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寨金矿床是产于碳酸盐岩一碎屑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矿化严格受控于垮石崖断裂下盘富含有机质和成岩黄铁矿的黑色岩系地层。包裹体研究和热力学计算表明,成矿温度为220—120℃,压力为4.05×107—3.04 ×107pa,形成深度小于2km。成矿流体具弱酸一弱碱性、还原性较强和Cl-活度较低等特点。矿源层中的金以硫氢络合物Au(HS)2-形式活化进入溶液,促使金沉淀富集的机制是溶液中总硫活度的降低、氧逸度的下降和有机质的还原吸附作用等。矿床形成包括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东沟坝金、银、铅、锌、黄铁矿重晶石型矿床的形成明显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成矿期,本文主要讨论了变质热液叠加改造期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在此期间,成矿温度为176—263℃,成矿压力为50—100MPa,成矿流体的密度为0.845—0.935g/cm~3,成矿流体的盐度3×10~(-2)—6×10~(-2)(NaCl),成矿流体的氧逸度为10~(-31)—10~(-37),硫逸度10~(-15.7)—10~(-11.6),成矿流体的pH上限=5.80—6.00,pH下限=5.30—4.70,成矿流体的化学组成类型为Na~+-Ca~(2+)-K~+-Mg~(2+)-Cl~--HS~-(SO_4~(2-))-HCO_3~-型、金主要以硫金配合物的形式迁移。黄铁矿的δ~(34)S_(CDT)为0.1×10~(-3)—10.5×10~(-3)、重晶石的δ~(34)S_(ODT)为16.9×10~(-3)—20.3×10~(-3)、成矿流体的δ~(34)SΣ_S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明显偏离幔、源硫、系火山成因硫同海相硫的混合体。铅同位素组成在铅同位素演化曲线图解上,落在造山带,上地壳演化曲线附近,反映其多来源特征。成矿流体的δD积δ~(18)O_(H_2O)的变化范围较大,显示出海水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三要特征,说明东沟坝矿床的成矿流体的多来源特征。并指出该矿床为一受变质同生的火山沉积型金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3.
张忠  龙江平  张宝贵 《地质论评》1995,41(4):63-370
研究表明,在砷、汞、锑、金矿床中普遍含有较高的铊,并发现富铊雄黄矿和铊单矿物。铊亲硫和亲石地球化学性质决定铊赋存形式。在岩矿石中铊主要呈单矿物,分散状态铊占次要地位。根据富铊雄黄矿床成矿特点,铊赋存状态,岩矿石中铊含量及其与砷、汞、锑、金相关关系,尝试性提出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岩矿石中铊含量>10×10~(-6),5×10~(-6)—10×10~(-6),1×10~(-6)—5×10~(-6),分别为矿床、矿田和矿带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延边地区金(铜)成矿系列的成矿流体中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其中δ18O的范围为-10×10-3~+5×10-3,δD的范围为-120×10-3~-40×10-3。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为典型的斑岩型金铜矿床;刺猬沟、五凤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闹枝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的过渡型。该成矿系列的典型矿床硫、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具有幔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延边地区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成矿系列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18O)=-10×10-3~+5×10-3,δ(D)=-120×10-3~-40×10-3。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晚期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为典型的斑岩型金铜矿床;刺猬沟、五凤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水岩作用比值W/R=0.2~2,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闹枝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的过渡型。  相似文献   

6.
胶东蓬家夼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蓬家夼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新近发现的金矿床之一,矿体赋存在胶莱盆地东北缘拆离断层带中,为区内燕山期火山活动前期,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层控蚀变构造角砾岩型金矿床。同位素研究表明,蓬家夼金矿的硫、碳来源于矿区围岩;部分铅则可能具有地幔成因。成矿流体δ18OH2O为0.59×10-3~4.03×10-3,δDH2O为-89.5×10-3~-97.9×10-3,反映了成矿流体由大气水和岩浆水混合组成的特点。成矿时代在90Ma~120Ma之间。  相似文献   

7.
山东焦家金矿床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鹤年  汪耀 《地质论评》1991,37(3):250-257
焦家金矿明显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强烈,是我国特有的重要金矿类型。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确定焦家金矿成矿温度为310℃,压力800×10~5pa,fo_2为10~(-34)—10~(-36)。成矿溶液为富钾、氯的流体。金来自胶东群含金建造,成矿与尚庄花岗闪长岩有关,为中深,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某铀矿床位于L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成矿围岩为中泥盆统碳酸盐岩,为多阶段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化。本文详细地讨论了该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温度为100—300℃,沥青铀矿形成温变为150—200℃;矿前期热液压力为(1—2)×10~8SPa,矿期为(5—10)×10~7pa,矿后期为(3—5)×10~7Pa。从矿前期至矿后期,矿液fo_2和fs_2皆有降低的趋势fo_2为10~(-31.81)—10~(43.58),fs_2为10~(-6.67)—10~(-16.56);矿液pH为7.12—7.59,Eh为-0.2702—-0.2848V;铀以K_4[UO_2(CO_3)_3]形式迁移,随着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铀络合物解体,形成沥青铀矿。  相似文献   

9.
