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关龙 《海洋科学》1984,8(6):64-64
《古海洋与生命起源》一文(《海洋科学》1983年第6期)说:“经历了20亿年的太古代,沒有生命,只有岩石的分化瓦解。直到元古代,地球上才开始有了生命。”这是过时的观点。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镜(SEM)和生物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2.
朱瑾 《海洋世界》2008,(4):12-19
如果说是海洋孕育了地球生命,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反对。地球形成之初是没有生命的。地球海洋在大约20亿年前才开始生成和释放氧气,直到距今约5000万年前才产生了足以使生命繁荣的大量氧气。经过亿万年的斗转星移,远古时期的生命元素如今已万千繁华,海洋自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是海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报刊上有关这方面的科普文章也越来越多。由于资料来源的渠道不同,有时会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于是产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插曲。大陆漂移传奇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起源与演变,一直是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20世纪以前,地学  相似文献   

4.
1 深海钻探历史地球表层岩石圈经常活动 ,这种动力地球观从研究海底开始形成。海底从洋中脊喷出的岩浆诞生 ,在海沟处俯冲消亡。因此 ,约占地球表面积 70 %的海底大约两亿年进行一次更迭 ,这就是海底扩张学说。 2 0世纪 6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观点 ,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 ,进而发展为板块构造学说。这种学说被称为地球科学史上的革命 ,而证实和促进其发展的应该是大洋钻探计划。海底扩张学说认为 ,海底年龄离洋中脊越远越老 ,海底岩石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组成。为了获取证据 ,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对海底进行钻探、取样、测年、分析岩…  相似文献   

5.
英、法科学家在对大西洋海底进行考察研究时,发现了深藏在大西洋底的海底热泉。这种海底热泉,能释放出大量的氢元素。从而,为解释地球早期的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由于生命在约35亿年前开始在地球上出现时,地球大气中并不含氧。因此,有的科学家推测认为,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首先诞生在海底热泉周围。新发现的深藏在大西洋底的海底热泉,则使地球早期生命的演化图景,显得更为清晰。这一新发现的海底热泉,位于大西洋底3500米深处的一处海脊上。它从海底岩石中,间歇性喷出,形成富含大量矿物质的黑色烟柱,烟柱的温度高达36℃左右。据悉,科学家们在20多年前,就已发现海底存在着独特的热泉生态系统。但是,在发现大西洋底的海底热泉之前,已知的一些海底热泉,所产生的氢数量都很少,都不足这次新发现的海底热泉所释放出的氢的1%。科学家认为,海底热泉中释放出的氢,主要是由深海海水与岩石反应而生成的。海底热泉要支持生命系统,至少要满足两个重要的条件:一个是在海底地壳中,必须有能够与海水反应生成氢的岩石;另一个是氢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可足够生命诞生。而在大西洋底新发现的海底热泉,已基本具备了支持生命系统的这两个重要条件。为此,英、法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自从海洋诞生以来,在烟波浩渺的海洋里就栖息着千万种海洋动物。有许多海洋动物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或经海陆变迁而绝灭成为了“化石”,也有一类海洋动物在古海洋里出现过,后来失踪了,长期没被人们发现,人们误以为他们已经在地球上绝灭了,但后来又被人们发现了,人们把这些动物称为“活化石”动物。另有一类动物,他们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古海洋里就有了,时至今日却没有多大变化,仍保持原样,故人们也把该类  相似文献   

7.
地球冰期起源问题,属重大基础理论课题之一。揭示地球冰期起源奥秘,对阐明陆架发育演化进程,预言亿万人所关切的地球未来气候变异和海、陆变迁趋向具有积极意义。到目前为止,有关地球冰期起源问题,国际上还没有一致公认的假说。实际材料表明,在地球历史发展漫长的进程中,存在着冰期和间冰期的脉动交替,温暖期和寒冷期的脉动变异。笔者在本文中提出,地球冰期脉动变异韻律的产生,同太阳这个巨大天体本身辐射强度的脉动变异状态存在着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8.
磷块岩大规模沉积是古海洋磷循环作用的结果。为解释海相磷块岩成因,提出了各种理论。大规模成磷事件的发生与古海洋条件和古生态环境有关,从C—N—P—O等元素循环来探讨成磷现象成为目前的趋势。磷也是重要的生命元素,磷酸盐的富集与生物演化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新元古代末—寒武纪磷块岩沉积是第1次全球性大规模成磷事件,它与Rodinia超大陆解体、新元古代晚期冰川事件的结束、古海洋水体地球化学条件的变化及新旧生态系统更迭等因素有关,而成磷事件又对这一时期的生物演化与生命创新事件起到了促进作用。对磷块岩的成因理论、古海洋磷循环等进行了分析,并从新元古代末—寒武纪磷块岩沉积的时空分布和成磷事件对生物演化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短暂的生命和漫长的地球演化历史相比,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科学家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时间表。假如把地球的历史看作是一个世纪,也就是100年。再按照这个假想设计一个时间表,把地球的演化历史和随地球演化的自然物,包括生命在内,都刻在这个时间表上,你一定觉得它十分有趣。我们知道地球是在46亿年前形成,以此为据去推演,最早的岩石是在开初的15年形成;生命的最原始形式——细菌、海藻,大约在第26年才在地球上出现;到了第80年,具体的生命体才演化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亿年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生命的形式都只有微生物和细菌,这种形式一直持续到距今5.42亿年的寒武纪。在地质年代划分中,寒武纪是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一个纪,持续时间约为5200万年。因在寒武纪岩石中发现了比其他类群丰富的矿化的三叶虫硬壳,常被称为"三叶虫时代"。此外,寒武纪还产生了进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在这一时期多细胞动物几乎同时突然地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地球的起源和发展存在着相当多的假说。大量对地球起源的不同观点是研究地球的不同学科长期独立发展的结果。个别学科,特别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天文学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可能性,独立地解决这个问题。正是通过这种途径诞生了新的全球学说,其创始人是地球物理学家。对该学说有利的是以下事实:大陆外形的吻合、世界洋中脊体系、古地磁资料、上地幔中存在着较低黏度层、陆壳和洋壳的地球物理差别。可见,所有这些事实或者是地球物理的,或者是地理的。  相似文献   

