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二年七月,由江苏省地质局主持,并由特邀评审员及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了公开出版审查委员会,对《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进行了审查.地质矿产部程裕淇总工程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1985年11月23日至28日,辽宁省地矿局在大连市金县召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地矿司、地质出版社、五四三厂、地科院地质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省测绘局、大连科技委员会、大连科技协会、辽宁省局所属地质队以及部分省(区、市)地矿局和区调队等29个单位50名代表。出席会议的评审员有姜春发、刘效良、杨空、高新国、郑少林、钟瑞元、庄忠彬、常绍泉,评审员张秋生、贺同兴、米家榕、沈其韩、何起祥、陈晋镳、周幕林等因故未到会,提出了书面评审意见。审查验收委员会由辽宁局总工程师马元韬、地矿司区调处处长郑恒有高级工程师等15人组成。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由陕西省地矿局主持,于1985年5月21至25日在西安市西北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地质矿产部地矿司秦巴协调领导小组、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出版社、北京大学、武汉地院、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各野外地质队以及邻近各省区调队等33个单位的代表共60人。会议由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程裕淇教授、地矿司区调处副处长陈克强高级工程师、陕西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尚瑞钧高级工程师等17人组成评审委员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11月20日至25日在长春召开。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等十六个单位的地质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吉林省区域地质志》是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特别是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国内外最新地质理论而撰写的一部综合性基础地质专著。这部专著约100万字,共分五篇五十一章,内容包括地层、岩浆岩及岩浆作用、变质岩及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及区域地质发展史。验收会认为,《吉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实际资料扎实,立论依据充分,内容系统丰富,  相似文献   

5.
1986年6月3日至8日,甘肃省地矿局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审查验收会议。这是在西北五省(区)中,继《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验收会议之后,又一重要的基础地质科研成果评审盛会。《甘肃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的编著工作,是甘肃省地矿局原地质力学区调队(现酒泉地质矿产调查队),于1981年1月至1986年5月编制完成。使用资料一般截止到1983年底。1985年8月在甘肃地矿局系统进行过初审。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地质局矿山测绘管理工作会议于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质、区测、石油、物探、水文、测绘等地质队和专业队以及综合研究队、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西安地质学校、地质局有关处、室等十九个单位的代表共四十九人。会议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学习了有关文件及《人民日报》社论,狠批了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抛出的“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  相似文献   

7.
1986年4月28日至5月3日,河南省地矿局在郑州市召开了《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20个单位6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评审员有:楚旭春、张树业、任纪舜、安三元、夏国英、孙桂英、张庆文、伍英发、周世全、孟宪松、张文堂、刘宝珺、沈保丰、尤玉柱等。《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是河南省地矿局区调队于1983年1月至1985年12月完成。分六篇,约85万字,插图434幅,表202张,图版20块。图件有1:50万河南省地质图、1:100万河南省岩浆岩图和地质构造图。  相似文献   

8.
《湖南古生物》、《湖南重矿物》两图册,系湖南省地质局区调队一九七八年着手编制,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先期向部提交的两项区调科研成果。经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查同意,交地质出版社出版,预计一九八二年内可印刷出厂,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湖南古生物》图册,是中南五省(区)单独编  相似文献   

9.
作为战略性资源,铀矿的保障供给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核工业地质局组织编写的《华东铀矿地质志》指出:“华东地区具有良好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是我国铀和多金属成矿的有利地区,有着极大的找矿潜力。”就如何加强铀矿资源勘查工作,记者近日采访了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副局长戴民主。  相似文献   

10.
陈建书 《贵州地质》2018,35(1):79-79
正启动于2009年,由贵州省地质调查院组织实施的新一代《贵州省区域地质志》与全国同期完成的10个省(区)市新一代区域地质志,于2017年12月10-12日在北京地质科学院召开了成果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提供社会使用。  相似文献   