江西万年虎家尖银金矿床主要银矿物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磊明  何全泊 《矿物学报》1993,13(3):254-262
虎家尖银金矿床的主要银矿物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银矿-螺状硫银矿、脆银矿、辉锑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铅银矿、捷辉锑银铅矿等;矿化包括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和银硫盐阶段;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约7%重量NaCl)、中低温(254~175℃)热液;成矿体系压力约150MPa,lgfs_2变化于-18.5~-10.0;lgfo_2变化于-41.6~-32.0间,f_(co_2)高于(6.03~0.32)×10~5Pa,温度下降、人_(S2)降低导致银、金的硫氢配合物分解,银、金矿物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10.
温显端  李宝芳 《现代地质》1993,7(3):346-355,T002
本文是在断陷煤盆地中找金的探索性研究。平庄盆地煤系中各类煤、岩石的含金背景值均大于10×10~(-9),最高达28×10~(-9)。碱性还原介质有利于金的富集,金与黄铁矿共生,但金分布不均匀。基性岩浆热作用促使煤及粘土夹层中的微量金活化、迁移、再富集,含金量可提高到75×10~(-9)。局部见有载微量金的黄铁矿细脉。有机质在含金黄铁矿形成中起还原作用。成煤后,岩浆活动欠频繁,强度不大,金的预富集条件虽较好但未能成矿。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水银洞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金的迁移和沉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银洞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开展了研究和热力学计算,解析了该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研究表明:金的主成矿温度为215℃~267℃,压力28.5MPa~37.2MPa;成矿流体具弱酸性(pH=4.312)、还原性(fO2﹤10-35.315×105 Pa)。金在成矿溶液中主要以AuHS0等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HS-活度和氧逸度降低以及pH值升高是促使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吉林浑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浑江金矿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的重要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化严格受控于大横路断裂下盘富含有机质的碳酸盐岩地层,包裹体研究和热力这计算表明,成矿温度为182~230℃,压力为5.66×10^7~6.16×10^7Pa,形成深度小于2.5km,成矿流体具有中-弱碱性,强还原性等地下热卤水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实含矿碳酸盐建造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矿源层中的金以(Au(HS)2)形式活化进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Ar-Ar同位素计时、稳定同位素示踪、石英位错观察、差异应力计算和热水沉积岩研究等,探讨了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制。NW向无根揉皱石英脉含Au 0.5×10~(-6)~4×10~(-6),矿化元素组合为Au+Cu+Pb+Zn,Ar-Ar坪年龄232.58±1.59Ma;NE向石英脉含An大于4×10~(-6),可达37.2×10~(-6),Au为主,Ar-Ar年龄为131.91±0.98Ma。研究表明:①泥盆纪热水沉积岩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矿源,成矿热液水以岩浆水为主,从矿质富集到成矿至少经历了印支期挤压推覆、韧性剪切→印支晚期—燕山期岩浆热液作用;②印支晚期和燕山早期(即韧性构造变形向脆性变形的转换期)是本区金矿成矿的高峰期;③多期成矿作用叠加、多次脉动式构造活动的“应力泵”作用是该超大型金矿床成矿的主因。  相似文献   

14.
辽宁朝阳长在地区金矿 (化 )点为产于辽西中生代断陷盆地边缘元古宇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质灰岩中的微细粒型矿化。区内构造 -岩浆活动强烈 ,金矿 (化 )点受 NNE向断裂及其低序次的断裂、褶皱和层间裂隙控制。矿 (化 )体具有规模小、连续性差的特点 ,Au含量一般 0 .1× 1 0 -6~5.0× 1 0 -6 ,金矿物多以不可见金的形式存在。矿区地质特征、硫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和脉岩 ,成矿溶液以热卤水 [属 Ca2 - Mg2 (K ) - SO2 -4- (Cl-)型 ,有部分大气水的混入 ]为主 ,呈中偏酸性 ,成矿为中 -低温、高硫低氧的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白音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内蒙东部的白音诺铅锌矿,是产于中生代火山断陷区的局部隆起环境中的锰钙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分布于下二叠统大理岩与中生代中酸性超浅成/浅成侵入体接触带的锰钙辉石矽卡岩中,受层问破碎带控制,矿化体呈似层状。主要的铅锌矿石形成于400—220℃、盐度2.5—15wt%NaCl当量、压力160×10~5-600×10~5Pa、酸性、还原环境。从早期的矽卡岩到晚期的硫化物-硫盐,水热流体的温度、盐度、压力逐步降低,矿液由偏碱性—弱酸性—酸性—弱碱性,介质由氧化—还原,fo_2逐渐降低、fs_2增高,金属矿物按氧化物—硫化物—硫盐的序列依次析出成矿。水热流体具异常低δ~(18)O的特征,表明该矿床属中生代岩浆活化大气降水成矿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6.