12.
困惑中闪现曙光早在近一个半世纪以前,达尔文已在《物种起源》中给我们描绘了一棵巨大的“生命进化之树”,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是从一个共同的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大家都知道,两栖类由硬骨鱼类的肉鳍鱼演化而来,再向包括恐龙和现生龟鳖蛇在内的爬行类演化发展,再由爬行类演化出鸟类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哺乳类。在地球生命进化的历史长河中,硬骨鱼类的起源是一次非常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最近,我们拜读了一位热衷于探讨地球与海洋奥秘,对地球表面和海底形成的种种地质现象,诸如大陆山脉、海底山、海沟、海脊、火山、地震等,从海洋动力学的观点,提出海洋动力对它们的影响。 高云策同志是一名非地球科学工作者,然而他通过阅读大量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地质科学和海洋科学的书籍,以及对前人各种学说的思考,撰写了《新思维——引起的新技术革命》(打印稿)。这篇《新思维》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对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与海洋动力学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同时对这些学说的某些论点提出质疑。第二部分:发展,对海洋动力学与大陆山脉、海沟和海脊形成的原因;海洋动力学与欧亚非大陆分裂、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展望,作者认为海洋动力学是一个多元复合力,如果把这个力作为各种地学动力理论的主要原动力之一加以考虑,那么对人们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和由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深海被认为是地球上尚未被认识和开发的“最后疆域”,深海环境不仅可满足人类对未来资源的部分需求,还孕育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的生命过程。地球上绝大部分生态系统是利用光合作用来维持生命循环,而深海中存在着以化能合成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本文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深海化能生态系统中大型生物多样性及其起源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印太交汇区深海极端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太阳的背面     
在太阳上,看不到的那一面足以把你烤焦。太阳自转很慢,大约一个月才能转一周,这就意味着太阳另一面的每次活动会隐藏长达两周的时间。如果另一面正在形成一场巨大的磁暴,当太阳最终转到朝向地球时,磁暴就会携带大量的辐射袭击地球。这种情况在2003年发生过。当时意想不到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海底热液系统氨基酸合成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水生物与地球生命起源的关系是当前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由于缺乏食物来源,深海环境一直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然而目前的研究发现,热液活动为海底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源,从而在生命的“禁区”里形成了特殊的生物群[1,2]。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底黑烟囱喷口周围已经建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17.
南极与资源     
张立政 《海洋科学》1979,3(1):53-56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停地围绕着太阳旋转,公转一周为时一年,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地球还以地轴为中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便产生了昼夜的交替。地球的两极几乎常年为冰雪所覆盖,巨大的冰川影响着世界的气候和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对地球两极地区的考察已成为科学史上最富有冒险性的行为。早在十八世纪,就有一些国家对南极进行了考察。同时,也有些国家对南极提出了领土要求。后来,提出领土要求的国家逐渐  相似文献   

18.
1755年,德国学者康德著“宇宙发展史概论”,对太阳系和各种恒星系统的形成作了分析。康德提出,所有天体(包括太阳系)都是从旋转的“原始星云”(原始不动的宇宙初始物质)产生的。1796年,法国学者拉普拉斯亦提出太阳和行星是从庞大的“原始气态星云”中形成的看法。他指出,这种“原始气态星云”——太阳的始祖——原是灼热而稀薄的物质。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太阳系起源理论,合称康德——拉普拉斯“原始星云说”。此学说在国际上影响颇大。笔者虽然支持康德——拉普拉斯提出的“整个太阳系由同一星际云收缩形成”和“落在生长着的行星上的质量把角动量带给它”的观点,但是,笔者认为,康德——拉普拉斯关于包括太阳系的所有天体皆乃来自“原始星云”(或稀薄的原始气态星云)的说法,却是不够完善的。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在时间尺度上是广谱的,包括从年际变化到涉及地球轨道参数,从大陆漂移及太阳衰减等缓慢的过程。目前关心的焦点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及其他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干扰。计算机模式已经表明了大气中CO_2及其他痕量气体的增加可能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在高纬度地区,由于冰反照率的反馈作用及极地低层对流的稳定性,因而  相似文献   

20.
《古海洋学概论》是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汪品先教授等集体编写的,他们参阅了500多种文献,博采众家之说,加以科学分析,取其精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古海洋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最新成就.包括氧、碳同位素、微体古生物和沉积学等方法,涉及大洋地层学、古洋流、古气候、古水温、古海水化学、碳酸盐补偿深度、古生物生产率以及古海洋的演化史和重大事件等.深海钻探使地球科学产生了两个重大突破:第一是以具体的沉积物岩心证实了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第二是创立了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古海洋学.板块构造学说已为我国地质学界所熟识、接受和应用,但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对古海洋学还比较生疏.本书可作为地质、海洋等有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教材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地质、海洋、水文、气象和生物工作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