11.
由陕西省地质局区调队完成的《陕西省花岗岩类研究报告》,已经局评审会议审查通过。陕西省花岗岩类研究是陕西省地质局八○年列的重点科研项目。区调队花岗岩专题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了三年的研究,提交了研究报告。报告比较全面地论述和总结了陕西省花岗岩类的时代、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特征,并对其成因类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陕西今后基础地质研究、部署矿产地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系统的区域地质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了充分发挥区调成果资料的作用,提高我国的地质研究程度,更好地对“四化”建设服务,扩大国际地质科学的交流,地质部将组织各省、市、区地质局在已有区调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调大队承担编制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区域地质志》于1984年10月5日至11日在贵阳组织评审验收。地质矿产部科技委员会委派路兆洽委员为全权代表参加了验收会议。并有部地矿司、地质出版社、五四三厂、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区)区调队或地质队、贵州省科委、省测绘局、地质矿产局、省地质研究所及地质队的代表和特约代表78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吕金波  丁孝忠 《城市地质》2017,12(4):94-100
北京是中国最早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区,1863年秋天庞培莱到达直隶北京调查,1867年出版《中国、蒙古和日本的地质研究》,提出了"震旦抬升系和震旦革命",后来维理氏在回忆文章中强调了"震旦方向"。1869年和1871年,李希霍芬2次到北京调查,1877年出版《中国》,提出了"震旦组"。1920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出版《北京西山地质志》,建立了西山沉积岩总剖面,划分了5个不整合。1958年至1961年,完成第一轮23个图幅的1∶5万区调,出版《北京的地质》。1964年至2002年,完成第二轮44个图幅的1∶5万区调。1991年出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资料截止到1985年,突出了山区以"燕山运动"为特色的中生代地质。即将出版的《中国区域地质志——北京志》,亮点是平原"新构造运动"为代表的新生代地质,以及与城市发展、布局和建设相关的城市地质。  相似文献   

15.
煤炭部地质局一九七九年度地质、水文地质专业科研成果座谈会三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在广东省煤田地质公司召开,到会代表八十九人。钻探专业科研成果座谈会三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四川省煤田地质公司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八十三人。 在两个会议期间,各省(区)公司(队)交流了1979年开展科研工作的情况和抓好科研工作的经验;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同志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或阶段成果;部地质局赴日考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湖南跳马涧组的沉积环境曾有多人论及: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1980)认为在都厐岭岛东边湖南江华、新化等地为滨海沉积;湖南省区域地质志(湖南省地矿局,1989)持与区测队相同的观点;刘文均(1981)认为湘中泥盆系的沉积作用,是在一个三面为隆起区包围,海水由南西方向侵入的情况下开始的;柳祖汉(1984)认为跳马涧期海侵规模进一步扩大,湘中、湘南地区大部分处于陆源碎屑带(包括潮上带和潮间带的一部分)。上述作者都从宏观方面阐述了跳马涧组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系统地整理华东地区铀矿地质勘查成果,总结地质找矿经验,深化对铀成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分析铀成矿远景,提出下步地质找矿的战略选区。为今后开展铀矿地质工作提供重要依据.2002年5月。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决定由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和核工业270研究所共同组织编写《华东铀矿地质志》。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于一九五六年开始,一九七四年完成;一九六六年又开展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一九七五年开始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总结工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出版审查验收,二十多年来,区域地质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并有许多重要的新发现。解决了一批遗留的重大地质问題,填补了区域地质某些领域的空白,把广西基础地质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经济建设各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找金工作的需要,做到科研先行,在核工业地质局领导下,由我系统各地勘局、研究所、地质大队搜集整理了各地区的金矿资料,并由各地勘局、研究所分别编制各地区金矿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最后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汇总,统编成图。一、1:200万中国金矿分布图基本内容和表示方法 1:200万中国金矿分布图,利用1968年地矿部地质研究所编制出版的1:200万五色地质素图作为底图,并依据新近出版的各省地质志、核工业西北地勘局编制的西北七省区地质图、东北三省地质构造图、青藏高原地质图、三江地质图、新疆地质图、1984年出版的1:200万  相似文献   

20.
由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和一○七地质队五个分队承担的四川盆地约十五万平方公里的二十个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大面积多图幅联测,经过不到四年时间的努力,已于一九八一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并提交最终验收。与此同时,由四川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一○七队、省局科研所、省局遥感地质站及有关单位协作的《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古生物》、《遥感技术在四川盆地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专题研究项目也同时完成,一并提交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