安徽月山矿田成矿流体的迁移速率和规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月山铜、金矿田成矿流体从深部向浅部沿断裂、裂隙以及多孔介质(含微裂隙)运移,运动速率分别为1.4m/s、9.8×10~(-1)~9.8×10~(-7)m/s、3.6×10~(-7)~4.6×10~(-7)m/s,流体运移通道介质性质的变化引起流体运移速率的变化是导致成矿物质在介质接触界面中沉淀的主要原因之一。成矿流体在高温时主要迁移方向向上,流体通量为n×10~4~n×10~5mol/cm~2,中低温时运移方向多样,大气降水介入岩浆热液体系导致流体通量增大,流体通量为n×10~5~n×10~6mol/cm~2;成矿流体中所携带的成矿物质具备形成大型铜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王晓勇 《地质与资源》2001,10(4):244-247
许多研究者认为,金丰度高的花岗岩和地层就是金矿床的矿源岩和矿源层.随着中子活化法和化学-光谱法的广泛应用,分析精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可达0.01×10-9).大量的国内外资料表明:绿岩地体中变质岩的金丰度较低,平均为0.71×10-9~2.40×10-9,与金矿有关的花岗岩金丰度更低,平均只有0.62×10-9~1.20×10-9.因此,矿源岩和矿源层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些特定的岩石或地层.所有岩石都可能成为矿源岩或矿源层.花岗岩和地层中金的丰度与金矿床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金成矿与使金活化、迁移和富集的各种成矿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胶东台上金矿床矿物中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凤英  李兆麟 《矿物学报》1991,11(4):403-412
胶东台上金矿床是近年来刚探明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矿体产于滦家河花岗岩体内部,成矿热液主要来自滦家河花岗岩体中的含矿粒间溶液。成矿热液的盐度为5.5~9.0wt%NaCl,密度为0.76~0.92g/cm~3,富含K~+、Na~+、Ca~(2+)、Mg~(2+)、SO_4~(2-)、Cl~-、F~-、HCO_3~-以及挥发分(H_1O、CO_2、CO),并由于这些挥发分的存在,使金易与[(HS)~-]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存于溶液中及迁移过程中。当断裂形成时,成矿地球化学系统经历了瞬时减压沸腾作用,导致p、T、pHfo_1等物理化学条件明显改变,含矿粒间溶液迁移和富集,在适宜地点沉淀成矿。台上金矿床形成于弱碱、弱还原的化学环境中,220~300℃,(300~600)×10~5Pa的温压条件下,是一个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新疆红十井金矿床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K_Ar同位素年龄 ,氢、氧、硫、铅等同位素测试和流体包裹研究 ,结合红十井金矿床的地质、矿区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了红十井金矿床含金建造与金矿关系及矿床成因。研究表明红十井金矿床为晚古生代裂谷带火山岩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中_低温热液矿床 ,矿体赋存于中石炭统玄武 (玢 )岩及凝灰质砂岩组成的含金建造内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金建造 ,矿化以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成矿年龄为2 0 9~ 2 6 7Ma。成矿流体为岩浆水、玄武 (玢 )岩和凝灰质砂岩的变质水、建造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溶液 ,δD为 - 114.6‰~ - 6 8.8‰ ,δ18OH2 O变化为 - 2 .47‰~ 5 .91‰。成矿温度为 115~ 381℃ ,成矿压力为 471.8× 10 5~ 6 75 .9× 10 5Pa ;流体盐度w(NaCleq)为 2 .18%~ 16 .77% ,平均 7.79% ,流体属中_低盐度、H2 O_CO2 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五凤浅成热液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五凤金矿床是中生代陆相火山环境中的浅成热液型矿床。其典型的蚀变矿物包括绢云母、冰长石、玉髓、蛋白石、浊沸石、水白云母和蒙脱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温度集中于200~240℃,含盐度很低(1.0wt%~1.5wt%NaCl),成矿压力为4.0×10~7~6.8×10~7Pa,流体由偏碱性向弱碱性演化;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为,δD=-66‰~-98‰,δ~(18)O_(H_2O)=-3.2‰~-7.2‰,δ~(34)S=1.0‰~2.6‰,δ~(13)C=-6.9‰~-9.4‰。由此推断成矿流体为天水成因的地热水,矿质来自深源。它完全可以同世界上典型的浅成热液贵金属矿床相类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