相碎屑岩覆盖.出露面积约116 km2.主体岩石为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角闪石花岗岩,以富含角闪石和黑云母暗色矿物为特征.在岩体南部,还分布有少量的细粒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以不规则的岩枝、岩脉、小岩株等形式侵入主体岩石.  相似文献   

14.
李维成 《地质与勘探》2018,54(4):659-673
望旭山钨矿是北山成矿带东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钨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为确定矿床的形成时代,重点对含矿花岗岩体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含矿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403.2±2.6Ma和406.8±3.1Ma,时代为早泥盆世。基于岩浆高温热液型钨矿床特征,对近年来我国东部及北山地区这类矿床成矿岩体与成矿时代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类矿床的成岩年龄与成矿时代相近或高度耦合,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将望旭山钨矿的成矿时代也厘定为早泥盆世。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盘陀山-望旭山-鹰嘴红山岩浆岩带的形成与早古生代红柳河-洗肠井洋盆闭合导致明水-旱山地块与敦煌地块碰撞致使陆壳增厚重熔作用有关,为与该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的钨钼(铜)矿床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沙麦钨矿床位于内蒙古东乌旗沙麦苏木,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兴蒙造山带中段。矿区已探明350条含钨矿脉,其中76条已达到了工业开采价值(胡朋,2005)。矿区地层主要出露泥盆统安格尔音乌拉组浅变质岩和中下侏罗统马尼特庙群火山沉积岩。矿区大面积出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还可见伟晶岩、细粒花岗岩、石英正长斑岩等呈岩墙或岩脉侵位其中。矿区矿化类型主要为伟晶岩型和云英岩型两种,伟晶岩型矿石品位较高于云英岩型矿石。伟晶岩型矿石成分主要有黑钨矿、石英和白云母,伴生有萤  相似文献   

16.
中国花岗岩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的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广泛,出露面积达86×10^4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花岗岩的活动时代漫长,从太古宙直到新生代呈多幕式展现。其中以中生代花岗岩的出露面积最大,古生代的次之。从太古宙至晚古生代的花岗岩在昆仑-秦岭一线以北的中国北部最为广布,中生代的花岗岩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和西南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最为发育,新生代花岗岩仅分布于西藏、滇西地区。本文概略地介绍了中国不同时代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状况,并讨论了中国花岗岩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杨合群 《地质与勘探》2010,46(3):407-413
位于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缝合带南侧被动陆缘隆起区的盘陀山-鹰嘴红山花岗岩带,赋存有盘陀山钨矿床-望旭山钨矿床-鹰嘴红山钨矿床。本文选择盘陀山和鹰嘴红山含钨花岗岩体,采用固体质谱稀释法进行锆石U-Pb法同位素测年,获得年龄值为373.8±1.6Ma~398.9±2.9Ma,确定形成时代为泥盆纪;同时测定花岗岩全岩Rb-Sr和Sm-Nd同位素组成,计算得(87Sr/86Sr)i值为0.722158~0.745368,εNd(t)值为-6.70552~-6.55118,根据(87Sr/86Sr)i值明显大于0.708和εNd(t)值远小于0,推断该带含钨花岗岩起源于古老陆壳物质的重熔。  相似文献   

18.
北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成矿构造背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亚造山带是古亚洲洋演化与最终消亡的产物。北山地区处于该造山带中段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铜、钼、金、铁多金属成矿带。北山地区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曾发生过2次碰撞造山作用,一次发生于晚古生代末,与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有关;另一次发生于早中生代三叠纪,与北山南带发育的石炭纪一二叠纪裂谷封闭有关。因此,从时间演化看,中生代三叠纪北山地区为碰撞-碰撞后造山阶段,发育大规模剪切带和强烈的岩浆活动及伴生的金属成矿作用。北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以深成侵入相发育并缺失相应的喷出相为特征;岩石类型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基性侵入岩局部可见,S、I、A型花岗岩均有产出。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类型主要包括与I-A型花岗岩伴生的斑岩钼矿床、与S型花岗岩伴生的钨(锡)矿床、与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矽卡岩型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和与中酸性侵入体有关并受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中生代印支期是该地区最晚一次大规模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时期,其发育的范围、规模和强度均比原来认识的要广泛的多,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9.
兴蒙造山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产出有一系列的钨多金属矿床。沙麦钨矿位于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东侧,是兴蒙造山带发育的典型石英脉型钨矿床之一。通过对沙麦矿区出露的花岗岩开展独居石U-Pb测年,总结区域钨矿化的成矿年龄与矿化特征,探讨区域钨矿成矿时序及构造动力学背景。测年结果显示,沙麦矿区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独居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141.6±1.1) Ma 和(141.4±0.3) Ma,进一步确认沙麦钨矿形成于早白垩世。而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及其邻区钨矿化存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白垩世两期,成矿时代分别发生于约300 Ma和140~130 Ma。300 Ma成矿期钨成矿作用受古亚洲洋的影响;140~130 Ma成矿期为区域钨矿成矿作用高峰期,成矿作用受到古太平洋和蒙古—鄂霍次克洋构造体系叠加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汪洋 《矿物学报》2007,27(Z1):42-44
对中国东南部南岭地区出露的侏罗纪(燕山早期)花岗岩成因类型至今仍有不同认识.李献华等(2007)将南岭侏罗纪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划分为:①铝质A型花岗岩;②型花岗岩;③分异Ⅰ型花岗岩.认为南岭广泛出露的含角闪石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和二(白)云母花岗岩组成准铝质-弱过铝质的Ⅰ型/分异Ⅰ型花岗岩成因演化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